住宅小区规划设计质量评价

  住宅小区规划设计质量评价

  住宅小区规划设计质量需要通过评价,恰当的评价不仅能鉴别设计方案的质量水准,而且由此能促进设计水平的提高。规划设计评价具有综合性、预测性和多样性的特点,居住区的规划设计是以其成果的综合效益来予以评价的,而效益的综合性是由评价主体的多元性所决定的。

  设计方案评价最基本的特征是预测性,预测中应包括对未来的变化做一定的估计,因而评价工作一般分两个阶段,一是方案预测评价,一是实效评价。以目前国内的一般情况看,设计评价活动基本上有两种方式:设计方案由行政或专业管理系统内部评定,或是进行公开的设计竞赛,邀集专家评选。

  评价活动的技术方法也可分为两种:一是按照方案的综合效果进行抉择,二是对方案进行分解评定。居住区建成后就成为一个实体环境,它的物质内容可概括为人工设施,自然环境与人的活动三部分,对环境的总体评价应以三者是否统一谐调为其目标。

  评价主体一般有使用者即居民,设施经营管理单位;管理者,即建设、房产、市政、城建、园林以及消防、人防、环保等管理单位;任务委托者,即建设单位;施工者,即建筑、道路、管线等施工单位。作为各评价主体,居民方面的基本要求主要包括住宅的适用性,道路的通顺便捷程度,设施的方便与可靠程度,生活安全和健康的保障,邻里来往与互助,环境安静卫生,景观亲切悦目等;管理者方面的基本要求包括便于居民组织管理,符合建设管理规章,符合城市规划要求,利于房屋分配管理及维护,符合人防规定、环保规定及利于防灾救灾;来自建设单位方面的基本要求包括合理利用基地,达到计划容量,投资能够收回效益,工程质量达到优良,竣工时间适宜;来自施工者方面的基本要求包括技术与设备应当适用,能够收回经济效益,施工场地合用,交通运输便利,水、电供应近便,建材易于筹集,施工期限适宜;再有设施经营者方面的基本要求包括设计适用,位置及环境适宜,便于养护管理,经营能收效益,交通运输方便。

  根据上述评价主体及其相应的基本要求可以制定出相应的评价项目,主要包括功能效用,经济效益,环境景观等几个方面的项目,通过对各评价项目定量或定性的分析,再根据不同项目的重要程度次序及其不同的权值,可以对方案做出较为定量化的评价。

篇2:住宅小区规划设计十五不要

  住宅小区规划设计的十五个“一定不要”

  (较大项目开发中需要注意的问题)

  人们对城市里现代化住宅小区的综合要求越来越高,项目定位、产品定位、建筑形式定位决定着客户群定位。那么,注意下面十个一定,就会规划出现阶段人们乐意接受的住宅小区。

1、 一定不要只想着自己赚钱

  开发商进行项目合作,这本来是很好的开发方式,但是合作成功的不多。“有钱大家赚”这句话是广东人的口头禅,所以广东人发财了。中国企业家发展不大,原因是不能合作,人人想做皇帝。今后因为土地的问题,使得项目合作变的多了起来,谁能广泛地与人真诚地合作,谁就会快速地发展壮大起来。这就需要——“有钱大家赚啦!”

2、一定不要想象用营销手段代替项目定位

  有的开发商做过几个楼盘,就以为知道了项目开发的真谛,盲目崇拜策划手段。殊不知市场进步了,消费者进步了,市场研究也一定升格了,且难度加大了。项目定位、产品定位、客户群定位变的越来越重要。不要自己想当然地进行各项定位,拍脑门时代已经一去不复反。

3、一定不要违背“适当超前”的原则

  我们有很多开发商,一心想做楼王或者第一,建造超出本地人群能够接受的楼盘,结果败的一塌糊涂。适当,就要比在建的一些楼盘好,比想象中的又差一些,绝不是最好的。当然,眼下是最好的,不要想着让人家永远超不过,一定要让下一个楼盘有的做。

4、一定不要复制楼盘进行异地建设

  全国有太多复制楼盘异地建设失败的案例,记住,每一个楼盘之间是没有可比性的,就算他们挨着也是一样。

5、一定不要过分相信国际性设计、策划大师们

  楼盘本地化,是房地产住宅项目开发的前提。当地开发商,谁要放弃了主导策划和主导设计这两项权利的话,谁的楼盘就要出现致命的问题。不管你是美国的、英国的、德国的、加拿大的、香港的、南方的等等,也不管你是什么国际大师,都会给你一个当地人接受不了的、烫手的、半生不熟魔芋。

6、一定不要超容积率建设住宅

  现阶段住宅小区的建设,开发商已经从追求多建面积发展到讲究品质上来了。以品质争得客户,以品质赢得利润。不能一味地多建面积,多建面积不一定赚钱。选择高层还是别的什么形式,一定要经过科学仔细的计算,制订出小投入大回报的方案。有人建设了几十万平方米高层塔式住宅,投资十几个亿,结果才赚了几千万。别人计算了一下,如果建设小高层板式住宅的话,投资少了一倍,可赚的比现在还多。真是可惜了一个项目。

