水浒传读后感:浪子燕青

  浪子燕青---才貌双绝天巧星

  燕青心细,忠心,义气。吴用设计扮算命先生要卢俊义去避祸,回北京时并不知家中已发生诸多变故,已经穷困潦倒靠行乞度日的燕青,为了让卢俊义知道这里发生的事情,便“头巾破碎,衣裳褴褛,看著卢俊义,伏地便哭。”他告诉卢俊义:“自从主人去后,不过半月,李固回来对娘子说:‘主人归顺了梁山泊宋江,坐了第二把交椅。’当是便去官司首告了。他已和娘子做了一路,嗔怪燕青违拗,将一房私,尽行封了,赶出城外;更兼分付一应亲戚相识:但有人安著燕青在家歇的,他便舍半个家私和他打官司:因此,小乙在城中安不得身,只得来城外求乞度日。小乙非是飞不得别处去;因为深知主人必不落草,故此忍这残喘,在这里候见主人一面。

  若主人果自山泊里来,可听小乙言语,再回梁山泊去,别做个商议。若入城中,必中圈套!”句句实情,卢俊义却句句听不进去,自负了得。说到贾氏,燕青明白的说了实情:“主人脑后无眼,怎知就里?主人平昔只顾打熬气力,不亲女色;娘子旧日和李固原有私情;今日推门相就,做了夫妻,主人回去,必遭毒手!”燕青此时是直人直语,并没有回避那些令人难堪的话题,想让卢俊义惊醒。可是招来了卢俊义的一句“放屁”和飞起的一脚。

  燕青已经做得足够,算得上是有良心的人,可是燕青感恩,为了报答卢俊义的养育之恩,当卢俊义被押进牢房之后,本身要靠乞讨度日的燕青,要来了参羹冷炙也舍不得自己吃,还想到要给卢俊义留下来。卢俊义被押上路之后,燕青就一直跟定了,最后射死两个公人,救了卢俊义一命。背着负伤的主人上梁山泊。卢俊义二次被抓后,他拼了一死前往梁山泊搬救兵。

  帅气的燕青

  浪子燕青在《水浒传》第六十一回才出现,但其一出场就给人以耳目一新的感觉。出场词沁园春是这样介绍浪子燕青的:“唇若涂朱,睛如点漆,面似堆琼。有出人英武,凌云志气,资禀聪明。仪表天然磊落,梁山上端的夸能。益州古调,唱出绕梁声,果然是艺苑专精,风月丛中第一名。听鼓板喧云,笙声嘹亮,畅叙幽情。棍棒参差,揎拳飞脚,四百军州到处惊。人都羡英雄领袖,浪子燕青”在《水浒传》中,很少能看到作者不吝笔墨为某一人物进行称赞的,可见作者施耐庵对浪子燕青是多么喜爱。燕青一表人才,英俊倜傥。燕青风流俊俏的仪表非常招人喜欢,在泰安州打擂时,惹得台上台下“如搅海翻江相似,迭头价喝彩”(第74回)。人都喜欢美的,燕青出去办事,未曾开口先赢得别人好感。李师师见到燕青喜欢上他也在情理之中。如果说燕青的帅气迷住了李师师,那还只是对了一小半,更重要的燕青的多才多艺

  多才艺多的燕青

  燕青第三个长处是多才多艺,“更兼吹的,弹的,唱的,舞的,拆白道字,顶真续麻,无有不能,无有不会”(第61回)。北宋时城市兴起,歌楼舞馆林立,弦歌之声不绝于筵席。办事少不了要在酒席上,宋人爱在吃饭时听个曲唱个词,燕青对这些全是拿手好戏。试想,一边喝酒吃饭,一边吹拉弹唱,其乐融融,关系自然热乎,办事自然顺利。燕青在李师师处,投其所好,吹箫唱曲,“端的是声清韵美,字正腔真”(第81回),哄得李师师满心欢喜,才有面见皇上的机会。和李师师的对话的体自然,回答李师师问题能言善辩、口舌利便;呜呜咽咽,吹一曲箫管,博了李师师的喜欢;展出一身花绣,引逗的李师师十分欢喜。燕青征服了李师师,可是燕青知道自己此行的任务是什么,要达到的目的是什么。不是燕青不解风情,李师师露面在燕青眼里是:“别是一般风韵:但见容貌似海棠滋晓露,腰肢如杨柳袅东风,浑如阆苑琼姬,绝胜桂宫仙姊。”燕青懂得欣赏李师师,可同时他懂得自己的使命,情急之下,灵机一动,拜了李师师为姐姐,八拜拜住那妇人一点邪心,所以书中赞:“他燕青心如铁石,端的是好男子。”风流燕青,才情四溢,却并没有泛滥,风流而有度,这才是燕青

  在李师师的安排下见到天子,一曲减字木兰花,声情并茂,把梁山的事情作为引子提了出来:“听哀告,听哀告!贱躯流落谁知道,谁知道,极天罔地,罪恶难分颠倒。有人提出火坑中,肝胆常存忠孝,常存忠孝,有朝须把大恩人报!”并详详细细将梁山的想法和前次招安的情况给天子说得清清楚楚。圆满完成梁山的重任。

  燕青的才艺高还体现在“拆白道字,顶真续麻”上,宋代国策重文轻武,文人士大夫地位尊崇,因此文人玩的一套文字把戏很是流行。这里提到的“拆白道字”和“顶真续麻”就是两种文字游戏,“拆白道字”是把一个字拆成两个字嵌在句子中说出来,如黄庭坚把“好”“闷”两字拆成“你共人女边着子,争知我门里挑心”。杨修之死里的杨修用的一人一口酥和门里添火就是阔,大王嫌门太阔了就是拆白道字,“顶真续麻”是下一句首字接上一句尾字,如“断肠人写断肠词,词写心间事,事到头来不由自,自寻思,思量往日真诚志,志诚是有,有情谁似,似俺那人儿”。这些游戏文字的内容多半是些风月闲话,打情骂俏,最适合在酒饭桌上逗乐调笑活跃气氛,燕青说这些张嘴就来,不用打草稿,和人交流又近了一层。若是板着个脸一本正经,开口闭口忠孝节义有谁爱听,更别说想和人打交道办事情了.

