房地产质量管理体系:数据分析

  房地产质量管理体系:数据分析

  1 目的

  为质量管理体系的适宜性和有效性进行评价,并确定在何处可以持续改进其有效性。

  2 适用范围

  适用于质量管理体系运行和控制的各类数据的分析。

  3 职责

  3.1行政事务部负责对质量管理体系运行和控制的有关数据进行收集、汇总整理及分析,提供改进的依据。

  3.2各职能部门负责收集、分析和处理其业务及职责范围内的各类数据。

  4 要求

  4.1所需收集的信息包括:各类质量记录、过程和产品的监视和测量信息,产品不合格信息、顾客投诉、内审及管理评审输出等。

  4.2确定收集和提供数据信息的渠道包括内部和外部的信息。

  4.3识别所收集信息的准确性,选择适当的统计技术或其他方法对所收集的数据分析,数据分析的输出应提供以下信息:

  a)顾客满意度的现状和趋势;

  b)管理和服务与顾客要求的符合程度;

  c)过程和产品的特性及趋势,包括采取预防措施的机会;

  d)有关供方产品、过程和体系的信息。

  4.4利用数据分析结果对质量管理体系进行评价和改进。

  4.5公司制定并实施《数据分析控制准则》。

篇2:数据分析控制程序

  数据分析控制程序

  1.目的

  收集和分析适当的数据,以确定质量管理体系的适宜性和有效性,并识别可以实施的改进。

  2.范围

  适用于对来自测量和监控活动及其他相关来源的数据分析。

  3.职责

  3.1质管部

  a)负责统筹公司对内、对外相关数据的传递与分析、处理;

  b)负责统筹统计技术的选用、批准、组织培训及检查统计技术的实施效果。

  3.2各部门

  a)负责各自相关的数据收集、传递、交流;

  b)负责本部门统计技术的具体选择与应用。

  4 程序

  4.1 数据是指能够客观地反映事实的资料和数字等信息

  4.2 数据的来源

  4.2.1 外部来源

  a)政策、法规、标准等;

  b)地方政府机构检查的结果及反馈;

  c)市场、新产品、新技术发展方向;

  d)相关方(如顾客、供方等)反馈及投诉等。

  4.2.2 内部来源

  a)日常工作,如质量目标完成情况、检验试验记录、内部质量审核与管理评审报告及体系正常运行的其他记录;

  b)存在、潜在的不合格,如质量问题统计分析结果、纠正预防措施处理结果等;

  c)紧急信息,如出现突发事故等;

  d)其他信息,如员工建议等。

  4.2.3 数据可采用已有的质量记录、书面资料、讨论交流、电子媒体、声像设备、通讯待方式。

  4.3 数据的收集、分析与处理

  4.3.1 对数据的收集、分析与处理应提供如下信息:

  a)顾客满意和(或)不满意程度;

  b)产品满足顾客需求的符合性;

  c)过程、产品的特性及发展趋势;

  d)供方的信息等。

  4.3.2 外部数据的收集、分析与处理

  4.3.2.1 质管部负责质量技术监督局、认证机构的监督检查结果及反馈数据、技术标准类数据的收集分析,并负责传递到相关部门。对出现的不合格项,执行《改进控制程序》。

  4.3.2.2 政策法规类信息由办公室及相关部门收集、分析、整理、传递。

  4.3.2.3 营销部及其他相关部门积极与顾客进行信息沟通,以满足顾客需求,妥善处理顾客的投诉,执行《改进控制程序》的有关规定。

  4.3.2.4 各部门直接从外部获取的其他类数据,应在一周内用《信息联络处理单》报告质管部,由其分析整理,根据需要传递、协调处理。

  4.3.3 内部数据的收集、分析与处理

  4.3.3.1 质管部依照相应规定传递质量方针、质量目标、管理方案、内审结果、更新的法律法规、标准等的信息。

  4.3.3.2 各部门依据相关文件规定直接收集并传递日常数据,对存在和潜在的不合格项,执行《改进控制程序》。

  4.3.3.3 紧急信息由发现部门迅速报告公司主要负责人或行政部组织处理。

  4.3.3.4 其它内部信息获得者可用《信息联络处理单》反馈给质管部处理。

  4.4 数据分析方式

  4.4.1 为了录找数据变化的规律性,通常采用统计方法。

  4.4.2 本公司基本统计方法的选择

  a) 对于市场、顾客满意程度、质量、审核分析一般采用调查表;

