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型购物中心定位策划

大型购物公园定位策划

第一节 项目定位

一、名称定位

  大型购物公园----重庆国际化都市的商业名片,未来最具特色的大型购物中心。

  注:大型购物公园是Shopping Mall的升级版,其主要特征是在原购物功能基础上,增加了消费者在此环境所体会到走的乐趣、看的乐趣、学的乐趣、吃的乐趣、玩的乐趣、买的乐趣……如逛公园般的惬意心情。

二、定位分析

  (一)定位依据

  在认真研究本案的基础上,我们对国际、国内零售业发展以及重庆五大商圈目前发展现状及未来发展趋势进行认真的分析研究后,认为:

  重庆——将会形成继京、津、唐经济带、长三角经济带、珠三角经济带之后的成渝经济带。重庆未来必将成为西南大都会的地位显而易见,其城市规模,发展前景不容忽视。

  随着重庆都市化进程,未来二郎科技新城将是重庆国际化都市的典型代表作,该项目将为二郎科技新城锦上添花。

  (二)定位特征

  购物公园的特征是集购物、休闲、观光、娱乐等多种功能于一体,大型的一站式商业文化购物中心。是综合了各种商业业态,通过策划及科学的规划、经营运作使之成为一种全新的商业业态。具体表现有五大特色:

  1、功能定位特色

  集购物、餐饮、休闲、娱乐、体育、文化、旅游、商务金融、电信、商业展示、医疗、服务、修理、交通等多种功能,涵盖上百个不同的商业业态及数十万种商品,可满足不同人群的需求。

  2、文化特色

  本案中将汇集中外最具文化特色的商业特征,通过有机的组合,使之成为一种既能体现现代商业文化及历史商业文化,又能体现现代人文及历史人文的文化特征。

  3、经营管理特色

  本案将采用科学的经营理念,物业管理理念对项目进行专业化管理。如安全保卫、消防、物业、物流、人流、商品流、现金流、信息流等详细分工,并导入现代网络系统进行专业化管理。

  4、购物公园的环境氛围特色

  本项目具有优雅、整洁、明亮、舒适、协调有序的购物环境及浓厚的商业文化特色,使消费者能够陶冶情操、放松精神,体现视觉美感。营造出购物、休闲、娱乐、社交、旅游观光等现代时尚的购物公园环境氛围。

  5、品牌特色

  我们将通过品牌整合、营销整合,使购物公园的品牌具有知名度、美誉度,并达到高度的社会认知度。

  使入驻本项目的不同业态、不同企业、在提高自身素质,维护自身品牌的基础上,共同塑造购物公园的整体品牌。体现购物公园的品牌特色并能通过品牌的无形资产转化成有形的经济效益。是本项目的品牌特色。

  (三)定位的目标

  购物公园的最终目标将达到满足不同消费者的六大乐趣。

  1、走的乐趣——规划设计之交通组合

  购物公园的合理规划设计,不同组团、不同业态的整合,形成不同特色的商业步行街。其每条街的长度,宽度等(包括休息区,观光区,娱乐区)的设计都要以人体工程学的基础理论进行认真科学研究。

  使入园的游客,观光客在进入购物公园的那一刻起,就能够感受到走的乐趣。

  2、看的乐趣——规划设计之各种商业业态的有机组合

  购物公园最具特色的将是对不同的商业业态进行有机的组合。如百货、精品店、专卖店、茶楼、酒吧、娱乐、服务、商务等多种业态错落有致,不能绝对分离,又不能杂乱无章,相互干扰,这将是策划和规划设计研究的重要课题。

  3、学的乐趣——经营之文化景观组合

  购物公园的文化特征将是区别其它商业中心的最大差异性,我们将在深入策划时,充分研究人类商业文化历史及沿革,把这些文化通过不同业态组团,规划设计时贯穿到整个公园之内,使进入购物公园的消费者,在不经意之间增加了社会知识。

  4、吃的乐趣——中外美食文化之组合

  购物公园中的餐饮将是贯穿整个公园的最具亮点的业态,规划设计时除餐饮较集中的美食街之外,将融汇中外特色的饮食文化及民族饮食文化,根据不同组团进行有机组合。使游客、观光客尽情享受美味佳肴。

  5、玩的乐趣——娱乐,运动休闲业态之组合

  购物公园将以迪斯尼主题公园的理念及思维方式进行规划设计,不同的是迪斯尼是偏重于娱乐,而本购物公园则偏重于购物。在浓厚的购物氛围之中并能体验玩的乐趣。

  6、买的乐趣——各种商业业态之组合

  本案在策划过程中把招商和经营做为主要的研究课题。一是根据项目市场需求;二是根据商家需求;三是根据消费需求。在有限的购物公园中,尽量要做到多业态,多品种。真正体现一站式的人性化购物公园。

