建筑工程设计前期程序
1.设计前期
设计前期一般指一个建设项目提出开发的设想阶段,即投资前阶段。这个阶段包括提出项目建议书;批准可行性研究报告;形成项目评估报告三项内容,达到最终立项目标。
⑴.。 项目建议书
项目建议书是建设项目发展周期中的最初阶段,提出一个轮廓设想,从宏观上观察项目建设的必要性。其主要作用是作为选择建设项目的依据。
项目建议书的主要内容:
1)建设项目提出的依据和缘由,背景材料、拟建地点的长远规划,行业及地区规划资料。
2)拟建规模和建设地点初步设想论证。
3)资源情况、建设条件可行性及协作可靠性。
4)投资估算和资金筹措设想。
5)设计、施工项目进程安排。
6)经济效果和社会效益的分析与初估。
注:这一阶段主要由建设单位进行宏观观察、评估,作为选址依据,为业主内工作!
政府投资类基建项目的项目建议书审批需提供的资料:
申报材料:
1、项目建设单位主管部门或项目法人的申报文件和立项申请表;
2、有相应资质的工程咨询单位编制的项目建议书;
3、资金来源承诺书或证明;
4、规划、国土、环保等相关部门的预审意见;
5、项目位置图及其他相关附件。
办事程序:咨询--材料齐全--受理办件--批复(或转报)
⑵.可行性研究报告
项目可行性研究报告是在项目投资决策前,通过对项目有关的工程、技术、经济等方面条件和情况进行调查、研究、分析,对可能的建设方案和技术方案进行比较、 论证和预测建成后的效益等。在此基础上综合研究建设项目的技术先进性和适用性、综合效益的合理性、以及建设的可能性和可行性。由此确定该项目是否投资和如 何投资等结论性意见,为项目投资的最终决策提供科学依据和作为开展下一步工作的基础。项目的可行性研究报告应当委托有资质的设计单位或咨询公司编制。
项目可行性研究编制的依据和有关资料主要应包括:有关法规、建设规划政策,建设项目选址意见书、项目建议书批复文件、环境测试、市场调查以及自然环境、社会、经济等有关资料。
可行性研究报告的主要内容应包括:
1)总论项目建设的必要性和依据。
2)需求预测和拟建规模。
3)资源、原材料、燃料及公用设施条件。
4)建设条件和场址方案。(规划与设计单位,建筑师可参与)
5)项目设计方案。
6)环境保护。
7)企业组织、劳动定员和人员培训估算。
8)实施建设进度和进度要求。
9)投资估算和资金筹措。
10)社会及经济效益分析、评价结论。
⑶、项目评估报告
项目评估报告是对拟建项目的可行性研究报告提出意见,对最终项目投资是否可行进行认可,确定最佳投资方案。
项目评估报告的主要内容包括:
1)全面审核报告中反映的各种情况是否确定。
2)分析报告中各项指标是否正确。
3)从企业、国家和社会三方面综合分析和判断工程项目的环境、经济、社会和资源效益。
4)分析和判断报告的可靠性真实性客观性,对项目做出取舍的结论性意见和建议,最终投资限额规定的决策。
设计前期这三个阶段中,1、项目建议书,重观察、评估,多为建议性参考.2、可行性研究报告,重方案、估算,由有资质的专业单位编制.3、项目评估报告,自检前期工作,重确认、可靠、为项目决策性阶段!
