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室内设计的程序与方法
室内设计是涉及到众多学科的一项复杂的艺术创造过程,它的目的很明确,即在各种条件的限制内协调人与之相适应的空间的合理性,以使其设计结果能够影响和改变人的生活状态。
这种目的的达到最根本的是设计的概念来源,即原始的创作动力是什么,他是否适应设计方案的要求并且能够解决问题,而在取得这种概念的途径则应该是依靠科学和理性的分析以发现问题进而提出解决问题的方案,整个过程是一个循序渐进和自然而然的孵化过程,设计师的设计概念应在他占有相当可观的已知资料的基础上很合理的象流水一样自然流淌出来,并不会象纯艺术活动的突发性个人意识的宣泄。当然在设计当中功能的理性分析与在艺术形式上的完美结合要依靠设计师内在的品质修养与实际经验来实现,这要求设计师应该广泛涉猎不同门类的知识,对任何事物都抱有积极的态度和敏锐的观察。纷繁复杂的分析研究过程是艰苦的坚持过程,一个人的努力是不能完善的完成的,人员的协助与团对协作是关键,单独的设计师或单独的图文工程师或材料师虽然都能独挡一面,却不可避免的会顾此失彼,只有一个配合默契的设计小组才能完成。
A设计规划阶段
设计的根本首先是资料的占有率,是否有完善的调查,横向的比较,大量的搜索资料,归纳整理,寻找欠缺,发现问题,进而加以分析和补充,这样的反复过程会让你的设计在模糊和无从下手当中渐渐清晰起来。举例一电脑专营店的设计,首先应了解其经营的层次,属于哪一级别的经销商而确定设计规模,确定设计范围。取得公司的人员分配比例,管理模式,经营理念,品牌优势,来确定设计的模糊方向。横向的比较和调查其他相似空间的设计方式,取得以知的存在问题和经验,其位置的优劣状况,交通情况,如何利用公共设施和如何解决不利矛盾。顾客的大致范围而确定设计的软件设施。人员的流动和内部工作,线路的合理规划。这些在资料收集与分析阶段都应详细的分析与解决。这一阶段还要提出一个合理的初步设计概念,也就是艺术的表现方向。
B概要分析阶段
这一切结束后应提出一个完善的和理想化的空间机能分析图,也就是抛弃实际平面而完全绝对合理的功能规划。不参考实际平面是避免因先入为主的观念框架了设计师的感性思维。虽然有时你感觉不到限制的存在,但原有的平面必然渗透着某种程度的设计思想,在无形中会让你旋入。
当基础完善时,便进入了实质的设计阶段,实地的考察和详细测量是极其必要的,图纸的空间想象和实际的空间感受差别很悬殊,对实际管线和光线的了解有助与于你缩小设计与实际效果的差距。这时如何将你的理想设计结合入实际的空间当中是这个阶段所要做的。室内设计的一个重要特征便是只有最合适的设计而没有最完美的设计,一切设计都存在着缺憾,因为任何设计都是有限制的,设计的目的就是在限制的条件下通过设计缩小不利条件对使用者的影响。将理想设计规划从大到小的逐步落实到实际图纸当中,并且不可避免的要牺牲一些因冲突而产生的次要空间,全部以整体的合理和以人为主,是平面规划的原则。空间的规划完成,向下便是完善家具设备布局。有了一个良好的开端的话,向下便极其迅速而自然的进行了。
C设计发展阶段
从平面向三维的空间转换,其间要将初期的设计概念完善和实现在三维效果中,其实现也就是材料,色彩,采光,照明.材料的选择首要的是屈从与设计预算,这是现实的问题,单一的或是复杂的材料是因设计概念而确定。虽然低廉但合理的材料应用要远远强于豪华材料的堆砌,当然优秀的材料可以更加完美的体现理想设计效果,,但并不等于低预算不能创造合理的设计,关键是如何选择。色彩是体现设计理念的不可获缺的因素,它和材料是相辅相成的。采光与照明是营造氛围的,说室内设计的艺术即是光线的艺术虽然有些夸大其词,但也不无道理。艺术的形式最终是通过视觉表达而传达与人的。
