外校学校工作总结
愿将黄鹤翅,一借飞云空
2021学年,对上闵外来说,又是一个难忘与发奋进步的一年。这一年,学校重新确定了学校的发展方向:高中首先在高品质的基础上,创建上海市外语特色高中;初中彻底告别了公办体系,走上了自主办学之路,机会与挑战共存。这一年,我们又遇新冠疫情,第二学期几乎是居家网上教学,如何保障全体师生的安全与健康?如何保障我们的学生的健康成长?我们的老师用我们的智慧与爱给出了完美的答案:上闵外在我们的共同努力下,昂首阔步向前走,我们以学校建校五周年为契机,以纪念中国共产党百年诞辰为动力,以创建一所优质外国语中学为方向。上闵外全体同仁,面对挑战与机遇,脚踏实地,整体上取得了丰硕成果,总结如下:
一、本学年的主要工作与成绩
1、根据国家、上海市的教育规划与学校发展的现状,学校调整了发展规划,并坚持向这个目标努力:高中创办上海市外语特色高中;初中彻底告别了公办体系,走上了自主办学之路,并继续以办一所具有外语教育与美育特色的、多元发展的、高品质未来学校为目标,在本学年迈出了坚实一步。
2、在全体教职工共同努力下,学校保持或被评为上海市安全文明校园、上海市花园学校、闵行区科技教育特色学校、闵行区艺术教育、体育一条龙特色教育学校等,学校的内涵发展又迈上了一个新的台阶。高中党支部被评为闵行区先进党支部、学校团组织被评为上海市五四红旗团组织,进一步丰富了学校的校园文化。
3、上海市攻关课题《基于文化理解的中学教育研究实践》以“优秀”结题,相应专著已交付华东师大出版社出版;“双新”在学校顺利推进,各类研究与办学成果不仅仅在各类杂志上刊登,英语、数学、生物、政治、艺术等学科的教学探索进行了市、区级展示,而且对外产生了辐射作用。作为上海市第四期名师名校长培养基地、闵行区班主任培育基地、上外干部培训基地等,上闵外的办学成果已向区内外辐射。
4、学校特色课程体系进一步完善,进一步明确了“外语+X”学校特色课程的目标与内涵,满足了学生多元、优质发展的需求。其中,外语开有英、德、法、葡语、日、西班牙等语种,日语与西班牙语成为高考科目,并成为上海市开设外语语种最多的学校之一,其中高三日语成绩已达到上海市同类高中领先水平;体育节、国际文化节、达人秀等校园节目日臻成熟,其中达人秀、绿色文明月、传统文化月项目,疫情期间在网上进行;各类校本与生本课程日益丰富与完善,学生学习生活更加丰富多彩。
5、上闵外从去年开始,高中与初中按公、民办学校严格分别办学,我们充分利用在一个校区内办学的优势,俩校优势互补,共同发展。目前,我校民办初中正式改名为“上海市骏博外国语学校”,并彻底脱离原来的办学体系,完全按照现代民办学校制度办学!学校调整办学方式,以小班、精致、多元、国际化方式来办学,在充满挑战的此次摇号招生中,赢得了社会与家长的认同。学校继续健康发展,逐步成为市民心目中的优质学校。
6、学校初、高中办学质量继续在高位稳步提高,初、高中在学业上双双取得骄人业绩,初、高中整体成绩在区质量检测中,于老闵行地区均保持区第二,有些学科表现突出,名列区第一,其中高三学生的学业成绩,包括春考,首次全面超越了我校前面的两所市实验性示范性高中!创造上闵外办学历史新高,为学校打出了优质质量品牌。
7、虽然由于疫情影响,学校在特色项目上的开展受到一定影响,但我校努力克服困难,进一步丰富完善并丰富一体两翼办学特色,学校新获“闵行区科技教育特色学校”荣誉称号。
8、党总支部、工会、团委、少先队等工作规范有序开展,高中党支部被评为闵行区先进党支部、学校团组织被评为上海市五四红旗团组织;后勤管理部门的工作有序推进,效益进一步提高,此类荣誉为文化立校打下了很好的基础;同时,学生的自主管理进一步得到落实。
9、通过多年的努力,学校德育逐步形成自己的特色——理解、陪育、体验、自主(U-ice),据此,学校申报了上海市中学生行为规范示范校,并以获好评。
