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区规划指导思想

  东方明珠小区规划指导思想

  根据对基地周边区位的分析及小区本身规划的构思,规划可概括为:区域性 、生活性、景观性、可持续性。充分了解自身及周围环境特点,发挥园林景观优势,强化环境,提高小区的品质,目标将小区规划为健康休闲的园林住宅小区。

  (一)本小区规划布局,综合考虑周边环境,路网结构、水系、公建、绿地系统。遵循因地制宜、合理布置、生态化的设计原则,以人为本,注重社区的人性化设计,突出绿化水景与人文康体景观相结合的自然生态健康环境,体现绿色健康社区的特点。空间组织灵活多样,利用建筑体型的变化造就富于变化的空间形态。营造舒适宜人的物理环境与人文环境,促进人与自然及人与人之间的亲和关系,强调居住均好性和家园的人情味与亲切感。利用现状北侧水系,做好绿化水景环境设计,创造高品位的人居环境,使小区成为独具魅力的园林景观花园。

  (二)规划与住宅设计相结合,创造一个布局合理、设施完善、生活方便、利于管理、环境优美,具有时代精神的住宅小区。注重项目运作可行性,充分挖掘本顶目三面临街的商业价值,从规划布局到单体类型的选型与排布注重xx地区气候、居住习惯与市场适应性。全面提升本项目的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

  (三)具超前意识,依靠科技进步,加大科技含量,提高居住的舒适度,充分体现健康住宅的居住品味。强化温馨生活定位,为小区居民提供完善的服务配套设施以及优美舒适的休闲场所。

  (四)可持续开发原则, 强化分期发展,使小区的开发形成连动的规模效应。近期开发和远期发展相结合,从整个街区综合考虑,包括路网、市政设施等,结合各组团的中心绿地采用围合式与行列布局相结合的复合式建筑布局,以利于滚动开发,分期建设。注重项目运作可行性。

篇2:小区规划总平面布局方案

  东方明珠小区规划总平面布局

  xx规划以贯通用地Ⅰ、Ⅱ、Ⅲ区三个组团的弓形的干道、水系景观走廊为结构主轴,均匀串联起各主要公共空间和各个居住组团,体现较好的整体性、连续性和均好性。结构主轴作为小区内景观主线,对内在中间与作为整个居住小区的文化、休闲活动中心相通,在各个方位则与作为各组团的机动车交通干线的环路相连,使各组团结为紧密整体,其强烈的轴线性、连续性突出了xx小区整体规划的特性。

  结构主轴作为小区内景观轴线,以枝状模式和步行流线连接各居住组团,强化了小区的休闲性、景观性和私密性。

  (一)组团结构:根据小区的总体布局形态,在遵循原有规划划分的条件下,自然形成三个相对完整组团连接成为一个有机的整体。做到小区结构明显有机结合,充分显示小区的高尚品质。

  (二)平行布局、点状提升:小区的板式住宅以平行布局为主,以点式住宅作为点缀,南北向的板式平行布局可为住户提供良好的生活品质框架,折角住宅平面的组合、住宅层数的高低错落,使住户拥有更多采光面和景观视野,也丰富了小区的天际线及沿街景观,中心点式高层作为点缀,小区空间灵活,富有动态。

  (三)园林风格:地段显着的景观特点首先是滨水及xx的城市景观带,并且地下有丰富的水资源,其二是临近东侧的江滨公园。总体的意象是在三个组团内,通过水的纯净、宁静、清秀、畅旷美学特征,植物的生机勃勃,绿间盎然,综合景观小品与建筑,组合成为"绿化厅廊"的园林风格。

  (四)绿化贯穿:利用步行道、车行道的路边绿化及入口绿化广场及底层架空绿化将绿地连在一起,使组团的中心绿地相互渗透贯通,形成点、线、面相结合的小区绿化网络体系,同时辅以水系加以组织,形成收放有序生动活泼的水系,融于绿化网络中,最终形成绿草、水、景观小品、建筑艺术形态相融合的精品小区格局。

  分期建设:为适应开发的有序进行,有效引导小区的形成,I、II、III区相对独立组团结构,辅以相对开放的公共配套设施,可使每一个阶段的开发相互促动,同时保证每个组团建成后的形象完整性。

篇3:小区环保规划设计方案

  东方明珠小区环保规划设计

  本项目位于xx市xx区东南角、xx区与xx区的连接地带,东侧是城市主干道-xx,南侧是规划中的xx路和xx中、小学。西临规划中的xx,北侧是建设中的住宅区及已建成的xx.

  本项目总用地面积为89578.0平方米,规划地上总建筑面积268000平方米,地下室建筑面积为14996平方米。本次规划为xx小区一期的Ⅱ、Ⅲ区,一期总用地面积为35176.93平方米,地上总建筑面积为85913.7平方米。本次方案包括底层带商业网点的小高层、高层住宅; 12-18层二类高层住宅及相关配套公建会所、八班幼儿园。

  一、建筑部分

  高层住宅部分为分体式空调,备用发电机房、高低压变配电室、水池、泵房等分区域均设于地下一层。

  (一)发电机房、泵房等设备用房墙体采用190空心砖砌,内墙面与顶棚均作内贴矿棉毡,外包铝板网吸音墙。

  (二)生活水池与消防水池分开设置,生活水池选用玻璃钢水池,以确保生活用水水质要求。

  (三)地下一层发电机房及厨房的烟囱结合主楼直上屋顶,实现高空排放。

  (四)Ⅱ、Ⅲ区分组团分设若干垃圾收集点,服务半径小于70米。沿小区内主干道及人流密集处设若干废物箱,间距约为50米。

  (五)结合各个组团的景观设计及周边绿地,适当种植大乔木,小灌木等适应洛阳地区树种,结合休闲绿地,创造宜人的社区环境。同时能起到很好的隔声减噪的作用。

  二、给排水部分

  (一)本工程室外排水采用雨污分流,室内污水经三级化粪池处理后排入城市污水管网。

  (二)本工程水泵房设于Ⅱ地块3#楼地下室,水泵均采用减振及减噪措施。

  (三)生活水池选用玻璃钢水池,屋顶水箱采用玻璃钢水箱,并设置有水箱自动清洗设备,提高用水水质,地下生活水池单独设置,减小用水循环时间

  (四)洁具采用节水型。

  三、电气部分

  (一)本工程电气产品均为无噪声无污染环保型产品,对环境无影响。

  (二)柴油发电机组原则上为消防应急专用,机组放在地下层,可利用大地本身及建筑结构墙体对噪声的吸收,以减少对环境的噪声污染;机组排烟管道上装有消声器,以降低排气噪声;机组底座安装减震垫;柴油机废气利用竖井排放高空以降低对大气的污染。

  四、通风部分

  (一)选用高效、节能、低噪音和低振动的设备。主要有风机、水泵。

  (二)对噪音较大的设备采用隔音消音处理,包括设置通风、风管上设消音器、机房设吸音板等。

  (三)对有振动的设备采用隔振措施,包括采用橡胶或弹簧减振器,弹性吊架、柔性接头等。

  (四)发电机组配置排烟消声装置,排烟管接至高层屋面排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