星级住宅户用中央空调设计

  星级住宅"户用中央空调的设计

  我国人民的生活质量日益提高,居住条件明显改善。随着节能、环保、美化的要求,原有房间空调器(分体式空调器),由于其送风温差大,室内空气品质较差,室外气温低时、供热大大下降,室外机多、影响美观等不足,已难以满足人民生活的要求。人们向往“星级住宅”,户用中央空调这一集大型中央空调与房间空调器优点于一体的小型独立空调系统,代表了21世纪人民居住环境空调的发展趋势。笔者通过南京梅花山庄(湖畔之星)五栋高层、共426户(其中每栋顶上两层为跃层)高档住宅的户用中央空调的设计、安装和使用实践,就户用中央空调系统的设计特点、型式及安装等,谈几点体会。

一、户用中央空调的特点

  1、住宅建筑的层高一般为2.8~2.9M,比较低,室内装饰因住户的文化程次、生活习惯、性格特点各有不同,要求很高,给布置空调末端和空调管路带来一些困难,空调设计必须根据住户具体情况注意与装修工程的结合,最大限度地满足室内装饰的需要。

  2、住户内居住人员一般3~4人,照明、家用电器的发热量较少,户用中央空调系统的冷、热负荷以围护结构的负荷为主,应依据设计规范仔细计算,可采用计算软件进行。还应考虑邻室冷房间和机组启动等附加因素,在方案设计时,南京地区高层住宅夏季冷负荷可按90W/m2估算,冬季热负荷可按80W/m2估算。

  3、户用中央空调在选择房间风机盘管时,应考虑1.1~1.2的负荷附加系数,在选用热泵冷热源机组时,应考虑空调房间的同时使用系数,一般可按0.6选取。

二、家用中央空调的系统型式

  1、VRV或VRF变工质流量的多联机系统:室外主机+室内直接蒸发式风机盘管(末端装置)+连接铜管,管内输送介质氟利昂制冷剂。这种系统具有节能、舒适、运转平稳等优点,各房间均可独立控制,能满足不同房间不同温度的需求。缺点是系统控制复杂,对管材材质、现场焊接安装等要求非常严格,一旦漏气很难查找,且初投资较高,新风引入也较困难。

  2、风管式系统(管道机):室外风冷式冷凝器+室内机+室内风管。室内空气(或回风与新风的混合空气)由室内机的风机引入,进行冷却或加热处理后再通过风管送入室内,消除各房间的冷、热负荷。风管式系统初投资较小,如能引入新风,室内空气品质有较大改善。但其空气输配系统(送风管及回风管)占用建筑空间较大,各房间一般不可单独控制,不能满足不同房间不同温度的要求。

  3、热泵冷、热水机组+水管+风机盘管系统:这是最为常见的系统,风机盘管可设温度控制器及两位两通或两位三通电磁阀实现自动控制,也可设调节风机转速的普通三速开关手动控制。因此,该系统可对每个空调房间单独调节控制,满足各房间不同的空调需求,其节能性能也较好。风机盘管所占空间小,一般不受层高限制。另外,这种系统型式可并联采暖、生活热水两用燃气挂壁热水器,变成热泵冷热水机组(或单制冷机组)+热水器+空调水管+生活热水管+风机盘管系统,该系统的使用更可靠,寒冷的冬天可采用两用燃气热水器进行空调或供应生活热水。笔者设计的湖畔之星426高档住户就是采用这后一种系统,单制冷冷水机组+两用燃气热水器+风机盘管,实践证明这种系统运行可靠,操作简便,舒适性好。

  4、地源热泵+水管+风机盘管系统:这中系统的最大优点是无室外机,地源热泵机组可放置在室内,无室外噪声污染源,当前虽不占主导地位,但在广大的农村,发展前景是可喜的。

三、设计和安装中的几点体会

  1、户用中央空调系统型式的选择,直接关系到系统使用的可靠性、初投资及运行费用,南京夏热冬地区宜采用冷、暖、热水三用系统,冷热水机组(或单冷机)按总冷负荷的0.6选用,配有内置水泵、内置膨胀罐,水泵扬程12~14M,带线控器,室外机组应选择噪声低、能效高的产品。

  2、挂壁式采暖、生活热水两用燃气(煤气或天燃气)热水器,依照满足生活热水或冬季采暖两种负荷中的最大热负荷选择,配内置水泵及膨胀器,水泵扬程6~8M。对于面积大的别墅小楼可采用两用燃油热水器。燃气或燃油热水器的排烟进风应选择外置式。

