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院好老师之师德先进个人材料:用行动书写青春宣言
——记文学院z1老师
年轻,没有什么不可以。z1,文学院中文系专任教师,执教生涯虽然只有短短的9年,却用一串串坚实的脚印,书写着灿烂而朴素的青春宣言。这位先后担任中文系20**级成人班班主任、新疆皮山县骨干教师双语培训班的教学班主任、汉语教研室主任、文学院中文系主任的年轻人, 于20**年9月获得学校“学陶师陶——师德先进个人”荣誉称号。
拾兴趣找自信,好老师尽心尽力塑造好学生
教师立足三尺讲台,传授知识,目的是让学生学有所成。而这不仅需要教师有着深厚的专业知识,认真钻研教材,精心备课,更需要教师运用恰当的教学方法,激发学生学习的兴趣。多年来,z1承担着“现代汉语”、“语言学概论”、“西方语言学简史”、“现代汉语语法专题”、“汉语语法学”、“中国语言文化”等多门课程的教学工作。这些语言类的课程理论性强,内容相对较为枯燥,学生学习兴趣普遍不高。为调动学生学习的兴趣,他除了合理安排教学内容,精心选择例句外,还总结出一套“多方面结合,提高语言学课程教学效果”的方法。结合学生方言特点教学普通话,结合外语知识认识汉语的特点,结合写作和文学教学学习语言运用……从学生运用语言和社会运用语言的实际出发,理论联系实践,使语言类课程“兴趣盎然”,教学效果显着。“语言学挺好玩的!”“汉语语法学真有意思!”20**级汉语言文学班的同学如是说。听了这样的话语,年轻的宣老师感到莫大的欣慰。
教师不仅要教书,更要育人。尽管不担任普高班的班主任,但还是利用上课的机会对学生进行言传身教。每次上课前,他早早地来到班级,对学生嘘寒问暖;课间休息,他也不去教室休息室,总是和学生款款而谈;课后,他还利用电子邮件、QQ等与学生保持联系,加强沟通。针对我校部分新入学学生缺乏自信,学习劲头不足,他从不同角度加以鼓励,激发他们的干劲。对专科班的学生,他结合自己专科毕业的经历,鼓励他们入学即参加自学考试;对专升本班的学生,他鼓励他们珍惜机会,发挥自己阅历丰富的特点,在校即参加考编等;针对普本学生,他鼓励他们憋足干劲,报考名校研究生。当专科生专科毕业即拿到自学考试的本科毕业证书时,当专升本班学生还未毕业就通过考编时,当普本学生毕业前夕拿到武汉大学、南京大学等名校的研究生录取通知书时,他们都一致认为,这些都少不了宣老师对他们的鼓励和帮助。20**年12月,汉语语法学课间10级汉语言文学二班的班长赵小龙唉声叹气,愁眉苦脸。我发现后问清了缘由。原来赵小龙同学找工作时,通过了省路桥公司的初试,但对随之而来的复试,担心不已。因为参加复试和他竞争的大多是合工大、南大、安大等学校的高材生。宣老师得知情况后,耐心地鼓励他:“首先,你十分优秀,否则你不可能有机会和他们同台竞争;其次,知名学校只是一个名声,单位用人主要考查的是能力;再次,要相信自己,不能妄自菲薄,还没有参加面试就在信心上输掉了;最后,认真准备。你一定会成功的。”最终,当赵小龙成功地被省路桥公司录用时,他说:“宣老师,正是你的一番话给了我勇气和信心,我一定会继续努力的。”
小主任甘当“救火队员”
20**年,z1担任了汉语教研室主任。在努力做好教研室的各项工作,开展教研活动之余,他积极参加学校的全员课改计划、人人过关计划、应用型办学大讨论等活动。为配合院系做好学科建设、课程建设和专业建设,主持修订了“现代汉语”、“语言学概论”、”现代汉语方言学”等多门课程的课程标准,参与了“古代汉语”省级精品课程的申报工作,参与了汉语言文学专业省级特色专业的申报,并承担其中汉语方面课程的建设与改革工作。
没有服务就没有管理,没有牺牲就没有和谐。教研室工作中他本着人性化的原则,尽心尽力为全体教师服务。排课一直是教研室工作中的一个棘手的问题。无论是函授生的课,还是普本学生的课,每位教师要上什么课,上多少课,可以说是众口难调。每当开课计划下来,他总是把教研室的老师集中起来,让他们先选课,而自己总是那个最后“填空”的人,别人不愿上的课他上,别人不愿排的课他排。
