十佳员工阀门厂技术员先进事迹

“十佳员工”阀门厂技术员先进事迹

  20**年,那还是春寒料峭的3月,怀揣着事业梦想,80后的z走进z,成为一名技术员;20**年,同样是在乍暖还寒的春风里,z走上了z集团十佳员工的领奖台。这期间有顶着产品研发压力彻夜难眠的苦,也有着专利达人、提案之星等荣誉,他曾说,作为一个选择了z的年轻人,只有态度上有担当,技术上求精湛,才不愧对这回青春。

  入职至今,z用实际行动证明着自己的宣言。他不但以及时高效的现场服务意识赢得员工的赞许,而且在工艺改进、产品研发、专利创新等方面得到了公司的高度认可。

  20**年,原来的模具设计员突然离职,模具设计出现了断层,领导让z把这个责任临时扛起来并尽快带出一名徒弟。面对自己原本已繁重的开发任务,z二话不说答应下来,在他看来,这不仅是一项任务,更是一项有意义的挑战,是公司对自己模具设计技能的肯定。在带徒弟过程中,他把自己的设计经验、以往模具的常见问题都毫不保留地告诉了徒弟,实现了技术脱节的成功过渡。在兼任模具设计员的工作中,z深深地体会到了“现场有神灵”这句话的内涵,他发现模具究竟设计的好不好,只有用的人说了才算数,模具究竟怎么才能更加优化,生产员工有他自己的高见。

  于是他一方面向公司日本专家浅井先生讨教模具冲压经验,学习日本技术人员的严谨、较真的作风,另一方面给自己下了一条死任务,每天不管多忙,必须到车间现场和工人们保持及时交流,听取他们对模具使用中存在问题的改进意见。这样做虽然有时候会导致加班加点,但z说,听取那些宝贵的建议才是一名技术人员能力提升的关键来源,在这其中积累的经验早已经冲淡了加班时的劳累。

  如果说求真务实的态度是一名好技术员的人格锦章,那么善于改进和创新便是一名技术员的技术灵魂。20**年,由于整体外部环境不容乐观,公司提出品质提升、成本递减,降本增效、强身健体的号召,并重点对技术研发的降本和专利创新工作下达了硬指标。z看着任务,喜在心头。于是他积极梳理自己手头的产品类目,制定了个人绩效目标计划。为了更好地开发产品,加班加点成了家常便饭。终于功夫不负有心人,z在20**年个人业绩系数创下了1.4的记录(公司平均绩效系数为1.0-1.1,1.4为年度最高)。作为一名技术研发能力较强的80后,z不仅在工作效率上先胜一筹,而且在工作绩效上更是出类拔萃,在降本增效方面,他通过优化设计、改善工艺,仅在20**年就累计降本95万元,近三年来在公司产品成本优化、节能降耗方面累计降本达205.5万元。

  在专利创新方面,z20**年共申报专利四项(其中发明专利两项),近两年来共申报专利9项,并且在今年公司司庆活动中获得专利达人称号,全年共提交改善性提案39条,多次获得改善之星荣誉,并且实施和参加负责2个QC活动,超目标完成预定目标。

  在产品研发方面,z敢挑重担,任劳任怨,20**年全年共设计新产品40多个规格,可产生经济效益200多万元,近三年来共设计150多个规格的新产品。

  在技术服务方面,z工秉持现场有神灵的理念,主动服务于车间生产工作,通过对模具及锻压工艺改进,20**年使锻压车间哈夫模和直接模生产不良率大大降低,彻底解决部分产品开裂问题。

  从加盟z的那一天起,z就潜心技术研发,几年来总是一头扎进技术的海洋,多次承担着公司重点新产品的研发,并参与重大工艺改进项目。在开发一个闸阀新客户过程中,面对客户的特性要求,z打破常规思维,不仅组织相关人员分析工艺流程、加工水平以及铜棒质量,并主动要求了解客户的使用场合,做到了全面排查。知己知彼之后,z重新进行理论计算,发现对方的设计要求有极大的改进空间,于是他又主动和客户对接进行当面的技术交流。经过充分准备,z凭借自己的专业知识和实际经验为客户提供了一套可以使产品外观更美观、性能更好的设计方案,并得到客户的首肯。

  80后的他踏实做事,认真做人,让青春的扉页上布满奋进的足迹;技术员的他,傲立技术研发的潮头,兢兢业业,知难勇进,让“水平”点缀先进的勋章。当又一个春天来临时,当无数个年轻人走进z时,也许z能告诉他们如何做一名优秀的技术精英,那就是:青春正俏责当先,技术潮头业得强。

篇2:十佳员工勘查开发部副部长先进事迹

十佳员工勘查开发部副部长先进事迹

  在海拔4500米以上的雪域高原,有一片美丽富饶的湖水,她所蕴藏的宝藏就像蒙在新娘头上的面纱,仿佛一掀起,便是那动人的容颜,这片湖水便是拉果错盐湖。西藏z公司勘查开发部副部长z自20**年3月踏上这片土地以来,用一颗锐意进取之心,挑战自我,升华了人生的价值。