这些设计的实现最终是依靠三维表现图向业主体现,同时设计师也是通过三维表现图来完善自己的设计。这样也就是表现图的优劣可以影响方案的成功,但并不会是决定的因素,他只是辅助与设计的一种手段,方法,千万不能本末倒置过分的突出表现的效用,起决定作用的还应该是设计本身。
D细部设计阶段
家具设计,装饰设计,灯具设计,门窗,墙面,顶棚连接。这些是依附与发展阶段的完善设计阶段。大部分的问题已经在发展阶段完成,这只是更加深入的与施工和预算结合。
施工图设计是设计的最后一项工作,纯技术的表现即可。
篇2:购物中心室内设计任务和要点
"mall"室内设计的任务和要点
"mall"项目为大型、复合型商业设施。业态组成、使用要求复杂、交叉,对空间的需求也是丰富、多样。从属性上区分,百货店、超市、专业商店、餐厅、娱乐设施等专用空间,依租户的不同经营内容而要求不同;入口大厅、步行内街等公用空间将各个专用空间结合起来,并使之相互融合,促进商业运营,并为大众提供舒适、优美,愿意长时间停留的购物环境。
1. 两个入口大堂的不同韵味和气氛的创造和相互关系
"mall"主要入口,应当从功能分区和文化涵义的角度,处理空间和装饰,达到即统一又富于变化的效果。
¨ 功能区分:
整个内部空间的意想焦点处在建筑物内部动线交汇点--入口大厅,其中心地位造成其功能需求的多样化。
ü 人流集散
ü 展览
ü 休息
ü 问讯、指路
ü 存物
ü 公用电话
ü 表演
ü 促销
ü 儿童游戏
ü 大屏幕演播
ü 公众参与的活动
ü 展览
ü 点播
ü 冷热饮
¨ 文化涵义:
ü 商业的
后现代的、发达的商业文化具有非常的鼓动性和感染力
ü 科技的
IT和通讯行业与高科技、工业化密切相关,并越来越具娱乐性
ü 休闲的
崇尚自然、回归人本是都市生活中最具长久吸引力的时尚
2. 内街的游历感受:
¨ 空间的节奏
处理内街的各个节点和节点间的关系,创造有抑有扬、有张有弛的空间序列
¨ 穿插和流动
打破直上直下的开洞方式,丰富多层空间的融合,保证视线的舒适角度、良好通达性和心理感受的连贯、延续,并考虑游历过程的时间因素。
¨ 节点和线路
没有死角、避免重复路线是商业经营的需求,室内设计应当为此做技术上的处理
¨ 向上引导
如同没有死角、避免重复路线一样,打破购物者不愿上楼的行为习惯,吸引购物者去往另一楼层也是室内设计的任务。
3. 共享空间的整体控制
¨ 尺度
结构布置和建筑技术很大程度上限制了两个入口大厅的空间尺度,但还有一些灵活量允许室内设计控制。
¨ 形式
空间界面的形式应当与其属性相附,力求符合大多数人的审美和心理需求。曲线的轮廓比直线转折可能更适用。
¨ 视线分析
视线分析是确定空间高度和轮廓、上下开洞位置等的辅助手段。
4. 环境控制
¨ 光线
¨ 人工采光、照度、显色指数
¨ 直射阳光、西晒、节能
¨ 声音、背景噪音控制
¨ 声聚焦控制
¨ 空气调节、舒适度
¨ 温度
¨ 湿度
¨ 风速
¨ 气味
5. 交通组织
6. 有装饰作用的室内构件
¨ 硬件
¨ 采光顶、玻璃墙面
¨ 栏杆、扶手
¨ 灯具
¨ 座椅
¨ 雕塑
¨ 喷泉、水池
¨ 楼、电梯
¨ 花池
¨ 橱窗
¨ 饮水处
¨ 冷、热饮
¨ 软件
¨ 织物悬挂件
¨ 仿真植物
¨ 植物
¨ 广告牌
¨ 棚架
¨ 牌匾、灯箱规格
¨ 乐器、专用音箱
¨ 标示、指示牌
¨ 桌椅
¨ 钟表
7. 主题的创造和渲染
¨ 街道的风格--香榭大道、远洋大道、缤纷大道、星光大道、
¨ E-食代
8. 租户自主装饰工程控制
篇3:住宅室内储物空间设计
住宅室内储物空间设计
在报纸上曾看到这样一篇文章:作者喜迁新居,宴宾送客返家,却走错了家门,一样的住宅楼,一样的崭新,一样淡淡的油漆味,一样的室内装饰,一样的家具摆设,不一样的是家人熟悉的脸容换成了陌生的客套,待内室中走出的女主人疑惑地询问时,作者尴尬地落荒而逃。在作者“何处是我家?”的结语中,我读到了一个设计师的责任。
