百货商场营销策划工作误区

  百货商场营销策划工作误区

  出于将复杂的营销职能拆分细化的需要,百货店一般都有独立的策划部门。大多数叫"策划部",也有些企业叫"营销部"或"市场部",除了一些边际职能有所扩大或缩小,主要职能仍然在于:在百货店品牌和商品营销业务流程中,担当规划、统筹和参与实施的工作角色。

  就百货店营销体系的运行而言,策划部的角色相当重要:作好规划是实现百货店品牌增值和提高销售业绩的重要前提。但是,目前的策划部门都比较难于达到这样的角色要求,这里面有各种各样的主客观因素:有些企业中的策划职能,善于运作百货店品牌和搞品牌推广,这类角色的"扮演者"大约多由广告公司直接过度而来,对如何将商业品牌推广与商品促销有效结合起来,没有很好的办法;有些企业里,提到"营销"二字,很自然地和商品促销划了等号,既然是商品促销,那就主要是采购和营运部门的事情了,策划部要想参与,则无疑是"掣肘"的行为,策划部门处于一个比较尴尬的位置。

  策划的职能早已开宗明义,至于各个职能里,谁重要,谁次要,就整体营销作业而言,这些狭隘的利益问题,一定不能把它放在首位,因为,如果总是这样地争拗下去,企业内耗必然无始无终,经营业绩则永远也别想搞上去。

  所谓规划,就是在决定了方向和目标后,确定采用怎样的方法达到目标。在这点上,策划工作者应该拿出专业、科学和客观的方案,否则整个营销活动将事倍功半、得不偿失;所谓统筹,就是充分沟通,确保百货店这个复杂多职能的"有机体"协调运行,完成营销规划要求的动作步骤,并保证达到策划的要求,如果统筹能力弱化,则各职能必将各自为战,顾头不顾尾,最终一事无成。

  策划百货店品牌和商品营销活动,应注意避免以下三个误区:

第一、策划活动没有确定的目标和相对精确的效果预估标准。

  在一个责任机制匮乏,绩效管理失衡的组织中,产生这种情形是自然而然的事情。不确立目标,根据情况想怎么搞就怎么搞,这是多大的自由度?但如果你期望在这样的自由度里能够作出令人满意的营销表现,那是绝对不可能的。费用超支,"猫腻"多多,倒是完全有可能,至于结果,那自然是做成什么样,就是什么样了;没有效果预估标准,结果是活动搞成什么样都是好的,不好也总有这样那样的理由,大家"没有功劳还有苦劳"。做事情如果不去关注目标和绩效,只是为了做事而做事,是对企业极不负责任的行为。

  策划营销活动必须有明确的目标,如:某百货店的"夏日浓情,狂送大礼"活动规定,必须完成多少场次演艺明星的演出活动,卖场折扣参与比率必须达到百分之多少,媒体推广的频率为多少等等,都可以成为策划活动的目标,有了目标,相关的活动展开才能有章可循,完成结果的情况也才能有所比较;同样,营销活动在策划阶段就必须选择几个最好是可以量化的效果衡量指标,最直观和明显的,如:销售额增长比率,楼层客流增长量,以及随即抽样的活动效果满意和知会比率等等。通过对这些指标的衡量与判断,活动的质量和效果便可以显现出来;通过策划与实施结果的比较,找出问题改善点,可以在今后的策划中吸取教训,而对活动的综合评价也可以作为有效实施奖惩的依据。

第二、策划营销活动不能将品牌推广和商品促销有机结合起来

  店内比较突出的策划方案矛盾是,要么过于关注品牌推广活动及实施效果,要么仅仅只做商品促销。本来,百货店品牌和商品品牌只有很好地结合起来,以相辅相成的形式进行推广和宣传,才能达到最佳的营销效果,舍弃或忽略任何一面,都会使策划活动实施效果大打折扣,同时无形中浪费了一部分资源。一些百货店经常只做形式上的推广活动,如明星表演等,而无实质的商品促销活动,虽然吸引了客流但销售额始终无法有效增长;另一些百货店虽然在商品促销方面做了大量扎实的工作,但是由于不能很好的结合百货店品牌进行宣传,有效吸引顾客,导致商品促销的效果也不够理想。

  策划方案在起草阶段就必须全盘考虑,包括现场活动,商品打折或甩卖,以及媒体宣传策略等等,均作为活动的组合部分。具体实施时,应该是以整体的形象来面对目标顾客,使其对百货店营销具有全方位的立体感受和认知,以商品促销为基础,百货店品牌推广为先导,打出一套"组合拳",这样,策划活动才能收到比较理想的效果。

第三、策划活动,到底谁说了算?

