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建筑名词解释(2)
31.计心造:跳头上置横栱的
32.偷心造:跳头上不置横栱的
33.昂:式斗拱中斜置的构件,起杠杆作用。由 上下昂之分。以下昂使用为多,上昂用于室内,平坐斗拱或斗拱里跳之上。
34.跳:翘或昂自坐斗出跳的 跳数,出一跳叫三踩(四铺作),出两跳叫五踩(五铺作)一般建筑(牌楼除外)不过九踩(七铺作)
35.屋废(出际):檩头伸到山墙以外的 那一段。
36.推山:庑殿(四阿)建筑处理屋顶的一种特殊方法。由于立面需要将正脊向两端推出,从而四条垂脊由45度斜直线变为柔和的曲线,并使屋顶正面和山面的坡度步架距离斗步一样长。
37.收山:歇山(九脊殿)屋顶两侧山花自山面檐柱中线向内收进的做法,其目的是为了使屋顶不过于庞大,但引起结构上的变化(增加顺梁扒梁和踩步金梁)
38.月梁:梁高呈弧形,梁底略向上凹,梁侧常做成琴面并饰依雕刻,外观秀巧。
39.叉手:支撑在侏儒柱两侧的木构件
40.托脚:支撑平傅的构件
41.叉柱造:(上下柱交接)将上层檐柱底部十字开口,插上平座柱的斗拱内,而平座柱则叉立在下檐柱斗拱上,但向内退半柱径。(隆兴寺转轮藏殿,独乐寺观音阁)缺点是柱脚开口,影响柱体强度。立面上因收进较少,外观不稳定。优点是构造上省事,不用增加构件。
42.缠柱造:它是下层柱端 增加的一斜梁,将上层柱立于此梁上。结构外观稳妥,但要加梁,角部各面还要增加一组斗拱。
43.砌上明造:屋内不用平棊,梁架斗拱结构全部可以显露可见,则月梁负屋盖之重。
44.上昂:在铺作层数多而高,但挑出需要尽量小的要求下,头低尾高的上昂可在较短的出跳距离内取得挑的 更高的 效果,只用于里跳。
45.平坐:在阁层(除一层)在其下层梁(或斗拱)上先立较短的柱和梁,额,斗拱,作为各层的基座,以承托各层的 屋身。平坐斗拱上铺设楼板,并置勾阑,做成环绕一周的跳台。
46.草袱:是在平棊以上,未颈艺术加工的,实际负荷屋盖重量的梁。
47.乳袱:两椽袱。梁首放在铺作上,梁尾一端插入内柱柱身,但也有两头斗放在铺作上的。
48.月梁:经过艺术加工的梁,凡有平棊的殿堂,月梁都明露在平棊之下,只负荷平棊荷载。
49明袱:露在外面,由下面可以看见的梁袱,与草袱相对。
50.平梁:一道梁椽袱,是梁架最上一层的 梁。清代称为太平梁
51.箚(扎)牵:一般用于乳袱之上,仅长一架,布承重,固定桁的位置。
52.平坐之制:其铺作减上屋一跳或两跳,宜用重栱及逐跳计心造。
53.溜金斗拱:多用于宫殿,庙宇,外跳与一般平身科相同,内跳用斜上菊花头,六分头搭在金主内额上,与外跳构件不发生联系,完全不 起结构作用。
54.抱厦:由两个九脊殿丁字相交,插入部分叫抱厦。十字相交的叫十字脊。(正定隆兴寺)
55.版门:用于城门或宫殿,衙,署的大门,一般为两扇。
55.1 棋盘版门:先以边梃上下抹头组成边框,框内置横幅若干,后在框的 一面钉板,四面平齐不起线脚。
55.2镜面版门:门扇不用木框,完全用厚木板拼合,背面再用横木联系。
56槅扇:由边梃和抹头组成,分为花心和群版二部。
57.罩:多用于室内,是用硬木浮雕或透雕成几何图案或缠交的动植物,神话故事等,在室内起着隔断空间和装饰的作用。
58.窗:唐以前以直棂窗为主,固定不能开启。宋代开始,开启窗开始变多。
