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验学校防范暴力事件应急处理预案
为防范校园暴力事件,以及及时妥善处置应对暴力事件,维护师生安全,特制定本预案。
第一条本预案由学校安全领导小组委派专人负责执行。
第二条可能引发学校暴力事件的主要原因由于种种因素对社会不满和因矛盾激化而挺而走险、因严重利益冲突而报复、精神病人发病以及极少数歹徒行凶犯罪等情形是引发学校暴力事件的主要原因。
第三条 预防措施
加强对师生进行法制和安全教育,增强师生的法制意识和自我保护意识。
(一)、对于校内不稳定人员
1、加强对校内有精神病症状人的监控;加强对精神病人的关心,劝其在家休养治疗,经济待遇上给予照顾帮助。
2、对可能引起矛盾激化事件的当事人要逐一排摸登记,耐心接待,尽力做好化解工作。
(二)、对于校外人员
1、严格门卫登记、管理制度,控制外来人员及其车辆进入学校。
2、对敏感人物、事件要有警觉性,对于学生家长,要耐心接待,做好矛盾的化解工作。
第四条 对于非法闯入校园者,按如下程序处理
(一)、应急处置一般情况(无暴力危害倾向)
1、A保安关闭校门,跟随闯入者,观察其动静;同时通知学校另一门卫B保安报告学校有人闯入,并通过对讲机报告在校园内的其他保安进行支援,并通过对讲机随时通报闯入者的方位。(A,B保安完成闯入者交接后立即回岗看护校门。)
2、B保安接报后,立即电话报学校安保工作负责人,分机1112、手机:13764293702。如负责人不在校园内直接报校级领导,顺序为分管安全的校长助理——小学部或中学部校长助理——校长(保安只要负责通知到其中一人即可)。是否需要进一步向上级通报,由接报者决定。
3、被通知人员根据A保安告知的地点找到非法闯入者后,A保安回岗位,学校管理人员向闯入者了解原因后,如有来访意向,应劝其回门卫办理进校登记手续,并根据学校门禁管理规定处理;如是无关人员,应共同劝其离校,并一起将闯入者送出校门为止。(如闯入者不听劝阻,可由在场的管理者决定是否拨打110,由警方出面处理。)
4、如果闯入者为本校学生家长或与学校有关的人员,还要通知学生指导中心或有关部门,对闯入者做好后续教育工作。
(二)、应急处置紧急情况(有暴力危害倾向)
当非法闯入人员有暴力倾向或已发生暴力行为时,应执行以下预案:
1、A保安第一时间关闭校门并按警铃(两门保安之间的快捷通报装置),同时对讲机呼叫学校另一门卫B保安和在学校内的其他保安有人闯入,请求支援。在保护好自身安全的前提下,利用器械阻止施暴者对施暴对象的侵害,并通过对讲机随时通报闯入者的方位。
2、B保安通知好相关人员后,立即按警铃(如警铃故障,立即通知校长室按警铃,校长不在通知行政秘书到校长室代按警铃)并关闭校门后,电话报学校安保工作负责人,分机1112。如安保负责人不在校园内直接报校级领导,顺序为分管安全的校长助理——小学部或中学部校长助理——校长(保安只要负责通知到其中一人即可)。(A保安完成闯入者交接,紧急状态解除后立即回岗看护校门。)
3、学校安全管理员报告分管校长长助理,分管校长助理决定是否需要通知学生指导中心负责师生安全保护。(学生指导中心人员通过广播要求全体人员就近进入室内,并锁闭门窗,在危险警报解除后方可恢复常态。在此期间,学生的安全和现场的秩序由在场的教职工负责。)
4、学校安全管理员和分管校长助理赶往现场,负责应急指挥,包括向校长报告、人员调动和保护现场,被调动到的人员应听从指挥。校长指导并作最终决策。
5、分管校长助理指导安全管理员协助警方处置及善后工作。
篇2:实验学校防范暴力事件应急处理预案
实验学校防范暴力事件应急处理预案
为防范校园暴力事件,以及及时妥善处置应对暴力事件,维护师生安全,特制定本预案。
第一条本预案由学校安全领导小组委派专人负责执行。
第二条可能引发学校暴力事件的主要原因由于种种因素对社会不满和因矛盾激化而挺而走险、因严重利益冲突而报复、精神病人发病以及极少数歹徒行凶犯罪等情形是引发学校暴力事件的主要原因。
第三条 预防措施
加强对师生进行法制和安全教育,增强师生的法制意识和自我保护意识。
(一)、对于校内不稳定人员
1、加强对校内有精神病症状人的监控;加强对精神病人的关心,劝其在家休养治疗,经济待遇上给予照顾帮助。
2、对可能引起矛盾激化事件的当事人要逐一排摸登记,耐心接待,尽力做好化解工作。
(二)、对于校外人员
1、严格门卫登记、管理制度,控制外来人员及其车辆进入学校。
2、对敏感人物、事件要有警觉性,对于学生家长,要耐心接待,做好矛盾的化解工作。
