相关楼层设计问题

相关楼层的设计问题

  相关楼层主要指设备层、避难层、结构转换层、结构加强层等。

  避难层(间)适用于超高层,加强层为纯结构问题,这里仅介绍设备层和结构转换层。

(一)设备层

  指有效面积主要用于布置设备的楼层。

  一般高层建筑(100m以内)的主要设备层分设于地下层和楼顶即可;裙房与主塔交接处,常根据需要结合结构转换层设小型设备及布设管线。超高层建筑则尚需设中间设备层。

  设备层(间)的主要内容为:空调、给排水、电气和电梯等机房设备。要求承载能力大于标准层,层高也相对要求较高(4.0~6.5m不等)。(设备层断面示意图)

(二)结构转换层

  1.转换层的功能

  (1)提供低层部大空间

  剪力墙间距小时,底部可通过设结构转换层变成框支体系,以提供商业、会议、餐厅等大空间。

  (2)为建筑提供大的入口

  超高层建筑常采用密排柱式外框筒,柱距常在3米以内,无法提供较大的入口,必须通过转换层改变柱距,以形成入口。

  2.转换层按结构功能分类

  分三类:

  (1)上下层结构类型转换;

  (2)上下层柱网、轴线改变;

  (3)同时转换结构类型和结构轴线布置。

  3.转换层的结构形式

  结构形式可以采用:巨梁式、桁架式、空腹桁架式、箱型和厚板式转换层。巨梁式最简单、广泛。

  (图:转换层类型示意)

篇2:高层建筑造型设计简介

高层建筑的造型设计简介

(一)高层建筑平面形式与形体塑造

  1.高层建筑平面形的构成

  分为“线生形”和“形生形”两种构成方式。

  (1)线生形:以基本线型的组合变化,可生出无穷变化的平面形式。

  基本线型有三种:直线、凸线和凹线。

  (2)形生形:以基本形为构形基础要素,创造新形体的构形方式。

  基本形有:正方形、矩形、正三角形、圆形、菱形等。

  基本形经渐变、弯曲、切割、错叠、群化、减切、伸展、拉压等,可产生各种新的形式。而将原形作交合、取舍,也可产生许多新形式。

  2.高层建筑形体的三种基本类型:

  (1)纯几何体——建筑形态的基本形式是规则几何体。如:西格拉姆大厦、原纽约世贸中心大厦。(图)

  (2) 雕塑体——即建筑形体有雕塑性。如香港的奔达中心。(图)

  (3)象征体——指建筑形体具有某种精神意味或象征性。如:北京铁路西客站造型象征北京西大门,巴黎德方斯巨门,以及巴西首都巴西利亚之国会大厦等。

  3.高层建筑的造型与构图

  (1)高层主体设计总则——整体性、简洁性、易识别性。

  (2)高层建筑主体的空间与形体组合形式

  高层建筑造型既可采用对称式构图,也可不对称,既求统一,也需变化。在平面及形体构成上可归结为以下数种类型:

  ① 单体式

  ②双体式——奔达中心、纽约世贸、吉隆坡佩重纳斯双塔

  ③联体式——德国募黎黑BMW公司大楼

  ④变平面式——通常为上大下小,如金字塔式、退台式、台阶式等,例:旧金山泛美大厦、贝聿铭香港中银大厦等

  ⑤群体式——常被誉为“城中之城”,规模宏大、壮观,以群体式解决复杂的建筑和城市问题,为超大型城市综合体。例:上海商城。

  ⑥自由式——反传统的、不规则式建筑组合、有个性、自由、活泼。

(二)高层建筑的形体艺术与创作

  形体艺术与创造目的,即是要创造出丰富而协调统一的整体艺术造型。

  高层、超高层建筑不论从功能上或从整体形式上,一般可明显地划分出三部分:楼下部(脚)、楼主干(身)、楼顶部(头)。

  三部分有不同的功能和艺术形象特征:

  主干(身)有塔式、板式、墩式三大类,而各类形体又有很多变化方式。楼脚之裙房做法和楼顶的处理方法也同样非常丰富。

  如果在设计中善于变化楼的各段之形体,并把握住整体关系,则可创造出异常丰富的高层建筑形体。

篇3:生态住宅的设计

生态住宅的设计

  生态住宅设计,指的就是综合运用当代建筑学、人工环境学、生态学及其他科学技术的成果,把住宅建造成一个小的生态系统,为居住者提供舒适、健康、环保、高效、美观的居住环境的一种设计实践活动。

1、生态住宅的核心思想

  舒适、健康、高效和美观是生态住宅的核心思想。

2、生态住宅的设计原则

  ⑴生态化

  生态住宅首先要遵循的当然是生态化原则,即节约能源、资源,无害化、无污染、可循环。例如要尽可能节约不可再生能源(煤、石油、天然气),并积极开发可再生的新能源,包括太阳能、风能、水能、生物能、地热等无污染型能源。建筑材料应尽可能利用可降解、可再生的资源,同时还要严格做到建材的无害化(无污染,无辐射)。在适当的范围内,特别是对于水资源匮乏的地区进行雨水收集、中水处理、水的循环利用和梯级利用。结合居住区的具体情况(规模密集、区位、周边热网状况)采取最有效的供暖、制冷方式。加强能源的梯级利用。

  ⑵以人为本

  ⑶因地制宜

  ⑷整体设计

3、生态住宅的技术策略

  节地、节能、节水、节约资源及废弃物处理是生态住宅设计中特别关注的技术内容。

  ⑴建筑主体节能

  ⑵常规能源的优化利用

  ⑶可再生能源的开发与利用

  ⑷水的循环利用与中水处理

  ⑸材料与资源的有效使用

  ⑹室外环境设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