房地产代理公司奖惩制度

  房地产代理公司奖惩制度

第一节内部惩罚

  公司对职员的惩处形式可分为口头警告、书面警告、降职、除名四种形式。

  一、职员有下列行为之一,将受到公司口头警告处分。

  1、有二次以上上班着装违反公司着装要求;

  2、仪容、仪表不符合公司要求;

  3、接听电话时,未使用礼貌用语;

  4、办公台面凌乱不堪;

  5、在办公区内吸烟;

  6、上班时间经常打私人电话,利用公司电话拔打声讯台(经查实,费用将从职员工资中扣除);

  7、工作时间在办公区内聊天、大声喧哗影响他人正常工作;

  二、职员有下列行为之一,将受到公司书面警告。

  1、三次口头警告;

  2、与同事在办公区内争吵;

  3、因工作失职造成客户投诉,情节轻微;

  4、未经许可将公司文件、信息资料向外传播,未造成经济损失;

  5、毁坏公共用品,经济价值在500元之内;

  6、擅离工作岗位或在工作时间内处理私人事件;

  7、代其他员工打卡;

  三、职员有下列行为之一,将受到公司降级处分。

  (普通员工受降级处分时即进入观察期,只享受试用期待遇。)

  1、三次书面警告;

  2、因工作失职,造成客户投诉,需公司代其出面调解;

  3、损坏公司公共用品,经济价值在500元以上;

  4、搞小团体、拉帮结派,影响公司团队精神;

  5、一年中有三个月(含)因迟到、早退而罚款;

  四、职员有下列行为之一,将受到公司除名处分。

  1、降级员工在新的工作岗位上仍表现不佳;

  2、工作失职,造成客户投诉,情节异常恶劣;

  3、盗用公司物品;

  4、蓄意破坏公司物品;

  5、未经公司许可,私自受雇于其他公司;

  6、严重损坏公司对外形象;

  7、泄露公司商业机密,造成公司重大经济损失;

  8、在公司酗酒、打架斗殴;

  9、应聘公司职位时,提供虚假资料,被公司查实;

  10、严重违反公司劳动纪律;

  11、触犯刑律;

  除上述行为外,公司将视员工行为的情节轻重、后果大小、认识态度不同给予行政处分,解释权在公司。

第二节奖励

  公司对职员所做的成绩设有以下三种奖励方式:

  一、口头表扬

  二、书面表扬:在公司对外刊物或公司公告栏上用文字形式提出表扬。

  三、奖金奖励:公司将视职员所做成绩的不同而依上述奖励方式进行奖励。

篇2:企业安全生责任奖惩制度

安全生责任奖惩制度

一、目的

  1、加强企业安全生产监督管理,落实企业各项规章制度。

  2、对职工奖惩处分有章可循,有据可查。

  3、保障员工的安全健康,保护企业财产安全,确保企业安全发展

二、责任

  1、企业建立安全生产考核奖励基金,专项用于安全生产考核。

  2、企业安全生委员会、安全科负责执行本制度;

  3、企业全体员工履行本制度。

三、适用范围

  本制度适用于本企业所有从业人员。

四、法规依据:

  根据《安全生产法》第49、50、51、90条的规定制定本制度。

五、奖励种类及条件

  1、精神奖励:公告表扬;颁发奖状。

  2、物质奖励:发放一次性奖金;晋升工资或晋级及其它形式的奖励。

  3、认真履行企业规定的安全生产职责,贯彻落实本企业安全生产规章制度,在安全生产工作中做出显著成绩,年终评为安全生产先进单位和先进个人,给予表彰和奖励,并发给一次性奖金。

  4、对在安全管理、安全技术、工业卫生等方面提出合理化建议,取得显著成绩者,除年终可评安全生产先进个人给予奖励外,同时经企业评定给予晋升工资或晋级奖励。

  5、对积极改善劳动条件,及时排除事故隐患,主动整改,有效的防止重大事故的发生或使企业财产免受重大损失者,给予表彰和一次性奖励。

  6、对车间、班组、职能部门各个安全生产责任承包单位,认真履行安全生产职责,年内实现安全目标,全年无事故,安全管理成绩显著者,给予表彰和一次性奖励。

  7、对敢于抵制违章指挥、制止违章作业,发现事故苗头,及时采取措施,防止工伤事故发生或使企业财产免受损失者,给予表彰和一次性奖励。

  8、对敬业爱岗,工作勤恳,任劳任怨,模范遵守公司规章制度

  者,给予表彰和一次性奖励。

  9、上述奖励由安全科提出,经企业安委会审核,报企业负责人批准执行。

六、处罚种类及条件

(一)行政处罚:

  1、一级处罚。书面批评、警告、严重警告,由职能部门执行,报人事部门备案。

  2、二级处罚。记过、撤职、降级,由安全部门提出,人事部门审核,报企业负责人批准执行。

  3、三级处罚。辞退和开除,由人事部门提出,报企业负责人批准执行。

  (二)经济处罚:扣除一次性奖金或降薪,由职能部门提出,报人事部门批准,财务部门执行。

  (三)对未切实履行本企业安全生产责任制规定职责部门和有关责任人员。 酌情给予一级处罚,经一级处罚未改正的给予二级处罚,情节严重的给予三级处罚。同时扣除当月、季或年安全考核奖的10-100%。