  (四)定位理念

  1、充分体现重庆国际化都市的形象,力争打造城市名片。

  2、导入物流经营理念,配备现代物流体系

  建立集中物流配送系统,从而降低商品流通及经营成本,加速资金周转,并最终实现现代零售业的资金流、信息流和商品流的合理快捷流动。为所有入园企业降低经营成本。

  3、超前的策划、科学的经营

  以此充分体现需求——供给的合理性,力争使项目投入产出比的经济效益最大化。

三、产品定位——定位理念

  购物公园的产品定位,概括由三个部分组成。

  (一)核心产品

  做为购物公园项目的核心产品,其包含公寓、酒店、写字楼、商业、交通、停车、经营性娱乐设施的场地等可供销售或提供出租的商业经营建筑物业。最大程度上满足购买者或租用者的需求合理性。

  (二)形式产品

  做为购物公园的形式产品,包含项目整体规划的道路、绿地、公园、景观园林以及为消费者或游客提供的休闲区设施;非经营性娱乐场地及设施,停车场、物流配送中心、仓储设施、信息中心、金融中心、消防设施、保安系统、幼儿园等。

  购物公园与城市交通组合、建筑空间结构的和谐等将构成整体项目的形式产品;将在最大程度为入园企业;经营者提供最便捷的交通服务;最快捷的信息及物流服务;最优雅的购物环境和办公环境。

  (三)延伸产品

  购物公园的延伸产品含购物公园的品牌及该品牌经营产生的无形资产,购物公园环境营造的商业氛围及经济价值。

  项目科学规划设计购物公园的硬件及经营管理所营造的安全保卫、物业管理、消防设施等软件的服务体系;还有项目经营过程中大量宣传带来的巨大的潜在市场价值。构成了本项目的延伸产品。

四、产品定位——定位思路

  本项目产品定位――大型购物公园,其内容包括如下几大业态:大商业,如百货、仓储式超市、零售超市、专卖店品牌等;小商业,如各种主题式商业风情街等;另外有甲级写字楼可满足商务功能要求;物流中心可满足商家商品流、资金流、人才流、信息流等方面的需求;还配有公寓式住宅,既可聚集人才,又能满足商家及周边居民的居住配套。

具体定位说明如下:

  (一)公寓定位

  购物公园首先要具有人气,才会有财气。项目规划定位适量的公寓,一是满足开发区未来大量高级白领及蓝领的居住需求;二是提升项目人气,营造未来都市氛围。公寓的产品定位分为三类。

  1、住宅式公寓

  建筑形式有别与其他住宅形式,要和未来购物公园建筑空间结构相融合,满足居家所需。

  2、商务公寓

  建筑形式由别于其它写字楼,和购物公园整体相容,满足一般小公司经营所需,居住办公均可。

  3、酒店式公寓

  建筑形式有别于一般酒店,起源于20世纪70年代欧美国家。由“时权酒店”(Timebare Hotel)演变而来,“时权酒店”是指出售一定时期内使用酒店住宿或娱乐设施的权利,该权利可以上市转售,转让或交换。目前已发展演变成“产权式酒店”——“酒店式公寓”,该产品提供酒店式服务和管理,商居两宜。兼具居家办公两种功能。

  该产品定位会提升本项目的商务功能,有助于未来酒店及写字楼的经营。

  (二)五星级智能化酒店

  该酒店定位是与写字楼一体的标志性建筑,而且其配套是与智能化写字楼于一体,其功能是为开发区的产业结构主题服务,因此定位为主题式商务酒店。

  (三)甲级智能化写字楼——主题办公楼

  甲级写字楼的定位是根据二郎科技新城产业结构,找出最具有代表的主题,其主题延伸到建筑的外观、结构、以及园区的文化,以此提升二郎科技新城的形象,有利于写字楼的经营与招商。

  智能化主题写字楼将导入全智能化网络服务,设立集约的信息服务中心,二郎科技新城新闻发布中心使与该主题相关的企业入驻该写字楼后可享受到最快捷的与主题产业相关的信息服务,全面降低企业经营成本。

  (四)购物公园——购物的时尚

  购物公园是Shopping Mall的升级版,拥有庞大的规模、高度、丰富的商品内容和多元化的商业服务。它是消费者的最前沿,集文化娱乐、休闲、餐饮、展示、服务、旅游、观光于一体,真正实现了涵盖所有消费层面的一站式购物。

  本案的策划思路是融入迪斯尼主题公园的创意,Shopping Mall的经营经验,融入重庆人文、导入现代物流、科学的规划设计、经营与管理。使之成为一个真正购物主题公园。