  这个问题比较普遍,当组织面临一个流程比较复杂的工作任务时,这种本位主义的思想倾向尤其严重。其实,包括策划部门在内的企业各个职能部门,无不是为完成企业的各种日常工作活动而设立的有机整体的一部分,任何工作都得讲究协调沟通,统一行动,那种动辄想要"做老大"的念头实在是要不得。曾经听闻某百货店策划经理因感到自己的各项行动总受方方面面的牵制而愤然离职的事情,在现代组织中,实际上任何喜欢单打独斗的人都没有市场的,所以觉得这位策划经理也应对自己的所作所为反省一下。

  那么,如果谁说了都不算,这样的情况下,策划活动如何实施呢?其实,在规划阶段明确各个职能的职责和工作接口的问题,实施中各职能作好规定的工作,这就足够了。一次完整的营销活动结束,在总结经验和评估绩效时,我们只要根据策划时制订的一些工作要求,将其与实际完成的效果进行比较,再充分考虑因客观条件变化而产生的变化所带来的影响因素,综合、客观的进行评价,就能够判断出各个职能在活动中的表现,根据表现进行必要的奖惩和后续工作,相信在这样的良性循环下运作,组织的营销策划活动的实施效果将会越来越好。

  在目前零售百货行业竞争激烈的情况下,对策划部门的要求无一例外的都是求创意、博"出位"。但是,毕竟营销成果是组织整体活动所创造的结果,所以,策划部门在作好创意工作的同时,也应更加紧密地与兄弟部门合作,共同将营销策划工作做好。

篇2:商场规划设计原则

  商场的规划设计原则

一、人流动线的规划原则

  1、注重内外沟通,脉络清晰;

  2、注重立体人流的自然顺畅,平均分配关系;

  3、避免盲区和死角问题;

  4、合理设置宽度。

二、商场电梯布局的规划原则

  1、扶梯布局原则

  ①.商场的电梯部数,布局位置,要以有效疏散运载人流作为出发点;

  ②.避免电梯口的人流堵塞,电梯与过道衔接处的空间宽于过道,或有交*过道。

  ③.引导顾客向上购物

  2、垂直电梯的布局原则

  ①.货人分流

  商场垂直电梯,货梯与载人梯分开设置,实行有效的货流与人流的分流。

  ②.专用通道设置

  结合商场功能定位,避免行业经营冲突。

三、铺位布局规划原则:

  1、实用、利润、形象的统一

  商场铺位布局必须考虑到经营商家的实用性与合理性,同时更要兼顾到独立铺位与整体商场的协调性与互动性。

  2、尊重消费者的行为

  人性化设计,使消费者的消费过程显得更加自然顺畅和轻松愉快,购物方便且不易疲劳。

  3、面积按定位划分

  根据整个商场定位划分商铺的面积。20㎡以下占整个商场面积的10%,20㎡-40㎡占整个商场的30%,40㎡-80㎡占整个商场的20%,卖场占整个商场的40%。商铺进 深与门面比例不宜大于2:1。建议:B1、 F1为内置步行街、专卖店的形式,F2与F3为超级市场与专卖店相结合的形式。F4层为餐饮、娱乐行业。商铺面积尽可能小,但要便于自由组合。垂直动线及出入口处要宽敞明亮。F2、F3为宽敞明亮的超级市场,收银可统一设在F2,收银处对面可设一排经典商铺,发挥人流积聚处的最大商业价值,F4的商铺根据经营需要可略大一些。

4、使用率适中

  本项目的使用率控制在58%-65%之间。

四、商场内外部景观及商业小品设计原则

  以商场核心主题特色为基点,通过内外景观、小品的有效组合,与商场主题密切联系,保证内外景观、空间及与商场主题特色的和谐性与均好性。室外有足够的广场,作为促销场所和消费者休闲的公共区域。商场小品注重观赏性,大众化与艺术有机组合。

五、商场外立面设计原则;

  1、与定位结合;

  2、与商场的特色结合;

  3、与区域环境结合;

