建筑企业管理体系:手册说明

  建筑企业管理体系手册说明

  0.7.1《整合型管理体系管理手册》的管理要求

  公司编制相应的《整合型管理体系管理手册》(以下简称《手册》),为使整合型

  管理体系范围具有适应性和合理性,本公司只进行建筑安装工程施工活动,没有设计开发内容。故对GB/T19001-20**idtIS09001:20**标准的"7.3设计和开发"条款内容予以删减,删减后不影响公司提供满足顾客需求和法规要求的产品的能力。

  0.7.2《手册》是结合本公司实际情况及GB/T19001-20** idt IS09001:20**,GB/T24001-20** idt IS014001:20**,GB/T28001-20**标准的要求编制的,经管理者代表审核,总经理批准后发布的整合型管理体系纲领性文件。

  0.7.2.1 《手册》的发放

  a.办公室负责《手册》的发放、管理,《手册》分受控与非受控,封面印有"受控"标识并标有编号时,为受控版本。《手册》对内发放对象为与公司管理体系直接有关的公司领导和部室负责人、项目经理。公司其他人员根据需要,由办公室报管理者代表批准后发放,任何部门和个人不得擅自对外交流,外借和外送、翻印与发放。

  b.对外发放给认证机构的《手册》为受控版本,根据需要提供给顾客、相关方和上级主管部门的《手册》为非受控版本,均由总经经理批准后,办公室标识、发放登记并办理签字手续。

  c.当《手册》的持有者调离公司时,应及时回收登记。

  d.《手册》在使用期间发现问题时,由各职能部门将存在问题的情况以书面形式及时反馈到办公室,报管理者代表审核,按《文件控制程序》进行修改,经修改的文件报总经理审批后发布实施。

  e.手册的更改、发放按《文件控制程序》的要求实施。

  0.7.3手册的管理

  0.7.3.1办公室应保证受控的《手册》需要者及时获得有效版本。

  0.7.3.2《手册》的发放清单山办公室保存。

  0.7.3.3受控的《手册》持有者责任:

  a.遵守《手册》的管理规定,严格办理领、更改手续,妥善保管《手册》,不得丢失、外借、擅自更改和复印;

  b.提出对《手册》的修改建议,及时反馈给办公室。

  c.有责任和义务向所在部门或领导以及从事质量、环境和职业健康安全活动的有关人员宣传贯彻《手册》相关内容。

  d.调离公司或不再担任有关职务时,应立即将《手册》交还办公室,并办理注销手续。

篇2:质量管理体系内部审核程序

  内部审核程序

  1 目的

  验证质量管理体系是否符合标准要求,是否得到有效地保持、实施和改进。

  2 适用范围

  适用于公司质量管理体系所覆盖的所有区域和所有要求的内部审核。

  3 职责

  3.1 总经理

  a)批准组织年度内审计划和审核实施计划;

  b)批准内部质量管理体系审核报告;

  c)定期召开管理评审会议。

  3.2 管理者代表

  a)全面负责内部质量管理体系审核工作;

  b)选定审核组长及审核员,并审核年度内审计划、每次的审核实施计划和内部质量管理体系审核报告。

  3.3 质管部

  a)编写《年度内审计划》并负责组织实施;

  b)组织、协调内审活动的展开。

  3.4 内审组长

  a)编制、实施本次内审计划;

  b)编写内审报告。

  4 程序

  4.1 年度内审计划

  4.1.1 根据拟审核的活动和区域的状况和重要程度,及以往审核的结果,由质管部经理负责策划各部门全年审核方案,编制年度内审计划,确定审核的范围,频次和方法,经管理者代表审核,总经理批准。每年内审至少一次,并要求覆盖本公司质量管理体系的所有要求,另外出现以下情况时由管理者代表及时组织进行内部质量审核:

  a)组织机构、管理体系发生重大变化;

  b)出现重大质量事故,或用户对某一环节连续投诉;

  c)法律、法规及其他外部要求的变更;

  d)在接受第二、第三方审核之前;

  e)在质量认证证书到期换证前。

  4.1.2 年度内审计划内容

  a)审核目的、范围、依据和方法;

  b)受审部门和审核时间。

  4.1.3 根据需要,可审核质量体系覆盖的全部要求和部门,也可以专门针对某几项要求或部门进行重点审核;但全年的内审必须覆盖质量管理体系全部要求。

  4.2 审核前的准备

  4.2.1 管理者代表任命内审组长和内审组员。内审应由与受审部门无直接关系的内审员负责。

  4.2.2 由内审组长策划审核并编制本次《审核实施计划》交管理者代表审核,总经理批准。计划的编制要具有严肃性和灵活性,其内容主要包括:

  a)审核目的、范围、方法和依据;

  b)内部审核的工作安排;

  c)审核组成员;

  d)审核时间、地点;

  e)受审部门及审核要点;