  b) 对产品的测量和监控,当合格率在正常控制范围内时可采用调查表法;当合格率低于质量目标的控制时,可采用排列图、因果图进行分析,找出主要的不合格项,分析原因,以便采取相应的纠正或预防措施;

  c) 对过程的测量和监控采用控制图法;

  d) 根据产品类别及对质量的影响,对产品的检验采用相应的抽样检验或100%检验。

  4.4.3 统计方法选用原则

  a) 优先采用国家公布的质量控制和检验抽样标准;

  b) 采用自己制定的统计方法,应证明它等效或优于国家标准的规定,并制定相应的鉴定程序。质管部对于检验和试验制定了《统计抽样规定》,报管理者代表批准实施。

  4.4.4 统计方法实施要求

  a)质管部负责组织对有关人员进行统计方法培训;

  b)正确使用统计方法,确保统计分析数据的科学、准确、真实。

  4.4.5 对统计方法适用性和有效性的判定

  a)是否降低了不合格品率,降低了加工损失;

  b)是否能为有关过程能力提供有效判定,以利于改进质量;

  c)是否提高了产量、利润和工作效率;

  d)是否降低了成本,提高了质量水平和经济效益。

  4.5 质管部每个月对各部门统计方法应用的记录进行监督检查,对主要的质量问题要求责任部门采取相应的纠正、预防措施,执行《改进控制程序》。

  4.6 统计记录的管理

  对于统计记录的管理要分清职责和权限,进行分级管理,各部门按照《文件控制程序》和《质量记录控制程序》,对统计记录进行有效的管理与控制。

  5 相关文件

  5.1 《过程和产品的测量和控制程序》。

  5.2 《质量记录控制程序》。

  5.3 《文件控制程序》。

  5.4 《改进控制程序》。

  5.5 《统计抽样规定》。

  6 质量记录

  6.1 《信息联络处理单》。

  6.2 《各类统计图表》。

篇3:质量数据分析控制程序

  数据分析控制程序

  1. 目的

  通过数据分析控制,证实公司质量管理体系的适宜性和有效性,并用于质量改进,确保质量体系的不断完善。

  2. 范围

  本程序适用于公司对规定的相关数据来源进行分析。

  3.职责

  3.1 工程部是公司数据分析的归口管理部门,负责指导检查各部门开展数据分析,并汇总结果,用于质量改进情况,

  3.2 各部门根据公司分管业务分别组织进行数据分析。

  4.控制程序

  4.1 工程部负责配合总经理工作部,对数据分析中使用的有关分析技术进行适当的培训。

  4.2 数据分析的信息来源包括以下几个方面:

  a)顾客满意;

  b)与产品要求的符合性;

  c)过程及产品的特性及趋势;

  d)供方。

  4.3公司规定需要进行数据分析的数据来源和责任部门为:

  a)策划营销中心负责市场调研与决策的原因以及顾客意见的数据分析;

  b)工程部负责组织项目部对工程建设控制能力评价和供方情况进行数据分析;

  c)财务与次产经营部负责经济活动分析中的数据分析;

  4.4 数据分析的方法包括但不限于以下内容:

  a)分层法;

  b)调查表法;

  c)对比分析、相关分析、平衡分析、显着性分析、回归分析等;

  d)图示法(因果图、直方图、排列图、网络图、横道图、关联图等);

  e)安全性评价和风险分析;

  f)量本利分析等。

  4.5 各部门每季对日常收集的数据进行一次数据分析,并对实施数据分析的结果加以应用,编制"数据分析报告单",于每季度末将分析结果报工程部。

  4.6 工程部对各部门数据分析的结果进行确认,每季汇总公司数据分析情况。

  5.质量记录

  5.1 QR24-01 数据分析报告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