  燕青的才艺还体现在燕青见闻广博,头脑灵活,“说的诸路乡谈,省的诸行百艺的市语”(第61回),这简直是个全才。和人打交道先要和人说话,但人和人之间常常因为各种原因,如职业、地域、性格、年龄等因素的不同而缺少共同语言。我们也有这样的体会,许多年的老朋友,见面后除了问些现在干什么家里人都好就没话说了,多少有些尴尬。碰到外地人更是如同碰到外国人,大家说得满脸是汗,却谁也不知道对方说什么。古时虽也有韵书统一文字发音,但那时教育不普及,识音韵的只是少数人。燕青在交际时却没有这些隔阂,他和谁都有共同语言,都能说到一块。如在东京万寿门,燕青“打着乡谈”学着公人口吻虚张声势,顺利混进城去,这时戴宗只能一声不响跟在后面(第81回)。

  武功高强的燕青

  《水浒传》中写道:“自幼跟卢员外学得这身相扑,江湖上不曾逢着对手”。一对一的单挑,就连其师傅玉麒麟卢俊义也不是对手,可以说,如果是徒手格斗,浪子燕青打遍天下无敌手。浪子燕青的武功非常有特色,其武功不是以韬略(如豹子头林冲、双鞭呼延灼那样对行军布阵、统率三军深有研究,可以决胜于两军阵前)取胜,也不是靠神力(如花和尚鲁智深、黑旋风李逵等人那样神力盖世,靠一身蛮力横扫千军)取胜,浪子燕青用的是巧劲,就像是中国内家功夫中的太极拳,四两拨千斤,是典型的内家功夫,就连天不怕、地不怕,翻了脸宋江也敢骂的黑旋风李逵也忌惮浪子燕青三分。李逵若不随他,燕青小厮扑,手到一交。李逵多曾着他手脚,以次怕他,只得随顺.施耐庵对浪子燕青赞赏有加,

  燕青的绝活川弩和相扑,总是在极需要的时候出现,可是每次当他使出来的时候就是惊艳一现!

  第一次燕青是在树林中放箭救自己的主人卢俊义,两箭两中,这不但是救人,不仅包含了燕青对主人深切的关爱和对迫害人的公人的痛恨,而且是对多行不义的人的最后了解,!

  在没羽箭张清的连打十五名梁山好汉的时候,“燕青在阵门里看见,暗忖道:‘我这里,被他片时连打一十五员大将;若拿他一个偏将不得,有何面目?’放下杆棒,身边取出弩弓,搭上弦,放一箭去,一声响,正中了丁得孙马蹄,那马便倒,却被吕方、郭盛捉过阵来。”这一箭实在是事关面子的一箭,偌大的寨子,众多的人员,被张清的石头打得落花流水,如果不捉了丁得孙,那梁山好汉的颜面就彻底荡然无存了。燕青的川弩就象燕青的人一样,低调的生活,偶尔露出的就是惊人的光彩。

  燕青智扑“擎天柱”是后半部书中比较好看的章节。燕青在这回表现的让人服气,正如书中所说:“话说这燕青,他虽是三十六星之末,却机巧心灵,多见广识,了身达命,都强似那三十五个。”机巧心灵、多见广识、了身达命,三个词正是燕青的风采所在。一身山东货郎的打扮,而且会唱几句货郎转调歌,去会两年没有遇到对手的任原。一切的表现不温不火,但是从头到尾燕青心中有数。从劈牌到上擂台,整个过程燕青只做不说。“鹁鸽旋”那惊艳一摔,真是大快人心。

  当梁山上的好汉以宋江为首,想出种种办法讨好高俅的时候,燕青不声不响用一招“守命扑”放翻了高俅,在燕青的举动中,应该包含了某种不满,他本是个聪明透顶的人,应该能够揣摩着宋江等头领的心思来行事,让让高俅,博得高俅的兴奋和痛快。可是燕青毕竟是燕青。他用自己的方式表达了不满。对于这样欺压百姓的贪官,没有比放倒他更让人解气了。

  秋林渡燕青初学弓箭,向空中射箭,箭箭不空。却须臾之间,射下十数只鸿雁,因此诸将惊讶不已。初学射箭,就有这样的成绩,连读者也惊讶不已了,这是燕青的过人之处。

  善交的燕青(情商)(情商是理解他人及与他人相处的能力)

  燕青是梁山泊第一流的交际人才。

  第七十一回梁山英雄排定座次后,宋江要到京城看花灯,实则是为自己的招安探探路。此时燕青的外交才干还未显山露水,宋江也没打算带他,只是李逵闹着要去,宋江只好要燕青陪去,任务无非是看住李逵。没料想燕青是那种给点阳光就十分灿烂的人物,一到东京就粘上了徽宗皇帝的宠姬李师师,而且引宋江进了档,与此花魁娘子对坐饮酒。徽宗从地道来时,宋江一伙“闪在黑暗处”,偷窥了皇帝与师师的幽会,得睹天颜。因为这一次的突出表现,后来的招安之事,宋江几乎交与燕青一手操办。浪子燕青果然不负重托,以琴箫之和迷住李师师,凭一唱一哭打动了徽宗,进而将宋江欲受招安的意思和盘托出,使徽宗了解了童贯、高俅等人兵败梁山的实情,下定了招安梁山好汉的决心。

  接下来的问题,是要解决谁去招安。朝廷第一次招安不成,就是用人不当。宋江等在山寨就议定,非宿太尉出马不能成功。

  燕青面见天颜后,和戴宗去见太尉。但太尉“是今上心爱的近侍官员,早晚与天子寸步不离,归早归晚,难以指定。”燕青当机立断,在街上跪下挡驾,用一封旧友书信和金珠宝物,将宿太尉搞定。招安的准备工作,至此被燕青做得滴水不漏。梁山一伙接受招安,已是水到渠成。

  宋江人生中的头件大事,就是招安,而招安的关键人物就是燕青。在整个事件中,其察言观色的明慧、八面玲珑的机巧、见风使舵的急智、当机立断的果敢、操控大局的魄力,叫人击碎唾壶。可以说,无燕青则无梁山的招安。至于招安的对错,本不是燕青的责任。以他的身份,只是干部,不能影响梁山的决策。只可惜燕青身在江湖,通身才胆,只能用于招安了。

  燕青之为人,可谓锦口绣心。在大名府时,他是卢俊义的家奴,只有忠诚于卢一人即可。上得梁山,人际关系就得十分复杂,有多重关系需要处理。首先是与卢俊义的关系,从最后他离开卢俊义时的情形看,他们的主仆身份是没有变的,他自始至终保持了对卢俊义的忠诚。第二层是与宋江的关系。宋江是梁山的首脑,燕青是他的部下,因此,燕青在梁山除了要处理好与卢俊义的主仆关系,还得处理好与宋江的上下级关系。燕青上山不久,即取得了宋江的高度信任,成为宋江最主要的心腹。宋江对他的倚重,超过了很多江州时期的弟兄。

