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学高级教师先进事迹

中学高级教师先进事迹

  z同志,中学高级教师,四川省双流中学党总支书记、校长,四川省劳动模范,全国重点科研课题管理优秀校长,中国陶行知研究会常务理事,四川省心理学会理事、中小学专委会副主任,四川省棒垒曲球协会副主席,双流县教育学会常务理事。

  z同志是一名优秀的科研型高中语文教师。他长期从事中学语文教学,上下求索,孜孜不倦,具有丰富的教育教学理论和实践经验,精湛的教育艺术和独特的语文教学方法得到了广泛认可;他精心指导的双中青年教师,无论在教学还是科研方面,都已成为独挡一面的能手。他撰写的《高三语文复习经验点滴》、《突破阅读,带动基础和写作》、《新高考(3+2)语文试题特点及对策》分获省、市中语会一等奖;《用心理学原理探索语文教学中的幅射思维》在《四川心理科学》上发表;他主编或合编的着作《文化学苑常识手册》《文言常用实词释义及应用阅读》和《花儿为什么这样红》分别由电子科大出版社、四川大学出版社、《作文精选》编辑部出版发行。

  勤于学习,勇于创新,使z同志逐渐成为了一名办学有主见、管理有特色的专家型校长。他善于学以致用,以极大的创新勇气,从理论和实践上对学校方方面面的管理进行了富有时代特征的改革,使学校获得了跨越式发展,建树颇高。秉持“人才是第一资源”理念,他一贯重视队伍建设,为双中的教育教学打下了坚实的人才基础。“全面要求、分层指导、培训特长”,他独特的教学管理促进了双中教育教学质量的稳步提高。他特别注意加强学习,提高自身素质。他说:“校长是学校的灵魂。其思想、能力、作风,对内则是师生的示范,对外则是学校的形象”。因此,近年积极参加了中央党校第四期教育发展战略理论高级进修班、西南师大硕士课程班和华东师大博士课程班学习及其他各级校长培训和课改研讨会。对现代教育教学和课改理论的系统掌握和对当前国家教育的方针政策和发展方向的熟稔,使其个人素质、校长个性步入了新的境界。他的学习探索精神,极大地鼓舞了双中教师,在他的垂范和影响下,科研意识、终身学习在双中蔚然成风,学校得以继续保持良好的发展态势。

  他坚持以“科研兴校”为第一要务,创造性地提出“科研工作常规化,常规工作科研化”的教育科研新理念,推动了学校办学水平和办学效益的持续提高。他亲自领导并主持国家级重点课题“诱思探究教学”的研究,其子课题《培养中学生良好学习品质的研究》已通过国家级鉴定结题,市级电教课题《利用校园闭路电视网络探索中学德育方法、途径和模式的研究》已通过市级鉴定结题,并获成都市第二届教学成果三等奖;他撰写的《让诱思探究之花在双中盛开》、《培养中学生良好学习品质研究的论证与措施》、《培养中学生良好学习品质研究的阶段性报告》分获全国第四届诱思探究教学研讨会特等奖、一等奖和成都市第八届优秀科研成果三等奖;《西部大开发与中学体育》获四川省高教学会第八届体育科学论文一等奖;《中学校长思想品德浅议》、《“尊重学生受教育权,尊重学生人格尊严”是建立新型师生关系的关键所在》、《双流中学课程改革总体设想》、《强化教育科研,促进学校现代化建设》、《实践陶行知教育思想,构建现代教育模式》、《校本教研的核心——合作研究》分别在《当代中国教育文献》、《教育改革与西部发展战略文集》、《教育科学论坛》、《中国现代教育》、《教育导报》上发表。他倡导并身体力行的“科研兴校”战略促进了学校教育教学质量稳步提高,连年受到市教育局表彰;连续多年,双流县高考文、理科状元都出自双中,20**年高考多项指标居全县之冠;特长培训近年获国家、省、市级奖1800余个;仅20**年,教师就出专着2部,在省级以上刊物发表论文200余篇,论文获国家级奖23篇,省级奖21篇,市级奖87篇,县级奖26篇。学校先后被教育部、国家体育总局命名为“教育部重点科研课题实验基地”、“国家级体育传统项目学校”,被省委、省政府、省教育厅、省环保局等部门命名表彰为“省文明单位”“四川省校风示范学校”“四川省实验教学示范学校”“四川省绿色学校”“全国培养体育后备人才试点中学”“国家级示范性普通高中”。