2.编制设计文件
⑴.建筑设计招标
在设计前期,建筑设计策划也相继进行。建筑师可根据项目建议书及设计基础资料对选址进行分析和评价,拟定方案或进行概念设计,为项目论证及完成建筑立项作相应的设计前期策划工作。
在建筑设计策划开始前,为确保能得到一个优秀的设计方案,需通过设计招标、邀标、设计竞赛,公开、公平、规则地选定方案,确定设计单位。
在进行设计招标时,建设单位应向应标方提供如下资料:
1)项目建议书的批准文件。
2)规划管理部门批发的建筑规划选址意见书。
3)建设单位拟定的设计任务书。
4)城市测量部门提供的地形地貌测绘资料。
5)地质勘探资料。
作为综合学科的建筑设计有相当大的特殊性。如何选定设计方案,确定设计单位,是通过设计招标,还是设计邀标或设计竞赛,目前,尚无统一定论。有待进一步的完善和探讨。否则会造成社会成本的浪费和对知识产权的践踏,难于达到公平、公开、诚信的原则。
⑵.建筑设计方案
方案设计是工程建设中最重要的阶段,经由专家及有关部门共同组成的评委经充分评议、论证,在公开、平等的原则下从招标方案中选出最佳方案。一般最佳方案即是中标方案,而中标方案的单位即是此项目的设计单位。
有关方案设计的深度和具体要求,在"设计文件编制深度的规定"中,都有明确的规定。
⑶、初步设计
设计方案确定并根据审定意见调整之后,一般开始进行初步设计。对一些简单的工程项目,也可在批准方案的基础上直接进行施工图设计。对一般性质的中、小项目 应进行初步设计。而对于复杂的大型工程,在批准初步设计之后,还要进行扩大初步设计,并报审后,才能进行施工图设计。(大型工程设计程序:方案设计--- 技术设计(初步设计、扩大初步设计)---施工图设计)
初步设计的内容及具体要求,建设部编发的"设计文件编制深度的规定"中有明确的规定,一般初步设计包括调整后的平、立、剖建筑图;结构、设备各专业的结构图、工艺技术图、各专业较详细的设计说明;专篇论述,主要的技术经济指标以及工程概算等。
当初步设计审批后,应向城市规划部门申请领取建设用地规划许可证,及时向土地管理部门申请征用、划拨土地。
初步设计的审核:审查单位、审批条件、程序等
⑷.施工图设计
初步设计文件经有关部门批准后方可进行施工图设计。目前施工图设计仍有很多为边设计边施工状态,即先出基础图就开工,然后陆续按施工进度逐步出齐全部施工详图,这样做虽然能满足现场施工要求,但难免出现各专业协调不好,造成错、漏、碰、缺等现象。
施工图在交付施工之前,必须经由省、市建筑主管部门组织的由各专业专家组成的审图机构对施工图进行审查,提出审查意见。设计单位应作书面整改报告,然后在审图单位批准后,这样的施工图设计才算完成。
3.实施施工工序
⑴.工程建设监理招标,确定工程监理单位。
工程建设监理主要在工程项目建设的设计阶段(含设计准备)、招标阶段、施工阶段以及竣工验收和保修阶段,对工程项目建设实施监督管理活动。现阶段工程建设监理主要发生在项目建设的实施阶段。
⑵.工程建设施工招标,确定施工单位。
在施工图设计完成之后,建设单位即通过施工招标,确定施工单位,签订施工合同。
⑶.组织施工
组织施工之前必须持有关批准文件及资料向城市规划行政主管部门根据城市规划提出的规划设计要求核发建设工程规划许可证,并办理开工手续。
施工单位按照拟定的施工组织设计方案和施工进度的要求,保质、保量和综合协调各分包项目有序地组织施工。
在工程施工实施全过程中,工程监理协助业主在预定的投资、进度、质量目标内建成项目。主要进行投资、进度、质量控制、合同管理、组织协调等项工作。
4.工程调试、验收、决算
当工程主体及配套相继完工,应根据设计能力及时进行运行和调试。反复调试后使之达到原设计要求,方可经主管部门、设计部门、质量监督部门、消防、人防、环卫等有关各单位联合组织检查,经验收合格后方可交付使用。
一般在验收之后,交付使用之前对工程进行决算,及相关资料归档。
篇2:CI设计的前期诊断
CI设计的前期诊断
企业形象是企业外观的代表,同时也是企业内在本质的反映,是企业全部形象的一个最基本的要素。在进行 CI战略策划开始之前,要对企业进行一系列的诊断,以便有针对性地进行 CI策划。诊断的标准分为,(l)理想的企业;(2)理想的企业形象两种。只有通过这种"具体的"与"抽象的"企业方面的比较,才能明确了解企业究竟是哪里出了问题。现就企业实际存在的四种情况即"理想的企业实体与理想的企业形象关系的比较图"加以分析:
A:经营不振
B:情报不足
(3)对于 C种类型企业,可以说是种"泡沫型 CI",企业一方面要重整经营思想与方针,通过分析企业经营低迷的原因对症下药。这种"虚伪型"企业其原因在于企业形象只是一种假象,非视觉的实际经营方面存在着问题。因而企业应运用市场战略等方法设计介入经营权,来纠正企业经营上的问题,另一方面要改善企业自身体制,改变员工的理念与意识,解决企业本身以及职员自身的意识和素质等方面所存在的问题,自创有特性的经营方式与范围,使企业在结构上发生一系列根本的变化,以使企业实体达到理想状态。
(4)D种类型企业用一公式表示就是:理想的企业实体+理想的企业形象:理想的经营结果。企业可以再进一步寻找自身经营所存在的问题,在质量、服务、销售等方面追求更好、更优。同时,寻找并清除影响企业形象的障碍因素,通过实体与理想的企业形象之间的良性互动,使企业永立市场竞争的潮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