一、设计观念
工业经济时代,产品生产的高度机械化、规模化,解决了社会需求量的问题,产品的雷同也就不可避免了。而在跨越世纪的今天,物质生产已相当丰富,产品的同质化程度日趋提高,人们的生活需求已从单纯的物质转向兼顾精神,这一点也可从马斯洛的“需求理论”中得到证实。在住宅室内设计中讲求个性,为居住者创造良好的生活环境,是对每个设计师的基本职业要求。
个性化的室内设计,不是选择不同的装饰材料,也不是单纯追求造型的变化,而是针对居住者的人口结构、文化水平、职业特点和经济状况等等背景条件差异性而言的。设计者面对的是不同的委托者,以业主的独特生活习惯和生活内容作为入点来进行设计,才能使业主满意,也不致于出现上述质疑。
“以人为本”的设计理念,成为了一个口号,在各种报章媒体中频频出现,有时也成为一个时髦的标签,贴在了某个设计作品上。对于从事住宅室内设计的设计师来说,第一重要的是真正地从生活需求出发,认认真真地观察生活,感受生活;第二重要的是真诚地与业主沟通,了解其职业特点、生活习惯和生活方式,用心来做设计。我们可以没有理论,但是我们不能没有思考。
花大钱追求豪华奢侈生活的业主毕竟数量有限,广大百姓对居住环境的要求只是舒适﹑整洁﹑温情,体现居住者的生活情趣,良好的空间感受﹑完善整齐的居家设施是首要的,对居住者生活习惯﹑生活方式的关切,将其生活内容体现在设计中远胜于那些抽象莫名的理论,更无需用高档的饰材铺贴去误导业主,千万不要让自己仓促的设计造成人们日常生活的麻烦。
二﹑设计起由
认识教授夫妇纯属偶然,他们的睿智和豁达吸引了我,分享他们的快乐与烦恼,所幸我的专业知识似乎能帮上一点忙,便自告奋勇。事情是这样的:原本79改良式的住房,正好在扩建,增建厨房﹑餐厅和小卧室。增加了面积,也增加了对美好生活环境的憧憬,决定借此机会将居室装饰一番。随之而来的烦恼是:多年的生活积累了许多旧物品,因而浓缩着往昔岁月的情感回忆而不忍舍弃,新世纪的丰富物质也随着铺天盖地地广告不断涌进家门,物品零零碎碎﹑各种各样,却是生活中不可缺少的,该怎样来安排呢?
三﹑储物空间设计原则
为了不被这些愁绪塞满脑袋,首先将生活中所有的用品一一清理,然后分门别类,根据要求设置储藏空间,理顺关系,让新生活付诸实施。
储物空间设计原则就是:
第一、精简物品,家具设置适宜,不让室内空间因家具过多而给人压抑的感觉。
第二、就近原则,尽量将各个功能房间中所需使用的物品储存于相应的房间中,便于日常取用,大体积﹑大重量的物品集中放在储藏室。
第三、储物空间根据物品尺寸合理分割,常用物品放在中﹑低各层,换季或取用频率较低物品设于顶层。
第四、关于人体尺度:在室内设计的各种教科书中,都有人体尺度这一章,在各种规范﹑标准图集上也有平均人体尺度的示意图,而具体进行室内装饰设计时,以主人的尺度为依据进行设计较为合适,虽然在设计制图时带来了一些麻烦,但会为居住者日常生活提供良多便利。
第五、因小外孙的时常来访,须在儿童用品的储存设计中考虑到增进培养孩子的动手能力和生活自理能力,以便减轻家长的负担;另外,安全因素是不能忽视的,儿童不宜接触的诸如刀剪药品洗涤剂工具等物品应隐蔽或就高放置。
四﹑居家新生活
4.1进门处现代生活带来的全新观念在居家中的体现,从进门时就能看到──外面的忙碌与风尘犹如进行曲在进门处写上了休止符,大门关上了外界的烦杂与喧闹,坚硬的皮鞋换成了柔软的拖鞋,笔挺的外套换成了宽松的家居服。
原有住宅入户处较为狭小,带灰沾尘的外套﹑皮鞋,皮包﹑手套﹑雨伞都要有藏身之处,在不破坏建筑结构的前提下,对进户墙面稍加处理,做一个壁柜,下面部分作为鞋柜,中间的小抽屉可放手套钥匙等零星物品,上面部分则为挂衣服﹑放皮包用。