  园内配有特色的旅游设施,如机动游戏,园林景观,主题式娱乐项目。具特色的文化展示项目。如人类商业发展历史沿革、商品与货币;利用休闲茶吧、酒吧展示各国风情、民俗等,带动人流。再配有如美食城,电影院,美容中心。娱乐设施,成人和儿童的游乐设施等。

  1、从业态上分大商业和商业街两大类

  大商业有百货店、大型仓储超市、零售超市、专卖店、主题式商业、精品店、超市等。

  商业街可从多方面定位。从商品属性如珠宝一条街,酒吧一条街等。从文化属性如民俗风情餐饮小吃一条街,民俗旅游纪念品一条街;

  从业态属性如男士用品,女性用品,儿童用品,时尚美容,健身康体等。

  (五)便捷的交通与停车

  购物公园的交通要充分考虑以人为本的原则,但也要考虑人车分流。使游客、逛客具有安全感,还要充分考虑大型购物公园的商品流通的便利,以降低经营者成本。

  (六)物流中心——购物公园的配送中心

  在本案中导入物流理念,规划出一个与购物公园商品吞吐量相适应的配送中心,充分利用资源以降低经营者的成本。

  (七)信息中心

  在本案中导入主题公园的概念,配有背景音乐式的信息发布网络,随时发布有关商品的信息,各商家的商业活动信息以及在安全服务、应急服务、游客的寻人、财物丢失等方面的服务。

  (八)消防与治安

  由于本项目是一个大型的综合性项目,项目对消防安全上的要求就相当高,在充分保证项目的消防安全同时又充分的利用消防设施,将设计消防设施和商业的物流通路能够共用。

  充分合理有效的利用各种空间。在安全方面主要考虑各种智能化的安全设施结合人员24小时安全巡逻等多种方式进行安全防护。

  (九)幼儿园及儿童临时托管服务中心

  幼儿园主要是解决本项目居住业主和项目经营业主等子女的早期教育问题。幼儿园规划设计为区域内较好的幼儿园,能够满足现代家庭对子女的教育要求的需要。而儿童临时托管所主要是满足到本项目购物的消费者由于其不方便带小孩的情况下,交由项目的临时托管服务中心照看。使其充分的享受无忧无虑的购物乐趣。

第二节 规划思路定位

一、建筑风格

  (一)设计风格——现代主义手法。

  (二)表现方式——标志性建筑。力争在重庆30年不落后,打造城市地标。具体表现在商业的外观,超高层酒店、写字楼的造型及外观设计、用材等方面。

二、整体布局

  (一)交通组织——以最人性化的理念为指导思路,把项目周边的商业项目,通过地下通路相连,充分利用通路设计成商业用途。既增加经济效益又提高社会效益,减少社会不安定因素。

  (二)商业布局——规划时不应把大商业与商业街绝对分离,但要合理布局,主要是从交通人流分析,它的合理性必须达到相互配合,相互渗透,使游客和观光客入园后目不暇接,惊奇不断;体现出购物公园引人入胜的商业氛围,从大的业态可分类,但在规划设计上,又不至于杂乱无章,配套性服务业态可穿插设置,使消费者充分享受方便、轻松的购物乐趣。

  (三)购物公园与科技公园的规划

  购物公园的娱乐、休闲功能尽量与科技公园融合。是购物公园的延伸,真正体现购物公园集休闲、娱乐、旅游、购物、观光功能于一体的特色,具体表现――如在科技公园招商项目中,导入迪斯尼公园的某些要素及项目提升人们的参与感,在购物公园的招商项目中,除以购物为主外,还有大型KTV、电子游戏、电影院等休闲项目,增加人们的参与性娱乐。

篇2:购物中心的定位和实施计划

  购物中心的定位和实施计划

  定义:什么是SM市场定位?

  购物中心努力使购物者感知的形象。购物中心在购物者心中的市场定位是受广告影响的。

  所有的开发商都希望他们开发的项目成功,但对国内和国际大型连锁商业设施的激增,SM开发商不得不思考:什么优势能使你的项目在市场竞争环境中立足?一个正确的选址是至关重要的,但是经常性的局限还有规划限制,地块的形状,邻街和其他竞争性因素等。

  市场调研不能只停留在从出版物、行业报告、人口状态等搜集数据。惯常方法是开发商自己进行实地调研去搜集市场数据来满足调研目的。所有这些调研结论将被运用到SM策划定位、构思设计、店种组合和商品组合中。

  在SM定位中必须要考虑的问题是:

  1、 商品线的宽度和深度

  2、 服务机构和店铺的数量

  3、 顾客服务的范畴

  4、 顾客服务的质量

  5、 主流生活方式及发展趋势

  6、 价格竞争性及敏感度

  7、 所处社区的标志及特性

  8、 环境及气氛营造

  开发最好及先进的SM理念,需要进行完整的市场研究和信息供给:

