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旧建筑规范异同
1剪力墙柱的构造要求
1.1柱截面纵向钢筋最小配筋率的加强
新规范
类别抗震等级一二三四中柱和边柱1.00.80.70.6角柱、框支柱1.21.00.90.8旧规范
类别抗震等级一二三四中柱和边柱0.80.70.60.5角柱、框支柱1.00.90.80.7
1.2柱箍筋加密区箍筋间距和直径的要求
引入“柱根”概念,三、四级抗震底层柱箍筋加密区最大间距100mm,四级
抗震底层柱箍筋最小直径8mm。
二级框架柱的箍筋直径不小于10mm且箍筋肢距不大于200mm时,除柱根外
最大间距应允许采用150mm;三级框架柱的截面尺寸不大于400mm时,箍筋
最小直径应允许采用6mm;四级框架柱剪跨比不大于2时,箍筋直径不应小于8mm。
框支柱和剪跨比不大于2的柱,箍筋间距不应大于100mm。
1.3边柱、角柱及抗震墙端柱在地震作用组合产生小偏心受拉时,柱内纵筋总截面面积应比计算值增加25%
1.4柱箍筋加密范围的变化
底层柱、柱根不小于柱净高的1/3。
剪跨比不大于2的柱取全高。
一级及二级框架的角柱,取全高。
1.5柱箍筋加密区的最小体积配箍明显增加
应符合下列要求:
ρν≥λνfc/fyν
式中ρν 柱配筋加密区的体积配箍率,一级不应小于0.8%,二级不应小于0.6%,三、四级不应小于0.4%;计算复合箍的体积配箍率时,应扣除重叠部分的箍筋体积;
fc 混凝土轴心抗压强度设计值;强度等级低于C35时应按C35计算;
fyν 箍筋或拉筋抗拉强度设计值,超过360N/mm2时,应取360N/mm2计算;
λν 最小配箍率特征值,宜按下表采用。
抗震 等级箍筋形式柱轴压比≤0.30.40.50.60.70.80.91.01.05一普通箍、复合箍0.100.110.130.150.170.200.23螺旋箍、复合或连续复合矩形螺旋箍0.080.090.110.130.150.180.21二普通箍、复合箍0.080.090.110.130.150.170.190.220.24螺旋箍、复合或连续复合矩形螺旋箍
0.060.070.090.110.130.150.170.200.22三普通箍、复合箍0.060.070.090.110.130.150.170.200.22螺旋箍、复合或连续复合矩形螺旋箍0.050.060.070.090.110.130.150.180.201.6一级和二级抗震墙,底部加强部位在重力荷载代表值作用下墙肢的轴压比,一级(9度)时不宜超过0.4,一级(8度)时不宜超过0.5,二级不宜超过0.6。
2建筑抗震设计规范
2.1设计地震分组
将原规范的设计近远震改为设计地震分组,水平地震影响系数最大值有更详细的规定。
建筑结构的地震影响系数应根据场地类别、设计地震分组和结构自振周期以及阻尼比确定。其水平地震影响系数最大值应按表1采用;特征周期应根据场地类别和设计地震分组按表2采用,计算8、9度罕遇地震作用时,特征周期应增加0.05s
表1 水平地震影响系数最大值
地震影响6度7度8度9度多遇地震0.040.08(0.12)0.16(0.24)0.32罕遇地震--0.50(0.72)0.90(1.20)1.40表2 特征周期值
设计地震分组场地类别一二三四第一组0.250.350.450.65第二组0.300.400.550.75第三组0.350.450.650.902.2反应谱的范围增加
反应谱的范围由3秒延伸到6秒,5Tg以内与89规范相同。
3混凝土结构设计规范
3.1取消混凝土的弯曲抗压强度fcm,以α1fc代替,α1当混凝土等级不超过C50时为1.0,C80时为0.94,其间按线性插值,fcm>α1fc,计算配筋将增大。
3.2混凝土强度等级最高由C60增加到C80