58.1 支摘窗:支窗是可以支撑的 窗,摘窗是可以取下的窗,后来合在一起使用,所以叫支摘窗。
58.2 漏窗:应用于住宅,园林中的亭,廊,围墙等处。窗孔形状有方,圆,六角,八角,扇面等多种形式,再以瓦,薄砖,木竹片和泥灰等几何图案或动植物形象的窗棂。
59.平闇(暗):为了部 露出建筑的梁架,常再梁下用天花枋组成木框,框内放置密且小的 木方格,见佛光寺大殿和辽独乐寺观音阁。
60.平棊(棋)在木框间放较大的木板,板下施彩绘或贴以有彩色图案的纸这种形式在宋代成为平棊,后代沿用较多。一般居民用竹,高梁杆等轻材料作框架,然后糊纸。
61.1)藻井:是一种高级的天花,一般用在殿堂明间的正中,如帝王御座之上,神佛像座之上,形式有方,矩形,八角,圆形,斗四,斗八等。屋顶曲线与构造的关系(包括檐口,屋脊和屋面曲线)檐口曲线升起,唐宋有明显的檐口曲线,北宋元明清末间至屋角起翘。
2)屋面曲线,包括纵向曲线和横向曲线。“反宇为阳”举架举折的 运用。佛光寺大殿。
3)屋脊曲线:脊檩端置垫木。佛光寺大殿。结构形式:叠梁式,穿斗式,井干式。屋顶形式:重檐庑殿,重檐歇山,重檐攒尖,庑殿,歇山,悬山,硬山卷棚,攒尖,盔顶,盝顶,单坡,平顶,囤顶。三段式:台基,屋身,屋顶。
篇2:住宅主要规划比率名词
住宅主要规划比率名词
建筑容积率
建筑面积毛密度
是每公顷居住区用地上拥有的各类建筑的建筑面积(m2/ha)或以总建筑面积(万m2)与居住区用地(万m2)的比值表示。附属建筑物也计算在内,但应注明不计算面积的附属建筑物除外。
建筑密度
即建筑覆盖率,居住区用地内,各类建筑的基底总面积与居住区用地的比率(%)。
绿化率
绿地率,居住区用地范围内各类绿地的总和占居住区用地的比率(%)。绿地应包括:公共绿地、宅旁绿地、公共服务设施所属绿地和道路绿地(即道路红线内的绿地),不应包括屋顶、晒台的人工绿地。住宅成套率
是指成套住宅建筑面积与实有住宅建筑面积的比例。计算公式:住宅成套率(%)=成套住宅建筑面积/实有住宅建筑面积×100%
住宅自有(私有)率住宅自有率(%)=自有(私有)住宅建筑面积/实有住宅建筑面积×100%
户型比
它是指各种户型在总户数中所占百分比,反映到住宅设计上,就是体现在一定数量住宅建筑中,各种不同套型住宅占住宅总套数的比重。
面积误差比
面积误差比=(产权登记面积-合同约定面积)×100%÷合同约定面积
住宅平均层数
住宅总建筑面积与住宅基底总面积的比值(层)。
高层住宅(大于等于10层)比例
高层住宅总建筑面积与住宅总建筑面积的比率(%)。
中高层住宅(7~9层)比例
中高层住宅总建筑面积与住宅总建筑面积的比率(%)。
人口毛密度
每公顷居住区用地上容纳的规划人口数量(人/ha)。
人口净密度
每公顷住宅用地上容纳的规划人口数量(人/ha)。
住宅建筑套密度(毛)
每公顷居住区用地上拥有的住宅建筑套数(套/ha)。
住宅建筑套密度(净)
每公顷住宅用地上拥有的住宅建筑套数(套/ha)。
住宅面积毛密度
每公顷居住区用地上拥有的住宅建筑面积(m2/ha)。
住宅建筑净密度
住宅建筑基底总面积与住宅用地的比率(%)。
拆建比
新建的建筑总面积与拆除的原有建筑总面积的比值。
居住区用地
住宅用地、公建用地、道路用地和公共绿地等四项用地的总称。
住宅用地
住宅建筑基底占地及其四周合理间距内的用地(含宅间绿地和宅间小路等)的总称。