10、学校在教育科研、校本研修等教师教育项目发展上也取得了一定进展,一批高质量的课题成果开始显现,并在区内外产生影响,其中《理解教育探索》申报成功国家教学课题成果奖。一批优秀教师脱颖而出,开始在区内外形成影响力。在疫情阶段,学校信息技术进一步成为学校教育成功的重要平台与手段。
11、2022年3月到6月,上海进入严重的疫情阶段,学校全体教职工克服重重困难,发挥自己的聪明才智与对教育的爱,高质量完成了线上教育与线下高三、高二、初三学生的复习迎考学习,各类评价与考试均可以证明,上闵外在这场前所未有的考验面前,取得了全面的胜利!在保障了全体师生安全的同时,也保证了学生的健康成长,各项工作均取得优异成绩。
12、在重重困难中,学校高质量完成了学校招聘与招生任务,其中两校新招聘35位优秀教师;在民办教育新政下,初中一志愿摇号招生比例达到1:2.5,表明上闵外已得到社会、家长的高度认可,为学校的持续发展打下良好的生源基础。
二、学校主要工作体会
1、学校教育既要保证与时俱进,又要保持发展定力。
上闵外已经形成了《基于文化理解的学校教育》这一主体思想,逐步引导学校发展成为一所高品质的有外语教育与艺术教育特色的外国语中学。此思想是基于学校实际与这个时代的特点形成的,故而此思想与办学方向不能不断变更。但我们如果故步自封,一成不变,那学校教育将得不到有效发展。
今年,我们在坚持这份不变的教育追求与变化的教育内涵的基础上,上闵外——这所只有7年办学历史的学校一直在不变中发展,而且,这种发展与这个时代的变化同步,与学生的发展需求同步,从而保证这所学校不会老!我们的老师不会老!
2、引导、帮助、关爱教师,形成一支不会“老”的教师队伍。
上闵外建校已经7年了,对于求新求异的人来说,学校已经老了,如果学校没有满足教师对发展的追求,老师们也会或多或少出现对不变的教育的倦怠。所以,如何防止这份倦怠的出现是我们工作的重要组成部分。今年,我们主要从如下几个方面入手解决这个问题。
首先,以学校的发展愿景带动教师的发展!以学校的发展带动教师的发展,以教师自己事业的发展带动其专业的发展。
其次,学校提供平台,让教师的聪明才华得以充分发展,让教师们将原先的教育职业转化为教育事业;同时,提供教师成长的舞台。
正是如此,我校绝大部分教师对上闵外均有归属感,即:认可自己为上闵外人;有为学生奉献自己的聪明才智的愿望与精神;有比较厚实的教师教育专业能力;有一定的教育眼界和比较广博的知识结构,从而可以为优秀学生提供他们所需要的专业知识与培养方向。
3、不断创新学校的教育内涵,不断丰富学生的学习与发展内容。
我校在“基于文化理解的中学教育”思想引导下,根据高中“双新”思想与初中的新中考、新课程改革为基础,进行学校教育改革,成果显著,上闵外形成了属于自己的教育模式,并正在向区内外辐射。
在对学生培养目标方面,我校要求上闵外的孩子是具有“VAG”特征的学子;随着世界的变化与中华文化的崛起,我校提出,上闵外的学生还应该是传播中华文化的未来使者。根据这个思想,学校继续丰富“外语+X”课程内涵,进一步改革课堂教学,使学校教育与时俱进。
4、规范各种工作,学校工作文化逐步形成
上闵外快速发展的一个重要原因是,我校教职工的较高的精神境界驱动。但对于一所有内涵、有品位的学校,一定是具有品质、精细的工作文化。我校在优秀发展的过程中,继续追求精致、规范、高品质的工作文化,避免了工作的盲目性与随意性,从而逐步形成为学校核心文化品质。
5、让优秀成为我校的一种品质
在学校日常工作中,我校不断发现老师们的优秀并发扬光大,从而让优秀成为我们上闵外人的一种品质。如果说,上闵外很优秀,则主要是我校的老师形成了优秀的品质。
三、学校工作的主要不足与努力方向
1、疫情期间,学校工作节奏有些散。
这次疫情,造成大半学期工作均在网上;同时,疫情后半段,高三、初三、高二学生返校复学,学校又被征用为等级考考场、高考考场、中考考场等,造成我校的上学工作繁重与凌乱,工作节奏较散,也产生一些工作矛盾。疫情后要马上打补丁,保持上闵外优秀的工作状态与文化。