此外,在教研室里,他还充当着“救火队员”的角色。20**年下半年,按学校规定,在职读博第一年的他是没有教学要求的,但他还是每周二下午在老校区担任了初等教育班的现代汉语课。开学一个月,担任07级成本班语言学概论的外聘教师突然不愿意再上了,无奈之下,系领导找到了他。z1咬咬牙,接了下来。可是因为时间冲突,语言学概论的课只能排在晚上,而且刚好是他那个下午在老区有四节课的周二晚上。从此,每周二下午他在老区上完四节现代汉语课后,只能随便吃点东西对付一下,坐上六点半的校车,匆匆赶到新区再上三节语言学概论课,一直到晚上十点多才可以到家休息。20**年,同教研室的丁海燕老师因身体原因暂时不能上课,他主动承担了她所任教的课程;20**年下半年,同教研室的秦名娟老师因为怀孕无法上完承担的课程,他又一次承担了她剩下的所有课程。近两年他年平均教学工作量达394.4课时,远远超过了本教研室的平均工作量。
为援疆教育增砖添瓦
学校承担的新疆皮山县骨干教师双语培训项目是安徽省对口援疆的重要项目之一。项目开展之初,z1就参与其中,既担任其中的课程教学工作,又担任其中的教学管理工作,克服了一个又一个困难,目前已经完成了前三期学员的双语培训任务。
20**年4月初,正在撰写博士毕业论文准备5月底答辩的他,接到了学校即将开展新疆皮山县骨干教师双语培训的通知,而且学员4月底就将到校。面对一纸通知,教学计划、课程设置、教材使用、学员汉语程度等一无所知,当时真是一筹莫展。怎么办?躲是躲不过的了,想想,人是活的,面对困难,办法总比困难多。下定决心后,他抓紧时间咨询情况,查找资料,在最短的时间里,制定了项目的培训计划,确定了开设的汉语课程,预订了使用的教材,组建了培训的教师队伍,召开了教学备课会。等到学员们一进校,整个培训工作就有条不紊地开展起来了。当年10月份,参加培训的所有学员一次性通过了国家汉办举行的汉语水平考试,部分学员还参加了我省的普通话水平测试,个别学员达到了二级甲等的水平,最终圆满完成了培训任务,得到了教育厅及校领导的肯定。
20**年3月份,为巩固和扩大我省对新疆皮山县骨干教师双语培训的效果,省教育厅决定对新疆皮山县基础教育骨干教师进行远程双语培训。考虑到我校在双语教师培训的成功经验,省教育厅又将这项光荣而艰巨的任务交给了我们学校,于是他又有幸地参与其中。远程双语培训,是面对摄像机授课,利用视频进行教学,一个上课点,面对五六个教学点。这远不同于脱产的双语培训。为此,他胆战心惊,如履薄冰,一方面认真准备教学内容,一方面边上课边总结边摸索,逐渐适应了远程培训的要求,找到了视频教学的感觉。远程双语培训是利用周末和暑假时间,为此,他牺牲了很多休息时间,但每当他走进视频教室,看到远在皮山的参加培训的老师的身影,心中油然而生的是强烈的自豪感和责任感。带着这份自豪感和责任感,目前他已完成了对前两批近500名骨干教师的远程双语培训。
20**年和20**年年度考核为“优秀”,20**年指导学生在第四届安徽省高等学校师范生教学技能竞赛中获文科三等奖,指导的实习组在合肥师范学院20**届教育实习优秀成果奖评比中获三等奖,回想工作以来取得的成绩,z1认为其实只是作为一名教师应该做的份内的事情,离不开各级领导的关心和培养,离不开同事的支持与帮助。作为一名青年教师,他表示今后的道路还很漫长,他将一如既往地更加努力地工作、学习,为教育事业奉献火红的青春。
篇2:全区师德先进个人事迹二
全区师德先进个人事迹(二)
z是我校病理生理学教授,硕士研究生导师。1982年毕业于内蒙古医学院医疗系,同年在z医学院任教师至今。现任z医学院基础医学部主任,病理生理学教研室主任、z医学院磁生物研究室主任;内蒙古自治区病理生理学会常务理事;内蒙古自治区稀土协会稀土医用专业委员会,副秘书长,理事;内蒙古高校教师课堂技能大赛评委(20**年);Chinese Section ,International Society for Heart Research。
工作以来,忠诚党的教育事业,多次荣获学院优秀共产党员和优秀教育工作者称号;20**年被评为z医学院“巾帼建功”先进个人、z市“巾帼建功”标兵和“三八红旗手”。现为内蒙古自治区医疗卫生中青年学术技术带头人,z医学院教学名师。20**年评为内蒙古自治区高等学校优秀共产党员。20**年评为内蒙古自治区高等学校教学名师。
一、爱岗敬业,教书育人、甘为人梯
