建筑设计中常出现的10大问题
1、住宅出入口未设置雨罩,根据《住宅设计规范》第4.2.3“住宅出入口位于阳台、露台、开敞式楼梯间平台下方时应设置雨罩”。即使住宅出入口不位于上述部位下方从人性化角度出发也应设置雨罩。
2、根据《民用建筑设计通则》第6.10.3条规定:室内飘窗护栏的计算高度应以窗台为准起算。
3、根据《建筑装饰装修工程质量验收规范》第12.5.7及《建筑玻璃应用技术规程》第6.2.5条规定,阳台护栏玻璃应采用公称厚度不小于12毫米的钢化玻璃或钢化夹层玻璃,距楼地面超过5米时必须采用钢化夹层玻璃。栏杆用玻璃只有在内侧安装护栏才不承受水平荷载。
4、幼儿园只有小于3个班时才可设计在住宅楼内;幼儿园楼梯应设置幼儿扶手,高度不大于0.6米。
5、楼梯间出屋面门不应采用木门,门外上方应设置雨罩,门向外开启。
6、设置电梯的住宅公共出入口,应设轮椅坡道和扶手。供轮椅使用的坡道不应大于1∶12;坡道应用防滑地面;室内坡道水平投影长度超过15m时,宜设休息平台;供轮椅使用的坡道两侧应设高度为0.65m的扶手。
7、疏散出口的门内、门外1.40m范围内不应设踏步,且门必须向外开,并不应设置门槛。
8、 房间内应充分考虑空调排水管及室外机的安装位置,有些设计未考虑一楼住宅空调安装,还有空调外机设计在阳台,不妥。
9、 设备房应预留承重吊钩,以便安装和维修。
10、地下车库应充分考虑拦水沟和雨棚,部分地下车库拦水沟考虑不够,导致暴雨时车库进水。
篇2:规划设计公司建筑设计师岗位职责
建筑设计师岗位职责
⑴负责设计部所管工程的设计、施工技术工作,认真贯彻执行国家《勘察设计规范及施工技术标准》,对主管工程的质量负全面技术责任。
⑵按照国家有关消防工程设计法律法规、设计规范标准、招标(议标)文件内容及现场实地勘察结果,组织进行工程投标(议标)方案设计及施工图深化设计。
⑶开展工程方案设计过程中与公司相关部门紧密结合,方案设计在考虑设计效果的同时,要对甲方要求、工程进度、投资情况进行通盘考虑,确保方案设计优化务实。
⑷负责主管工程设计文件、设计图纸的审核工作,根据参加工程的调查及施工勘察工作,筛先作出工程图设计敲定,并负责向项目负责、工程队作施工技术交底。
⑸负责依据施工设计文件、图纸、现场调查资料,审核确定项目工程量及所有耗材量清单,编制工程物质、器材、材料、设备的申请计划。
⑹参加主管工程的施工质量检查和质量事故调查分析,检查执行情况,提出质量事故的处理方案,纠正和制定工程不同阶段的保护预防措施。
⑺深入施工现场检查、修正施工图纸中存在的设计问题及工程施工中出现的有关设计问题,组织处理施工中有关设计方面的问题,组织办理相关的设计变更洽商手续。
⑻负责工程设计中应用新技术、新材料、新工艺、新标准、新规范的实施,当情况变化时,随时进行调整,参加主管工程的调试、验收、交付工作。
⑼负责主管工程质量记录、技术资料、竣工资料的签审,做好工程总结和专题技术总结,做好人才的培养,完成领导分配的临时阶段性性工作任务。
篇3:建筑结构课程设计实习报告
建筑结构课程设计实习报告样本2
一、实习时间
二、实习地点
三、 实习目的
理论联系实际,验证、巩固、深化所学的理论知识。对中原工学院文化体育活动中心建设项目的实地考察,进一步掌握框架结构的知识。
积累感性认识,增加实践知识,为学好后续课程打下坚实的基础。使得学生把课本所学专业基础知识和专业知识与实践相结合。巩固专业理论教学的效果,培养学生调查、研究、观察问题的能力。
培养独立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增强解决工程实际问题的信心、勇气和兴趣。通过实践中的学习与锻炼,增强专业素质。
使得学生更好地了解社会、了解将来可能从事的行业,为将来更快的适应工作打下基础。
四、实习要求
本次实习,学生在指导老师和现场技术人员的指导下,深入工地现场调查研究、总结、整理有关框架结构现场施工的方法和技术。