2、校舍紧张造成办学困难。
学校目前只有42间标准教室与10多间小教室,按办学规格来说,最多招收36个班左右,但下学期将有47个教学班。我校全体教职工,只有通过精细管理来克服这一困难。
3、大量招录的新教师与变化的人事,对工作也造成了一定的影响。同时,人事制度改革,特别是民办学校改革,对学校也造成一定的冲击。学校正在出台相关措施解决这些问题。
4、深层次学校教育改革目标还没有达成,需要我们进一步努力。高中成为上海市外语教育特色学校还有较长一段路要走。
5、今年,是上闵外初中进入真正意义上的民办学校教育、教学第一年,尽管我们度过了招生这一关,但未来探索一所高品质民办学校之路还很长。
各位同事,在这样一个特殊年份,我们上闵外人创造了一份令家长、社会、政府、我们自己满意的答卷,面对未来和我们教育人崇高的教育追求,愿将黄鹤翅,一借飞云天。
校长室
篇2:学校后勤工作总结范文
学校后勤工作总结范文
本学期的工作已经结束了,在学校领导的指挥下,经全体后勤工作人员的努力,基本完成了学期初制定的计划指标,下面分三个方面做以总结:
一,主要做的几项工作
1,调整了各班的桌椅,进行归类登记.
2,安装了几件体育设备,对一些设备刷了油.
3,对各班桌椅进行了两次维修,每月检查一次.
4,落实了市里召开的消防安全工作会议精神,进行了消防安全检查,落实了责任.
5,落实了市里召开的事业单位清产核资会议精神,完成了固定资产的盘点,报表工作.
6,完成了教育局综合楼的上水电费和冬季取暖费的收缴工作.
7,落实了市里召开的冬季城市管理会议精神,对清雪任务进行了布置安排.
8,财会人员完成了费用的收缴及教师工资的打卡,报表等项工作.
9,食堂,住宿生工作有较大进展,开展了创优秀住宿生活动.
10,强化了门卫工作.
二,工作主要表现
1,食堂工作方面
食堂工作人员本着对工作负责的态度,不怕吃苦,任劳任怨,为学校做出了贡献,食堂的活大家都知道是比较累的,特别是冬季,咱们家两口半人的饭都不愿做,况且这三,四百人的饭菜如何做开始买菜时我和二刘三人都是第一次买菜,咋办我们就是多看,多问,一样的货谁便宜买谁的,为不在称上受骗,我们经常量自己的体重试称,这样边干边摸索,你心里只要想到学校,想把工作做好,没有克服不了的困难,现在我们每个人对市场行情基本了解,不担心被人糊弄,上当受骗.每天早上买菜回来,刘志强,刘德军就开始劈木头,引火做饭,王老师和徐老师她们身体都不好.家离学校又远,也能起早贪黑克服困难,大家一起忙碌从不计较干多干少,贾老师身体不好,摔伤了也不耽误,样样活都争先恐后,王师付炒70多人的菜一天累得胳膊都抬不起来,这些人一天连续六,七个小时的作业,确实很辛苦,正是由于这种吃苦奉献精神,才获得了丰硕成果,本学期食堂收入按期初订的2万元指标翻了一翻多,这些成绩的取得也离不开全体老师的支持,特别是班主任老师他们付出的最多,动员学生,做思想工作,每天中午都不回家给学生盛饭打菜,刷碗洗筷,全校本学期吃饭人数最多的班级是二年一和二年二,四年二每日增长幅度也校大,不在很多班级表现也很好,如一年三班,整个一年组都不错,三年三班,五年一班以上班级提出表扬.
2,住宿生方面
本学期住宿人数最多时达70多人,本学期有100左右人次住宿,一学期以来没发生过事故,学生在校吃得好,睡得安全.学习成绩有不同程度的提高.这些成绩与班主任,辅导老师,陪宿教师的教育是分不开的,他们耐心辅导,精心呵护,付出了辛苦的汗水,付老师有时一宿都不睡觉给学生关窗盖被,打扫卫生,有时侧所堵了,清扫完之后,两天吃不下饭,这些工作也得到了其他老师和同志的支持,你像曹老师有时也帮助通侧所,修侧所,住宿生人数的不断增多,主要是班主任教师的动员,开学以来始终最多人数的班是六年一,其特点是人员稳定并且速增,保持较稳定班级还有五年一,五年二,三年一,三年三,以上班级提出表扬,最后一个月六年二也出现了高潮达到了十五人.