  A 市场细分数据-建立实地调研和案头调研的依据

  B 竞争性数据

  ●目前供应商提供的商品及服务,以及在业界和SM中所用物业的特征

  ●市场上那些服务空白

  ●目前零售、食品、休闲娱乐设施的业绩

  ●正在筹划中造成直接和间接竞争的改造和新建商业物业

  C 现有商业物业业绩数据

  ●物业管理和服务标准

  D 立地和选址分析

  E 初选店址和竞争商业物业的比较分析

  F 市场战略审查

  ● 开发商专业市场团队构成/中、外

  ●市场团队在项目团队中的级别

  ●市场团队的推介质量/团队的专业技术

  ●专业市场顾问的输入

  ●市场顾问相对其他开发商的利益冲突

  ●已经完成的市场调研/如果现有数据不足,市场可能被需要做进一步调研

  三种主要的调研技术会帮助定位实践:

  ●顾客随访

  ●小组深度访谈

  ●承租户访谈

  市场实施计划

  一个市场实施计划是拟建购物中心发展方案,其中首先包括一个SWOT分析。随后是项目的增值建议,最后是项目报告。

  1. SWOT分析

  ●物业(零售、办公楼和设施)属性及物业主提供的服务

  ●价格策略(各种选择组合、物业主的财务目标)

  ●招商策略(代理商、展示单元、直复营销、战略联盟)

  ●宣传推介(媒体、媒界关系、广告计划)

  2. 项目的增值建议

  ●硬件(建筑设计及其舒适性)

  ●软件(物业管理能力及经验)

  3. 项目报告

  (1) 承租户和顾客定位及描述

  (2)店铺组合及商品组合

  根据上述分析结果,结合目前存在和准进入市场的项目,开始准备陈述SM的市场定位。然后描述目标承租户及顾客的概况。最后根据已经完成的研究结果,陈述店铺组合及商品组合建议。

  (3 )建议及执行

  报告中项目的硬件和软件将奠定该项目的质量基础,使该项目更具竞争性。设计概要将为项目开发提供设计构思。该报告也将框架市场营销和招商的基础。

  当前,在SM的开发、营销和管理中,极少数开发商明确需要进行SM市场定位,并且能提供一个设计概要指导整个设计工作和开发团队。大多数开发商把这项工作留给设计师,并且让他们在没有任何市场和承租户背景资料的情况下进行开发设计。更糟糕的是如果他们不是商业物业设计师,或者这些项目没有提供设计概要,其后果将出现不合理的店铺空间构造和混乱的设施布局,造成招商的障碍。这种情况下,如果建筑层柱已经完工就异常困难更改,这种失误的代价是惊人的,开发商可能因此中断施工和物业推广,以致项目开发成本严重超出预算。

  为了避免不必要的损失,有经验的开发商在项目开发前期就成立市场营销团队和邀请有经验的商业物业营销顾问来参与项目开发。这样不仅使项目具备充足的理由在市场竞争中建立核心优势,而且还会具有超出顾客期望的完备基础设施和服务确保开发项目的投资收益。(作者单位:青岛先思文化传播有限公司)

篇3:购物中心定位模型

购物中心定位模型

独门精品店型购物中心(Specialy Centres)

  回顾商场过去的发展沿革,似乎轻而易举即可归纳出第一代 现代独门精品店型购物中心出现的缘由,这几个始祖案例,就是 1960年代中期出现在旧金山水岸边的吉拉戴里广场 (Ghirardelli,1964年开幕)以及康那利商场(The Cannery,1967年 开幕)。相对于平凡无奇、干篇一律的新兴区域性购物中心,规 划得就像是一个毫无特色的停车场,反观这两个商场,都具有风 格特殊的老建筑物,位在极富吸引力的都市基地上,商场中充满 各种有趣的小店,以提供更丰富的休闲娱乐、观光、户外饮食的 乐趣。曾经有一段时间,城郊型购物中心完全扼杀了全美各地多 数位于市中心有特色老建筑物内小店家的生存空间,然而,这一 类商场,在零售业中坎坷的发展命运,并不使某一些观察家灰心,他们比喻独门精品店型购物中心受欢迎的程度, 就好比在十九世纪城市中,兴建一座公园般地广受民众青睐,犹如逐渐消失的都市空间所遗留下来的怀旧片段。