  第三层关系是与梁山上的各位弟兄。卢俊义在梁山上,处境其实非常尴尬。卢俊义才上山,宋江就要让位于他,被李逵、武松等一顿吵闹,只得作罢。打下曾头市后,宋江又要让位,结果吴用、李逵、刘唐、鲁智深等人,有的唱红脸,有的唱白脸,又给搅和了。后来虽然坐了第二把交椅,卢俊义和这些人的关系,能好到哪儿去?以燕青的身份,很容易两头受气,里外不是人。燕青却智义双修,把这些兄弟都摆平了。反对卢俊义当一把手的黑旋风李逵,和燕青几乎成了最好的朋友,左一个“小乙哥”,右一个“小乙哥”。燕青到泰安打擂要跟着去,燕青进城看灯也要跟着去。柴进、戴宗与宋江是生死之交,梁山上的资深头领,都与燕青十分友好。燕青下山去办招安事,戴宗主动要“帮他去走一遭”;打方腊时,柴进欲入虎穴,到方腊身边当卧底,对宋江提要求:“只是得燕青为伴同行最好。”宋江特地行文从卢俊义处调来了燕青,使与柴进一同前往。从时间上看,燕青与这些人实在交浅,但他们都视燕青为生死之交,燕青为人水平之高,梁山泊里实无能出其右者。

  冷静理智的燕青

  (面对挫折、摆脱困境和超越困难的能力AQ)

  在《水浒传》中,作者施耐庵以对浪子燕青满腔的喜爱,不吝笔墨地描绘了浪子燕青的本领,同时对浪子燕青的功绩予以赞颂。浪子燕青的过人之处就是能为别人所不能为。作者施耐庵通过多件事昭示了浪子燕青的能力及功绩。其中一件事,为及时雨宋江及梁山好汉挽回声誉。浪子燕青与黑旋风李逵在大闹京城回山途中,路过离荆门镇不远一个大庄院,因天晚,借宿庄中。李逵因为没酒喝睡不着,听到刘太公、刘太婆在里面哭了一夜,经询问得知,刘太公年方一十八岁的女儿被梁山泊头领宋江抢走。施耐庵在《水浒传》中写道:“李逵便叫燕青:‘小乙哥,你来听这老儿说的话,俺哥哥原来口是心非,不是好人了也。’燕青道:‘大哥莫要造次,定没这事!’”。可见,燕青在处理突发事件时是非常冷静的。待到黑旋风李逵回到梁山,砍倒了杏黄旗,把“替天行道”四个字扯得粉碎,宋江大怒,质问黑旋风李逵他的过失时,李逵气做一团,竟然说不出所以然。燕青则一五一十地向宋江讲明了他俩一路上的见闻,说明了李逵暴怒的原因。随后,在燕青的周旋下,既除掉了冒充宋江的盗贼,救回了刘太公的女儿,又说服宋江、李逵兄弟和好,挽回了梁山的声誉。彰显出浪子燕青思路清晰,善于处理困难能力的体现。

  聪慧的燕青(IQ)

  智力表现多个方面,如观察力、记忆力、想象力、创造力、分析判断能力、思维能力、应变能力、推理能力等

  燕青有见识,有自信,有经验。刚开始吴用扮算命先生来要卢俊义要避祸的时候,燕青就看到了事情的蹊跷:“主人在上,须听小乙愚言:这一条路,去山东泰安州,正打梁山泊边过。近年泊内是宋江一夥强人在那里打家劫舍,官兵捕盗,近他不得。主人要去烧香,等太平了去。休言夜来那个算命的胡讲。倒敢是梁山泊歹人,假装阴阳人来煽惑主人。小乙可惜夜来不在家里;若在家时,三言两语,盘倒那先生,倒敢有场好笑!”可是卢俊义没有听他的话,事情的发展恰好按照燕青的说法发展了下去。

  燕青几次在京城的活动有很清晰的层次,这说明燕青的理性很强,办事情条理清楚、处置有度。见李师师是为了通过她见到皇帝,见到皇帝通过给自己求得赦免令而说清楚梁山的情况,让皇帝心中有数;同时去见宿太尉,把希望宿太尉前去招安的意思传达给他,是因为招安一定要有一个合适的人去实施这项工作。尤其在李师师的面前把持有度现出男儿本色。

  燕青能够善用计谋,考虑事情比较周全。当卢俊义等得破奚胜六花阵,王庆差伪都督杜领十二员将佐,兵马二万,前来救援的时候,燕青先是劝卢俊义不要出战,劝说未果的时候,他要了五百人的队伍,去给卢俊义的战斗不声不响的作了补救。幸得燕青砍伐树木,于桥两傍,搭完浮桥,卢俊义的军士得以渡河渡,救了二万人的姓名。

  征讨方腊结束功成名就时,浪子燕青深明进退之理,极力劝说主人玉麒麟卢俊义退隐。浪子燕青用历史事实规劝主人玉麒麟卢俊义:“私去隐迹埋名,寻个僻净去处,以终天年。”“主人岂不闻韩信立下十大功劳,只落得未央宫前斩首。彭越醢为肉酱。英布弓弦药酒。主公,你可寻思,临祸到头难走。”在玉麒麟卢俊义执意追求荣华富贵时,浪子燕青毅然决然地退隐江湖 “燕青道:‘既然主公不听小乙之言,只怕悔之晚矣。小乙本待去辞宋先锋,他是个义重的人,必不肯放。只此辞别主公。’卢俊义不从,燕青纳头拜了八拜。当夜收拾了一担金珠宝贝挑着,迳不知投何处去了。”燕青的见识是长远的,他的见识也是智慧的见识。如此理智的劝说,卢俊义仍然听不进去,没奈何燕青只能独自功成身退了。让我们想起了汉初三杰的张良,他目睹彭越、韩信等有功之臣的悲惨结局,联想范蠡、文种兴越后的或逃或死,深悟“狡兔死,走狗烹;飞鸟尽,良弓藏;敌国破,谋臣亡”的哲理,张良乃自请告退,摒弃人间万事,专心修道养精。

  燕青的离去,是因为洞透了人生的底蕴,“若燕青,可谓知进退存亡之机矣。”他最后留给宋江一纸辞书并四句口号:“燕序分飞自可惊,纳还官诰不求荣。身边自有君王赦,洒脱风尘过一生。

