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产工程设计管理规定

地产公司工程设计管理规定

  第一条 工程项目的设计内容主要包括项目总平面规划设计、单体设计、室外景观设计、室内装修设计等。项目设计分项目规划方案设计、项目扩初方案设计和项目施工图设计三个阶段。工程项目的设计由总经理负责,工程副总协助总经理组织设计部具体实施。

  第二条 工程项目规划方案阶段:设计工作由总经理负责,设计总监协助总经理组织安排,并具体落实。方案设计任务书由设计总监组织编写,工程副总审核,报总经理批准。涉及项目规划方案的设计联络文件由设计部主管建筑师拟稿,设计总监审核,工程副总审定,报总经理批准。

  第三条 工程项目扩初方案阶段:设计工作由工程副总协助总经理组织安排,设计部具体落实并实施。扩初设计任务书由设计部各专业工程师组织编写,设计总监审核,工程副总审定后,报总经理批准。

  涉及项目扩初方案的设计联络文件由设计部各专业工程师拟稿,设计总监审核,工程副总审定后,报总经理批准。

  第四条 工程项目施工图设计阶段:设计工作由工程副总组织落实,施工图设计任务书由设计部各专业工程师组织编写,设计总监审核,工程副总审定后,报总经理批准。

  施工图设计过程中与设计院的联络文件由设计部各专业工程师拟稿,工程副总审核后报总经理批准。但如果涉及到产品使用功能、外立面及总体效果的必须经设计总监审核。

  第五条 施工图纸的会审工作由项目经理具体组织落实。

  第六条 图纸会审后,有关图纸设计中的质量问题解决一般通过技术核定单的形式由项目经理负责安排联系解决。水电暖专业的技术核定单由项目部相关专业工程师核定,项目经理审核,设计部专业工程师审定,经设计院确认后报工程管理部经理批准实施。建筑、结构专业的技术核定单由项目部相关主管核定,项目经理审核,设计部专业工程师(或项目建筑师)审核,经设计院确认后报工程管理部经理批准实施,如果技术核定单所影响的单项工程造价增加超过壹万元,须由工程副总批准,伍万元以上时,由总经理批准。

  设计院要求进行的变更和公司自行要求的较大项目设计变更可通过由设计部组织协调设计院出图变更。设计变更涉及到水电或建筑、结构部分的变更,须由设计部相关专业工程师审核确认,报工程副总批准实施。零星较小的设计变更可由设计部签发“工作联系单”或项目部签发“工作指令单”来解决。由工程副总批准实施。

  “设计院的出图变更”、“工作联系单”、“工作指令单”涉及内容如果出现下述情况时须按下述要求执行:

  (一)如果设计变更所影响的单项工程造价增加在伍万元以内(含伍万元),须由工程副总批准,伍万元以上时,由总经理批准。

  (二)如果设计变更涉及产品使用功能、外立面及总体效果时,须由设计总监审核,报工程副总审定,由总经理批准。

  第七条 设计资料的管理由设计部资料员负责

  (一)设计部资料员负责设计阶段的资料和图纸收发、存档管理。有关设计院图纸的分发,须经设计部各专业工程师签字批准后方可分发。

  (二)有关需设计院加晒图纸的工作,由设计部资料员统一办理,各项目部因工作需要加晒图纸,需提交申请报告,由部门经理核定,报工程副总批准执行。

  (三)设计电子文件资料由设计资料员收集、整理和共享分配。有关涉及施工图设计变更的电子文件,资料员需及时更新、归档和告知相关人员,电子文件应与图纸同步。有关书面文件的资料变更,对于废旧文件或图纸,资料员需及时加盖“作废”专用章。

  (四)存档资料需按永久性和临时性进行分类归档,临时性归档资料需定期或不定期进行销毁处置。处置申请由资料员办理销毁资料申请报告递交部门经理签字,工程副总审核,总经理批准。