  z同志时刻关注教育改革走向,创新办学模式,极大地提高了双中的办学层次。携强强合作,塑精品形象,铺就双中名校之路。经过他和同事们的共同努力,双中相继成功地引进清华大学、川大、川师大联合办学,为进一步强化校园科研氛围,特别是为培养高素质人才提供了新的平台;他遵循教育规律,尊重初、高中生心理生理成长差异,整合优质教育资源,使双流中学顺利实现了初、高中分离办学;他先后率教师到国内多所名校考察学习,赴欧洲、美国学习访问,接待美、德、日、俄等国客人来校交流数十次,搭建了与发达国家名校长期交流合作的固定渠道和平台,拓宽了双中的发展视野和空间,推动了双中的国际化、现代化进程。

  z同志在长期的教育教学活动中,努力践行“****”重要思想,情为师生所系,权为师生所用,利为师生所谋,政治思想强,具有很高的组织协调能力和领导能力。他夙兴夜寐勤工作,与时俱进谋发展,为建设一个现代化、国际化、人文化的双流中学作出了突出贡献,是一位年富力强、德才兼备、勇于创新、深孚众望的优秀校长。

篇2:中学语文高级教师先进事迹

中学语文高级教师先进事迹

  新钢中学语文高级教师z,一九五七年底出生在江西省龙南县的一个小山村,八岁上学时随母亲来到了父亲工作的新钢良山铁矿。他先后就读于良山铁矿小学,江钢周宇小学,江钢西山岭中学,良山铁矿中学和新钢第一中学。由于为人诚实忠厚,面目清秀,学习认真,成绩优秀,不管到哪个学校,均受到老师们和同学们的喜爱,在年级中第一个加入少先队,第一个加入共青团,常常被老师直接任命或被同学们选举当班长,从小学到高中毕业一直担任学生干部,可谓春风得意。一九七五年高中毕业,当时他的绝大部分同学都下农村去了,可是他却因当年来了个长子可以留城的政策而没有下农村。在新钢干了二年家属工,一九七七年三月新钢招工,他开始被分到机修分厂当木模工,这正是他梦寐以求的工作,因为他在学校学工时就学过三个多月木工,已会做各种家具了。那时工人阶级领导一切,当工人最光荣。当他兴高采烈去人事部门报到时,人事部门却通知他说,你被改分到学校去了!他当时就晕了,赶紧找人,可是没用,说是学校正缺老师,新钢中学看中你了。就这样他很不情愿地来到了新钢教委报到。经过三个多月的师训班语文培训后,z被分到了新钢中学,走上了三尺讲台,一干就是三十多个春秋。

  二、工作的热情

  z老师自从走上教师工作岗位后,就以满腔热情地投入到工作中去。在初中他教了十六年语文,二年地理,在高中也教了十四年语文了,现在还在继续。 其中当了十八年班主任。以前当班主任没有一分钱津贴,可是他从不计较。他和同学们一起扫包干区,一起擦玻璃窗,一起出黑板报,一起做广播体操,一起修课桌椅。他不光教好语文课,甚至还指导学生学习其他的方法。经常晚上在家里备课改作业到深夜,还常常走访班里的每一个学生的家庭,让住在同一区域的学生组成学习互助小组。中间因为身体原因,教了二年地理,有一年他一人教八个班的地理课,每周十六节课。有时因为要帮别的老师代课,他最多一天上过七节课,从上午第一节上到下午最后一节,虽然没有代课费,但他也毫无怨言。对待同事也是以诚相待,和睦相处,为人谦虚耿直,襟怀坦白,不善逢迎。

  z老师还担任过新钢中学教工团支部书记,语文教研组长。担任过语文写作兴趣小组和气象兴趣小组的辅导员,组织成立新钢中学“新竹文学社”。亲手刻印试卷、资料和报刊。他热心为老师和学生忙碌,即使结婚也没有休一天假,还常常带病坚持工作。到现在工作三十二年了,请病、事假的时间加起来可能还没有超过二十天。