  由于深受儒家思想的熏陶,难以逃离忠君思想。作者施耐庵在创作《水浒传》时怀着彷徨、矛盾的心态塑造了一个几乎完美的救世的形象——浪子燕青。并真实地展现了理想和现实的矛盾,燕青的塑造,可以说,浪子燕青的形象中隐藏着作者施耐庵的影子。其实质是寄寓了作者的思想。人们爱看《水浒传》,不仅仅是因为它刻画了农民的反抗精神和揭露了封建社会如何黑暗,而且也是因为它使我们感受到了作者对于现实积极探索和对历史的深刻反思。

  浪子燕青,就必须了解作者施耐庵的生平。作者施耐庵对浪子燕青的具体人物形象其实是与作者施耐庵的生平密切相关的。施耐庵,是孔子七十二子弟之一施之常后代,祖籍泰州海陵县,住苏州施家巷,后迁居当时兴化县白驹场(今江苏省大丰市白驹镇)。元末明初人。施耐庵自幼聪明好学,才气过人,事亲至孝,为人仗义,深受儒家思想熏陶。19岁中秀才,28岁中举人,36岁与刘伯温同榜中进士。曾在钱塘(今浙江省杭州市)为官三年,因不满官场黑暗,不愿逢迎权贵,弃官回乡。张士诚起义抗元时,施耐庵参加了他的军事活动。因张士诚贪享逸乐,不纳忠言,施耐庵与张士诚分道扬镳。由于施耐庵胸怀大报负并最终郁郁不得志,遂作《水浒传》以寄托心意。

  在施耐庵的梦想中,英雄人物就要像燕青一样,忠于主人、忠于朝廷,既要为维护封建纲常前提下的英明的皇权统治出力,又要知进退、明哲保身,只有这样的英雄人物,才值得人们顶礼膜拜,只有这样的英雄人物,才值得不吝笔墨,给予足够的讴歌和充分的肯定

  总之,浪子燕青作为梁山泊上的英雄人物中的一员,作者对这个人物显然是十分钟爱的,他是一个外貌出众,武艺超群,处世一流,外交能力强、与众不同、功勋卓著的英雄,燕青的智慧和忠勇在他所参与的大事中可见一斑。智朴擎天柱,月夜遇道君,贼巢捉方腊,都需要非凡的智慧与过人的胆识。由于作者施耐庵的精心刻画,一个有血有肉、忠孝仁义齐备的俊朗英雄形象跃然纸上,其功成身退,快意江湖的洞世事、知进退、明哲保身的处事方式为后人津津乐道。虽然上千年过去了,可浪子燕青的英雄故事却永远留在了人们心中,代代相传。对作者施耐庵语焉不详的浪子燕青的结局人们无一例外地送上对英雄美好的祝福,对喜欢燕青形象的人们来说也算是一种安慰吧! 98版的结局就是让燕青与李师师泛舟而去,浪迹天涯。与范蠡与西施一样。就寄托人们的美好心愿。

篇2:水浒传读后感:浪子燕青

  浪子燕青---才貌双绝天巧星

  燕青心细,忠心,义气。吴用设计扮算命先生要卢俊义去避祸,回北京时并不知家中已发生诸多变故,已经穷困潦倒靠行乞度日的燕青,为了让卢俊义知道这里发生的事情,便“头巾破碎,衣裳褴褛,看著卢俊义,伏地便哭。”他告诉卢俊义:“自从主人去后,不过半月,李固回来对娘子说:‘主人归顺了梁山泊宋江,坐了第二把交椅。’当是便去官司首告了。他已和娘子做了一路,嗔怪燕青违拗,将一房私,尽行封了,赶出城外;更兼分付一应亲戚相识:但有人安著燕青在家歇的,他便舍半个家私和他打官司:因此,小乙在城中安不得身,只得来城外求乞度日。小乙非是飞不得别处去;因为深知主人必不落草,故此忍这残喘,在这里候见主人一面。

  若主人果自山泊里来,可听小乙言语,再回梁山泊去,别做个商议。若入城中,必中圈套!”句句实情,卢俊义却句句听不进去,自负了得。说到贾氏,燕青明白的说了实情:“主人脑后无眼,怎知就里?主人平昔只顾打熬气力,不亲女色;娘子旧日和李固原有私情;今日推门相就,做了夫妻,主人回去,必遭毒手!”燕青此时是直人直语,并没有回避那些令人难堪的话题,想让卢俊义惊醒。可是招来了卢俊义的一句“放屁”和飞起的一脚。

  燕青已经做得足够,算得上是有良心的人,可是燕青感恩,为了报答卢俊义的养育之恩,当卢俊义被押进牢房之后,本身要靠乞讨度日的燕青,要来了参羹冷炙也舍不得自己吃,还想到要给卢俊义留下来。卢俊义被押上路之后,燕青就一直跟定了,最后射死两个公人,救了卢俊义一命。背着负伤的主人上梁山泊。卢俊义二次被抓后,他拼了一死前往梁山泊搬救兵。

  帅气的燕青

  浪子燕青在《水浒传》第六十一回才出现,但其一出场就给人以耳目一新的感觉。出场词沁园春是这样介绍浪子燕青的:“唇若涂朱,睛如点漆,面似堆琼。有出人英武,凌云志气,资禀聪明。仪表天然磊落,梁山上端的夸能。益州古调,唱出绕梁声,果然是艺苑专精,风月丛中第一名。听鼓板喧云,笙声嘹亮,畅叙幽情。棍棒参差,揎拳飞脚,四百军州到处惊。人都羡英雄领袖,浪子燕青”在《水浒传》中,很少能看到作者不吝笔墨为某一人物进行称赞的,可见作者施耐庵对浪子燕青是多么喜爱。燕青一表人才,英俊倜傥。燕青风流俊俏的仪表非常招人喜欢,在泰安州打擂时,惹得台上台下“如搅海翻江相似,迭头价喝彩”(第74回)。人都喜欢美的,燕青出去办事,未曾开口先赢得别人好感。李师师见到燕青喜欢上他也在情理之中。如果说燕青的帅气迷住了李师师,那还只是对了一小半,更重要的燕青的多才多艺