  不过,独门精品店型购物中心里,集结了一群小本经营、有特殊风格的店家,在一个以非主流的零售商场机能规划手法所设计的特殊商场中经营,并不算是一个新的概念(此做法至少可追溯至十七世纪),但是,该类型的商 场,必须迎合消费市场上的特殊需求,尤其是提供新奇、高级的商品。该类型所提出的真正全新的概念,是其所诉 求的消费市场,以及 采用的建筑空间形态,在短短数年之内,这些商场就各自发展成几种主要的独门精品店型购物中心。

游园风味的市集广场(Festival Marketplaces)

  这两个旧金山案例所有的开发潜力,十年后,终于在波士顿的法尼尔厅市集广场开幕时(Faneuil Hall Marketplace,1976年开幕),大放异彩,该市集广场重新翻修了位在波士顿港边、原为十九世纪市有批发市场的三 栋平行的长条型石造建筑物,提供大约5万平方公尺的面积,做为商店、餐厅、办公室以及附属设施空间使用。由 于这座首创的『游园风味的市集广场』(也可称为节庆式市集广场),是如此地成功,因此后来就沿用这个专用术 语,来特别指称本案,以及该案开发商詹姆士?劳斯(James Rouse)与建筑师班哲明?汤普森(Benjamin Thompson)后来 所设计开发的商场计划。劳斯与汤普森对于波士顿案的特色,相当自豪。在刻意筛选过的承租商组合中,招商对象 里中小型的当地自营商,比全国性的连锁商受欢迎;贩售小亭、饮食区、店面单元的配置,创造生动活泼的户外空 间与热闹的室内空间;新、旧建筑物都用简洁的建筑手法处理,以做为衬托丰富多样的商品陈设的背景。

  劳斯公司与班哲明?汤普森建筑师事务所,后来也将这些规划原则,应用到许多相当成功的游园风味市集广场 的开发计划上。巴尔地摩的港湾广场(Baltimore Harborplace,1980年开幕)、曼哈顿南街海港(South Street Seaport) 的17号码头(pier 17,1985年开幕)、迈阿密的湾畔市集广场(Bayside Marketplace,1987年开幕)、杰克森谷的杰克 逊谷码头(Jacksonville Landing,1987),都是从汤普森发明的亭篷式建筑物为原型,所演变出来的设计,这些案例 充分说明了,法尼尔厅案的成功,并不是只靠历史建筑的特殊气氛。这些计划也都位在水岸边,靠近市中心的商业区。

  游园风味市集广场的大获成功,使各地群起仿效。在伦敦中央区,柯芬园(Covent Garden,1980年开幕)历史性 市场建筑的设计手法,就不同于法尼尔厅,因为观光游客的喜好,会强烈地影响到独门精品店型购物中心的成败。 詹姆士?劳斯也参与开发的雪梨达令港港滨节庆市集广场(Habourside Festival Markets,1988年开幕),在店家组合与 水岸区位方面,比较接近典型的劳斯/汤普森商场模型,该案也大受民众的欢迎。

  詹姆士?劳斯于1979年从劳斯公司退休,不久之后,他又成立了另一个新的机构。企业基金会(Enterprise Foundation),继续贯彻他从零售业开发中所激发出来的都市更新理念。基金会附属的开发公司-企业开发公司 (Enterprise Development Company,简称EDC),在许多规模较小的城市开发游园风味的市集广场,然而,其中部份 商场以及其他案例所面临的开发难题,也使人们开始了解游园风味的规划公式并不是成功的万灵丹,诸如:密西根 州火石市(Flint)的水岸商场(Waterside Pavilion,1984年开幕)、俄亥俄州托利多市(Toledo)的码头畔商场 (Portside,1985年开幕,译注:托利多为俄州西北部一城市, 濒伊利湖)、维吉尼亚州瑞奇蒙德市(Richmond)的第六 街市集(Sixth Street Market,1985年开幕)以及维吉尼亚州诺弗克市(Norfolk)的水岸市集(Waterside Market)等等,这 些购物中心都开在居住人口达20万人到40万人之间的城市,它们的经验告诉我们,在这种规模的都市里开设一家游 园风味式的商场,既没有同等规模的就业人口来弥补观光人潮的不足,亦缺乏辅助性的观光焦点---例如:为巴尔地 摩港吸引大量观光人潮的国立水族馆以及马里兰州立科学中心---因此,这些商场成功的可能性就越来越渺茫。不 过,根据传闻,企业开发公司曾经在密西根州的一个5万人口的小镇---战斗溪(Battle Creek),开发过一个这样的案子 ---迈坎利商场(McCamly Place,1985年开幕),听说该案自开幕以来,商场进驻率一直维持在90%以上,同时也成为 振兴市镇中心的利器。

主题式购物中心(Theme centres)