7、一定不要修建笔直的小区道路

  在做规划的白纸上,用手绘的方式,随意画出一个正弧形或反弧形曲线,那就是小区的主要道路,然后再沿着道路摆放楼座和花园。这个规划尽显自然与和谐。笔直的道路只能增加车速,只能使楼座摆放的象兵营。

8、一定不要兵营式排列住宅楼

  过去,开发商追求增加建筑面积,做了大量的兵营楼盘。但是现在,兵营式住宅小区只能超低价销售了。规划时,交错摆放楼座,使得整个小区象一个公园,住一辈子也有的转。

9、一定不要建造一样高的楼群

  在小区里面,因为楼房较多,抬头一看都是楼,真是大杀风景。如果我们将天际线做的不规则,高低错落有序,那就是一道风景线,使人们百看不厌。

10、一定不要平地建造小区景观

  如果小区够大,不要将地面过于平整。要有高有低,楼座的地基也不要一样高。那建造出来的小区才好美化,才容易做景观,做出来才更象花园。

11、一定不要老总决定户型

  老总的经济收入,决定了他们认识问题的价值观,他们看着顺眼、住着舒服的户型,肯定是大多数消费者买不起的。所以,户型设计一定要由下属们来决定。当然,别墅除外。

12、一定不要超出资源定价

  楼盘的销售定价,是根据开发商向消费者提供资源的多少决定的。超前的设计,没有配套资源,就是有些高价位楼盘成为死盘的原因。

13、一定不要改变已经开始销售的规划

  开发商在建设一期工程时,为了制造销售条件,隐瞒或者假造二期规划,结果后期建设不能顺利进行,原因是入住的业主与他们打官司。不但没有在计划中赚到钱,反而损坏了企业形象,不得不在后边开发项目时重新注册公司。项目的顺利进行,使后边项目的衔接缩短时间,增加资金使用率,才是正经赚钱的方法。

14、一定不要超期交房

  开发与建筑是两个概念,想当然的工期,必然导致超期交房。超期交房必然引起赔偿,赔偿必然引发矛盾,矛盾不管你怎么处理都必然会影响企业形象,形象没了钱也就没的赚了。

15、一定不要只管理不服务

  物业管理是以提供各种服务条件形成的,做的时间长了,就容易觉得自己是这个小区的父母官,最终结果是被人家赶出小区。一定要始终想到,业主是我们的衣食父母。

篇3:住宅小区儿童游戏场规划设计

  住宅小区儿童游戏场规划设计

  户外生活是居民居住活动的重要组成部分,户外活动主要包括儿童游戏,青少年及成年人体育活动,老年人保健锻炼、散步、休息、邻里交往、老人聚会聊天、冬季晒太阳、夏季乘凉等。居住区建设应当按不同年龄居民活动的需要布置活动场地。设计儿童游戏场地布点应结合居住区的规划结构综合考虑,使各级游戏场地与绿地能够覆盖整个居住地区。

  根据目前国家标准确定的居住区公共绿地定额指标每个居民不少于1.5平方米,儿童游戏场地可按每个居民0.5~1.0平方米计算。

住宅区儿童游戏场一般可分为三种类型:

  1.针对3~6周岁幼儿的住宅组团级以下的幼儿游戏场地,场地规模一般为150~450平方米,最小场地规模为120平方米,每个儿童最小面积3.2平方米,一般布置在住宅庭院内,宅前屋后,在住户能看到的位置,结合庭院绿化统一考虑,要求无穿越交通。其服务半径小于或等于50米,服务于30~60户"20~30个儿童。主要器械和设施有草坪、沙坑、铺砌地、桌椅等。

  2.针对7~12周岁学龄儿童的住宅组团级儿童游戏场,场地规模一般为500~1000平方米,最小场地规模为320平方米,每个儿童最小面积为8.1平方米,多布置在住宅组团中心地区并布置在组团绿地内。其服务半径小于或等于150米,服务于150户的20~100个左右儿童,设有多种游戏器械和设施,沙坑、秋千、绘图用的地面、滑梯、攀登架等。

  3.针对12周岁以上青少年的小区级少年儿童游戏公园,场地规模一般为1500平方米以内,最小场地规模为640平方米,每人最小面积12.2平方米,布置在住宅组团之间,多数布置在居住小区级或居住区级的集中绿地内,以不跨越城市干道为原则。其服务半径小于或等于200米,服务于200户的90~120个青少年。须设有小型体育场地和较多的游戏设备,也可修建少年儿童文娱、体育、科技活动中心,儿童游戏场地常见设施有沙坑、水池、草坪与地面铺砌及墙体等。沙坑深度以30厘米为宜。每个儿童游戏时面积为1平方米,沙坑最好设在向阳处,既利于儿童健康,又可给沙土消毒。应经常保持沙土松软和清洁,定期更换沙料。规模较大的儿童游戏场可布置浅水游水池,水池深度以15~切厘米为宜,平面可选用各种形状、也可用喷泉、雕塑加以装饰,池水要常换。柔软的草坪是儿童进行各种活动的良好场所,同时还要布置一些用砖、石、预制混凝土及陶质地面板等材料铺面的硬地面。游戏墙及迷宫是常见的儿童游戏设施,游戏墙的线形可设计成不同形状,墙上布置大小不同的圆孔,墙面可有图案装饰。游戏墙尺度要适合儿童身高。迷宫是游戏墙的一种,其进出口应设计一个标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