  (四)对违章指挥的直接责任者,酌情给予一级处罚,同时扣除当月安全考核奖的30-50%;12个月内三次以上(含本数)违章指挥者,给予二级处罚,同时扣除当月安全考核奖的50-100%;导致发生伤亡事故的给予三级处罚,直至提请有关部门追究刑事责任,同时扣除当年安全考核奖的100%;

  (五)对违反劳动纪律、企业安全生产管理制度和安全操作规程的人中员,酌情给予一级处罚,同时扣除当月安全考核奖的30-50%;6个月内三次以上(含本数)违章者,给予二级处罚,同时扣除当月安全考核奖的50-100%;导致发生伤亡事故的给予三级处罚,直至提请有关部门追究刑事责任,同时扣除当年安全考核奖的100%;

  (六)发生因工伤亡事故的处罚。

  1、发生轻伤事故,要对事故责任单位负责人(车间、班组负责人)和直接责任者,酌情给予一级处罚,同时扣除当月安全考核奖的30-50%;12个月内发生三次以上(含本数)的,扣除当月安全考核奖的50-100%;

  2、发生重伤事故,要对事故责任单位负责人(车间、班组负责人)和直接责任者,酌情给予一级处罚,同时扣除当月安全考核奖的50-100%;12个月内发生三次以上(含本数)的,扣除当年安全考核奖的50-100%;

  3、发生死亡事故,要对事故责任单位负责人(车间、班组负责人)和直接责任者,酌情给予一级处罚,同时扣除当年安全考核奖金的100%;12个月内发生二次以上(含本数)的,酌情给予二级处罚,同时扣除当年安全考核奖金的100%;

  4、对于重大未遂事故,要对事故责任单位负责人(车间、班组负责人)和直接责任者,酌情给予一级处罚。

  (七)对事故隐患的处罚

  对存在不安全隐患的单位或直接责任人员,有下列情况之一者,酌情给予处罚:

  1、各种生产设备、仪器、仪表和生产场地的防护装置、保险装

  置、指示信号装置要齐全、有效、可靠,对不符合要求的责任单位或责任人员酌情给予一级处罚。

  2、对各种安全装置(如压力表、安全阀)未按规定进行定期校验的,对有关的责任单位或责任人员酌情给予一级处罚。

  3、经企业安全部门检查确定为事故隐患,在接到“事故隐患通知单”后,对在限期内能消除而不消除的;要对责任单位负责人(车间、班组负责人)和直接责任者,酌情给予一级处罚,同时扣除当月安全考核奖的30-50%;

  除上述情况外,对其它违反安全生产规定的,可参照上述规定酌情处罚。

七、加重处罚:

  凡有下列情况之一的应加重处罚:

  1、车间主任以上干部违章指挥,造成因工死亡、重伤、轻伤、急性中毒及重大未遂事故的,要加重处罚。

  2、发生事故隐瞒不报、虚报或故意拖延时间不报的,要加重处罚。

八、减免处罚

  有下列情况之一的,可酌情减、免处罚:

  1、因不可抗拒的自然灾害或意外事故而造成的伤亡事故,可酌情减、免处罚。

  2、发生工伤事故属于本单位以外其它原因,可酌情减、免处罚。

九、其他处罚

  1、凡阻止、干扰、刁难安全监察人员、安全员进行正常工作或无理取闹、拒绝安全检查人员检查的,要对当事人和所在单位酌情给予处罚。

  2、发生事故时,在执行经济处罚的同时,对事故的责任者和有关负责人,根据情节轻重、后果严重程度给予行政处分,对构成犯罪的由司法机关追究刑事责任。

十、实施与检查

  1、公司年终评选先进集体、先进个人,实行安全生产一票否决制,凡本年度受到行政处分或经济处罚的单位和个人,一律不得评为先进集体或个人。

  2、对在安全生产工作中做出显著成绩单位和个人,年终评为安全生产先进单位和先进个人,由基层单位提出,安全科审核、企业主要负责人批准给予表彰和奖励

  3、经济处罚由安全科通过检查按月提出,报人事部门批准,财务部门执行。

  4、本规定中的罚款由财务部门按安全科发出的“安全生产违规、违纪通知单”从被罚单位或个人安全生产考核奖金中扣除,不得摊入生产成本。

  5、对所罚款项,财务部门应列入安全生产考核奖励基金中,由安全科掌握专款专用。

  6、本规定由安全科负责日常监督检查。

  7、安全科必须按规定建立安全生产奖惩记录台帐,并归档。

篇3:消防奖惩制度

  消防奖惩制度

  奖励

  在消防工作中有下列先进事迹之一者,给予表扬奖励:

  1、模范遵守消防法规,制止违反消防法规的行为事迹突出者。

  2、及时发现和消除重大火险隐患,避免重大火灾发生。

  3、积极扑救火灾,抢救酒店财产和宾客生命财产,表现突出者。

  4、对查明火灾原因有突出贡献者。

  5、在消防工作和其它方面做出业绩的贡献者。

  惩罚

  有下列行为之一者,尚未造成后果,处以罚款和警告。

  1、在酒店范围内吸烟。

  2、不服从管理,违反消防规章制度或冒险作业的。

  3、部门负责人不执行消防法规,违章指挥操作的。

  4、存在火险隐患,经多次指出,仍不实施整改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