任教师27年一直工作在教学一线。全心致力于教学、教学管理、科研和学生工作。从事硕士研究生、本科生、专科生的培养工作。
为人师表,事业心强,富有创新协作精神。以优秀的职业道德和良好的教师风范,既教书又育人,高质量完成研究生、本科、专科等教育教学任务。先后主讲本科生、硕士研究生的《病理生理学》、《实验动物学》《临床病理生理学》课程。在教学过程中,能及时把国内外教学改革成果以及学科最新发展成果引入教学,理论联系实际,注重学生综合素质和能力培养,课堂教学生动,气氛活跃,注意在教学实践中发挥和调动学生学习的自觉性和主动性。言传身教,加强学生思想品德的培养,始终把教书育人融为一体。积极探索教育教学规律,能够根据授课目的和对象以及课程的环境条件,改革教学手段,充实教学内容,形成了独特的教学风格和方法,教学效果优秀,获得同行及学生的好评。在研究生《病理生理学》的教学过程中,查阅大量的国内外资料,把本学科发展的最新成果,传授给学生,使其能从高起点掌握病理生理学发展的方向。
在抓好教学和科研工作的同时,不断进行教育教学创新和教学方法和内容的改革,主持完成4项学院教学研究课题。大型综合性机能学实验研究课题“血压调节、失血性休克及抢救”、双语教学、无人监考考试等工作均取得良好效果。近年先后发表了《病理生理学教学中加强学生科学思维能力培养的尝试》、《以病理生理学为切入点在机能实验学中开出综合实验的尝试》等17篇研究论文。近年获全国课件大赛优秀奖1项、内蒙古自治区高等教育教学成果一、二等奖各3项、z医学院优秀教学成果一等奖、二等奖5项。
作为学科带头人,注重教研室整体教学水平的提高。教研室的5位教师有研究生毕业的,也有本科生毕业的。为提高教学质量,在教研室建立了听课制度,开展教学观摩活动,认真听每一位老师的课,并组织全体教师进行相互听课,对青年教师传、帮、带,使得青年教师成为教学的骨干。
二、积极、努力进取,取得一定成果
在认真完成教学任务的同时,积极吸收国内外先进理论和技术,开展科研工作。近年主持内蒙古自然科学基金、内蒙古教育厅、z医药卫生基金等课题4项;参加省级研究项目3项。科研主要方向为磁生物医学及老年病(COPD)的生物化学和分子生物学。发表科研论文21篇(其中CELL BIOLOGY INTERNATIONAL 2篇、国家级12篇,省级7篇)。已培养硕士研究生4名;《OXC-1型旋转磁场理疗机生物学效应的基础理论研究 》等3项科研成果通过省级鉴定,其中1项获“内蒙古第七届青年科技创新奖” 一等奖;20**获z市科技进步三等奖2项。
多次受到国内学术团体的邀请,参加全国性学术会议,在磁生物医学和病理生理学领域的研究方面取得了一定的成绩,在国内外同行中享有一定的声誉。现任内蒙古自治区病理生理学会常务理事,内蒙古自治区稀土协会稀土医用专业委员会,副秘书长,理事。
多次参加全国高等院校高水平、有特色、版本新的教材和教学参考书的编写工作,担任《基础医学实验教程》、《基础医学课程双语教材(选编)主编;《临床病理生理学》、《基础医学课程实验指导》等教材的副主编;20**年以来参加 12部教材的编写,其中一部获自治区高等教育教学成果一等奖。
三、团结协作、共同组成一个积极向上的集体
治学态度严谨,工作作风踏实,为人正派。自1988年担任教研室主任以来,为教研室的建设和发展作出了积极的贡献。刚来教研室时,即无科研课题,又无科研经费,实验设备陈旧。面对简陋的工作条件,艰苦的工作环境,短缺的教学设备,带领全体教研室同仁,经过近20多年的辛勤耕耘,从抓管理入手,建立健全教研室的各项规章制度,在日常工作中以身作则,不断提高自身素质和管理水平,发挥全体人员的积极性。关心、团结教研室的每一个同志,营造了一个宽松和谐的工作环境,教研室同志团结向上,凝聚力强,工作效率高。在教研室人少任务重的情况下,保证了教学和科研工作的顺利完成。作为学科带头人,重视引导和培养青年教师充分发挥各自的优点和长处,指导和帮助中青年教师不断提高授课水平;作为课程主持人和主讲教师使教研室师资结构逐渐形成合理的梯队。
教研室安定团结,青年教师努力学习和工作,积极进取,较快地走上教学和科研工作的第一线。现已有2名教师考取了硕士研究生;2名教师考取了博士研究生;2名青年教师3次分别获得内蒙古自治区授课比赛二等奖、学院授课比赛和教案比赛一、二等奖。病理生理学科被评为学院的重点建设学科、病理生理学课程被评为内蒙古自治区高等学校精品课程。