  突出创新性、协调性、综合性、超前性,体现时尚、流行、经典、开放这一主题

六、商场停车规划设计原则

  1、与商场规模定位结合,停车位数适当;

  2、停车购物的方便性,安全性;

  3、人车分流。

  4、引导人流。

七、商场广告位的规划设计原则

  1、尺寸与楼身搭配合理。

  2、位置与外立面协调,统一考虑。

  3、便于使用安装,更换。

篇3:商场内部装修设计原则

  商场内部装修设计的原则

  在商场内部确定上述安排对象的位置,使其满足一定的要求,达到一定的目标,就是平面布置所要研究的问题。由超级市场实行开架售货,顾客自选,因而超级市场平面布置的中心任务是设计顾客流动线。一条好的顾客流动线应该符合以下要求:

  1.充分利用商场空间,合理组织顾客流动与商品配置;

  2.顾客从入口进入在商场内步行一圈后离店之前必须通过收银台;

  3.避免出现顾客只能止步往回折的死角;

  4.尽可能地拉长顾客的回游时间、在商场内滞留时间,以创造销售机会;

  5.采取适当的通道宽度,以便顾客环顾商场,观察商品;

  6.尽量避免与商品配置流动线交叉。

  超级市场的组成与一般商场基本相同,分为营业、仓储和辅助三个部分,所以一般商场的平面布置原则对超级市场同样适用,有区别的主要是超级市场营业厅内部的平面布置。由于超级市场采用开架自选,在出口处集中结算的售货方式,与一般商场通过营业员直接售货的方式不同,因此超级市场营业厅的入口、出口,顾客流动线,货柜布置形式和商品陈列方式均与一般商场营业厅有所区别。

  超级市场营业厅面积大小没有具体规定,一般营业厅面积在300平方米以下为小型,主要经营食品,也销售一些洗涤卫生用品1500平方米左右为中型,主要销售食品和日用品;营业厅面积超过1000平方米为大型超级市场,大量经营食品和日用品、服装和家电产品等等,这时营业厅内部需要安装电视监控装置。

  营业厅人口通常设在顾客流量大的一边,人口较宽,而出口相应窄一些,根据出入口的位置,设计顾客流动线,以保持通道的畅通。为保证顾客单向通行,营业厅出口必须与人口分开,出口处安放自动收银机,一般情况下可按每500人设置一台。因为顾客不能将自己的物品带进营业厅内,所以在出入口外面要留有适当的顾客活动区域以及供顾客寄存随身物品的柜台。在入口处尚需留出供顾客选购物品所用的筐具、自选用手推车的位置(参见图一)。国外中型及大型超级市场大多在商场营业厅外划出互相连锁的自选用手推车区域,用车时投币开锁,用完后还车上锁硬币退回。

  营业厅的内部布置也很有讲究,首先要根据商品的类别进行区划设计,应使整个一层商场的商品均匀分布,避免东挤西稀或南轻北重。在以食品为主的超级市场,一般在人口处布置日常生活必需的食品以吸引顾客,方便采购,出口处常布置一些口香糖,香烟,杂志等商品,留待顾客排队付款时选购;非食品超级市场则突出主要商品。货架的具体布置和商品陈列要能使顾客均等地接近全部商品。营业厅的内部布置多采取直线型布置,旨在充分利用商场空间和合理组织顾客流动线。根据心理学研究成果,人的纵向视野宽于横向视野,视线上下垂直移动比横向移动方便,在商品陈列上改传统的横向陈列法为纵向陈列法,让陈列的艺术产生艺术的销售。其布局方法大多为格子式,当然这种格子式布局方法也有另种型式可供选择。可以看出,这种方法的优点是:商品敞开陈列,易于保持清洁,简化安全保卫;顾客熟悉陈列,方便自行选购。它的缺点也非常明显,布置单调缺乏创造力,测览场所有限难以留住顾客。

  同时,营业厅的内部布置还应考虑自选用手推车大小和商场内通道宽度,通道宽度包括通行区和活动区,它们受到货架的长短与布置方式,陈列商品的销售情况以及营业厅的顾客人数等因素的影响。活动区划分在货架旁边,使购买者可以或蹲或站选购商品,还可以在此装车;通行区要能够使两位推车者并行。此外,超级市场平面布置的其它方面如橱窗布置、节日装饰、 pop广告等等,总的来说应布局合理,消费流向畅通,光线明亮,色调柔和,这样将会吸引更多的顾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