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脑网络信息管理制度

电脑/网络信息管理制度

1、目的

  为规范公司电脑网络信息的管理,制定本制度。

2、适用范围

  2.1本制度适用公司各部门。

  2.2本制度的电脑网络信息资源包括放置在公司的电脑系统与设备以及用户操作使用的电脑系统和附加设备(包括储存在该系统内的各种信息),以及使用电脑系统时申请的用户帐户及所必须遵守的规章制度。用户指的是本公司使用计算机系统与设备的员工。

3、职责

  3.1公司网络信息系统由行政管理部电脑资讯技术组统筹管理。

  3.2使用部门负责所属电脑设备的使用管理。

4、总则

  4.1公司内所有的电脑、服务器、网络设备以及运行或存储其上的程序及数据都归公司所有。

  4.2用户不得尝试在未被授权的情况下使用公司网络上的数据及程序,或复制其数据供他人使用。

  4.3未经他人同意或授权,不得访问他人的程序与数据,也不得复制他人的版权材料。版权材料包括(但不限于)软件、电子文档、文件和文件夹。

  4.4用户有责任保护好自己使用或存储的信息资料,特别是商业机密。并不定期改变保密方式以确保其安全性。

  4.5用户发现以下情况,必须立即向资讯组报告:电脑网络安防方面的漏洞、因使用不当造成事故、或者其他违反本条例的行为。

  4.6任何用户不得利用公司电脑网络浏览反动、色情等网站,也不得在互联网制作传播违法、反动、色情、暴力等信息。

  4.7电子通信和存储设备(包括但不限于电子邮件服务器、文件服务器)仅供公司工作使用,任何欺诈、色情、骚扰、亵渎、猥亵、恐吓、诽谤或其他不正当的信息禁止在本公司系统上收、发、存储。

5、个人电脑

  5.1除资讯组负责硬件维护的人员外,任何人不得随意拆卸所使用的电脑或相关周边设备。

  5.2各部门负责其所辖电脑的日常清洁和使用管理工作,保持其环境清洁;

  5.3安装应用软件,须经部门负责人及资讯组同意后方可进行。

  5.4电脑及其附加设备迁移安装必须提出书面申请经行政部,由资讯组人员操作,用户不得擅自拆卸或安装。

  5.5用户不得擅自更改相关系统设置,更不能试图擅自解除管理员对该系统锁定的功能限制。

6、信息保护

  6.1公司的资料(包括无形资产、商业秘密、或保密资料等)严禁向外界发送、传输、或者以其他方式被传播。

  6.2用户有义务保守公司机密,发现有人泄密要及时汇报。(参见公司的保密制度)

  6.3第三方在接受或讨论商业秘密或无形资产之前必须签署保密协议。

7、用户管理

  7.1用户不得与他人共享自己的电脑或网络帐户口令(工作需要必须书面授权)

  7.2用户不得擅自从网上下载安装软件和自行安装游戏软件。

  7.3开设在公司电脑/网络系统上的帐户只能由本人使用,用户之间不得共享帐户。

  7.4如果用户离职或退休,其帐户将在他离开公司的那一天起被禁用。

  7.5用户帐户的口令必须遵守以下规则: 口令至少要有7个字符长,必须由字母和数字组合而成;口令必须定期更换。u口令不得使用生日或名字,且新口令不得与近期使用过的相同。

