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小学校安全管理制度

二小学校安全管理制度

  1、学校安全管理目标是:争创“平安校园”。

  2、实行社会综合治理安全目标责任制。以校长为学校第一责任人,每学期初与各部门层层签订安全工作责任书,订好创建活动计划、实施方案和活动内容。

  3、安全工作例会制度。由校长主持,每月召开一次安全工作专题会议,认真分析学校安全形势,明确工作重点,研究防范措施,布置有关安全保卫工作。

  4、学校安全教育制度。每周教职工大会上有计划地对教职工进行系统的安全知识培训;每周一次,从学校实际出发,根据不同季节、气候、地域特点对学生进行安全教育;利用开学初、平时集会、社团活动开展形式多样的德育、法制安全教育;法制副校长每学年上2次以上的法制课;充分发挥黑板报、宣传窗(栏)、广播站的宣传作用;向学生家长、社会宣传有关安全方面的法律制度和知识。

  5、学校安全月检查制度。教务处、政教处、总务处会同安全工作小组每月进行一次全校性的安全保卫工作检查,对学校及周边环境安全情况进行全方位的检查,对校舍安全、消防安全、交通安全、饮食安全、危险化学品安全等进行重点检查,不留死角,同时将检查情况详细记录。

  6、加大人防、物防、技防经费投入,设施配备到位。要求要检查记录,各类隐患及时整改。

  7、加强情报信息工作。学校设置文明岗、社区文明监督员等学生组织,负责安全信息的收集工作,安全工作小组中有老师专门负责情报信息收集、上报、记录、处置等到工作。建有安全保卫、防突发事件预案。及时发现和举报可能影响学校稳定的各类不安全因素。

  8、特殊群体的关爱制度。学校对特殊群体学生,尤其是对有特殊体质或有心理障碍的学生建立档案。随时了解情况,经常与家长沟通,采取措施,保其健康成长。积极与家长、社会配合做好“双差生”思想、学习转化工作,减少青少年违法犯罪。“后进生”“双差生”帮教和转化工作是每一位老师的本职工作,安全工作领导小组和工作小组成员还负有检查、指导、总结职责。帮教有计划、有措施、有活动记载。建立家校联系制度,对学生家长(监护人)的联系方式、联系电话进行登记,每月与家长联系,互通信息,共同教育学生。

  9、学生年度体检制度。学校在每学年第一个月组织学生进行健康体检,并进行登记。发现学生有异常情况。必须书面告知家长。

  10、学校安全工作报告制度。值日人员必须将每天收集到的安全信息及时记录并向校长报告。

  11、危急情况下自救自护演练制度。每学年开学后,开展一次在危急情况下提高学生自护自救能力的演练,如学生在宿舍、食堂、实验室等人员集中情况下的逃生演练,使学生掌握在危急情况下的逃生方法。

  12、学生外出活动审批制度。组织学生集体外出活动,要制定切实可行的安全防范措施和应急预案,确定责任人。外出活动坚持安全、就近、徒步原则,同时加强各个环节的安全教育。务必做到责任层层落实。外出活动前10天,将活动方案报县教育局审批。经批准用车船的,必须与当地交警部门、交通部门报告并取得同意。所用车船必须符合交通部门的有关规定。

  13、安全事故报告制度。发生伤亡事故,以及关系社会秩序、青少年身心健康的重大事故,要在第一时间(2小时内)报县教育局办公室。事故处理结束后,要将事故经过、原因分析、处理结果及应吸取的教训和今后改进的措施等,形成书面报告及时报县教育局。

  14、加强保卫组织和校卫队建设。安全保卫基础台帐健全,安全保卫机构健全。学校设兼职保卫干部一名,保卫干部持证上岗。

  15、校园内设民警提示牌、举报箱、报警电话。划定危险区域警戒线。

  16、落实校园内部日常保洁措施,使道路清洁、畅通,楼道无堆积物,校园内无违章饲养家禽家畜。

篇2:实验室安全管理制度

1.目的

  建立实验室安全管理规定,保证员工在工作期间的健康和实验室财务的安全,使实验室的工作环境符合良好有序的要求

2.使用范围

  适用于实验室的安全管理。

3.职责

  3.1实验室领班负责实验室安全管理

  3.2部长负责对实验室的安全管理情况进行监督检查

4.内容及要求

4.1仪器设备

  4.1.1主要仪器设备均应制定操作规程,其主要内容有:仪器名称、性能用途、操作步骤、检查方法(包括开机、关机、校正、运行检测)维护保养、注意事项等。

  4.1.2操作规程、仪器使用和维护维修说明书、包括供应商所提供的软件操作说明书等,都必须保持其最新版本,并方便操作人员取用。

4.2压力容器

  实验室灭菌锅:

  1)使用时,安全阀在0.23Mpa压力下自动起爆,如压力已升到0.23Mpa时,安全阀不能正常启爆,应停止加热,检查原因,排除故障;