  如果游园风味式市集广场的概念,只算是第一代独门精品店型购物中心吉拉戴里广场与康那利商场所衍生出来 的一个发展方向,那么,独门精品店型购物中心还有其他几条发展路线。数年后,旧金山港边的39号码头(Pier 39,1978年开幕,译注:即是我们常称的渔人码头),走出了另一种发展风格,人性尺度、多变化的人行空间、沈 浸在往日情怀的怀旧设施、各式各样特殊的新奇店家,这些吸引卖点,在此都被更加发扬光大。在39号码头中,美 食小店与以观光客为诉求之小店的店家组合,相当类似较早期的开发计划,新盖的二层到三层楼高、贴木瓦的建筑 物,唤起人们对于过去蜿蜒散落在旧金山湾畔的老渔村的记忆,成为休闲购物的设计主题。旧金山湾对岸的奥克兰 水岸,出现另一个类似的主题式独门精品店型购物中心---杰克伦敦村(Jack London Village,1975年开幕,译注: 杰克伦敦为作家,写过『海狼』、『白牙』等著名小说),该商场真的从加拿大育康地区(Yukon,译注:加拿大西 北部地区)进口作者曾住过的原木小屋,做为商场木建筑群的主题特色,商场中的木建筑群,围塑着一个有游泳 池、绿意盎然的中庭。

  拥有滨临水岸的绝佳地点,从商场宽大的回廊、小桥、平台、阳台,都可以眺望周围与下方的景色,简单的规 划架构,发展出来的不规则建筑细部---39号码头的线性村庄街道,以及杰克伦敦村的集中式村庄广场---这二个开发 案,可说是最佳代表范例,充分说明从1970年代到1980年代之间,美国许多城市所开发的主题式独门精品店型购物 中心。这些主题商场的配置,通常都相当松散,以各种时期的区域性建筑式样为主。因此我们会发现,圣地牙哥的 海港村(Seaport Village),混杂着维多利亚式的旧金山风格以及传统的墨西哥形式;麻赛诸塞州噻伦市(Salem)的派克 瑞码头(Pickering Wharf),则是模仿新英格兰渔村的风格;圣荷西的加州梅乾场商场(Prune Yard)以及拉斯维加斯 的第一西方广场商场(The Plazas,First Western Square,1980年开幕),就像一座田园风格的西班牙风格的美式牧 场;洛杉矶港圣派卓市(San Pedro)幅员广大的欧卡港口村商场(Ports OCall Village),则结合了新英格兰海岸与美国 南北战争前南方建筑的风格。

  某一部份主题式独门精品店型购物中心,其规划并不直接投观 光客之所好,而是针对当地市场的需求,结合 餐厅、礼品店、流行商品店,有时候还包括一群业务相关的专业办公室。举例而言,加州康科特市的柳林商场(The Willows,1976年开幕),就是一个这样的实例,它提供了新兴、快速发展住宅区的生活所需,因为戴博洛山脉 (Diablo Range)的丘陵,将这些住宅区与奥克兰及旧金山既有的购物中心阻隔开来,而且在木瓦建筑夹道林立的村庄 街道的尽头,设有一家小戏院。

  某几家这一类的购物中心,利用某些建筑式样来设计独门精品店购物环境的想法,有点像将地区性餐厅的特 色,扩大延伸到外面的公共区域。比方说,维吉尼亚州阿灵顿(Arlington)的水晶地下村商场(Crystal Underground Village,1980年开幕)里,一条购物街穿越集合办公大楼开发案的广场地下层,沿着地下街的美食区,用丰富多样的 建筑风格装饰店面---与地面层商业建筑的严肃风格,形成极大的对比。虽然该商场的主题设计手法与一般的不同, 但是,水晶市的独门精品店型购物中心与重要的市中心开发案结合为一体,以服务来到中央商业区办公与观光的人 口为主,可说是最近开发的诸多商业计划的典型代表,也因而发展出另一种俨然不同的独门精品店型购物中心形态。

都会型独门精品店型购物中心

  集中在一起的独门精品店,为了满足都会区消费者复杂的品味,并提供比露天街道更舒适的人行购物环境,终 于从十九世纪有玻璃天窗的长廊商场中,找到最理想的商场造型。在二十世纪末叶,独门精品店以类似的簇群配 置,终于在垂直型的采光大厅中找到最合适它们的商场造型。这些采光大厅空间,在过去通常设在都会区里,开发 强度高的基地上的地下火车站的地面层或是办公大楼的地下层。与前文讨论过的观光型或休闲娱乐型的独门精品店 型购物中心大不相同,这一型的独门精品店型购物中心以贩售高级、流行的商品为主力,通常属于复合机能开发案 的一部份,并扮演整个开发案公共门厅的角色。

