设备备品备件管理办法

  设备备品备件管理办法

  1.目的

  设备备品配件管理工作是设备管理与维修工作中的主要一环,认真搞好备件的科学管理和合理储备,对于确保设备的正常运转,缩短设备维修的停歇时间,起着十分重要的作用。

  2.范围

  本管理办法包含生产厂所有的设备设施的备品备件

  3.职责

  3.1凡属规定范围的自制和外购备件,均由设备科负责备件储备.

  3.2需要外购的配件由设备科提出采购需求计划,报厂部批准上报总部同意后方可采购。

  3.3采购需求计划批准后由仓储科负责上采购平台下达采购计划。

  3.4自制备件由设备科负责根据设备备件消耗情况,制定需求计划,提供备件图纸经厂部审核后交生产计划科安排相关车间制造,经检测合格后方可入库。

  4.0备件储备原则

  4.1三道工序以上,连续加工时间超过两天的易损零件。

  4.2使用期限不超过设备修理间隔期的易损零件。

  4.3使用期限超过设备修理间隔期,但同类型拥有量较多的零件。

  4.4需要外购订货或外协加工的易损零件。

  4.5多次故障证实易于损坏的各种铸锻件。

  4.6影响生产的关键,重点设备机型所必备的零部件。

  5.备件的技术管理

  5.1备件基础资料的编制:设备科维修人员应根据已有技术文件(图纸及说明书)编制机械备件卡、滚动轴承卡、电气元件卡、皮带链条卡、皮碗、油封与液压气动元件卡,即五卡。对缺少技术文件的设备应由大修技术人员结合大修进行解体、测绘、编制五卡。

  5.2备件储备定额的修订:随着产品、生产工艺,设备机型及数量的变化,设备维修人员应结合备件的消耗情况,对备件储备定额进行必要的修正和补充,使备件储备定额趋于合理、完善,以取得较好经济效果。

  6.备件的计划管理

  6.1备件的计划编制

  6.1.1凡有储备定额的备件,均由备件仓库根据最低储备量提出缺件清单,报设备科编制计划,经审核批准后,统一安排。由设备科报采购部组织采购。

  6.1.2无储备定额的零部件,应有设备维修人员经预测后编制更换件清单,经审核、批准后,由设备科报采购部采购。

  6.1.3备件生产计划,应作为生产任务指标之一进行考核。

  6.2维修备件的申请要求。

  6.2.1车间维修所需备件,需经设备科主管人员审核,厂部批准后报采购部安排实施。

  6.2.2设备事故造成的检修急件,由设备科分析事故后,优先提供。

  7.备件的管理工作

  7.1备件的入库。

  7.1.1在申请计划内和订购新设备带来的备件方能入库,其他流程不符或手续不全的备件一概不得入库。

  7.1.2备件入库必须由交库人填写“备件入库单”入库备件必须有质量合格证。

  7.1.3备件入库后应进行登记入帐,涂油、防锈、挂上标签,并按设备型号或备件形状分类存放。

  7.2备件的保管。

  7.2.1入库的备件要保存好、维护好、不丢失、不损失、不变形,定期检查涂油。

  7.2.2备件放置应做到“三清”(规格清、数量清、材质清)、“两齐”(库容整齐、码放整齐)、“三一致”(帐、物、卡一致)、“四定位”(区、架、层、号定位)。

  7.2.3备件应建立分类明细台帐,凭入库单、领料单、退库单、报废单登帐,做到日清、月结、季报、年终盘点,帐、卡、物一致。

  7.2.4关键、精密备件采取特殊措施保养和保管。

  7.2.5备件库必须具备防火、防盗设施。

  7.3备件的领用

  7.3.1对不同的备件,要有相应的领用办法和审批手续。

  7.3.2备件发出后要及时登记和销帐。

  7.3.3对有回收和利用价值的旧备件,要以旧换新。

  7.3.4领出的备件因特殊原因需要退库时,应填写退库单,如不是原物时,应拒绝退库。

  7.4备件的处理

  7.4.1设备报废、改进后,如已无此型号设备,无用的备件要及时处理销帐。

  7.4.2备件因图纸错误、工艺不当、保管不良等原因不能使用时,由设备维修人员查明原因,提出防范措施后,报厂部审核总部批准报废。

  7.4.3备件管理工作,要贯彻勤俭节约的方针,对废旧备件要在不影响质量的前提下,大力开展修旧利废工作。

篇2:厂设备维护保养制度

  厂设备维护保养制度

  一、目的:建立设备维护保养标准,使设备安全正常运行,以满足生产需要。

  二、适用范围:本制度适用于本厂生产设备的维护保养工作。

  三、责 任 者:

  1 本厂设备管理部门负责对全厂各部门设备维护保养工作进行检查、监督、考评与管理。

  2 车间主任和设备员(或各科室主管人员)负责对本部门的设备维护保养工作进行检查和考评。

  3 班组长和班组设备员,负责对本班组设备维护保养工作进行检查和考核。

  4 操作人员(包括机、电、仪维修人员)负责自己操作设备的维护保养工作。

  四、正  文:

  1 对所有的设备都要实行以操作人员为主,机、电、仪维修人员相结合的包机包修制。设备归谁操作,由谁维护。做到分工明确,责任到人。

  2 设备维护保养工作必须贯彻“维护与计划检修相结合”、“专业管理和员工管理相结合”的原则。包机人员对自己负责的设备要做到正确使用、精心维护,使设备保持完好状态,不断提高设备完好率和降低泄漏率。

  3 设备使用单位负责起草设备操作维护保养规程,并报设备管理部门审批。厂部批准后,使用单位应按规程严格执行,不得擅自改变。如需更改,必须报设备部门批准备案。

  4 车间要定期组织操作人员学习设备操作和维护保养规程,进行“三会”教育(即会使用、会维护保养、会排除故障)。经理论和实际操作技术考核合格后,方可独立操作。对主要设备的操作人员,要求做到相对稳定。

  5 操作人员必须做到下列主要工作:

  5.1 严格按操作规程进行设备的启动运行和停机。

  5.2 严格执行工艺规程和巡回检查制度,按要求对设备工作状况(温度、压力、震动、异响、油位、泄漏等)进行巡回检查、调整并认真填写运行记录,数据要准确。严禁设备超压、超温、超速、超负荷运行。

  5.3 操作人员发现设备出现异常情况时,应立即查找原因,及时消除,对不能立即消除的故障要及时反映。在紧急情况下(如有特殊声响、强烈振动、有爆炸、着火危险时),应采取果断措施,甚至停机处理。并随即通报班组、车间领导和有关部门。在原因没查清,故障没有排除的情况下,不得盲目启动,并将故障做好交班记录。

  5.4 认真做好设备润滑工作,坚持“五定”、“三级过滤”。即五定:定人、定点、定质、定量、定时。三级过滤:油桶、油壶、注油点,每倒换一次容器,都必须进行过滤。

  5.5 对本岗位内的设备(包括电机)、管道、基础、操作台及周围环境,要求班班清扫,做到沟见底、轴见光、设备见本色。环境干净、整齐、无杂物,搞好文明生产。

  5.6 及时清除本岗位设备、管道的跑、冒、滴、漏,努力降低泄漏率。操作人员不能清除的泄漏点,应及时通知机修人员清除。

  5.7 严格执行设备运行状态记录,记录内容包括:(1)、设备运行情况。(2)、发生的设备故障。(3)、存在问题及处理情况。(4)、设备卫生及工具交接情况。(5)、注意事项。

  5.8 设备停机检修时,应积极配合机修人员完成检修工作,参加试车验收。

  6 机、电、仪维修人员,必须做好下列主要工作:

  6.1 定时对分管设备进行巡回检查(每日1~2次),主动向操作人员了解设备运行情况,

  及时消除设备缺陷,并作好记录。对一时不能处理的故障应及时向车间设备维修人员反映。按车间安排执行。

  6.2 指导和监督操作人员正确使用和维护设备,检查设备润滑情况,发现违章操作应立即予以纠正,对屡教不改者,应向车间主任报告给予处理。

  6.3 设备维修人员定期对电器仪表及配电进行清扫,保证电器仪表灵敏可靠。

  6.4 按时、按质、按量完成维修任务。

  6.5 设备发生临时故障时要随叫随到,积极进行检修。

  7 对本岗位范围内的闲置、封存设备应定期进行维护保养。

  五、检查:

  1 检查制度的实施情况和设备实际保养状况。

  2 按厂部对车间、车间对班组、班组对个人三级进行按月考核,并给予相应的奖罚

篇3:规划设计公司办公设备和用品管理规定

  办公设备和用品管理规定

  3.1公司办公设备和耐用品由办公室统一计划经公司经理批准后购置并登记注册。根据工作需要个人领取使用和保管,同时签字备案。

  3.2办公用纸张、耗材、文具、设备、低值易耗品等由办公室统一计划购置和发放,部门(项目)负责人统一领取并指定专人保管。

  3.3各部门(项目)公文、材料印制前,须到办公室审稿并签字,经公司经理批准方可打印。

  3.4报刊征订由各部门(项目)根据业务需要列出计划,由办公室汇总报公司经理审批后办理。办公室应搞好日常的报刊收发工作。

  3.5业务图书资料的购置,由个相关部门(项目)列出计划,经公司经理批准后购置,验收登记后方可报销,并由办公室统一保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