公用建筑面积分摊系数
将整栋建筑物的公用建筑面积除以整栋建筑物的各套套内建筑面积之和,得到建筑的公用建筑面积分摊系数。公用建筑面积÷套内建筑面积之和=公用建筑面积分摊系数
篇3:房地产名词解释及问答
房地产名词解释及问答
一、名词解释
1、用地性质:指规划用地的使用功能,一般分为住宅用地、公共服务设施用地、道路用地、绿化用地。
2、用地面积:指规划地块规定的面积范围。
3、占地总面积:建筑占用土地的面积,谓建筑占地。小区占地面积包括所有占用的面积(包括绿化道路等等)。
4、建筑总面积:一般指某小区或某组团所有建筑物(包括公共设施建筑)的面积之和。
5、建筑密度:规划地块内各类建筑基底占地面积与用地面积之比,用以说明建筑物分布的疏密程度和土地利用率。通常以上限控制。
6、建筑高度:指由室外明沟面或散水坡面量至建筑物主体最高点的垂直距离。
7、红线:由政府有关部门规定的用地范围。一般以红笔在地形图上圈定。,写上批准意见及日期、签字、盖章后生效。
8、建筑红线后退距离:指建筑相对于规划内道路红线后退的距离,通常以下限控制。
9、容积率:指规划地块内各类建筑的总面积与建筑用地面积之比。容积率可根据需要制定上限和下限,容积率的下限保证地块开发的效益,防止无效益或低效益开发造成的土地浪费;容积率上限防止过度开发带来的城市基础设施超负荷运行。
10、建筑间距:建筑物与建筑物外墙水平线之间的直线距离,一般以间距和楼高度之比表示。
11、绿地率:规划地块内各类绿地面积的总和占规划用地面积的比率,用以说明绿化分布的疏密程度。通常以下限控制。(绿地不包括屋顶、晒台的人工绿地)
12、配套:使功能达到完善的措施;建筑中有社会公共设施配套,小区生活环境配套;住宅内部有生活设施配套等,其程序由于标准不同而不同。
13、住宅:供人们生活居住的建筑。
14、通风:保持室内空气流通,更换新鲜空气。
15、朝向:建筑主要房间面对的方向(东、西、南、北)。
16、隔音:建筑围护结构(墙体屋面)减低噪声的能力以减少分贝(DB)数表示。
17、噪声级:不同使用功能的房间,要求达到允许的噪声量的等级(一般住宅为50DB以下)
18、隔热:建筑围护结构(墙体屋而)减少热量传递的能力,以隔热系数表示。
19、户型:居住建筑中表示卧室、厅房、卫生间的构成类型简化的名称,如二室--厅一卫、三室二厅二卫等。各种户型可设计成多种平面组合,户型优劣是购房者主要关心的因素。
20、进深:建筑中表示横向(建筑短向)尺度的名称。进深大用地比较经济,但对日照采光等不利。
21、开间:一般把建筑长向的柱与柱之间,或墙与墙之间的距离。
22、层高:指房屋的高度,一般指管口上沿到地面的距离(一些屋面上设有设备间的建筑,应计到设备间上檐
23、承重墙:需支承建筑重量和使用荷重的墙休,对房屋会直接产生安全影响的墙体,对房屋会直接产生安全影响的墙体。
24、非承重墙:对整体建筑不起承重受力作用,但有可能对局部构件有支持、荷重作用的墙休。
25、弹性空间(可变空间):指在一定程度上有可能改变平面大小形状,或可改变净空高度的平面或立体范围。
26、日照:建筑物能迎受到阳光的程度。各建筑对日照要求不同。住宅一般要求在冬日少有1小时的日照。
27、物业管理:为居民提供生活、文化、安全、卫生、设施维修等服务的管理机构,其业务范围随社会进步、生产力发展而不断增加。
