停车场规范管理的建议

  关于对z停车场规范管理的建议

  公司领导:

  因z小区业主对停车场停车问题(安装车位锁)的反应较大,部分业主已多次进行串联签名活动,为了规范管理服务区域内停车场的管理,维护停车场车辆行驶与停放秩序,树立z的外部形象,打好z的品牌,缓解停车矛盾,化解业主因停车问题进行的串联活动,促使业主自觉购买停车位,为二期楼宇的发售打好坚实的基础。针对停车场停车现状,经与售后服务部研讨,共同建议采取以下措施规范停车场的使用和管理:

  一、z停车场基本情况

  1、总车位数:751个;

  2、人防工程内车位数:156个;

  3、AA栋车位数:34个、会所车位数:38个,共72个车位预留会所使用。

  二、建议车位管理模式:

  (一)建议停车场车位采取出售和部分出租及临停的方式

  方案一:A-D幢人防工程全部156个车位作为出租和来访客户的临停车位。

  重点说明:如其它业主对已出租或临停的车位有购买意向时,可书面告知车位租赁业主,明确其在同等价格的前提下有优先购买权,如其在规定的期限内没有作出答复的,视为其放弃优先购买权,在租赁期满后即可收回该租赁车位,并另行出售给购买车位的业主(出租协议中列明约定)。

  1)车位租期:1-3个月,每1-3个月办理一次租赁手续。

  2)管理模式:

  (1)业主到售后服务部办理车位租赁手续,签订《停车位租赁协议》(租赁协议明确租赁期限、租赁价格、车位优先出售等事项);

  (2)凭《停车位租赁协议》到客服中心前台办理车位情况登记;

  (3)到物业财务部缴纳租赁车位的相关费用;

  (4)缴费后物业财务部发出 "月租车位IC卡"至监控中心;

  (5)监控中心制作"月租车位IC卡";

  (6)业主在前台签领"月租车位IC卡"和车位锁遥控器。

  3)收费价格:

  收费项目计算单位收费标准批准文号备注

  月租收费元/辆.月360元湛价[20**]113号另加月管理费60元 共计420元

  白天临停收费元/辆5元湛价[20**]113号

  夜间临停收费元/辆10元

  方案二:A-D幢人防工程中部分车位:98个作为出租和来访客户的临停车位。

  管理模式:同方案一

  4)临停车位管理:

  临停车位只作为来访客户的车辆临时泊车使用场地,凭临时停车卡进出,按湛江市物价局相关规定收取车辆临停费用,只提供停放场地不作保管。

  (二)停车场车辆违规停放的管理

  对不按规定停放车辆、经劝阻不听者,将采取以下措施处理:

  A.对违规停放的车辆派发《违规停放车辆温馨提示》;

  B.对违规停放的车辆进行拍照留存;

  C.填写《违规车辆登记表》备查;

  D.对屡犯不改的车辆,用移车器进行拖车和锁车处理;

  附,1、停车场人防工程内车位平面图;

  2、停车位租赁协议;

  3、车位服务协议

  以上是z停车场规范管理的建议和措施,妥否,请公司领导批示。

  售后服务部:

  物业服务中心:

  20**年3月16日

篇2:住宅小区交通车辆、停车场管理规定

  交通车辆、停车场管理规定

  一、车辆的管理

  1、在摩托车、自行车停车场存放车辆的业主,必须遵守本规定,服从车管员的管理。

  2、需停放在小区内的自行车、摩托车,应存放在指定的地点,不得在小区内随便乱放。

  3、凡在收费停车场停放的自行车(指本小区业主的车辆),必须办理手续和按规定交纳停放费。

  4、凡在收费停车场保管的摩托车必须购买车辆综合保险。

  5、当车辆进入保管范围时,车主应向车管员领取存车牌号;当车辆离开时,必须将存车牌交还车管员,没有交还或存牌号与车上号码不符时,该车不得离开保管范围,违者车管员有权扣留该车或扭送派出所处理。

  6、无执照的自行车丢失时,管理处不负责赔偿。

  7、车管员要认真履行职责,发现车辆停放不整齐要及时整理。

篇3:住宅小区地面停车场管理规定

  地面停车场管理规定

  1、地面停车场由管理处负责维护管理,接受公安交通管理部门的检查,指导。

  2、固定使用车位的车主可到管理处办理停车场停车证,并将停车证放在挡风玻璃左侧醒目处,以便识别。按政府主管部门规定的标准交纳费用。

  3、车辆进入停车场应领取停车出入卡,出场时交回出入卡。车管员对进出停车场的车牌号码、进出时间,所发出入卡号等进行登记。认真执行规定,对可疑情况及时报告。

  4、车主的停车出入卡请随身携带,认真保管,作为出场凭证,若有遗失,要立即向管理处申明、补办。否则,后果自负。

  5、停放在停车场的所有车辆,车主必须锁好车门、车窗,贵重物品请勿留在车里。

  6、停车场若有交通违章,管理处将报请公安交通管理部门处理。

  7、若车主在停车场停车与管理处发生纠纷,应由双方协商解决,协商不成,可请仲裁机构予以仲裁或向小区所属人民法院提起诉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