  多才艺多的燕青

  燕青第三个长处是多才多艺,“更兼吹的,弹的,唱的,舞的,拆白道字,顶真续麻,无有不能,无有不会”(第61回)。北宋时城市兴起,歌楼舞馆林立,弦歌之声不绝于筵席。办事少不了要在酒席上,宋人爱在吃饭时听个曲唱个词,燕青对这些全是拿手好戏。试想,一边喝酒吃饭,一边吹拉弹唱,其乐融融,关系自然热乎,办事自然顺利。燕青在李师师处,投其所好,吹箫唱曲,“端的是声清韵美,字正腔真”(第81回),哄得李师师满心欢喜,才有面见皇上的机会。和李师师的对话的体自然,回答李师师问题能言善辩、口舌利便;呜呜咽咽,吹一曲箫管,博了李师师的喜欢;展出一身花绣,引逗的李师师十分欢喜。燕青征服了李师师,可是燕青知道自己此行的任务是什么,要达到的目的是什么。不是燕青不解风情,李师师露面在燕青眼里是:“别是一般风韵:但见容貌似海棠滋晓露,腰肢如杨柳袅东风,浑如阆苑琼姬,绝胜桂宫仙姊。”燕青懂得欣赏李师师,可同时他懂得自己的使命,情急之下,灵机一动,拜了李师师为姐姐,八拜拜住那妇人一点邪心,所以书中赞:“他燕青心如铁石,端的是好男子。”风流燕青,才情四溢,却并没有泛滥,风流而有度,这才是燕青

  在李师师的安排下见到天子,一曲减字木兰花,声情并茂,把梁山的事情作为引子提了出来:“听哀告,听哀告!贱躯流落谁知道,谁知道,极天罔地,罪恶难分颠倒。有人提出火坑中,肝胆常存忠孝,常存忠孝,有朝须把大恩人报!”并详详细细将梁山的想法和前次招安的情况给天子说得清清楚楚。圆满完成梁山的重任。

  燕青的才艺高还体现在“拆白道字,顶真续麻”上,宋代国策重文轻武,文人士大夫地位尊崇,因此文人玩的一套文字把戏很是流行。这里提到的“拆白道字”和“顶真续麻”就是两种文字游戏,“拆白道字”是把一个字拆成两个字嵌在句子中说出来,如黄庭坚把“好”“闷”两字拆成“你共人女边着子,争知我门里挑心”。杨修之死里的杨修用的一人一口酥和门里添火就是阔,大王嫌门太阔了就是拆白道字,“顶真续麻”是下一句首字接上一句尾字,如“断肠人写断肠词,词写心间事,事到头来不由自,自寻思,思量往日真诚志,志诚是有,有情谁似,似俺那人儿”。这些游戏文字的内容多半是些风月闲话,打情骂俏,最适合在酒饭桌上逗乐调笑活跃气氛,燕青说这些张嘴就来,不用打草稿,和人交流又近了一层。若是板着个脸一本正经,开口闭口忠孝节义有谁爱听,更别说想和人打交道办事情了.

  燕青的才艺还体现在燕青见闻广博,头脑灵活,“说的诸路乡谈,省的诸行百艺的市语”(第61回),这简直是个全才。和人打交道先要和人说话,但人和人之间常常因为各种原因,如职业、地域、性格、年龄等因素的不同而缺少共同语言。我们也有这样的体会,许多年的老朋友,见面后除了问些现在干什么家里人都好就没话说了,多少有些尴尬。碰到外地人更是如同碰到外国人,大家说得满脸是汗,却谁也不知道对方说什么。古时虽也有韵书统一文字发音,但那时教育不普及,识音韵的只是少数人。燕青在交际时却没有这些隔阂,他和谁都有共同语言,都能说到一块。如在东京万寿门,燕青“打着乡谈”学着公人口吻虚张声势,顺利混进城去,这时戴宗只能一声不响跟在后面(第81回)。

  武功高强的燕青

  《水浒传》中写道:“自幼跟卢员外学得这身相扑,江湖上不曾逢着对手”。一对一的单挑,就连其师傅玉麒麟卢俊义也不是对手,可以说,如果是徒手格斗,浪子燕青打遍天下无敌手。浪子燕青的武功非常有特色,其武功不是以韬略(如豹子头林冲、双鞭呼延灼那样对行军布阵、统率三军深有研究,可以决胜于两军阵前)取胜,也不是靠神力(如花和尚鲁智深、黑旋风李逵等人那样神力盖世,靠一身蛮力横扫千军)取胜,浪子燕青用的是巧劲,就像是中国内家功夫中的太极拳,四两拨千斤,是典型的内家功夫,就连天不怕、地不怕,翻了脸宋江也敢骂的黑旋风李逵也忌惮浪子燕青三分。李逵若不随他,燕青小厮扑,手到一交。李逵多曾着他手脚,以次怕他,只得随顺.施耐庵对浪子燕青赞赏有加,

  燕青的绝活川弩和相扑,总是在极需要的时候出现,可是每次当他使出来的时候就是惊艳一现!

  第一次燕青是在树林中放箭救自己的主人卢俊义,两箭两中,这不但是救人,不仅包含了燕青对主人深切的关爱和对迫害人的公人的痛恨,而且是对多行不义的人的最后了解,!

  在没羽箭张清的连打十五名梁山好汉的时候,“燕青在阵门里看见,暗忖道:‘我这里,被他片时连打一十五员大将;若拿他一个偏将不得,有何面目?’放下杆棒,身边取出弩弓,搭上弦,放一箭去,一声响,正中了丁得孙马蹄,那马便倒,却被吕方、郭盛捉过阵来。”这一箭实在是事关面子的一箭,偌大的寨子,众多的人员,被张清的石头打得落花流水,如果不捉了丁得孙,那梁山好汉的颜面就彻底荡然无存了。燕青的川弩就象燕青的人一样,低调的生活,偶尔露出的就是惊人的光彩。

  燕青智扑“擎天柱”是后半部书中比较好看的章节。燕青在这回表现的让人服气,正如书中所说:“话说这燕青,他虽是三十六星之末,却机巧心灵,多见广识,了身达命,都强似那三十五个。”机巧心灵、多见广识、了身达命,三个词正是燕青的风采所在。一身山东货郎的打扮,而且会唱几句货郎转调歌,去会两年没有遇到对手的任原。一切的表现不温不火,但是从头到尾燕青心中有数。从劈牌到上擂台,整个过程燕青只做不说。“鹁鸽旋”那惊艳一摔,真是大快人心。

  当梁山上的好汉以宋江为首,想出种种办法讨好高俅的时候,燕青不声不响用一招“守命扑”放翻了高俅,在燕青的举动中,应该包含了某种不满,他本是个聪明透顶的人,应该能够揣摩着宋江等头领的心思来行事,让让高俅,博得高俅的兴奋和痛快。可是燕青毕竟是燕青。他用自己的方式表达了不满。对于这样欺压百姓的贪官,没有比放倒他更让人解气了。