  本类型的开发案例大概最多出现在蒙特娄,在那里第一代多楼层式、室内型的购物中心,就成为几栋办公大楼 的底层基座,例如:美利谷广场(Place Ville Marie,1963年开发);自此之后,就陆续出现大量有采光大厅式的独门 精品店型购物中心,这些商场位于办公大楼下方,并连通到市中心地底下的地下铁车站。沿袭1967年文生?朋特 (Vincent Ponte)针对连接地下人行动线,所规划出来的整体规划主要计划,多家垂直型的购物中心,现在都连接在 一起,同时也与毗邻的百货公司连通,因而组成高密度的多楼层零售商场群。举例而言,麦克吉尔(McGill)地铁站 周围,蒙特娄信托广场(Place Montreal Trust,1988年开发)最近的增建工程,五个楼面内,充满各类的商店与餐 厅,向西延伸与辛普森百货(Simpson)连通,往北延伸连接工业城商场(Industrielle-Vie),往东侧,该商场衔接楼层有 高低变化的阳台广场独门精品店型购物中心(Les Terraces),再接下去连通到依顿百货(Eatons department store)、地 铁站,再过去则连接20**大学独门精品店型购物中心(20** University,1972年开发)、200l购物廊(Galeries 20**)以及 大教堂商场(Place de la Cathedrale)。

  地铁车站的连通,所蕴含的开发潜力,支撑着此一类型的垂直型零售购物中心,在其他城市里,这种设计手法 多少也产生一些回响。最引人注目的案例,就是巴黎的车站大厅广场(Forum des Halles,1979年开发),该商场的购 物街楼层,戏剧化的向下连通到位于地下五层的地铁车站。此外,在伦敦,庞德街地下铁车站(Bond Street Tube Station)上方的西方第一商场(West One,1981年开发),以及位于皮卡底里圆环(Piccadilly Ckcus)的伦敦阁商场(The London Pavilion,1988年开发),采取同样的设计原则。

  中心商业区的办公大楼,是为这一类购物中心催生的另一个极有影响力的推手,低楼层有采光大厅的独门精品 店卖场,就开在这些办公楼里。在曼哈顿,由于租金过高,而且高级零售卖场空间不足,因而促使这类商场型的开 发。于是花旗商场(Market at Citicorp,1978年开发)即应运而生,在46层高的花旗公司办公大楼下方,设有一个7层 楼高的采光大厅,采光大厅内规划了三个楼面的购物商场。在川普大厦(Trump Tower,1983年开发),则利用68层 办公大楼低楼层的6个零售楼面,围绕设计精采的采光大厅,设置30家最高级的精品店、商店以及餐厅。从川普大 厦往南数10个街廓,位在纽约第五大道575号的第五大道购物中心(The Center of Fifth,1985年开发),是一个充满流 行精品店的垂直型购物中心,卖场位在40层楼高的办公大楼下方,是一个有4个楼面的采光大厅。在纽约的时代广 场,大都会保险大楼的大都会时代广场计划(Metropolis projects),则决心要创造全纽约最壮观、最精彩的独门精 品店型购物中心,该商场是地下三层、地上三层的空间,卖场空间位绕着一个采光大厅,采光大厅的玻璃天窗开在 侧面,面对百老汇街。

  这些商场计划内,购物的采光大厅扮演商场上方或下面楼层之使用空间的大型大厅走道与接待空间,其所具有 的无穷潜力,为复合机能的都会型商场计划,做了最佳的诠释,在这些计划中,加拿大建筑师柴德勒?罗柏兹联合 建筑师事务所(Zeidler Roberts Partnership),可说是这类商场设计的翘楚,该事务所在多伦多水岸规划的皇后码头渡 轮站商场(Queens Quay Terminal,1987年开发)以及巴尔地摩港湾广场购物街(The Gallery at Harbourplace,1988年 开发),都是代表之作。不过,垂直型的都会型独门精品店型购物中心,即使不与其他的开发内容结 合,单独开发 也是可以生存的,只要假以适当的区位,并且其所营造出来的商场,一定要是市中心的高品质都会空间。有二个案 例其商场的临街面极少,而且精致优雅的中央空间位在低于地面层的地下广场,但是,却充分说明了垂直中庭广场 单独开发的成功率。其中一案例是室内型的商场---爱丁堡的威佛利市集(Waverley Market,1985年开发),以及一个 露天型的焦点空间---洛杉矶的第七市集广场(Seventh Market Place,1985年开发)。

独门精品店型购物中心与更新再利用的建筑物

  事实上,吉拉戴里广场,改建自一座巧克力工厂,而康那利商场,则是将旧的桃子罐头工厂重新整建而成,然 而同样的做法,在后来开发的独门精品店型购物中心里几乎是无以为继。因为,班哲明?汤普森与其他人士早已证 明,老建筑物不再只是开发成功的游园风味市集广场的必备条件,反而是都会型流行独门精品店型购物中心的成功 要件,因此相当多独门精品店型购物中心,都利用整建后的结构体,来建构新商场。