第四条 对于非法闯入校园者,按如下程序处理
(一)、应急处置一般情况(无暴力危害倾向)
1、A保安关闭校门,跟随闯入者,观察其动静;同时通知学校另一门卫B保安报告学校有人闯入,并通过对讲机报告在校园内的其他保安进行支援,并通过对讲机随时通报闯入者的方位。(A,B保安完成闯入者交接后立即回岗看护校门。)
2、B保安接报后,立即电话报学校安保工作负责人,分机1112、手机:13764293702。如负责人不在校园内直接报校级领导,顺序为分管安全的校长助理——小学部或中学部校长助理——校长(保安只要负责通知到其中一人即可)。是否需要进一步向上级通报,由接报者决定。
3、被通知人员根据A保安告知的地点找到非法闯入者后,A保安回岗位,学校管理人员向闯入者了解原因后,如有来访意向,应劝其回门卫办理进校登记手续,并根据学校门禁管理规定处理;如是无关人员,应共同劝其离校,并一起将闯入者送出校门为止。(如闯入者不听劝阻,可由在场的管理者决定是否拨打110,由警方出面处理。)
4、如果闯入者为本校学生家长或与学校有关的人员,还要通知学生指导中心或有关部门,对闯入者做好后续教育工作。
(二)、应急处置紧急情况(有暴力危害倾向)
当非法闯入人员有暴力倾向或已发生暴力行为时,应执行以下预案:
1、A保安第一时间关闭校门并按警铃(两门保安之间的快捷通报装置),同时对讲机呼叫学校另一门卫B保安和在学校内的其他保安有人闯入,请求支援。在保护好自身安全的前提下,利用器械阻止施暴者对施暴对象的侵害,并通过对讲机随时通报闯入者的方位。
2、B保安通知好相关人员后,立即按警铃(如警铃故障,立即通知校长室按警铃,校长不在通知行政秘书到校长室代按警铃)并关闭校门后,电话报学校安保工作负责人,分机1112。如安保负责人不在校园内直接报校级领导,顺序为分管安全的校长助理——小学部或中学部校长助理——校长(保安只要负责通知到其中一人即可)。(A保安完成闯入者交接,紧急状态解除后立即回岗看护校门。)
3、学校安全管理员报告分管校长长助理,分管校长助理决定是否需要通知学生指导中心负责师生安全保护。(学生指导中心人员通过广播要求全体人员就近进入室内,并锁闭门窗,在危险警报解除后方可恢复常态。在此期间,学生的安全和现场的秩序由在场的教职工负责。)
4、学校安全管理员和分管校长助理赶往现场,负责应急指挥,包括向校长报告、人员调动和保护现场,被调动到的人员应听从指挥。校长指导并作最终决策。
5、分管校长助理指导安全管理员协助警方处置及善后工作。
篇3:锐器伤的防范措施及处理
锐器伤的防范措施及处理
锐器伤是医务人员常见的一种职业性损伤,对医务人员身体健康造成直接威胁。
1、常见的锐器
在医疗活动中,常见的锐器包括:手术刀片、注射针头、医用缝合针、安瓿碎片、玻璃及剪刀等一些锋利的医疗器械。
2、防范措施
①强化安全意识,提高防范能力。手持针头和锐器时,不要让锐利面对着他人,以防不慎刺伤。操作完毕,处理针头时不要太匆忙,禁止双手回套针帽,防止刺伤自己的手;禁止用手去折弯或弄直针头;在为不合作患者做治疗时,应取得他人的协助。
②培养良好的工作习惯。将用过的针头、刀片、缝针等及时处理,丢入合适的锐器盒内,不要将针头、刀片、缝针等丢在一般的垃圾桶内,以免刺伤保洁员。
③严格操作规程。医务人员必须熟悉掌握各项操作规程,手术科室医护人员与锐器接触机会多,操作者要严格操作规程,准确、无误,做到忙而不乱,从而避免锐器刺伤自己或他人。当手要接触血液、体液或污染物品时,要戴手套进行操作,特别是医务人员手上有伤口时必须戴手套操作,虽然戴手套不能防止锐器伤,但可以减少血液进入人体的量而减少感染的机会。操作中,手套破损应立即更换,处理血液污染的器械时均应戴手套进行,脱手套后仍需立即彻底洗手。
④完善防护措施,接种乙肝疫苗,定期体检,并进行有效的预防接种。
4、锐器伤后处理
医务人员工作中不慎被血液、体液污染的锐器伤时,应立即挤出伤口的血液,流水冲洗伤口,再用碘酒、酒精消毒,遇特殊感染手术中医务人员不慎刺伤,应立即进行临床处理和消毒。并在手伤后48小时内上报医院感染管理部门并填写报表,在伤后72h内作HIV、HBV等基础水平检查。可疑暴露于HBV感染血液、体液时,应尽早注射乙肝疫苗(最迟不超过7天),1个月后再注射1次;可疑暴露于HCV感染血液、体液时,尽快于暴露后作HCV抗体检查;可疑暴露于HIV感染血液、体液时,即刻抽血检测HIV,3、6个月后复查,72小时(越早越好)内采用二联或三联药物治疗28天,并随访6个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