28、复式住宅:在多层或高层中每户占两层或三层的住宅。
29、跃层(错层):在多层或高层中每户在本层外另在其上层或下层再占中层,或在本层外在其上或下错开半层,高度占一层或半层。
30、高新技术在住宅中的体现,随科技发展其程度不断提内容增多,当前住宅中应具有安全报警(防火、防盗、防煤气泄漏)三表(水、电、煤气)自动计表抄表计费,以及现代化通讯(电视、电话、上网)技术装备条们件。
31、居住小区:具备相应规模的生活、文化、商业、卫生、教育、娱乐等设施为居住建筑群服务的有组织规划的区域。
32、组团:由数幢住宅楼组合成共同生活空间的院落。由数个组团形成居住小区。
33、社区服务半径:此环境泛指生活、文化、教育、商业、卫生保健、绿化、交通、环卫等一系列外条件,是衡量居住水平的总称。
34、社区服务半径:各类日常生活设施服务的范围,以服务中心为圆点,以米为单位计范围大小。
35、节能环保型建筑:采用现代科技对水资源再利用、废弃物再生再用,太刚能蓄电、照明,供热、隔热、保温,空气净化,防虫、防霉、空调省电等-系列措施而设计成的未来居住建筑。
36、建筑风格:指建筑造型所采用的美学文脉。当前盛行的欧陆风格是对欧美传统建筑艺术的借鉴。
37、车位:自行车、私家车泊位,分收费和免费两种,-般指公用停场,不同于私家车库,居住小区必须有足够车位。车不能停在道路上。
土地使用权出让:是指国家将国有土地使用权在一定年限内出让给土地使用者,由土地使用者向国家支付土地使用权出让金的行为。
土地使用权划拨:是指有批准权的人民政府依法批准,在用地者缴纳补偿、安置等费用后将该幅土地交其使用,或者将土地使用权无偿交给土地使用者使用的行为。
混凝土:水、水泥、石子、沙子搅拌在一起的混合物。
柱:是独立支撑结构的竖向构件,它在房屋中顶住梁和板这两种构件传来的荷载。
板:是直接承担其上面的平面荷载的平面构件,它支撑在梁上或直接支撑在柱上,再把所有荷载传给梁或柱。
用地性质:是指规划用地的使用功能。
用地面积:是指规划地块划定的面积。
用地红线:是指经城市规划行政主管部门批准的建设用地范围的界限。
容积率:是指地块内建筑物的总建筑面积与地块面积的比值,即:容积率=总建筑面积/建筑用地面积
日照间距:日照间距=建筑物高度/建筑物相邻距离(国家标准为1.2倍)
绿化率:绿化率=绿化面积/规划用地面积
建筑控制高度:又称建筑限高,是指地块内建筑物地面部分最大高度限制值。一般地区,其建筑高度,平顶房屋按女儿墙高度计算;坡顶房屋按屋檐和屋脊的平均高度计算。
建筑密度:是指地块内所有建筑物的基底总面积占地块面积的比例,即:建筑密度=建筑基底总面积/建筑用地面积。
建筑间距:是指两栋建筑物外墙之间的水平距离。
得房率:房屋实用面积与房屋建筑面积之比,即:得房率=房屋实用面积/房屋建筑面积
楼花:即未完成的商品房,也叫期房。
居住人口密度:居住人口密度=居住总人口/总用地面积
公共建筑比例:公共建筑比例=公共建筑面积/住宅建筑面积
二、问答:
1.何为砖混结构建筑?
答:砖混结构建筑的竖向承重构件采用砖墙或砖柱,水平承重构件采用钢筋混凝土楼板、屋顶板,其中也包括少量的屋顶采用木屋架。这类建筑物的建造层数一般在6层以下,造价较低,但抗震性能较差,开间和进深的尺寸及层高都受到一定的限制,所以,这类建筑物正逐步被钢筋混凝土结构的建筑物所替代。
2.何为钢筋混凝土结构建筑?