  老建筑再利用做法的大放异彩,一方面是因为老建筑物,可以引发思古之幽情,且是商场成功的重要因素之 一,怀旧情愫对于独门精品店型购物中心成败的影响程度,尤胜于其他类型的商场建筑。另一方面,也因为独门精 品店型购物中心的类型,无论是在划分小单元承租店面上,或是开店地点的选取,既可以在市郊的偏僻区位,也可 以在几个楼层的卖场,其规划上都有极高的弹性,再加上老建筑有潜力可以用较高的租金出租,所以,整修老建筑 的风气大为盛行。因此,例如在美国这样的一个开发背景之下---优惠税率鼓励民间再利用旧建筑,而不是彻底拆除 ---所以,当人们意欲在逐渐破败的都会地区创造新生活时,独门精品店型购物中心,似乎成为一个最理想的开发要件。

  无论如何,整修再利用的老旧与废弃建筑类型的繁多,令人吒舌,值得我们一一介绍。继吉拉戴里广场与康那利商场之后,过去的工厂建筑由于结构体相当完整、建材简单,因此成为广为利用的开 发资源。其中包括明尼亚波利斯市的一家床垫工厂,被改装成为圣安森尼大道商场(St Anthony Main,1977年开 发),纽奥良啤酒厂,将酿酒坊与谷类研磨坊部份,改装为杰克逊啤酒广场(Jackson Brewery,1985年开发,1986年 与1987年陆续增建完成),以及码头边仓库所改装成的商场——多伦多的皇后码头渡轮站商场(Queen’s Quay Terminal,1983)、底特律的诱惑之弄商场(Trappers Alley,1985年开发,1989年陆续增建完成)、以及伦敦的烟草码 头商场(Tobacco Dock,1989年开发)。

  将其他类型的老商业建筑物,改装成独门精品店购物中心的可能性为在哥拉斯高(Glasgow,译注:苏格兰西南 部的港埠)的王子广场(Princes Square,1987)做了最佳的诠释,该商场将一个由十九世纪初由零售业办公建筑所围绕 的中庭加盖,改装成独门精品店型购物中心的采光大厅。

  市场建筑,结合了完整的工业结构体,以及建物周围外部环境之正面性的加乘效果,成为构成一家独门精品店 型购物中心的主要重点。因此,精心铺设的外部空间,对法尼尔厅市集广场与柯芬园的成功,有极大的贡献,后 来,在刻意兴建的游园风味式市集广场中,外部空间的规划,并同散步平台与水岸广场,都被列为商场成功的基本 要素。西约克郡哈立法克斯(Halifax)的编织品厅商场(Piece Hall,1976年开发),代表了另一种独特的演变类型,该商 场中央所围塑出来的四边形广场,以鹅卵石铺设,作为一个露天市集与儿童游戏场,四周环绕的拱廊兴建于1779 年,一个个圆拱,成为进入独门精品店的出入口,过去陈列当地手工制造的『小块编织品』或一整匹羊毛衣料的小 空间,现在成为独门精品店的小店面。

  市场建筑,有时候也内含相当戏剧化的内部空间,在柯芬园以及雪梨的维多利亚皇后大厦(Queen Victoria Building,1988年开发)二案例当中,维多利亚式市场大厅里,因为有玻璃屋顶的中央空间,因而使该建筑物更有机 会可以被有效地再利用,成为独门精品店型购物中心。在许多其他的建筑型态中,都可以看到这一类的空间,当 然,最有名的莫过于华盛顿特区的旧联邦邮局大楼(The Old Federal Post Office),被班哲明?汤普森改建成为老邮局 商展中心(Pavilion at the Old Post Office,1983年开发),在该商场建筑内,有一个10层楼高的采光大厅,包含三个楼 层的专门店、贩售小亭与餐厅。

  然而,最戏剧性、最具有挑战性的这一类室内空间,出现在运输类的建筑物中,该类建物岌岌可危的结构体, 对于老建筑的有效再利用,带来极艰巨的挑战。盐湖城无轨电车广场(Trolley Square,1970年开发)的电车调车场, 华盛顿特区联合车站(Union Square,1988年开发)的主要穿堂大厅,以及最壮观的圣路易斯联合车站(St Louis Union Station,1985年开发)其跨距250公尺的长站体建筑、占地4.6公顷的铁路调车场,充分说明了如此空旷偌大的空间, 在整建之后,仍可改装成小规模、划分成小店面的独门精品店型购物中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