  秋林渡燕青初学弓箭,向空中射箭,箭箭不空。却须臾之间,射下十数只鸿雁,因此诸将惊讶不已。初学射箭,就有这样的成绩,连读者也惊讶不已了,这是燕青的过人之处。

  善交的燕青(情商)(情商是理解他人及与他人相处的能力)

  燕青是梁山泊第一流的交际人才。

  第七十一回梁山英雄排定座次后,宋江要到京城看花灯,实则是为自己的招安探探路。此时燕青的外交才干还未显山露水,宋江也没打算带他,只是李逵闹着要去,宋江只好要燕青陪去,任务无非是看住李逵。没料想燕青是那种给点阳光就十分灿烂的人物,一到东京就粘上了徽宗皇帝的宠姬李师师,而且引宋江进了档,与此花魁娘子对坐饮酒。徽宗从地道来时,宋江一伙“闪在黑暗处”,偷窥了皇帝与师师的幽会,得睹天颜。因为这一次的突出表现,后来的招安之事,宋江几乎交与燕青一手操办。浪子燕青果然不负重托,以琴箫之和迷住李师师,凭一唱一哭打动了徽宗,进而将宋江欲受招安的意思和盘托出,使徽宗了解了童贯、高俅等人兵败梁山的实情,下定了招安梁山好汉的决心。

  接下来的问题,是要解决谁去招安。朝廷第一次招安不成,就是用人不当。宋江等在山寨就议定,非宿太尉出马不能成功。

  燕青面见天颜后,和戴宗去见太尉。但太尉“是今上心爱的近侍官员,早晚与天子寸步不离,归早归晚,难以指定。”燕青当机立断,在街上跪下挡驾,用一封旧友书信和金珠宝物,将宿太尉搞定。招安的准备工作,至此被燕青做得滴水不漏。梁山一伙接受招安,已是水到渠成。

  宋江人生中的头件大事,就是招安,而招安的关键人物就是燕青。在整个事件中,其察言观色的明慧、八面玲珑的机巧、见风使舵的急智、当机立断的果敢、操控大局的魄力,叫人击碎唾壶。可以说,无燕青则无梁山的招安。至于招安的对错,本不是燕青的责任。以他的身份,只是干部,不能影响梁山的决策。只可惜燕青身在江湖,通身才胆,只能用于招安了。

  燕青之为人,可谓锦口绣心。在大名府时,他是卢俊义的家奴,只有忠诚于卢一人即可。上得梁山,人际关系就得十分复杂,有多重关系需要处理。首先是与卢俊义的关系,从最后他离开卢俊义时的情形看,他们的主仆身份是没有变的,他自始至终保持了对卢俊义的忠诚。第二层是与宋江的关系。宋江是梁山的首脑,燕青是他的部下,因此,燕青在梁山除了要处理好与卢俊义的主仆关系,还得处理好与宋江的上下级关系。燕青上山不久,即取得了宋江的高度信任,成为宋江最主要的心腹。宋江对他的倚重,超过了很多江州时期的弟兄。

  第三层关系是与梁山上的各位弟兄。卢俊义在梁山上,处境其实非常尴尬。卢俊义才上山,宋江就要让位于他,被李逵、武松等一顿吵闹,只得作罢。打下曾头市后,宋江又要让位,结果吴用、李逵、刘唐、鲁智深等人,有的唱红脸,有的唱白脸,又给搅和了。后来虽然坐了第二把交椅,卢俊义和这些人的关系,能好到哪儿去?以燕青的身份,很容易两头受气,里外不是人。燕青却智义双修,把这些兄弟都摆平了。反对卢俊义当一把手的黑旋风李逵,和燕青几乎成了最好的朋友,左一个“小乙哥”,右一个“小乙哥”。燕青到泰安打擂要跟着去,燕青进城看灯也要跟着去。柴进、戴宗与宋江是生死之交,梁山上的资深头领,都与燕青十分友好。燕青下山去办招安事,戴宗主动要“帮他去走一遭”;打方腊时,柴进欲入虎穴,到方腊身边当卧底,对宋江提要求:“只是得燕青为伴同行最好。”宋江特地行文从卢俊义处调来了燕青,使与柴进一同前往。从时间上看,燕青与这些人实在交浅,但他们都视燕青为生死之交,燕青为人水平之高,梁山泊里实无能出其右者。

  冷静理智的燕青

  (面对挫折、摆脱困境和超越困难的能力AQ)

  在《水浒传》中,作者施耐庵以对浪子燕青满腔的喜爱,不吝笔墨地描绘了浪子燕青的本领,同时对浪子燕青的功绩予以赞颂。浪子燕青的过人之处就是能为别人所不能为。作者施耐庵通过多件事昭示了浪子燕青的能力及功绩。其中一件事,为及时雨宋江及梁山好汉挽回声誉。浪子燕青与黑旋风李逵在大闹京城回山途中,路过离荆门镇不远一个大庄院,因天晚,借宿庄中。李逵因为没酒喝睡不着,听到刘太公、刘太婆在里面哭了一夜,经询问得知,刘太公年方一十八岁的女儿被梁山泊头领宋江抢走。施耐庵在《水浒传》中写道:“李逵便叫燕青:‘小乙哥,你来听这老儿说的话,俺哥哥原来口是心非,不是好人了也。’燕青道:‘大哥莫要造次,定没这事!’”。可见,燕青在处理突发事件时是非常冷静的。待到黑旋风李逵回到梁山,砍倒了杏黄旗,把“替天行道”四个字扯得粉碎,宋江大怒,质问黑旋风李逵他的过失时,李逵气做一团,竟然说不出所以然。燕青则一五一十地向宋江讲明了他俩一路上的见闻,说明了李逵暴怒的原因。随后,在燕青的周旋下,既除掉了冒充宋江的盗贼,救回了刘太公的女儿,又说服宋江、李逵兄弟和好,挽回了梁山的声誉。彰显出浪子燕青思路清晰,善于处理困难能力的体现。

  聪慧的燕青(IQ)