答:钢筋混凝土的承重构件如梁、板、柱、墙(剪力墙)、屋架等,是由钢筋和混凝土两大材料构成。其围护构件如外墙、隔墙等,是由轻质砖或其它砌体做成。它的特点是结构的适应性强,抗震性能好,耐用年限较长。从多层到高层,甚至超高层建筑都可以用此类结构。钢筋混凝土结构房屋的结构主要有:框架结构、框架剪力墙结构、剪力墙结构、筒体结构、框架筒体结构和筒中筒等。
3.成套房屋建筑面积包括?
答:成套房屋的建筑面积由套内建筑面积及共有建筑面积的分摊组成。套内建筑面积由套内房屋的使用面积、套内墙体面积,套内阳台建筑面积三部分组成。
4.预售房屋需要那些基本条件?
答:○1.已交付全部土地使用权出让金,取得土地使用权证书;
○2.持有建设工程规划许可证和施工许可证;
○3.按提供预售的商品房计算,投入开发建设的资金达到工程建设总投资的25%以上,并已经确定施工进度和竣工交付日期;
○4.开发企业向城市、县人民政府房产管理部门办理预售登记,取得《商品房预售许可证》。
5.“五证俱全”是指哪五证?
答:○1.建筑施工许可证
○2.房屋预售许可证
○3.建筑用地规划许可证
○4.国有土地使用证
○5.建设工程规划许可证
6.何为三通一平?
答:水通、电通、煤气通、场地平整。
7.何为七通一平?
答:通上水、通下水、通污水、通电力、通电讯、通煤气、通交通、场地平整。
8.土地使用权的最高出让年限?
答:○1.居住用地70年;
○2.工业用地50年;
○3.教育、科技、文化卫生、体育用地50年;
○4.商业、旅游、娱乐用地40年;
○5.综合或其它用地50年。
9.房屋的保修内容与保修期限?
答:○1.屋面防水为5年;
○2.土建为1年,具体包括:
a.墙面、楼(地)面空鼓、开裂、起砂;
b.墙面、顶棚抹灰层脱落、吊顶破损;
c.墙面、厨房和卫生间地面、地下室管道渗漏;
d.门窗翘裂、粉刷起壳、开裂、脱落,五金件损坏;
○3.卫生洁具为1年;
○4. 电气管线、上下水管线及灯具、电器开关为2年;
○5.管道堵塞为2个月;
○6.供冷、供热系统和设备为2个供冷期及2个供暖期。
10.住宅按建筑层数划分为?
答:1~3层为低层;4~6层为多层;7~9层为中高层;10层以上为高层。
对于高层建筑,国际上通行的做法是划分为4类:
○1.低高层建筑:层数为9~16层,建筑总高度25~50m;
○2.中高层建筑:层数为17~25层,建筑总高度50~75m;
○3.高高层建筑:层数为26~40层,建筑总高度75~100m;
○4.超高层建筑:层数在40层以上,建筑总高度在100m以上。
11.居住人口密度:居住总人口/总用地面积(600~800人/公顷)
公共建筑比例:公共建筑面积/总住宅面积(一般为16%~20%)
配套商业面积比例:配套商业面积/住宅建筑面积(规定为5%)
12.屋顶分类:
屋顶是由层面、屋顶承重结构、隔热层、顶棚组成。
四大类:平顶、坡屋顶、曲面屋顶、多波式屋顶
屋顶:刚性〈可承重〉
柔性〈不可承重〉
屋顶防漏:三毡四油
屋顶隔热:水泥蛭石
交通、环境、地理位置与小区的重要性。
总体的建筑风格的表现形式〈以具体实例为标准〉
备注:以上所述,建议培训时须重复检查,务必做到深刻理解,熟练掌握,
可结合具体小区情况详细说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