3,卖店工作
卖店工作人员,对工作认真负责,把准质量关,不进三无产品,确保学生的健康,经一学期的努力,基本完成了期初制定的一万五千元的指标.再值得表扬的是徐师付,放哪都放心,干啥大家都满意,开始在食堂帮忙,后来修桌椅干杂活哪用哪到,现在清理楼道卫生,大家看得清楚,所以无论是前勤,后后勤从事的都是教育事业,只是分工不同,只要你付出,领导,群众都会看到.
三,存在问题.
1,住宿生在活动和管理上还有待改进.
2,食堂管理及学生剩饭菜的浪费现现象有待解决.
3,电的浪费现象有待采取措施.
以上是本学期后勤工作总结.
篇3:中学学校管理工作总结
某初级中学学校先进事迹材料
XX中学是一所普通的初级中学。现有24个教学班学校现有学生1359人,教职工94人,其中中学高级教师28人,中级教师55人。其中区学科带头人2人,市骨干教师3人,区骨干教师24人,省模范教师2人,市优秀教师5人,区优秀教师25人。
学校师资力量雄厚,有一支师德高尚,业务精湛,团结奋进的教师队伍。专任教师79人,教师学历达标率为100%。
近年来,学校领导班子抓住新课改这一有利契机,率领全校教职员工超前想,超前学,超前实践,坚持以学生和教师的发展为本,逐步形成“以人为本、彰显个性”的办学理念。我们由校情、教情、学情形成了新的办学目标:以和谐求稳定,以创新求发展,以特色求生存,以管理求质量,以科研求提升。构建品牌学科、品牌教师、品牌学生三位一体的品牌学校。有了明确的目标就有了奋斗的方向,实现目标靠的是认认真真地思考,脚踏实地的工作,我们对领导班子成员的要求是:教育要有新理念,管理要有新思路,工作要有新举措,教研要有新方法。
一、德育为首,狠抓精神文明建设。
“德育为首,教学为主”是我校一贯坚持的办学思想。近些年来,我们始终坚持把德育工作贯穿到了精神文明建设活动之中,其德育教育爱国主义教育为核心,以养成教育为主线。围绕这个核心,学校多次开展诸如校园“献爱心”、“文明礼貌”月等活动,利用各种手段,教育学生爱党、爱人民、爱社会主义,努力塑造学生高尚的灵魂,收到了显着的效果。
二、加强领导,完善各项管理制度。
开展教育科研,促进每个教师的专业成长,旨在促进每个学生的发展,从而促进学校教育教学工作的全面发展。在开展教育科研过程中,学校领导十分重视,全校上下团结一心,不断建立和完善学校教科研制度,探索教育科研的新途径。学校认真研讨,制订了教科研工作计划,建立了由校长任组长,副校长、教导主任任副组长,教研组长和骨干教师为成员的教科研工作领导小组。并要求全体教师共同学习,共同参与,共同奋斗,创造条件,利用学校可利用的一切资源,积极开展教育科研活动。学校先后完善和出台了各项制度,并按制度严格执行。每学期做到期初有计划,期中有检查,期末有考核、总结。
三、营造健康优美的校园文化环境:
——从净化、绿化、美化入手整治校容校貌,逐步完善学校的硬化、绿化,使校园环境达到花园式学校的要求,从20**年开始,学校的绿化建设工作要以市教育局制定的《校园环境艺术化工程实施意见》标准进行建设;
——在资金允许的情况下对学校主教学楼进行内部改造,形成学校和谐的建筑环境;教学楼一楼大厅、走廊设计新颖、气派,具有时代精神,苏家屯区改革开放30年发展史,学校建校五十年历史,校徽、校训、校旗、校歌、学风、校风、班规等,弘扬班风、校风,形成自己的校风特色。展板、画板上墙,充分给学生展示才能的机会、场所。
——创设各种文化设施,进一步规范阅报栏、黑板报、图书室、阅览室等思想、文化教育阵地。
——加强“三室”建设,展示学校文化成果,增强师生的“爱校”精神。
——及时展出学生书画作品,开辟外语角,创办校报、班报等,使学生随时随地受到感染和熏陶。
——逐步建成学校完善的校园广播系统,使学校广播站特色化,及时播放校园新闻和优秀稿件。
——“让每一面墙壁都说话”,在学校主要部位悬挂名人字画,展示学校的校训和教书育人理念,提升校园文化层次。班级布局按排合理,活动园地由内容丰富新颖。课程表、组织表、中学生守则、中学生日常行为规范、班训、国旗各种规章制度布置合理、质量上档次。