拥抱高原,用自强不息诠释着人生

  在西藏z公司,z负责项目的勘查监理和项目管理工作,这也是今后几年的重点工作,他不仅要了解290平方公里内的地质情况和构造特征,还要指导、参与采集岩石、湖水样品,以取得第一手的地质资料,保证工作质量。拉果错盐湖湖面最低海拔4500米,周围高山海拔5200米,氧气只有内地的50%,平地上每走几步,就要喘一会儿,更别说是爬山勘查了,工作本身,没有惊人的故事,只有一步一步的坚持。高原的湖泊表面温顺,其实具有桀骜不驯的性格,即使无风时节,湖心波浪也有半米多高,难以预料的是,狂风、雨雪冰雹还会倏然而至,浪大时候有2米高,从湖中划船到岸边,最快也要1个多小时。

  因大风吹翻船只,每年都会出现有人溺水身亡的事故。z和同事们一起坐船必须多次到湖中进行水样采集、深度测量工作,衣服湿透了,手被盐湖水浸泡腐蚀脱皮了,他坚持详细记录样品的采集坐标位置、深度、温度数据,给样品装瓶贴上标签。后来我们问他,当大风来袭、气候突发变化时,你怕么?他说,后来想时,怕还是怕,当时也想不到怕,但工作必须做好,我不做,谁做呢?

锐意挑战,把实现价值融注在创造里

  盐湖的开发需要较大面积的盐田,为找到更大面积的盐田,z不顾河流沼泽的泥泞,围绕湖边四处考察、判断,安排钻孔进行勘查确认,并仔细分析粘土的成分、含水量、厚度、粘结度和埋藏深度,手指黏着粘土判断其中的矿物成分和粒度。

  每次收工回来,z将白天获得的地质资料进行分类整理,并和同事们讨论、分析当天的工作得失,同时安排第二天的工作,这一切完成后才算是一天工作正式收尾。晚上湖边温度一般都只有零下几度,大家穿着羽绒服在生着煤炉的帐篷里工作,常常还觉得寒风从后背透过来,让人浑身都打颤。由于缺氧,晚上更觉头疼,难以入眠。半夜睡不好,z就会起身观察火炉是否漏烟,是否产生一氧化碳,并往火炉中填煤,以维持帐篷中的温度,确保大家休息环境的安全。

  野外勘查结束后,z又想法设法收集有关盐湖开发方面的材料,咨询有关机构和单位,向专家学者们请教,针对每个盐湖的不同特点,了解盐湖的室内蒸发试验和室内工业试验流程及要求,以及工艺路线和注意事项,提前考虑盐湖的开发利用问题,为公司的决策提供了宝贵的意见。

乐于奉献,把无限热情倾注在工作上

  为了更好地开展工作,z多方收集藏族同胞的民风民俗,然后将这些资料共享,帮助公司员工最大程度地与当地藏族同胞和谐相处。虽然他不懂藏语,路上见到藏族同胞,也会真诚地说上一句“扎西德勒(吉祥如意的意思)”。有时藏族同胞来到驻地,他也会热情地拿出自己买的糖果、苹果或小物品送给对方,邀请他们到帐篷里坐一坐、喝一杯热水。有时遇到外地人来湖中捕猎黄鸭或捕鱼,他也会直言阻止对方,不要这样做。几个月下来,z与藏族百姓打成一片,实现了项目勘察的顺利开展,圆满地完成了野外勘查任务。

  即使工作很忙很累,生活环境恶劣,但z还是抽空热心地帮助同事。项目部有一个藏族同胞,他不会写汉字,工作之余,z就天天教他认汉字、写汉字、学习电脑操作和公司的工作标准、管理标准,几个月坚持下来,这个同事不但会写几百个汉字,还学会了电脑操作。

  拉果错的夜是宁静的,宁静的只有星星低垂的相伴;拉果错的天空是简单的,简单的只有云彩偶尔的徜徉。成功源自执着,拼搏书写责任,在这段单调又充满挑战的工作日子里,z用自强的精神照耀着人生,用奉献的品质证明着自己的价值,用闪亮的智慧实现着个人创造,用实际行动履行着一名优秀z人的职责,使z人的开拓创新精神,在西藏高原的盐湖畔倒映出美丽的风姿。

篇3:十佳员工维修工先进事迹

“十佳员工”维修工先进事迹

  “伟儿!”平时我们都这么称呼他。在生产现场,设备一出现故障,大家都会喊“伟儿,快来!”只要他一到场,问题就迎刃而解了,真了不起,他就是z,南部z公司乳化炸药生产线上一名维修工。提起他,人们言语中都会透着敬佩,这是因为z通过自己不懈努力,从一名生产一线的操作工,迅速成长为一名技术革新能手,多次被公司评为优秀员工,得到公司领导的嘉奖和广大员工的一致好评。他干一行,爱一行,精一行,谱写了一名普通员工爱岗敬业、创先争优的奉献之歌。