尽管工作十分繁忙,但时刻牢记自己是一名教师,将忠诚党的教育事业,敬业奉献,教书育人,培养高素质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合格医学人才放在首位,做好本质工作。任教研室主任,努力把教研室的各项工作做好;任基础医学部主任,更感到责任的重大,深知教师在人才培养中、教学管理在教学工作中的重要作用。几年来,团结协作,不断进取,以教学为中心,努力工作,使基础医学部为学院的学科建设、人才培养创造了辉煌。
四、热爱学生的老师才是好老师
对待教学认认真真,对待学生关怀备至,“热爱学生的老师才是好老师”。在站好讲台的同时,以饱满的热情、认真负责的态度肩负着教书育人的使命。在面对学生的缺点和错误的时候,以尊重学生人格、理解与宽容优先,对待学生态度和蔼,采取正面鼓励的方法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与主动性;在教学上对学生认真负责,从不敷衍塞责。不仅给予学生科学上的教育,更多的是对学生人生的指引和教导,教导学生要正直、诚信做人、做事、勤奋、努力。而这正是个人品质的真实写照,学生更多地是从教师的身体力行中得到感悟。把满腔的爱洒向每一个学生,以“学生的事是天大的事”受敬于师生。
爱岗敬业,教书育人,乐于奉献,求真务实,锐意改革。在教学、科研、学科建设和青年教师培养等工作中,形成了自己的独特理念和风格,做出了突出的贡献。像一缕清风,默默地耕耘在科学的原野、学生的心田,不知疲倦;像辛勤而又充实的园丁,用慈爱的目光送走那满园欢快的桃李。孜孜不倦地追求着自己的理想,在平凡的岗位上实现人生价值,展现新时期教师的光辉形象。
篇3:学院好老师之师德先进个人材料:让每一片心空都晴朗
学院好老师之师德先进个人材料1:让每一片心空都晴朗
——记教师教育学院Z1老师
从教刚满10年的Z1,是教师教育学院心理学专业教师。然而,10年来,他的角色却不仅仅只是一个站讲台的“教书匠”,他还是安徽省烛光行动、黄丝带帮扶行动志愿者,安徽省民盟优秀盟员,校本科生导师,校心理学实验室管理员。
带着年轻人的朝气,牢记人民教师教书育人的光荣使命,Z1在教育第一线奋斗耕耘,发挥专业优势,发扬奉献精神,教书的同时,给学生的心田种下了阳光种子,给社会特殊群体带去了心灵鸡汤。
导学导心导人生,做有爱的好老师
Z1深知,大学老师不仅是知识的传授者,更是应该用自己的实际行动去潜移默化地影响学生。作为三个班的班主任,在日常教学过程中,非常重视关心学生的成长和发展,关注学生的思想动态,经常参与到学生各种活动当中。平时他经常给学生讲的一句话就是“先做人,再做事,然后再做学问”,注重培养学生的做人之道和个人修养。课余时间,注重学生实践能力的提升,重视培养学生发现问题和解决问题的学术能力,经常在心理学实验室为学生解疑答惑忘记下班时间。
Z1经常关心生活困难的同学,尽量给他们创造勤工俭学的机会,20**级心理咨询专业的吴静、李国旗,20**级教育学专业的童XX等同学在他的指导下做起了家教,颇受学生和家长好评。20**级应用心理学专业学生XX等9名同学在谢老师指导下为合肥市17中新生做心理普查,既锻炼了专业能力又兼顾了勤工俭学,将心理学专业知识与实践数据结合的调查报告得到合肥市17中师生的一致好评。服务社会使得Z1拥有了较丰富的专业实践经历,也间接让学生更多接触到专业实践的真实情况。升学和就业问题牵动着学生和家长的心,他经常利用业余时间为学生做考研辅导、专升本辅导,XX等同学在他的关心下顺利就业,两次学校就业先进个人称号的获得是对他工作的最好肯定。
导学、导心、导人生。尽管教师教育学院的导师制工作是义务劳动,但年轻的谢老师还是积极要求担任了18名本科生的导师。他定期与学生见面交流,定期指导学生的生活、学习和怎样进行心理学研究,指导学生积极申报各级大学生科研项目,其中成功获批的大学生科研项目有:《国家级大学生创新创业训练计划项目》2项及《合肥师范学院大学生学术科技创新基金项目》3项《合肥师范学院开放实验资助项目》2项。指导学生发表本学科学术论文3篇,其中三类2篇,国家级学术大会论文1篇;指导本科毕业论文2篇获得校级优秀,其中1篇的主要内容被第16届中国心理大会会议论文集收录,在指导学生的同时自己的科研水平也得到一定的提高。