3.3新三级钢HPB235、HRB335、HRB400(RRB400),HRB400为非预应力主导钢筋。
4高层建筑混凝土结构技术规程
4.1四类地面粗糙度
进行风荷载的计算时,第四类地面粗糙度指有密集建筑群且房屋较高的城市市区。
4.2结构各楼层的水平地震剪力标准值不满足下列要求将在总信息增大地震力调整系数
水平地震作用计算时,结构各楼层的水平地震剪力标准应符合:
VEKi≥λ∑Gj式中
VEKi——第i层的楼层水平地震剪力标准值。对于竖向不规则结构的薄弱层,尚应按本规程5.1.14条的规定乘以 1.15的增大系数;
λ——水平地震剪力系数,不应小于下表规定的最小值;
Gj——第j层的重力荷载代表值;
n——结构计算总层数。
楼层最小地震剪力系数
类别7度8度9度扭转效应明显或基本周期小于3.5s的结构0.016(0.024)0.032(0.048)0.064基本周期大于5.0s的结构0.012(0.018)0.024(0.032)0.040
4.3无地震作用效应组合时恒载分项系数的增大
无地震作用效应组合时,恒载分项系数当其效应对结构不利时89规范为1.2,现对由可变荷载效应控制的组合为1.2,对由永久荷载效应控制的组合为1.35,无地震作用效应组合时内力一般比以前增大了。
4.4计算地震剪力放大
当高层建筑结构某楼层抗侧刚度小于其上一层的70%或小于其上相邻三层侧向刚度平均值的80%,或结构楼层层间抗侧力结构的承载力小于其上一层的80%时,该楼层的计算地震剪力应乘以1.15的放大系数。
4.5考虑重力二阶效应及结构稳定
在水平力作用下,带有剪力墙或筒体的高层建筑结构的变形形态为弯剪型,框架结构的变形形态为剪切型。计算分析表明,如果结构刚度和重力荷载比满足一定的要求,重力二阶效应可以忽略不计,但重力荷载在水平作用位移效应上引起的二阶效应(重力P-△效应)有时比较严重。对混凝土结构,随着结构刚度的降低,重力二阶效应的不利影响呈非线性增长,直至引起结构的整体失稳。
4.6增加三级框架结构的底层柱底截面的弯矩的放大
抗震设计时三级框架结构的底层柱底截面的弯矩设计值采用考虑地震作用组合的弯矩值与1.15的乘积,89规范只对一、二级放大。
4.7剪力和配筋公式有所变化
4.8抗震时各级内力调整系数有所增加
篇2:房地产销售员服务规范
房地产销售员服务规范
一、仪容仪表
1、总体要求
A、穿着制服,别好工牌;
B、服装整洁,仪表端庄;
C、面带微笑,礼貌待客;
D、互相检查,共同提高。
2、具体要求
A、服装
着公司统一的制服,衣服要保持整洁无皱折,扣好纽扣,将工牌别于左胸,鞋子、袜子应与服装协调,不得有胀污现象。
B、手
保持手指整洁,不得留长指甲,不准使用有色指甲油。
C、头发
保持头发整洁,留长头发的女性不要将头发遮住脸,不准披肩,头发禁止染成彩色。
D、站姿
站立时应将双手相握或叠放于腹前,身体倾,不得背靠墙或身体弯曲。
E、坐姿
坐姿应端庄,不要搭拉或用手撑着脑袋坐在座位上。
二、礼貌用语
1、接听电话时的礼貌用语
A、“您好,丽城花园,请问我有什么可以帮到你呢?”
B、“先生/小姐,我应该怎样称呼你呢?”
C、“先生/小姐,经理不在,不如你留下电话,等她回来的时候我叫她复你电话,好吗?”
注意:接听客户电话须简短扼要,时间掌握在5分钟之内,留下客户联系电话,尽量用楼盘优势、卖点吸引客户前来现场参观。
2、接待顾客时的礼貌用语
A、“欢迎光临!”
B、“您好,请问我有什么可以帮到你呢!”
C、“ⅩⅩ先生/小姐不在,请问你有预约吗?不如你先坐下,我马上联络他(她)!”
D、“请喝水!”
E、“这是我的名片,请多指教!”
3、送客礼貌用语
A、“您走好,欢迎下次再来!”
B、“不用客气,这是我们应该做的!”
C、“有服务不周的地方请原谅!”
D、“如果需要我们的帮助,请与我们联系!”