  智力表现多个方面,如观察力、记忆力、想象力、创造力、分析判断能力、思维能力、应变能力、推理能力等

  燕青有见识,有自信,有经验。刚开始吴用扮算命先生来要卢俊义要避祸的时候,燕青就看到了事情的蹊跷:“主人在上,须听小乙愚言:这一条路,去山东泰安州,正打梁山泊边过。近年泊内是宋江一夥强人在那里打家劫舍,官兵捕盗,近他不得。主人要去烧香,等太平了去。休言夜来那个算命的胡讲。倒敢是梁山泊歹人,假装阴阳人来煽惑主人。小乙可惜夜来不在家里;若在家时,三言两语,盘倒那先生,倒敢有场好笑!”可是卢俊义没有听他的话,事情的发展恰好按照燕青的说法发展了下去。

  燕青几次在京城的活动有很清晰的层次,这说明燕青的理性很强,办事情条理清楚、处置有度。见李师师是为了通过她见到皇帝,见到皇帝通过给自己求得赦免令而说清楚梁山的情况,让皇帝心中有数;同时去见宿太尉,把希望宿太尉前去招安的意思传达给他,是因为招安一定要有一个合适的人去实施这项工作。尤其在李师师的面前把持有度现出男儿本色。

  燕青能够善用计谋,考虑事情比较周全。当卢俊义等得破奚胜六花阵,王庆差伪都督杜领十二员将佐,兵马二万,前来救援的时候,燕青先是劝卢俊义不要出战,劝说未果的时候,他要了五百人的队伍,去给卢俊义的战斗不声不响的作了补救。幸得燕青砍伐树木,于桥两傍,搭完浮桥,卢俊义的军士得以渡河渡,救了二万人的姓名。

  征讨方腊结束功成名就时,浪子燕青深明进退之理,极力劝说主人玉麒麟卢俊义退隐。浪子燕青用历史事实规劝主人玉麒麟卢俊义:“私去隐迹埋名,寻个僻净去处,以终天年。”“主人岂不闻韩信立下十大功劳,只落得未央宫前斩首。彭越醢为肉酱。英布弓弦药酒。主公,你可寻思,临祸到头难走。”在玉麒麟卢俊义执意追求荣华富贵时,浪子燕青毅然决然地退隐江湖 “燕青道:‘既然主公不听小乙之言,只怕悔之晚矣。小乙本待去辞宋先锋,他是个义重的人,必不肯放。只此辞别主公。’卢俊义不从,燕青纳头拜了八拜。当夜收拾了一担金珠宝贝挑着,迳不知投何处去了。”燕青的见识是长远的,他的见识也是智慧的见识。如此理智的劝说,卢俊义仍然听不进去,没奈何燕青只能独自功成身退了。让我们想起了汉初三杰的张良,他目睹彭越、韩信等有功之臣的悲惨结局,联想范蠡、文种兴越后的或逃或死,深悟“狡兔死,走狗烹;飞鸟尽,良弓藏;敌国破,谋臣亡”的哲理,张良乃自请告退,摒弃人间万事,专心修道养精。

  燕青的离去,是因为洞透了人生的底蕴,“若燕青,可谓知进退存亡之机矣。”他最后留给宋江一纸辞书并四句口号:“燕序分飞自可惊,纳还官诰不求荣。身边自有君王赦,洒脱风尘过一生。

  由于深受儒家思想的熏陶,难以逃离忠君思想。作者施耐庵在创作《水浒传》时怀着彷徨、矛盾的心态塑造了一个几乎完美的救世的形象——浪子燕青。并真实地展现了理想和现实的矛盾,燕青的塑造,可以说,浪子燕青的形象中隐藏着作者施耐庵的影子。其实质是寄寓了作者的思想。人们爱看《水浒传》,不仅仅是因为它刻画了农民的反抗精神和揭露了封建社会如何黑暗,而且也是因为它使我们感受到了作者对于现实积极探索和对历史的深刻反思。

  浪子燕青,就必须了解作者施耐庵的生平。作者施耐庵对浪子燕青的具体人物形象其实是与作者施耐庵的生平密切相关的。施耐庵,是孔子七十二子弟之一施之常后代,祖籍泰州海陵县,住苏州施家巷,后迁居当时兴化县白驹场(今江苏省大丰市白驹镇)。元末明初人。施耐庵自幼聪明好学,才气过人,事亲至孝,为人仗义,深受儒家思想熏陶。19岁中秀才,28岁中举人,36岁与刘伯温同榜中进士。曾在钱塘(今浙江省杭州市)为官三年,因不满官场黑暗,不愿逢迎权贵,弃官回乡。张士诚起义抗元时,施耐庵参加了他的军事活动。因张士诚贪享逸乐,不纳忠言,施耐庵与张士诚分道扬镳。由于施耐庵胸怀大报负并最终郁郁不得志,遂作《水浒传》以寄托心意。

  在施耐庵的梦想中,英雄人物就要像燕青一样,忠于主人、忠于朝廷,既要为维护封建纲常前提下的英明的皇权统治出力,又要知进退、明哲保身,只有这样的英雄人物,才值得人们顶礼膜拜,只有这样的英雄人物,才值得不吝笔墨,给予足够的讴歌和充分的肯定

  总之,浪子燕青作为梁山泊上的英雄人物中的一员,作者对这个人物显然是十分钟爱的,他是一个外貌出众,武艺超群,处世一流,外交能力强、与众不同、功勋卓著的英雄,燕青的智慧和忠勇在他所参与的大事中可见一斑。智朴擎天柱,月夜遇道君,贼巢捉方腊,都需要非凡的智慧与过人的胆识。由于作者施耐庵的精心刻画,一个有血有肉、忠孝仁义齐备的俊朗英雄形象跃然纸上,其功成身退,快意江湖的洞世事、知进退、明哲保身的处事方式为后人津津乐道。虽然上千年过去了,可浪子燕青的英雄故事却永远留在了人们心中,代代相传。对作者施耐庵语焉不详的浪子燕青的结局人们无一例外地送上对英雄美好的祝福,对喜欢燕青形象的人们来说也算是一种安慰吧! 98版的结局就是让燕青与李师师泛舟而去,浪迹天涯。与范蠡与西施一样。就寄托人们的美好心愿。

篇3:《给教师的一百条建议》读后感

  《给教师的一百条建议》读后感

  早在很早以前就知道前苏联着名的教育家苏霍姆林斯基,也拜读了他的部分着作。《给教师的一百条建议》早在师范的时候就粗粗浏览过了,随着时间的流逝,印象也模糊了。放暑假了,终于可以静下心来看点书了,今天又从书架上重拾这本教育名着,时过境迁,感觉大不一样。

  文中有这样一段话,“中国文化中有一个词是‘反省’,荀子曰:君子日三省乎己。我觉得如果纯粹的看书,不学会思考与反思,那对于一个人来说作用不大,也使得看书的效果大大缩减了。