  2)定期通知仪修对压力表进行校验,确保压力指标准确;

  3)锅内有压时,切不可打开坚固螺丝栓,以防发生事故;

  4)进行热操作或易爆操作时,操作者不得离开现场。

4.3玻璃仪器

  4.3.1玻璃仪器的清洁

  1)洗涤玻璃仪器时注意勿碰破

  2)玻璃仪器的烘干

  a 加热时不可使器皿骤热,并应注意抹干器皿上流下的水。

  b 烘干玻璃器皿时,温度应维持在120℃以下。

  c 对于急于干燥的仪器或不适合放入烘箱的较大的仪器可用吹干的方法,通常用少量乙醇、丙酮(或最后再用乙醚)倒入以控去水分的仪器中摇洗控净溶剂(溶剂要收回),然后用电吹风吹,开始用冷风吹1~2min,当大部分溶剂挥发后吹入热风至完全干燥,再用冷风吹残余的蒸汽,使其不再冷凝在容器内。此法要求通风好,防止中毒,不可接触明火,以防有机溶剂爆炸。

  4.3.2玻璃仪器的使用:使用各种玻璃器具,要轻拿轻放,小心清洗。避免碰破面被划伤。禁止使用化验室器皿盛装食物,也不要用茶杯、食具盛装药品,更不要用烧杯当茶具使用。

4.4化学药品

  4.4.1领取药品时,该确认容器上标示名称是否为需要的实验用药品,看清楚药品危害标示和图样,严格遵守操作规程进行试验。

  4.4.2使用挥发性有机溶剂、强酸强碱性、高腐蚀性、有毒性之药品应采取防护措施,带好胶皮手套,防止溅出造成灼伤。另必须要在通风柜内进行操作。

  4.4.3倒用硝酸、硫酸、盐酸等必须带上橡皮手套,启开盐酸、乙醚和氨水等,挥发的试剂瓶时,绝不可使瓶口对着自己或他人的脸部,尤其是在夏季,启开是及易大量冲出,如不小心,会引起严重的伤害事故。

  4.4.4稀释硫酸、盐酸时必须仔细缓慢地将酸加到水中,边到边搅拌,而不能将水加入到酸中。

  4.4.5加热易燃试剂时,必须用水浴、油浴、沙浴或用电热套,绝不能用明火,如果加热温度有可能达到被加热物的沸点,则必须加入沸石,以防爆沸。

  4.4.6凡盛装过强腐蚀性、易燃或有毒药品的容器或移用过此类药品的移液管,必须由操作者及时亲自清洗干净。

  4.4.7使用有毒药品,切勿触及伤口或皮肤,操作结束后,必须仔细洗手。

  4.4.8所有药品、标样、溶液都应有标签,绝对不要在容器内装入与标签不相符的物品。

4.5用电安全

  4.5.1实验室内的电器设备安装和使用管理,必须符合安全用电管理规定,大功率实验设备用电必须使用专线,严禁与照明线共用,谨防因超负荷用电着火。

  4.5.2手上有水或潮湿请勿接触电器用品或电器设备;严禁使用水槽旁的电器插座(防止漏电或感电)。

  4.5.3电器插座请勿接太多插头,以免电荷负荷不了,引起电器火灾。如电器设备无法接地,请勿使用,以免产生感电或触电.

4.6实验室伤害的预处理

  4.6.1普通伤口:以生理盐水清洗伤口,以医用胶布固定。

  4.6.2烧烫(灼)伤:以冷水冲洗15至30分钟至散热止痛→以生理盐水擦拭(勿以药膏、牙膏、酱油涂抹或以纱布盖住)→紧急送至医院(注意事项:水泡不可自行刺破)。

  4.6.3化学药物灼伤:以大量清水冲洗→以消毒纱布或消毒过布块覆盖伤口→紧急送至医院处理。

  4.6.4当眼睛内进入溶液飞沫或其它异物时,首先应立即用大量水冲洗,然后到医院就医。

  文章来源于食品论坛网友分享,转载只为分享知识,如涉及版权及稿费问题,请与我联系

篇3:产科安全管理制度

安全管理制度

  一、医务人员要树立质量安全意识,医疗工作必须严肃认真,在医疗活动中,要严格执行有关法律法规、各种规章制度和操作规程。二、执行好“差错事故防范处理制度”。

  三、对于违背规章制度和操作常规、责任心差而造成医疗纠纷和事故,医院要严肃处理。

  四、、对孕产妇及其陪护人员进行防火、防盗窃及安全用电知识教育。

  五、医护人员会用灭火器、防火门处理火灾事故。

  六、随同来院的小孩须由监护人看管,严防走失、跌伤等事故发生。

  七、定期对电路进行检测,消除隐患。

  八、使用好电子监控系统。

  九、定期进行消防知识教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