  三、求知的欲望

  z老师从小就有强烈的求知欲望,读中学时数理化竞赛就获过一等奖。他还注重实践和动手能力,小时候就曾自制过风筝、火药枪、独轮车、幻灯机和木拖鞋等;自制过电磁铁、发电机、电动机;进行过植物人工授粉和嫁接;养殖蚯蚓喂鸡等等。长大后还修理过缝纫机、闹钟、收音机、电视机。

  由于历史的原因,z老师高中毕业时还没有恢复高考。当恢复高考时,他已有正式工作了。本来他也想复习参加高考,可是一来因为教学工作太忙,缺少时间看书;二来因为他是家中长子,上有从农村出来的爷爷奶奶,下有三个还在读书的弟弟,他父亲因患矽肺病休养几十年,每月工资才五十几元,母亲是个家属工,收入也很少。一家八囗人生活,太需要他的工资补贴家用了。所以不能去参加高考,这给他留下了终生的遗憾。没办法,他只有走自学成才之路了。于是他将平时省吃俭用积蓄的钱购买了大量专业书刊来学习,还向图书馆借阅了大量的书籍来学习。虚心向所有人请教各方面的知识。

  机遇是给有准备的人的,一九八0年,z老师在全厂近一百人的选拔考试中,以第一名的成绩被选送到宜春师专进修(当时语文、数学、英语各三人)。一九八三年他又考取了江西教育学院的中文函授班,因为每学期都要外出参加几次面授,一去就四、五天。学校当时有语文四人、数学三人在函授学习,一走就要同事代课,所以校领导很不高兴,让他们读完三年的专科就不让他们继续读本科了。老师们很不甘心,为此,z还和领导理论了一番,后来他们不顾公司教委不报销学费和一切费用自理的决定,继续读完了二年的本科学业,并顺利拿到毕业文凭。z老师在语文教学中还积极参与教学方法的改革,如目标教学法,一课一得法,六课型教学法等等,并取得过较好的效果。一九九三年五月,z老师还被江西省教委中招办聘请去参加中考语文命题工作,为新钢中学争得了荣誉。

  四、广泛的爱好

  z老师不但爱学习,还很爱玩,兴趣非常广泛,对什么都充满好奇心。年青时爱打篮球、乒乓球、羽毛球、康乐球和台球;爱下跳棋、中国象棋、国际象棋;爱打牌和搓麻将。甚至还研究过一阵子围棋、桥牌和摄影技术。这里面玩得比较精的要数中国象棋和台球,这两个项目他都拿过新钢中学第一名,在一次公司中国象棋团体比赛中,他还有过战胜全公司个人比赛冠军的记录,曾轰动一时。年轻时还喜欢写写诗词文章在《新钢报》《新钢文艺》《新余诗词》上发表。他还是新钢诗社和新余诗社的成员,以及新余市家庭教育研究会的会员。

  俗话说人过三十不学艺,可是z老师四十岁时又迷上了电脑,自学了大量有关电脑知识的书籍和教程,并大胆实践操作,对各种电脑程序都进行学习和使用。经过十多年的不懈学习和钻研,他已非常熟练地掌握了常用的办公和网络软件的使用方法。他的电脑技术在他同龄人中几乎无人能比,甚至常有年轻老师碰到电脑方面的问题也向他请教。他还热心帮助同事们制作课件。他自己制作的课件很早就在市里获过二等奖。

  他“玩物”但不丧志,玩得健康,玩得高雅,玩得不亦乐乎。

  总之,z老师是生命不息,学习不止,像他名字一样,一辈子爱追求先进和新鲜的事物,永远保持一颗年轻的心。

篇3:中学政治高级教师先进事迹:勇于开拓

中学政治高级教师先进事迹:勇于开拓

  z,男,1969年10月出生,中学高级教师,中中国共产党员。1991年吉安师专政教系毕业。现为新钢中学高中政治教师,高二年级主任,学校优秀教师、星级教师,市级骨干教师,新钢公司、新余市优秀班主任、市政治教育学会理事。

  作为一名教师、一名共产党员,在多年的工作中,他一贯认真学习马列主义**大思想、**大理论、“****”重要思想以及*****,在大是大非面前立场坚定、旗帜鲜明,与党中央时刻保持高度一致,忠实于党的教育事业。平时他注意学习党的各项时事方针、政策,关心国家大事,并运用学到的政治理论指导自己的工作实践。在三尺讲台上,他认真执行党的教育路线、方针、政策,严格按照党的教育政策、教学大纲教书育人、为人师表,全心全意做好教书育人工作。同时他都以高度的责任感和事业心将全部的热情投入到工作中去,以培养有理想、有道德、有纪律、有文化的社会主义事业接班人为已任。