——成立合唱队、舞蹈队、器乐队,坚持常年活动,充分发挥学生的创造性想象力,挥学生创造性的想象力,发挥学生艺术才能,提高艺术素养。
——建立一种新型的师生关系:民主平等、尊师爱生。教师在教学过程中,要追求形式美、内容美、结果美……
四、加强教研活动,提高教学质量。
1、自课程实验改革以来,学校积极创新,不断拓展教育科研的内容和渠道,专门制订了教育科研的制度和计划,要求全体教师,端正教育思想,全面贯彻教育方针,积极探索教学规律,严格遵循教学原则,认真学习教育理论和先进教学经验,踊跃参加各级各类教学研究活动,坚持有计划的在职进修,提高教师自身素质,为提高基础教育质量做出贡献。学校鼓励教师,勇于改革,根据现代化教育的要求及时掌握教改信息,从实际出发,确定教改实验、教学研究课题,大胆实践创新,积极撰写教学论文,理论水平不断提高。
2、学校还提倡教师相互听课,共同探讨教育思想和教学规律,研究改进教学方法,努力提高课堂教学效果。每学期每位新教师上一节汇报课,老教师要上一节示范课。教师相互听课每学期不少于30节,学校领导每学期不少于80节,听课要作记录,听后要及时商讨、交流,形成书面的记录。继续开展每周一次的教研活动,并要求每次活动要有专题、有记录、有实效。
3、学校坚持以教研工作为重点,认真学习领会课标精神,深入钻研教材,明确教材编写意图,备课,做到“功在课前,利在课上。教案的书写要体现出教学课题、目标、重难点、课时、课前准备、教学过程、板书及练习设计等项目,力求写出特色。班班通工程实施以后,要求教师充分利用个重点交手段,认真上好每一堂课,以新的教育理论指导现行课堂教学,面向全体,转变学生的学习方式,使不同的学生在学习中得到不同的发展。作业的布置目的明确,设计合理,分量适当,照顾全面,批改认真细致、及时,考查后认真总结分析。多年来,学校的教育质量稳居全区前列。
五、注重安全和稳定工作
安全工作常抓不懈,成绩显着。安全无小事,责任重于泰山。学校注重社会治安综合治理和对学生的安全教育,要求教师时时处处想着学生安全,教育学生注意安全,并及时对学校的安全问题进行安全检查,对教师学生到校,在校,放学回家,生活,交通,用电等安全问题进行排查,发现问题及时解决处理,每学期都要开专题会议,学校和教师、学生、学生家长层层鉴定目标责任书,做到层层到位,责任到人,坚持做到24小时昼夜值班,领导自觉带班,保证了学校的财产和师生生命安全,学校每周向教育辅导站书面上报安全工作情况,近几年学校从未发生过安全事故。
六、体、艺、卫工作,面向全体学生。
通过有目的、有计划、有组织的活动内容,灵活多变的活动方式,开展以学生为主体,以实践性、自主性、创造性、趣味性以及非学科性为特征的多种文体活动,让学生的身心得到健康和谐的发展。体育方面,该校在开足体育课,上好每一节体育课和坚持每天做广播体操的基础,每年举办一次体育达标运动会。艺术方面,该校除了上好音乐课和美术课外,每学期至少安排2次诗歌朗诵和歌咏比赛,另外,还积极组织学生参加各种艺术比赛活动。卫生方面,该校在保证每天的眼保健操的基础上。经常组织学生学习"传染病防治法"和卫生方面的知识。另外,每年对学生进行一次体检。
七、学校主要成绩
学校连续几年获得区教育工作先进单位,区教学工作先进单位,区德育工作先进单位,区综合治理先进单位,区模范工会,区安全工作优秀单位,局优秀党支部,市精神文明单位,市实验教学管理先进单位,区家长学校优秀单位,市语言文字工作先进单位等。
总之,几年来我校在上级主管部门的领导下,按照教育局的要求,充分发挥了工作的积极性和主动性,心往一处想,劲往一处使,好的校风、校纪己基本形成,教学质量不断突破,逐步实现“从优秀走向卓越”的办学目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