工厂设备经理岗位职责

□职务

  1.在分管副厂长领导下,认真贯彻执行上级有关设备动力管理和维修工作的方针、政策、法令。组织安排机修动力车间搞好设备修理和维护工作,确保设备完好率达标,努力降低设备、动力事故频率和修理成本。

  2.负责编制年、季度全厂设备和动力管线的预检计划;设备大中修、项修、二保计划;备件制造和供应计划;动力供应计划。

  3.根据厂技措计划、技改计划要求,负责金切、锻压、热工窑炉、制瓷、动能、制冷、仪器仪表、晒图复印、计算机等构成固定资产的设备的申请、订货、催交、验收并参加自制设备的验收交接工作。建立健全设备管理制度,做好设备技术资料的形成、积累、整理、立卷、归档工作。

  4.负责设备大修的计划和协调工作,并对修理工作进行技术监督,主持修理后的试车验收工作。

  5.组织编制设备操作规程,做好对有关工人的技术操作考核,签发操作合格证。

  6.负责设备自制和维修机械备件的供应工作。做到及时购置和计划加工储备,确保供应,不误生产。加强对备件库的管理,做到合理储备,帐卡、物相符。收集、整理、宣传国家已淘汰和即将淘汰的设备和元、器件信息并及时通知停止应用。

  7.加强对全厂水、电、气、汽的技术管理(包括动力总平面管理),负责基建自营项目中的动力设计工作,保障全厂水、电、气、汽的正常供应。

  8.负责对各车间的维修组、机械员进行业务指导、监督,加强设备的润滑管理,督促做好设备维护保养工作。

  9.开展群众性的"三好"、"四会"活动,推行三级保养制,拟定预防事故的措施,定期组织全厂设备大检查,作好记录,做好评比考核工作。

  10.组织处理重大设备事故,参加一般事故的分析,提出处理意见,对重大事故应及时报告厂部和上级主管部门,按时准确填报有关统计报表。

  11.贯彻执行上级有关能源的方针政策,抓好电力供应,领导组织节能管理和节能技术改造工作。

  12.根据厂长的方针目标展开要求,负责本科方针目标的展开、检查、诊断和落实工作。

  13.负责完成厂部临时布置的各项任务。

□职权

  1.对全厂设备的迁动和精密、大型、稀有、关键等设备的使用、维修有集中管理权。对各单位随意迁动设备或更改动力管线的现象有监督、处罚权。

  2.对设备大修有技术监督权,对各车间检修计划和各项维修经济技术指标有督促、检查权。

  3.有权监督检查各车间生产设备的正确使用和维护,对违反规程操作的人员,有权提出处理意见,必要时,有权收回其操作证。

  4.按计划要求,有权代表工厂签订设备、备件订货合同。

  5.对设备技术管理人员、各车间机械员、设备技术员及维修工人的配备及调动、调整、奖励、晋级有参与审定权。

  6.对违反能源政策和管理制度的单位与个人有制止和处罚权。

□职责

  1.对精密、大型、关键等设备,由于管理不严、维护保养不好、使用不当而降低精密度负责。

  2.对由于技术上的差错或工作不深入计划调度不周、组织领导不力,影响设备大修质量或完不成修理计划,造成经济损失和浪费负责。

  3.对设备完好率达不到计划指标要求或发生重大设备事故负责。

  4.对设备备件不能按时供应或超储积压,耽误设备维修或超过资金占用指标负责。

  5.对动力管线管理不严,造成能源浪费或发生事故负责。

  6.对本科方针目标未及时展开、检查、诊断和落实负责。

  7.副科长协助科长工作,对科长布置的工作负责。

篇2:厂设备维护保养制度

  厂设备维护保养制度

  一、目的:建立设备维护保养标准,使设备安全正常运行,以满足生产需要。

  二、适用范围:本制度适用于本厂生产设备的维护保养工作。

  三、责 任 者:

  1 本厂设备管理部门负责对全厂各部门设备维护保养工作进行检查、监督、考评与管理。

  2 车间主任和设备员(或各科室主管人员)负责对本部门的设备维护保养工作进行检查和考评。

  3 班组长和班组设备员,负责对本班组设备维护保养工作进行检查和考核。

  4 操作人员(包括机、电、仪维修人员)负责自己操作设备的维护保养工作。

  四、正  文:

  1 对所有的设备都要实行以操作人员为主,机、电、仪维修人员相结合的包机包修制。设备归谁操作,由谁维护。做到分工明确,责任到人。

  2 设备维护保养工作必须贯彻“维护与计划检修相结合”、“专业管理和员工管理相结合”的原则。包机人员对自己负责的设备要做到正确使用、精心维护,使设备保持完好状态,不断提高设备完好率和降低泄漏率。

  3 设备使用单位负责起草设备操作维护保养规程,并报设备管理部门审批。厂部批准后,使用单位应按规程严格执行,不得擅自改变。如需更改,必须报设备部门批准备案。

  4 车间要定期组织操作人员学习设备操作和维护保养规程,进行“三会”教育(即会使用、会维护保养、会排除故障)。经理论和实际操作技术考核合格后,方可独立操作。对主要设备的操作人员,要求做到相对稳定。

  5 操作人员必须做到下列主要工作:

  5.1 严格按操作规程进行设备的启动运行和停机。

  5.2 严格执行工艺规程和巡回检查制度,按要求对设备工作状况(温度、压力、震动、异响、油位、泄漏等)进行巡回检查、调整并认真填写运行记录,数据要准确。严禁设备超压、超温、超速、超负荷运行。

  5.3 操作人员发现设备出现异常情况时,应立即查找原因,及时消除,对不能立即消除的故障要及时反映。在紧急情况下(如有特殊声响、强烈振动、有爆炸、着火危险时),应采取果断措施,甚至停机处理。并随即通报班组、车间领导和有关部门。在原因没查清,故障没有排除的情况下,不得盲目启动,并将故障做好交班记录。

  5.4 认真做好设备润滑工作,坚持“五定”、“三级过滤”。即五定:定人、定点、定质、定量、定时。三级过滤:油桶、油壶、注油点,每倒换一次容器,都必须进行过滤。

  5.5 对本岗位内的设备(包括电机)、管道、基础、操作台及周围环境,要求班班清扫,做到沟见底、轴见光、设备见本色。环境干净、整齐、无杂物,搞好文明生产。

  5.6 及时清除本岗位设备、管道的跑、冒、滴、漏,努力降低泄漏率。操作人员不能清除的泄漏点,应及时通知机修人员清除。

  5.7 严格执行设备运行状态记录,记录内容包括:(1)、设备运行情况。(2)、发生的设备故障。(3)、存在问题及处理情况。(4)、设备卫生及工具交接情况。(5)、注意事项。

  5.8 设备停机检修时,应积极配合机修人员完成检修工作,参加试车验收。

  6 机、电、仪维修人员,必须做好下列主要工作:

  6.1 定时对分管设备进行巡回检查(每日1~2次),主动向操作人员了解设备运行情况,

  及时消除设备缺陷,并作好记录。对一时不能处理的故障应及时向车间设备维修人员反映。按车间安排执行。

  6.2 指导和监督操作人员正确使用和维护设备,检查设备润滑情况,发现违章操作应立即予以纠正,对屡教不改者,应向车间主任报告给予处理。

  6.3 设备维修人员定期对电器仪表及配电进行清扫,保证电器仪表灵敏可靠。

  6.4 按时、按质、按量完成维修任务。

  6.5 设备发生临时故障时要随叫随到,积极进行检修。

  7 对本岗位范围内的闲置、封存设备应定期进行维护保养。

  五、检查:

  1 检查制度的实施情况和设备实际保养状况。

  2 按厂部对车间、车间对班组、班组对个人三级进行按月考核,并给予相应的奖罚

篇3:规划设计公司办公设备和用品管理规定

  办公设备和用品管理规定

  3.1公司办公设备和耐用品由办公室统一计划经公司经理批准后购置并登记注册。根据工作需要个人领取使用和保管,同时签字备案。

  3.2办公用纸张、耗材、文具、设备、低值易耗品等由办公室统一计划购置和发放,部门(项目)负责人统一领取并指定专人保管。

  3.3各部门(项目)公文、材料印制前,须到办公室审稿并签字,经公司经理批准方可打印。

  3.4报刊征订由各部门(项目)根据业务需要列出计划,由办公室汇总报公司经理审批后办理。办公室应搞好日常的报刊收发工作。

  3.5业务图书资料的购置,由个相关部门(项目)列出计划,经公司经理批准后购置,验收登记后方可报销,并由办公室统一保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