三、服务前的准备工作
1、营业前的准备工作
A、根据规定要求着装;
B、检查服务用品用具是否齐备、正常;
C、保持营业场所的清洁卫生。
2、接待顾客
A、主动在门口恭迎顾客的光临,保持良好的礼貌用语和服务姿态;
B、引领顾客到会客厅就坐,并为顾客斟茶;
C、与顾客交换名片,了解顾客来访意图。
3、洽谈业务
A、熟悉楼盘的价格、位置、坐向、装修标准等;
B、利用模型、宣传海报等展示楼盘,并带领顾客实地参观;
C、如果顾客觉得价格过高,应强调我们的质量保证、售后服务和商业信誉;
D、当顾客决定购买时,应及时与顾客签署售楼协议。
E、如果顾客只是参观了解亦应和购楼的顾客一样对待。
4、送客
A、当顾客离开时,销售员应检查顾客有无遗留物品,并起身将顾客送至门口;
B、欢迎顾客的下次光临。
5、营业结束
A、整理室内的物品;
B、打扫营业场所的清洁卫生;
C、检查安全设施是否正常,电源是否关闭。
四、服务态度
A、热爱本职工作,爱岗敬业;
B、勤于学习,追求上进,不断提升服务技能和技巧;
C、对待顾客热情大方,彬彬有礼;
D、讲求商业信誉,合法经营,诚信无欺;
E、廉洁奉公,遵纪守法,保持良好的企业形象;
销售部
篇3:房地产规划设计建筑风格策划
房地产建筑风格策划
规划设计
一.引领市场潮流的楼盘规划理念
理念一:“均好性”理念
强调景观的均享,弱化组团,强化半私秘空间,强化窗前的视觉效果,强调日照、朝向均好。人车尽可能分流,以停车不破坏景观为主。
理念二:“新街坊”理念
新街坊包括“城市街坊”和“小区内的街坊”
理念三:“价值定位”理念
规划过程中,不单追求平面构图,更重要的是确定价值区域,依确定的价值区域确定每栋住宅中每户的户型,而不是现确定户型比。重视草地、树林、水面、硬质景观的价值。
理念四:楼市布局方式应不拘一格
1、影响小区布局的因素
项目规模:大规模多层项目多用行列式或混合式
项目层高:高层项目在布局方式上更灵活,在朝向上不拘
项目性质:高档多采用围合式或其他方式,低档多采用行列式
周边环境:如项目有良好的自然景观,布局时应尽量朝向这一景观。如周边无自然景观,常采取围合式,围合造景,形成中心庭园。
地块特征: 如果地形极不规则,或起伏不定,则布局较为混合、散漫。
2、行列式合围合式各有利弊
3、新理念:从组团式到开放式住宅小区
对于规模较大的项目来说,现在一般都采用组团式布局的开发方式,现在又出现了一种开放式的小区布局方式,即楼宇布局既不是严格的行列式、围合式也不是完全的组团,而是散落分布在小区周边,但空间仍是有序而不零乱。
理念五:考虑七大环境满足人的七个要求
1、空间环境满足人的活动要求
健身文化必不可少
2、生态环境要有益于人的生理需求
3、视觉环境满足人的心理需求
4、文化环境要达到陶冶人的要求
5、人文环境要照顾人的交往要求
6、智能环境要预计人的信息需求
7、管理环境要符合人的方便需求
理念六:方便、舒适、安全
理念七:突出自身特色
理念八:注重生态环境系统的建设
多种树
理念九:交通道路应该合理分流,减少对居住区影响
居住区停车设计:(1)半地下停车场与绿化组合(2)全地下车库(3)架空平台下停车库(4)在绿化搭棚架停车。
理念十:以耐久适用为标尺
理念十一:提倡本土文化
建筑风格策划
一. 建筑风格主要类别
1.按国家(民族)和地区分
中国风格、日本、新加坡风格、英国风格、法国风格、美国风格、等。
常用一个地区概括,如:欧陆风格、欧美风格、地中海式风格、澳洲风格、非洲风格、拉丁美洲风格等
2.按建筑物的类型分
住宅建筑风格、别墅建筑风格、写字楼建筑风格、商业建筑风格、宗教建筑风格、其他公共(如学校、博物馆、政府办公大楼)建筑风格等
3.按照历史发展流派分
(1)古希腊建筑风格,约公元前800年至公元300年
(2)古罗马建筑风格,约公元前300年至公元365年,罗马建筑风格正是欧洲建筑艺术的重要渊源