  f)预定时间,持续时间;

  g)开会时间

  h)审核报告分发范围、日期。

  4.2.3 在了解受审部门的具体情况后,内审组长组织编写《内审检查表》,内审检查表要详细列出审核项目、依据、方法,确保无要求遗漏,审核能顺利进行。

  4.2.4 内审组长于内审前十天将内审时间通知受审部门,受审部门对内审时间如有异议,应在内审前三天通知内审组长。

  4.2.5 内部质量体系审核员应经质量体系认证咨询机构培训、考核合格后方能担任。

  4.3 内审的实施

  4.3.1 首次会议

  a)参加会议人员:公司领导、内审组成员及部门负责人,与会者签到,并由质管部保留会议记录。审核组长主持会议。

  b)会议内容:由组长介绍内审目的、范围、依据、方式、组员和内审日程安排及其他有关事项。

  4.3.2 现场审核

  a)内审组根据《内审检查表》对受审部门的程度和文件执行情况进行现场审核,将体系运行效果及不符合项详细记录在检查表中。

  b)内审组长需每日召开内审会议,全面了解该日内审情况,对《不符合报告》进行核对。

  c)内审时审核员要公正而又客观地对待问题。

  4.3.3 审核报告

  4.3.3.1 现场审核后,审核组长召开审核组会议,综合分析、检查结果,依据标准、体系文件及有关法律法规要求,必要时还要依据与顾客签定的合同要求,确认不合格项,并发出不符合报告给相关部门领导确认后,由相关部门分析原因,制定纠正措施,经审核员确认后实施纠正,审核员负责对实施结果跟踪验证,并报告验证结果。

  4.3.3.2 审核组填写《不合格项分布表》,记录不合格分布情况。

  4.3.3.3 现场审核后一周内,审核组长完成《内部质量管理体系审核报告》,交管理者代表审核,总经理批准。

  审核报告内容:

  a)审核目的、范围、方法和依据;

  b)审核组成员、受审核方代表名单;

  c)审核计划实施情况总结;

  d)不合格项分布情况分析、不合格数量及严重程度;

  e)存在的主要问题分析;

  f)对公司质量管理体系有效性、符合性结论及今后应改进的地方。

  4.3.4 末次会议

  a)参加人员:领导层、内审组成员及各部门领导,与会者签到,并由质管部保留会议记录。审核组长主持会议。

  b)会议内容:内审组长重申审核目的,宣读不符合报告;定读《内部质量管理体系审核报告》;提出完成纠正措施的要求及日期;由组织领导讲话。

  c)由质管部发放《内部质量管理体系审核报告》到各相关部门。本次内审结果要提交公司管理评审。

  5 相关文件

  5.1 《改进控制程序》。

  5.2 《管理评审控制程序》。

  6 质量记录

  6.1 《年度内审计划》。

  6.2 《审核实施计划》。

  6.3 《内审检查表》。

  6.4 《不符合报告》。

  6.5 《内部质量管理体系审核报告》。

  6.6 《内审首(末)次会议签到表》。

  6.7 《不合格项分布表》。

篇3:生产企业质量管理体系

  生产企业质量管理体系

  1 目的

  说明对公司建立、实施和保持质量管理体系的总体性要求及对质量管理体系文件编制的总要求。

  2 范围

  适用于对公司质量管理体系及体系文件的控制。

  3 职责

  3.1 总经理

  a)负责领导公司建立、实施和保持质量管理体系;

  b)批准质量手册和发布质量方针和目标。

  3.3 管理者代表

  a)确保质量管理体系的过程得到建立和保持;

  b)向最高管理者报告质量管理体系的业绩,包括改进的需求;

  c)在整个组织内促进顾客要求意识的形成。

  3.4 质管部

  a)在管理者代表的领导下,确保公司质量管理体系正常运行;

  b)负责组织编制与质量方针和目标相一致的质量管理体系文件。

  4 程序概要

  4.1 质量管理体系的总要求

  公司按照ISO9001:20**标准要建立了质量管理体系,形成文件,加以保持和实施,并予以持续改进。为此应做到下述要求:

  a)公司对质量管理体系所需要的过程进行识别,并编制相应的程序文件;这些过程可以是从识别顾客需求到顾客评价的大过程,也可以是具体的质量活动的子过程;

  b)明确了过程控制的方法及过程之间相互顺序和接口关系;通过识别、确定、监控、测量分析等对过程进行管理;

  c)对过程进行管理的目的是实施质量管理体系,实现组织的质量方针和目标;

  d)对过程进行测量、监控和分析及采取改进措施,是为了实现所策划的结果,并进行持续的改进。

  4.2 质量管理体系应形成文件,并贯彻实施和持续改进。

  4.2.1 按照ISO9001:20**标准的要求及公司的实际情况,编制了适宜的文件以使质量管理体系有效运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