  3、风机盘管按安装台数设50~60%的两位两通电磁阀及50~40%的两位三通电磁阀,加温度控制器控制。也可只装50~60%的两通电磁阀,不装三通电磁阀。风机盘管的电源与热泵主机的电源联锁控制。

  4、空调水管的布置应尽量短,减少拐弯,必须进行水力计算确定管径,管道安装应有利于排气,水平管的末尾及立管的顶端装自动排气阀。空调水管的保温一般选用橡塑或聚乙稀保温管壳。

  5、空调系统安装前应测量自来水的压力,如压力过大应设减压阀减压,以确保空调主机和燃气热水器的安全阀不至于跑水。

  6、户用中央空调是一个系统工程,设计应细致严密,安装队伍必须训练有素。

  7、新风问题:住户人员很少,新风量只需150~200M3/h,目前无这类小型新风机组,可以通过门窗逢隙渗入,或短时间打开外门外窗,不设新风。

篇2:节能建筑设计高新技术应用

  节能建筑设计和高新技术应用

  针对传统设计模式很难适应生态节能建筑设计要求的现状,五合国际借鉴国外经验,引入了“整合设计”(IDP)理念,即在设计最初方案阶段生态节能的专业人员就开始介入,提出初步的生态节能方案,并在后续的设计中综合建筑、规划景观、结构、暖通空调、给排水、建筑电气与楼宇控制、室内设计等各个专业,通过有机整合和密切协作,综合采用成熟的高新技术及产品,形成一整套生态节能体系。  在这一过程中很重要的一个环节就是建筑整体能量平衡系统的设计,设计人员用计算机软件系统对未来建筑的室内外热工环境、能量平衡进行模拟计算,为下一步各专业的深化设计提供依据。

四方面入手提高住宅舒适度

  合适的热工环境、空气质量、声环境与光环境是人们对住宅舒适度的基本要求。因此,提高住宅的室内环境舒适度就要从以上四个方面入手。

  首先是室内热环境的改善,主要通过控制空气温度、室内物体表面温度、相对湿度以及空气流动速度来实现。这不仅需要采用现代构造技术与材料,精心推敲细部构造设计,同时需采用高性能门窗,特别是高性能玻璃产品。

  充足的新鲜空气原本是住宅最基本的要求,并不是高舒度指标,但由于城市环境与人们生活方式的变化,导致住宅通风成为居住生活舒适度的标准之一。如何满足健康的新风换气量、过滤风沙尘埃成为住宅通风设计要解决的问题。

  对于噪声的隔绝,需要针对不同噪声特点,采用多种技术构造解决。如可以采用高质量融声墙体系统或建筑构造上设置绝缘层的方法。

  随着居住水平的提高,人们对人工照明光环境的舒适性、个性化、艺术品位及安全、节能等要求也日益突出。影响光环境的因素不仅是照明强度,还包括日光比例、采光方向、光源显色性、色温以及避免色眩光等。因此提高住宅光环境的舒适性,需要对住宅光环境进行综合评价。

室内舒适环境研究新动态

  在全球范围内,住宅产品生态节能有两大发展趋势,一是调动一切技术构造手段,达到低能耗、减少污染并可持续性发展的目标;二是在深入研究室内热工环境(光、声、热、气流等)和人体工程学的基础上(人体对环境生理、心理的反映),创造健康舒适而高效的居住环境。

  传统的中央空调系统,主要致力于控制室内温度、湿度、噪声等物理指标。为达到室内一定的供暖和制冷要求,以空气为介质,需将新风量3-4倍的室内空气循环使用,重新加热或制冷并与新风混合再送回室内。不仅导致能耗的增加,同时易产生噪声、风感等不适感觉,也增加了疾病交叉感染的可能。

  当前,欧洲新型生态空调系统则采用室内调温与新风系统分离的方式,即楼板辐射与置换式新系统。技术的研究和应用最初源于大型办公建筑,而将公建中成熟的技术系统应用于住宅之中,需要解决住宅设计中一些特殊的问题。

舒适节能高新技术体系应用

  五合国际在深入研究国际先进技术基础上结合在中国的实际工程实践,归纳总结了适合中国国情的八大方面**大住宅生态舒适节能高新技术系统:

八大方面

  1、外围护结构系统

  2、太阳辐射的控制与改善

  3、自然通风与采光的利用

  4、可再生能源的利用

  5、高舒适度、低能耗的室内环境控制系统

  6、降低噪声的技术与构造系统

  7、水资源循环利用系统

  8、提供高舒适度的其他技术系统

**大技术系统

  1、高效保温隔热外墙体系

  2、热桥阻断构造技术

  3、高效保温隔热屋面技术与构造设计

  4、高效门窗系统与构造技术

  5、高性能保温隔热玻璃技术与选用

  6、高性能遮阳技术系统

  7、建筑辐射采暖制冷系统

  8、置换式全新风系统

  9、住宅主动通风与“房屋呼吸”技术系统

  10、能量活性建筑基础与地源热泵系统

  11、高效太阳能利用系统

  12、PCM_相位变化蓄热材料技术体系的应用

  13、卫生间后排水成套系统

  14、隔声降噪,外墙及浮筑楼板技术

  15、提高住宅光环境舒适性的技术系统

  16、绿色屋面技术系统

  17、中水循环及雨水回收再生利用系统

  18、智能楼宇自控系统

  在工程建设中,我们一方面引进国外先进技术为我所用,另一方面,全面系统地消化、吸收引进技术并努力创新,不断增强自主研究开发的能力,并开辟各种渠道,结合工程设计和技术改造项目,推广应用新工艺、新技术、新材料、新设备。我们的基本原则是:技术系统立足于国产产品,关键设备材料采用在国内市场上可以购买到的国外产品。

篇3:环境艺术设计竞赛活动方案

环境艺术设计竞赛活动方案

1、主题:教育、环保(表现方式不限)

  基于对人与自然之间和谐与平衡的认识,环境与建筑本身必须能够改善城市的物质生活,能够影响人的精神生活,从而产生一种新的、有别于已往的对生活的全新。

  我们的设计力求创造这样的生活:人们在小区的道路系统内或漫步或慢跑,期间可驻足,可小憩,在某个场所,通过小品、雕塑、装置等物质化的符号,接受或传播教育,得到思想的升华;环保也是教育的主题之一,环保是对人类消费行为的反思,是一种生活方式,是一种生活态度。

  你的设计可以是多样性的,你的主题可以是以下的一种或几种。

  (1)教育主题

  (2)环保主题

  (3)文化主题

  主题阐释:

  竞赛背景介绍:天津海河新天地是由中远房地产开发有限公司投资,天津远驰房地产开发有限公司开发的大型综合开发项目。项目位于河东区新开路,建筑面积近60万平米,由住宅、商业、办公组成。海河新天地的住宅部分,为点式高层,即远洋天地。

  规划设计由美国RTKL担纲,景观设计由东林筑景主持设计。远洋天地由一条横穿东西的水系,水面面积近10000平米,水系景观为小区景观的核心,起决定性的作用。其设计的基本出发点为教育和环保,一系列相关主题的景观将沿水系展开。

  为了将项目打造成高品质的居住、生活社区,特向天津美术学院及相关院校的广大师生征集概念设计作品,此次竞赛由天津市远驰房地产开发有限公司主办,由天津美术学院和东林筑景协办。

  相信此次竞赛不仅能为项目提供高水平的作品,同时也为艺术设计人才提供很好的展示舞台。

  场地见附图(从网站下载)

  征集内容: 雕塑、装置、建筑景观小品,风格、表现形式不限。

2.参赛对象:

  环境艺术、景观设计、公共艺术设计、雕塑专业及相关专业的学生

3.报名及联系方式:

4.收稿方式:

  参赛收稿截至20**年12月31日

  邮寄地址:

  送达地址:

5. 作品提交内容:

  b.光盘内容包括:方案表现(A1版面1-2张) 分辨率150dpi以上,tiff或jpg格式。

  设计说明 txt或word格式文件。

  作品题目以及参赛人姓名(写在光盘上并在光盘内附txt文件)

  d.打印报名表格一份

6. 日程安排:

  公布入围名单:20**年 1 月 4 日

  入围名额:挑选40份最优秀参赛作品,每份入围作品有纪念奖和入围作品集。

  入围后发布方案深化要求,按照要求规定时间深化方案最终交稿。

7.大赛奖项奖金设置:

  一等奖 1名 3000元 证书

  二等奖 2名 2000元 证书

  三等奖 3名 1000元 证书

  优秀奖若干名 证书

  有相关媒体参与全程报道。

8.评审:

  评委会成员: 天津美术学院教授、中国城市公共雕塑指导委员会委员

  天津美术学院教授、艺术设计分院副院长、环境艺术设计系主任

  天津美术学院副教授、国家注册城市规划师、景观设计师注册委员会副主任

  天津美术学院讲师

  评奖办法:各位评委无记名投票,先评出入围奖40名,在此基础上由评委会集体打分,排出名次。

  9.主办单位:天津美术学院 东林筑景 中远房地产公司

  10.竞赛发布方式:海报 网站 天津美术学院 方标公司 远洋房地产公司

  竞赛组委会 20**、12、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