(3)欧洲中世纪建筑风格,公元400年至1400年,封建领主经济占统治地位,城堡式建筑盛行
(4)文艺复兴建筑风格,公元1420至1550年,建筑从经验走向科学化,不断冲破学院式、城堡式的封闭
以上四类可称为古典主义建筑风格
(5)新古典主义建筑风格。
这一风格曾三度出现,最早一次是1750至1880,他是欧洲古典主义的最后一个阶段,其特点是体量宏伟,柱式运用严谨,而且很少用装饰。另一次出现在1900-1920年,带有一定的复古特征。第三次出现在1982年,其主要特征是把古典主义和现代主义结合起来,并加入新形势,这一风格在当今世界各国颇为流行。
(6)现代评论风格,1960-1975。缘自西方60年代兴起的“现代艺术运动”他是运用新材料、新技术,建造适应现代生活的建筑,外观宏伟壮观,很少使用装饰。
(7)后现代主义风格,亦称“后现代派”,1980年开始出现。这一风格的建筑在建筑设计中重新引进了装饰花纹和色彩,以折衷的方式借鉴不同的时期具有历史意义的局部,但不复古。
4.按建筑方式来分
(1)哥特式建筑风格。
盛行于众世纪1050-1550,以宗教建筑为多,最主要的特点是高耸的尖塔,超人的尺度和繁缛的装饰,形成统一向上的旋律。
(2)巴洛克建筑风格。
1600-1760,他是几乎最为讲究华丽、装饰的一种建筑风格,即使过于繁琐也要刻意追求。
(3)洛可可建筑风格。
1750-1790,主要起源于法国,代表了巴洛克风格的最后阶段,主要特点是大量运用半抽象题材的装饰。
(4)木条式建筑风格。
一种纯美洲民居风格,主要特点是水平式、木架骨的结构。
(5)园林风格。
从20世纪70年代开始流行,这种风格在深圳场当作概念炒作,其特点是通过环境规划和景观设计,栽植花草树木,提高绿化,并围绕建筑营造园林景观。
(6)概念式风格。
90年代开始在国际上流行,其实是一种模型建筑,它更多的来余人的想象,力求摆脱对建筑本身限制和约束,而创再出一种个性化色彩很强的建筑风格。
当今中国建筑风格分类解析
1.欧陆风格
“粉红色外墙,白色线条,通花栏杆,外飘窗台,绿色玻璃窗”,这种所谓欧陆风格的建筑类型,主要以粘贴古希腊古罗马艺术符号为特征,反映在建筑外形上,较多的出现山花尖顶、饰花柱式、宝瓶或通花栏杆、石膏线脚饰窗等处理,具有强烈的装饰效果,在色彩上多以沉闷的暗粉色及灰色线脚相结合,另外,这一类建筑继承了古典三段式的一起表象特征,结合裙楼、标准层及顶层、女儿墙加以不同的装饰处理。
2.新古典主义风格。
新古典主义风格的建筑外观吸取了类似“欧陆风格”的一些元素处理手法,但加以简化或局部适用,配以大面积墙及玻璃或简单线脚构架,在色彩上以大面积线色为主,装饰味相对简化,追求一种轻松、清新、典雅的气氛,可算是“后欧陆式”较之前者则又进一步理性。目前国内这种建筑风格较多,属于主导型的建筑风格。
3.现代主义风格。
现代风格的作品大都以体现时代特征为主,没有过分的装饰,一切从功能出发,讲究造型比例适度、空间结构图明确美观,强调外观的明快、简洁。体现了现代生活快节奏、简约和实用,但又富有朝气的生活气息
4.异域风格。
这类建筑大多是境外设计师所设计,其特点是将国外建筑式“原版移植”过来,植入了现代生活理念,同时又带有其种种异域情调空间。
5.普通风格。
这类建筑很难就其建筑外观在风格上下定义,他们的出现大概与商品房开发所处的经济发展阶段、环境或开发商的认识水平、审美能力和开发实力有关。建筑形象平淡,建筑外立面朴素,无过多的装饰,外墙面的材料义务细致考虑,显得普通化。
6.主题风格。
主题型楼盘是房地产策划的产物,2000年流行一时。这种楼盘以策划为主导,构造楼盘的开发主题和营销主题,规划设计依此为依据展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