  “我最大的愿望就是在我的工作岗位上脚踏实地地做好本职工作,作为一名设备维修工,就是不让设备出现故障,出现故障最短时间维修好。”

  1993年,z加盟南部z,在这里开始描绘他的梦想蓝图。他责任心强,能吃苦耐劳,公司安排他到操作难度最大的装药岗位工作,为了尽快熟练掌握操作技术,一方面,他利用业余时间刻苦学习理论知识;另一方面,他经常向师傅们请教并留心观察有经验的同事的操作方法,很快,z就对装药设备有了比较全面的了解。1999年,爱动脑筋,喜欢和机电设备打交道的z被调到机修班工作,从此,他就把设备维修当做了“舞台”。

  他认为干设备维修工作要有过硬的专业理论和实践技术才能胜任,于是他查阅资料,学习机电专业知识为自己充电,了解车间里各种机电设备的构造和操作原理,刻苦钻研设备维修技术。通过不懈努力,他熟练掌握了公司里各种设备的操作技能和维修技术,并且还在日常工作中总结经验,即要:多看多听,平常要处处留心观察设备的运行情况;多摸多想,运用知识武装大脑,多接触设备,找不到原因决不放过。他要求自己不但要有理论实践知识,更应该有精益求精的故障排除技术和本领,即判断故障准确,处理故障又快又彻底,为生产提供有力的保障。

  “我只是一名普通岗位上的员工,只是做了我分内的工作罢了,公司对我如此信任,就是对我工作的肯定,更是对我的鞭策,要在以后的工作中爱岗敬业,奉献自己的光和热。”

  近年来,行业安全形势严峻,对设备维修保养要求更为严格,既要完成设备维修计划,又要完成公司安排的临时性工作,因此节假日加班对z来说是家常便饭。20**年年底正值销售旺季,为了不影响生产,设备只能在每天下班后进行维护保养,只要公司一个电话,即使当日不当班,他也随叫随到,没有一句怨言,有时一晚上要到公司来两三次,一个月下来,眼睛都熬红了,人也瘦了一圈。

  有段时间,另一个车间包装工序的打包机频繁出现故障,打包带缠绕纸箱不紧,持续好几天都没彻底解决,于是他们请z过来帮忙看看。z在现场观察了几分钟,通过查看机器的机械和电子运行情况,分析判断是开断和控制电路接触器的接点有问题,而不是工友们说的转盘齿轮打滑的原因,在z的指导下,车间工友更换了接触器后,打包机恢复了正常。事后工友们感慨地说:“伟儿真厉害,我们几天没修好的,你几分钟就修好了,我们服了!”

  “看着更换配件费用昂贵,觉得心疼,我也没有什么惊天动地的想法,只是想能不能通过其他方法来解决问题,这是工作需要‘逼’出来的。”

  20**年6月是公司技改最关键的时候,生产线上新引进了美国进口的装药机,面对更为复杂的线路和电气路结构图以及全是英文的技术说明书等诸多困难,z先着手熟悉了设备的全部资料,做到心中有数,然后主动向技术转让方的专家请教,及时和他们交流、探讨操作中遇到的问题。不到一个月时间,z就迅速掌握了该设备的操作规程和工作原理。如今,他不仅是一名精通设备的行家里手,同时还是技术革新能手:他结合该工序的实际情况,用自己掌握的专业知识与技能主持和参加了多项技术改造及革新,特别是对进口装药机进行了大胆改进,由于设备固有的缺陷,原装切刀气缸系统是直上直下式,残药极易进入气缸内,造成故障频率高,生产效率低,同时还存在着严重的安全隐患,经常拆卸清理,零部件易损坏,且配件价格昂贵,不易更换。

  对此,z认真思考,探索其工作原理,并进行技术攻关,另换国产简易气缸,并将气缸位置改装在机械手的背面并倒置向下,带动自制的不锈钢刀片工作。这样,气缸不再有残药进入,动作顺畅,从而大大降低了设备故障率,提高了工作效率,消除了安全隐患,降低了生产成本。目前,该技术创新已通过技术鉴定,符合安全技术要求且获得了实用新型专利。

  z时刻告诫自己,工作必须要有谦虚踏实的态度和持之以恒的精神。参加工作20年来,他立身民爆,用实干、担当,诠释了z人的新时代主人翁精神,尽管没有豪言壮语,但他用朴实的敬业爱岗作风,用自己无私奉献的行动谱写了自己的人生。

  有人问他:“你这样拼命的干,是为啥啊?”他憨厚地笑着说:“咱就是干这个活儿的,现在设备更新快,不加紧学技术懂设备,终会落后的,只有不断地学习新的知识技能,才能干好本职工作。”z就是这样,以一个维修技术人员的朴素情怀和一个时代青年的火热朝气、以高度的责任感和使命感积极投身在平凡而又不平凡的岗位上,为公司的安全生产默默奉献、保驾护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