  作为一名富有经验的教师,在教学上他认真备课、上课,开动脑筋、钻研业务,虚心向同行请教;及时批改作业、耐心辅导学生,对学生严而有度,与同学们真诚相处,用爱与学生沟通。同学们都认为他是值得依赖的教师、教学经验丰富的教师,又是亲密的好朋友、值得尊敬的师长。因为有了爱和喜欢,同学们总是喜欢上他的课,任课班级教学成绩常位于同年级前列,平行班的成绩超过重点班的成绩。由于教学业绩突出多次参被市教育局聘为市统考、高三模拟考试命题人,连续二届被聘为新余市政治学科中心组成员,在新余市政治课说课比赛中获得一等奖,以及市优秀党务工作者、新钢公司十佳员工等称号。同时他也深知:现代社会、现代学生需要具有知识渊博、锐意创新的教师。只是凭着自己已有的经验、满腔的热忱是只能做“无本之木,无源之水”,他又不断地充电,并于2000年进入南昌大学进行学习取得本科学历,从而不断地提升自己的源头活水。同时他还利用课余时间努力学习教育教学新理念、学习电脑、学习新的教育思想和教学方法,培养学生的能力,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辅导学生撰写的政治小论文多人次获市一、二等奖,他本人制作的教学课件获得市二等奖。另外他还认真研读大量课外教学书籍,特别是一些新的教学方法都要认真摘抄下来并结合教学实际,灵活的加以利用。他还撰写大量教学论文,其中《浅谈高中政治课教学法――激情式教学法》获市一等奖、《学生自主学习能力培养》获国家三等、《高中政治课改的新要求》获省一等奖,同时还是《新课程 新思维》书籍的编委。

  真正的教育是既会教书,更知育人。他在从教十八年的时光中,其中担任了十四年的班主任工作。在管理班级的过程中,他深知“教书育人是爱的教育”,为此,他对每个学生都能给以无微不至的关爱,并施以“润物无声”的影响。他还说,作为一个教学管理者,要想管好学生,使学生能遵规守纪,全面发展,首先要把自己的形象塑造好,做到“以德服人,以爱暖人,以行教人”。只有这样才能树立自己在学生心目中的威信。学生“亲其师”才能“信其道”,师生协作必然形成优良的班风,学生也才能形成健康的个性和健全的人格,从而不断进步,发展自我,完善自我。坚持民主管理是彭老师的又一策略。他认为,在班级管理中充分发扬民主,有利于调动学生的主人翁意识,促进积极向上的班集体的形成。此外,他还注重学风的培养。因为有了好的学风才有好的纪律。同时,还有目的地选取那些有教育意义的好素材,利用主题班会等形式对学生有针对性地强化教育。通过这些方法,使学生不但在潜移默化中形成正确的人生观,而且还为教学注入了生机和活力。为此班级也多次被评为文明班级,自己也多次被新钢公司、新余市授予优秀班主任称号。

  作为一名年级管理工作者,他在工作中团结老同志,带领新同志,认真落实学校部署安排的各项工作。同时他勇于开展批评与自我批评,虚心向他人学习,把自己的教学经验无私传授给别人。面对新高一年级学生生源不理想、新老师多和新班主任多等特点,他分别召开高一年级全体教师、班主任会议以及多次的新老师会议,贯彻学校的各项规章制度,制定本年级的工作思路和年级学生日常行为规范。特别是对班主任的工作和备课组长工作做了非常严格的要求。在他的领导下,通过全体老师的共同努力,使年级组的各项工作有了一个好的开端,得到了学校的肯定。

  彭老师怀着强烈的社会责任感和对教育事业的忠诚,赢得学生、家长、同事、领导的好评。今天,彭老师又站在新课程改革教育教学的第一线,迎接新一轮的挑战。但在成绩面前,他说:“成绩和荣誉的取得与学校领导的关心和老师们的帮助是分不开的,今后的教学道路还很长,我将认真履行自己教书育人的天职。愿我们的事业和学校的明天更加灿烂辉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