  7.6用户在使用外来软盘、光盘等,必须进行杀毒处理,确保其无病毒后方可使用。

8、网络使用

  8.1用户不得过度消耗网络带宽----比如下载MP3、Real Audio音频文件或收听/收看网络电台/电视台,除非这是工作内容的一部分。

  8.2用户不得使用暴露系统安防弱点的安防检查程序。

  8.3公司上网仅限于公务使用,非因工作需要不得使用互联网。

  8.4用户不得访问不安全或有安全漏洞的网站或软件,否则造成后果后会依据相关办法作出处理。

  8.5树立电脑病毒预防意识,收到不明邮件时应立即予以删除,不得打开。对于附件应杀毒后方可打开。

  8.6已开设公司电子商务邮箱的部门,收发各种公务邮件必须使用该邮箱。

  8.7工作时间禁止使用网络聊天工具(工作需要除外),比如QICQ、ICQ等。

9、惩罚法则

  9.1根据实际情况按相关规定追究当事人及其相关人员责任。

  9.2情节严重或造成计算机资源硬件的损坏或丢失的,其损失依照行政部相关规定处理 。

  9.3触犯中华人民共和国相关法律,将依照中国有关法律处理

篇2:员工职务保密制度

员工职务保密制度

一、目的

  为确保公司商业秘密,规范员工职务行为,维护公司的合法权益,特制定本制度。

二、适用范围

  本制度适用于集团及各项目的保密管理,全体员工均应遵守。

三、定义

  1、公司秘密是指涉及公司权利、利益,依照特定程序确定,在一定程度时间内只限一定范围的人员知悉的事项。

  2、本制度规定的泄密行为是指下列行为之一:

  a)使公司的秘密被不应知悉的部门和员工知悉;

  b)使公司的秘密超出限定的接触范围而无法证明未被不应知悉者知悉的;

  c)使公司的秘密被公司以外的有利害关系的人知悉的;

  d)遗失公司保密资料或物品的。

四、职责

  1、公司全体员工都有保守公司秘密的责任和义务。

  2、集团行政部负责公司保密工作的监督检查。主管行政的副总裁负责对涉及公司机密文件使用/披露的审批。

  3、各项目总经办、行政办负责所属项目的保密工作的监督检查。项目总经理负责对涉及所属项目公司机密文件使用/披露的审批。

五、保密范围和密级确定

  1、公司秘密包括但不限于下列事项:

  a) 公司的重大决策;

  b)公司经营活动中尚未付诸实施的经营战略、经营方向、经营规划、经营方案、经营项目、经营决策等;

  c)核心技术,包括产品设计方案/图纸、营销策划方案、技术标准、作业标准等。

  d)公司内部掌握的合同、协议、意向书及可行性报告、重要的会议记录、招投标投标文件;工程造价资料;

  e)合作单位、供应商的资料、业主/客户资料;

  f)公司财务预决算报告及各类财务凭证、帐册、报表。

  g)公司统计表、审计报告书;

  h)公司职员档案、工资、劳务收入资料;

  i)其他经公司确定应当保密的事项;

  一般性通知、通知及其他公司公布的资料信息等不属于保密范畴

  2、公司秘密的级别分为绝密、机密、秘密三级。"绝密"是公司最重要的秘密,泄露会使公司的权益遭受特别严重的损害;"机密"是重要的公司秘密,泄露会使公司权益遭受到严重损害;"秘密"是一般的公司秘密,泄露会使公司权益遭受损害。

  3、公司秘密的密级确定

  a)公司经营发展中,直接影响公司权益及公司发展的重要决策文件资料、核心技术为绝密,标识为"绝密",保密期限为永久。

  B公司)的规划、财务报表、统计审计资料、设计图纸、销售策划资料、重要的会议记录及公司经营情况为机密级,标识为"机密",保密期限为长期。

  c)管理制度、人事档案、合同、协议、意向书、职员收入、尚未进入市场或未公开的信息为秘密级,标识为"秘密",保密期限为短期,视实际情况确定保密期。

六、保密措施

  1、属于保密范畴的文件、资料及其他物品的保管、制作、收发、传递、使用、摘抄、销毁,由部门主管副总级以上人员委托专人执行;采用电脑技术存取、处理、传递的公司秘密由电脑管理部门负责保密。详见《信息安全管理制度》

  2、对于管理或接触公司保密资料、掌握公司核心技术的人员,如财务人员、文秘人员、设计人员、工程技术人员及所有管理人员,公司根据实际与其签订《保密协议》(详见《保密协议》),明确权利与义务。上述人员离职,必须进行彻底的工作移交,并作出保密承诺。