在实习过程中虚心向现场技术人员请教,认真掌握现场实际知识,努力提高观察、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加强组织纪律性,遵守实习队纪律及所在单位的各项规章制度;严格遵守保密保安规定;服从指导老师和现场工作人员的指挥。
五、实习内容
我们工程管理专业在本学期的第十九周进行了建筑结构课程设计实习,主要是在我们中原工学院的文化体育活动中心的施工现场进行参观了解。这对很多同学来说是第一次深入施工现场。
进入施工场地之前老师认真为我们讲解了施工安全方面的注意事项,例如戴安全帽、系安全带等等。
进入施工现场,最先看到的是“五牌一图”。根据<<建筑施工安全检查标准>>第三条,第八项,第一款规定施工现场必须设有“五牌一图”,即工程概况牌、管理人员名单及监督电话牌、消防保卫(防火责任)牌、安全生产牌、文明施工牌和施工现场平面图。标牌规格统一、位置合理、字迹端正、线条清晰、表示明确,并固定在现场内主要进出口处,严禁将“五牌一图”挂在外脚手架上。
中原工学院文化体育活动中心项目在中原工学院龙湖校区校园西侧,大跨度体育馆,总建筑面积为13441平方米。建筑层数:地上五层。建筑高度:22.4m。设计单位为郑州大学综合设计研究院。
文化体育馆的主题结构为框架结构。由梁和柱以刚接或者铰接相连接而成构成承重体系的结构,即由梁和柱组成框架共同抵抗适用过程中出现的水平荷载和竖向荷载。采用结构的房屋墙体不承重,仅起到围护和分隔作用。
采用大跨度框架结构是因为它有很多优点:空间分隔灵活,自重轻,有利于抗震,节省材料;具有可以较灵活地配合建筑平面布置的优点,利于安排需要较大空间的建筑结构;框架结构的梁、柱构件易于标准化、定型化,便于采用装配整体式结构,以缩短施工工期;采用现浇混凝土框架时,结构的整体性、刚度较好,设计处理好也能达到较好的抗震效果,而且可以把梁或柱浇注成各种需要的截面形状。
通过几天对施工现场的实地观察,我发现在存在很多矛盾,例如设计与施工方面、理论与实际方面等等。
在设计与施工方面,差异与矛盾很多,通过与现场技术人员和现场施工人员聊天以及我自身了解到的社会现状,我认为造成的因素有以下几个原因:一、设计人员与施工脱节,毕业生走出校门后的主要选择就是设计和施工两条路,一般施工单位本科就可以,设计单位则要研究生以上的,于是一开始就分流了;二、设计理念,由于责任终身制,所有设计都是以保险为主要考虑,尺寸与用量基本都达到了最大化;三、经济因素,设计院收费,钢筋的总量是一项重要影响因素。当然还会有一些其他我不清楚的原因。
理论与实际方面,真正到现场看过才知道,我们在学校学的都太理想化了。真正的现场很多都是凭经验,混凝土的坍落度,结构的尺寸,支撑的焊缝,钢筋螺纹的粗细,墙柱的垂直等等,都是先看,觉得不对才会测量一下。混凝土搅拌每样料的多少都不过称,就是凭经验。好多地方都是看着差不多就行了,尤其是墙和柱的纵向钢筋,从底层到顶层,总是会用点弯,侧质量都是拉十根,尺寸没太大出入就行,老师傅说真正的施工现场,不可能像在实验室里似的一点不差,那样活就没法干了,总会有一些出入,只要问题不大就行了,一般只在大检查的时候,才会特别细致的揪质量。
在施工现场施工方面,通过与搞施工的老师傅聊天了解到一件事,不同的技术指导人员所依照的标准不通,有一定的差异。导致技术指导人员说一套,施工人员做的是另一套。
六、 实习体会
通过这次实习,我的收获颇多,对现场施工方面有了一定的了解,还对施工质量有了一定的认识。
另外,亲临现场也是我增长了很多实际施工的知识。以前就去过一次工地,并且在工地上的时间也不长,只有半天。通过这一次亲临现场,了解了一些在实际中一些很好用的工具。
这次实习的时间不长,但是我通过这次实习学到了很多实际工程中的知识,也体会到了我们这些学校里打学生娃有多天真,也被现场师傅们的智慧和经验深深的震撼了,同时还了解了一些行业内幕,这些对我今后的学习都有很大帮助。我深深的感激学校和老师给了我们这次实际接触施工现场的机会。
七、教师点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