青春在奉献中闪光。Z1积极参与校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工作,每学期定期去新区心理咨询室值班,为心理困惑学生排忧解难,按照学校要求积极开展新生的入学适应性教育的讲座和心理委员的培训。他还利用自己的专业知识积极服务社会,多次应邀参与民盟安徽社会服务部开展的烛光行动、黄丝带帮教行动等工作,多次义务为农村中小学老师开展心理知识讲座,为安徽省强制戒毒所进行心理咨询等,受到民盟安徽省委表扬,20**年获省级“优秀盟员”荣誉称号。
学校改制和申报教育硕士点期间,Z1在校院等各级领导的带领下,负责教师教育学院心理学实验室的规划与建设。在申报安徽省教育厅人文社科重点研究基地“教师教育研究中心”的过程中,参与实验室和教师科研资料的收集整理。每一件工作,他都全身心地投入。作为心理学实验室的兼职管理员,他通过个人的努力,实验室的管理工作有条不紊的进行,并受到院系领导、同事以及学生的好评。
以研促教 ,做智慧型好老师
刚到校的几年,Z1每周要承担约20学时的课程讲授,近年来虽然教研室的老师有所增加,但是,每年的平均工作量均在400学时以上,大大超过了学校要求的应完成工作量。《实验心理学》、《心理测量学》、《普通心理学》、《中国文化心理学》、《认知心理学》、《生理心理学》、《心理学实验与应用》、《学前心理学》、《教育统计与测量》等专业课和《心理学》公共课的教学任务,他均出色胜任,教学效果得到师生的一致好评,年终测评均为优秀,每年学生评教得分均在90分以上,年终综合测评均在90分以上。
在保证教学质量的同时,他善于对教学效果不断反思总结,结合不同课程的性质,分别把研究性教学运用到《实验心理学》、《心理学实验与应用》和《认知心理学》中、案例教学运用到《心理测量学》和《教育统计与测量》中、讨论式教学运用到《普通心理学》和《中国文化心理学》中等,因此成功获批院级20**年本科教学质量提升计划项目。课程考试质量分析是教育教学过程的一个重要环节,也是教学反思与教学改革的最适宜的切入点,他结合自己专业知识,对课程考试进行了系统的研究,并撰写一篇《课程考试质量分析与教学反思——以《实验心理学》课程考试为例》的教研论文。学以致用,Z1结合自己的就业指导经验撰写的论文获得安徽省第九届高校毕业生就业优秀论文三等奖。
为贯彻学院应用型办学理念,近几年还利用业余时间应邀多次参与心理咨询师培训和教师考编培训的教学工作,带领学生参加基础教育的心理健康普查。这些工作一方面,增加了实践知识,开阔了视野,提升了实践工作的能力;另一方面,也能把专业实践的经历带到课堂当中,让学生受益。
以研促教,教研相长。10年来,在繁忙的教学工作之余Z1积极申报各类课题,获批省级、校级各类课题6项,近3年主持的课题有:20**年安徽省高校省级优秀青年人才基金重点项目;20**年安徽省级高校人文社科研究项目;20**年本科教学质量提升计划项目;20**合肥师范学院人文社科研究项目等。此外,还多次参与其他老师的科研项目中。近年来,发表三类以上科研论文20余篇,其中近五年就发表了15篇。科研成果为教学提供了很好的素材,在《实验心理学》、《心理测量学》教学中的案例就来自于他发表的科研论文,理论与实践结合,使得学生对专业知识的具体运用有了更加深入和直观的了解。
让每一片心空都晴朗,让每一张面孔都温暖。在教书育人的道路上,Z1付出的是汗水,收获是一份份沉甸甸的情感。他用心去教诲学生,用情去培养学生,每每过节时收到学生祝福和感恩的大量信息和电话时,是他最幸福的时刻。“路漫漫其修远兮,吾将上下而求索”是Z1追求的境界。几天前,在学校庆祝教师节30年暨表彰大会上,荣获学校“学陶师陶——师德先进个人”称号的Z1,激动地表示,荣誉是激励更是责任,今后将坚守教师职业道德,认真搞好教学,创造性地开展教育教学、教改科研工作,在教育这片田园里勤奋耕耘,积极探索,奉献无悔的青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