  3、对于密级文件资料及其他物品,必须采取以下保密措施:

  a)公司的秘密文件资料,应当标明密级,并确定保密期限。

  b)非经总经理或主管副总裁批准,不得复制摘抄;

  c)收发、传递、外出携带秘密文件,由指定人员担任,并采取必要的安全措施;

  d)在设备完善的保险装置中存放。

  4、在对外交往与合作中需提供公司秘密的,应当事先经主管领导批准。其中集团总部由副总裁审批;各项目由项目总经理审批。

  5、有秘密内容的会议,主办部门应采取下列保密措施。

  a)选择优保密条件的会议室;

  b)根据需要严格限定参加人员范围,或在讨论涉密事项时临时指定参加人员。

  c)依照保密规定使用会议设备,管理会议文件;

  d)会后确定会议内容是否传达及传达的层次范围。

  6、不准在私人交往、通信中邪路公司秘密,不准在公共场所谈论公司秘密,不准通过网络、电话等其它方式泄露公司秘密,在没有授权的情况下,不得向新闻媒介透露公司秘密。

  7、公司工作人员发现公司秘密已经泄露或可能泄露,应当立即制止或采取补救措施,并及时报告集团行政部或项目行政办,接报部门应立即作出处理。

七、责任和处罚

  1、现下列泄露请款之一者,给与警告或记过的处分:

  a)秘密,尚未造成严重后果或经济损失的;

  b)违反本制度第6条有关规规定,情节较轻的;

  c)已泄露但主动采取了补救措施的;

  2、有下列泄露情况之一者,予以辞退并酌情赔偿经济损失。

  a)故意泄露公司秘密或过失泄露造成严重后果的;

  b)违反本保密制度,为他人窃取、刺探公司秘密,或违背程序向外提供公司秘密的;

  c)利用职权强迫他人违反保密制度的;

八、相关文件

  员工对外媒介披露信息的详见企业传讯部的相关制度

篇3:售​​​​​​​楼部岗位辅导员管理制度

售楼部岗位辅导员管理制度

一、目的

  完善培训体系,使新员工及在职员工熟悉公司运作及工作职责,更好地掌握本岗位的业务技能,并能持志得到职业辅导和能力提升。

二、适用范围

  售楼部新员工上岗前培训及在职培训辅导

三、工作职责

  1、帮助新入职、在职员工提高对自身工作的认知,便于分清哪些方面是应该加强和注重的。

  2、工学合一,以告知、演示、现场 作业等方式耐心教导员工掌握作业技能或有关新知识。

  3、经常检查或督导以确定受训者按教导或规范从事。

  4、答复员工实际共中上出现的疑点难点问题。

  5、帮助员工建立积极的心态,培养良好的职业道憄。

四、岗位辅导培训内容

  1、岗前培训是重点,必须完成的内容包括:

  ·岗位职责

  ·所在部门及组织的职能、上下级关系

  ·部门内外工作关系及必要的联系方式方法

  ·部门管理制度、工作流程、服务规范、办公程序

  ·应遵循的职业道德规范、办公礼仪

  ·办公(或生产)设备的操作训练

  ·本岗位必须的专业技能

  2、在职辅导和培训是日常工作之一,内容包括:

  ·及时传授行业新知识;

  ·组织学习和掌握新规范、新技能;

  ·随时检查和督导受训对象的工作是否符合教导的内容;

  ·纠正员工工作中的各种偏差和错误;

  ·解答员工提出的专业技术、作业技能、工作方法等疑难问题。

五、岗位辅导员工作程序

  1、岗前培训程序

  ·人事部门提前一天通知用人部门新员工入职时间;

  ·用人部门填写《新入职员工岗前培训记录表》,并安排部门岗位辅导员做好准备;

  ·人事部门办理入职手续并进行公司概况、公司制度的培训后,即交由入职部门进行岗前培训;

  ·部门岗位辅导员按规定的培训内容进行岗前培训,时间一天;

  ·培训完毕,由岗位辅导员填写新员工岗前培训记录表确定其培训成绩;如果岗前培训在规定的时间内不能合格,必须延长培训时间直至其能够合格并胜任工作。

  ·培训记录表经部门负责人审核,员工确认后交人事部归入个人档案。

  ·新员工转正必须将岗前培训记录作为重要的参考依据。

  2、在职培训和辅导按照指导的内容进行,要求岗位辅导员做好辅导记录,便于总结培训辅导经验,并为受训者的绩效考核提供依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