4.2书房进得门来,原来的客厅作了书房。虽没有直接采光,白天透自厨房的光线已能满足采光;看报读书时,暖黄的白帜灯光却给人真切的家的温馨感:紧靠侧墙面是一排从下到上的书橱,总算给积累了半辈子的书籍安了个家;跟了多年──传自曾祖一代的写字台,还得留着,红色的花梨木质,时光并未抹去昔日的风采──精致的抽屉拉手,透着灵秀之气的线脚和雕花;在其正面白色乳胶漆墙面上,挂着一幅齐白石的兰花,尽管不是珍品,但镶在红木镜框中,仍使小小斗室弥漫着花香与书卷气。偶有朋友来访,在此也是探讨学术的佳处。
4.3储藏室原来的储藏室,还是发挥其作用,稍事整理,便是全家大件物品的集散地了。趁装修之便,在其内部做柜子,分层分格,尺寸按照所需放置物品的规格。
老式的樟木箱是女主人的嫁妆,随主人辗转了几个城市,仍然完好无损,而且家中的羊毛﹑羊绒制品全靠它的保管,只需改装一下铰链,将箱体放成侧面开门,减少了向上开门的空间浪费。
夏日用的席子,从草席﹑篾席到竹席,因其特殊的规格和不小的重量而较难存放,而且如放在高处则存取不易。席子卷起垂直放置将会减少占地面积,因此在门侧的一小块面积上,做一个300mm高的木盒与其它柜子固定,将席子卷起包扎好直接垂直放在地上就行了。
4.4厨房厨房中“锅碗瓢盆交响曲”,热闹有加,烦恼不少,好在不锈钢的厨具设施越来越多,适当地选择,合理地设置,会使“马大嫂”乐在其中。在这里还是采用就近原则,确定好洗﹑切﹑烧﹑备餐的流程后,储物内容的关联性也就相应确定了:生菜篮﹑储米器──水池,废物箱──切,锅/调料筐──烧,消毒碗柜/碗──备餐。
如果说厨房中的物品﹑餐具是可以在橱柜中一关了事的话,食品的存放则太有讲究了,冰箱并不能解决所有的食品存放问题,姜﹑葱﹑蒜﹑香菇﹑木耳﹑红枣……因此也有必要将食品分类,相应的橱门也可以选用百叶门,利用通风,不会引起食品霉变。
因经营现代厨房设施的商店陈列了较多的样品,也因本设计中扩建的厨房面积较为宽松,解决问题也就轻而易举了,在此不再赘述。
4.5卫生间原来的阳台被扩建成了小卧室,本来就不是很大的卫生间还得放下一台必不可少的洗衣机,而且主人的卫生习惯尚未全盘西化,卫生间除了有浴缸﹑抽水马桶﹑洗脸盆外,还要放一些塑料盆﹑桶之类的物品。洗脸池的台面下做成了可拆卸式的搁架,平时可放盆桶一类的物品,也可存放洗衣粉﹑多余的牙刷﹑牙膏﹑肥皂﹑卫生纸﹑洗涤剂等。
4.6卧室卧室中的主要储存空间就是衣橱了,可能每家都是这样布置的,但大多都存在这样的问题:即注重橱门的外观造型变化,而疏忽其门内的实用性,内部分格较为随意,导致衣物存放的混乱。
衣橱中的衣物可分为床上用品和个人衣装(男﹑女)两大类:前者折叠规整存放体积小,较易安置;而后者因其包括大到西装﹑外套小到领带﹑袜子﹑丝巾……存放颇为费心。且宜挂在衣架上的衣服与可折叠的衣服要分开;男式的与女式的要分开:裤子﹑裙子﹑上衣要分开;领带﹑丝巾﹑围巾要分开;春、夏、秋、冬不同季节的服装要分开……这样所需的分格﹑抽屉就要许多了。
装修时工匠会嫌麻烦,但设计师不能这样,耐心细致地设计,会使主人整理衣物时井然有序。
五﹑结语
“建筑为人所造,供人所用,也作用于人。”[1]简洁清净的居住空间,与外界纷繁嘈杂的交往,正好是一种平衡,在此,使人的心情得到调节和修养。
对于尚生活在发展中国家的居民来说,所需要的居住空间不是用昂贵的装饰材料堆砌墙面﹑地面,也不是在各界面上使用哗众取宠曲线﹑三角形,而是应符合室内设计基本要求,在满足日常生活的使用基础上,讲究造型和风格,才会是一个使用方便﹑整洁舒适的温馨之家。
从事住宅室内设计,应为居住者的一切活动服务,而不是停留在追求视觉效果上。住宅的室内设计也是生活的设计,虽然琐琐碎碎,也颇让人费力费时,但完成一个设计作品,又多了一些热爱生活的朋友,不是人生的一大乐事吗?
注:
[1]《空间塑造人,人的自我表述─空间对人的作用新论》作者沈福煦《室内设计与装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