  (五)设立文件保密制度,设立文件保密级别,书面文档文件根据保密级别分类存放,妥善保管,网上电子文件根据保密级别设立查阅或共享权限。

篇2:建筑工程设计阶段划分

  建筑工程设计阶段的划分

(一)建筑工程设计阶段的划分

  1.建筑工程设计应按方案设计、初步设计、施工图设计三个阶段进行。

  2.小型或技术简单的建筑工程,经有关主管部门同意,可按方案设计审批后直接转入施工图设计的两阶段进行。

(二)与建筑工程设计文件编制深度有关规范和规定

  1.建设部[1992]102号文版发的行业技术管理标准《建筑工程设计文件编制深度的规定》(中南建筑设计院主编)

  2.上海市标准dbj 08-64-97《建筑工程设计文件编制深度规定》(上海市勘察设计协会主编)

(三)设计文件编制原则

  设计文件编制必须贯彻国家和地方有关工程建设的政策和法令,应符合国家和地方建筑工程建设标准、设计规范(规程)和制图标准,遵守设计工作程序。

  各阶段的设计文件应是完整齐全,内容深度要符合规定,文字说明和图纸均应表达清晰、准确,整个文件必须经严格校审,减少各种差错。

篇3:住宅室外工程设计技术措施

住宅室外工程设计技术措施

1. 竖向设计

  1.1 道路面层标高设计时应向雨水进水口方向找1-2 %坡,避免进水口高于路面。

  1.2 园路、窨井要统一标高,且园路和窨井混凝土应同时浇筑,避免园路井盖高低不平和有缺损。

2. 道路 铺地

  2.1 小区内道路设计应一次到位,以免后加时引起客户纠纷。

  2.2 园区内的道路应考虑搬家车辆能够进出,最小宽度宜为2.5m。

  2.3 园区内的道路应设马路牙,以免草坪高于路面,雨天泥水流到马路上。

  2.4 园路应每隔4-6m留伸缩缝。

  2.5 开槽埋管后应分层夯实以免出现停车位下沉现象。

  2.6 应加设防裂钢筋和角偶钢筋,避免道路混凝土半角偶及窨井周边混凝土出现裂缝。

  2.7 混凝土抹面时应严禁在混凝土表面洒水或撒水泥以免混凝土路面起砂、剥落;对已出现的裂缝可采用1:2水泥砂浆修补。

  2.8 机动车道上的排水沟沟盖板宜选用带胶边的铸铁产品,不宜选用水泥盖板。

  2.9 室外工程如雨水管井过多而影响路面美观,可采用雨水沟排水方式,上用卵石或沟盖板装饰,雨水或雨落管排入沟内,统一排入市政管网(本方法主要适用于多层住宅)。

3. 游泳池

  3.1 室外泳池深度:深水池1.2-1.4m ;按摩池0.75-0.8m; 儿童嬉水池0.6-0.8m;如无特殊要求不宜设室内温水池。

  3.2 埋地设计的游泳池应设管沟或柔性套管,以免因沉降而造成水管破裂和检修不便。

4. 儿童游戏场

  4.1 儿童游戏场设计时应考虑不安全因素:游戏场内避免有坚硬的石头等硬物;秋千等设施应留有不小于3m的活动空间,避免儿童活动时撞到硬物。

5.绿化

  5.1 环境设计时应考虑设计灌溉点。

  5.2 绿化应与地下管线留有足够的间距

  绿化与地下管线最小水平距离

  名称 新植乔木 现状乔木 灌木外缘

  电力电缆 1.50 3.50 0.50

  通讯电缆 1.50 3.50 0.50

  给水管 1.50 2.00 -

  污水管 1.50 3.00 -

  雨水管 1.50 3.00 -

  消防栓、消防龙头 1.20 2.00 1.20

  煤气管道(低中压) 1.20 3.00 1.00

  热力管 2.00 5.00 2.00

  消防管 1.50 3.00 -

6. 其它

  6.1 各管线检查口应设于绿化中。

  6.2 散水做法:埋入地下200,南方地区上设绿化;北方宜铺设道路广场砖。

  6.3 室内外高差宜600-900。

  6.4 对于各暗敷管线,施工中应注意防止灌水,回填土应分层夯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