  感受一:阅读的重要性。

  书中的前几条,苏霍姆林斯基就强调了阅读的重要性,如《怎样靠阅读扩充知识》、《阅读是对“学习困难的”学生进行智育的重要手段》、《谈谈学生的智力生活》等,《谈谈学生的智力生活》中强调的也是说阅读对智力的重要性。“我所说的智力生活,就是指学生的课外阅读”、“就像音乐家不随时拿起自己心爱的乐器就不能生活一样,一个有思想的人如果不反复阅读自己心爱的书就无法生活”、“激发他们去阅读,阅读是正是达到顺利学习的最重要的补救手段”、“字写得好坏,既取决于儿童阅读得怎样,也取决于他们阅读的数量”……这样的句子在整册书中随处可见。

  《怎样靠阅读扩充知识》对我的启发更大一些。上个学期我们学校开启了读书节活动,但语文老师选择的一些书籍大多是文学性很强的作品。我想从一个科学老师的角度向语文老师提一个小小的建议:在选择课外书籍的时候要有一定量的科普读物和科学着作。因为科普读物和科学着作的阅读,跟初期的观察能力一样,起着同样重要的作用。不经常阅读科学书籍和科普读物,就谈不上对知识的兴趣。在这里苏霍姆林斯基指出:科学以前所未有的速度发展着,而我们又不可能不断地把日新月异的新的概念和规律性补充到教学中去。因此,在现代的学校里,阅读科学书刊就成为教学过程的最重要的组成部分之一。在向语文老师提建议的同时,我也在思考,我也可以在我的科学课堂中开展这个活动。在适当的教学内容之后布置学生去阅读一些有关的内容,并在课前抽五分钟的时间进行检查反馈。在这期间我要把整个小学阶段的科学教材在熟悉一遍,找一些与教材内容相关的阅读书籍的篇目。长期坚持,我想这样学生对学校里所学的基础知识理解更为清楚,同时知识在无形中会得到很大的扩充,而且也能培养学生一种学习的习惯。我自己同样要加强阅读,引领学生走进科学阅读的殿堂,否则只会越来越落后。

  感受二:基础的重要性。

  《把基础知识保持在学生的记忆里》一文中提到:学生到了中年级和高年级,就出现学业落后、成绩不良的现象,这主要是因为学生在小学的时候,没有把那些好像是知识的“地基”的基础知识牢固地保持在记忆里,达到牢记终生的程度。不妨设想一下,我们盖一座漂亮的楼房,可是把墙基打在很不牢固的混凝土上,灰浆不断地剥离,砖头也在脱落;人们每天都忙于消除工程中的毛病,可是始终处在楼房倒塌的威胁之下。许多四至十年级的语文教师和数学教师正是处在这样的状况之中:他们在盖楼房,可是墙基在裂缝。

  在《把基础知识保持在学生的记忆里》一文中,苏霍姆林斯基强调指出:作为一个小学教师,最重要的任务就是构筑一个牢固的知识的地基。在语文学科的学习中,首先要注意基本的读写能力。尤其是2500百个常用字,2500个常用词语,这些是学生到中、高年级掌握知识的工具。在新课程中,有很多的老师都有这样的感觉:学生的想象力、以及口头表达能力非常的不错,但是错别字多,近义词、反义词等词语的积累普遍较弱。我想每一个老师都能尝试一下象苏霍姆林斯基那样的方法,效果肯定会不错的。每天让学生学习3个词语,让他们抄写在本子里,并且记住。采用用游戏的方法进行检查反馈,每天只要花费3~4分钟就可以了。长此以往,学生既掌握了最基本的语文知识,同时也形成了一种很好的学习习惯。

  在数学的学习中,文中也强调指出计算能力的重要性,在计算方面要达到一个熟练的程度。如果一个学生到了中、高年级还要为一些计算花费脑力,那么如何保证有更多的时间放到思考、创造性的劳动中去呢?

  上面讲的都是有关语文数学方面的,但我有没有想过我要教给学生的科学知识是不是最重要的、对学生今后的学习、生活是www.aishibei.com否是最基础、最必要的呢?显然我从来没有想过这样的问题。总以为那是专家们所要解决的问题,而我想的只是如何把教材上的知识顺利的教给学生这个层面上而已,虽然有时也会偶尔考虑到某些知识在整个知识框架中的位置,那也只是偶尔。看到这里心中不免惭愧万分,我充其量只是一个“匠”而不是一个“师”。但我也肯定了我之前的想法,有了把想法转化为行动的决心。我要熟悉整套科学教材的知识体系,这是摆在我面前及待解决的事情。因为这几年的科学教材在不断的更改、修改,有时候会出现不知道如何去把握某个知识点,之所以出现这种情况,就是对整个科学教材体系的不熟悉。我要把那些要求学生牢牢记住和长远保持在记忆里的知识明确地划分出来。让学生准备一个专门的本子,用来抄录那些必须熟记和牢固地保持在记忆里的知识。

  感受三:兴趣的重要性。

  在整本书中有好些篇章讲到了有关学习兴趣的重要性。有《兴趣的秘密何在》、《争取学生热爱你的学科》、《怎样才能使儿童愿意好好学习》、《学习愿望是学生学习活动的重要动因》《怎样使小学生愿意学习》等等。其中令我感触最深的是《兴趣的秘密何在》一文中的一段话:“如果你追求是只是那种表面的、显而易见的刺激,以引起学生对学习和上课的兴趣,那你就永远不能培养起学生对脑力劳动发真正的热爱。你应当努力使学生自己去发现兴趣的源泉,让他们在这个发现过程中体验到自己的劳动和成就——这件事本身就是兴趣的最重要源泉之一。离开了脑力劳动,就谈不上学生的兴趣,也谈不上他们的注意力。”

  读了这段话,我反思我的科学教学。虽然我注重让学生自己提出问题,自己去发现,但是我在想:学生在发现过后的成就感肯定是不强烈的。因为由于受到教学时间的限制,我只能让部分学生来展示他们的发现、他们的研究成果,而且得到我鼓励性的评价也不多。我一直都在努力地尝试在改,但效果总是那么不尽人意。课堂上也有那么一部分让我苦恼和担忧的学生,苦恼担忧不是他们考试不及格,而是他们对待学习那种无动于衷的冷漠态度。我要采用怎样的方法来唤起他们的学习激情呢?我想看了这几篇文章之后,我已经有了一些粗浅的想法,下面的任务就是把这些想法在自己的教学中加以实践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