景观设计任务书

  景观设计任务书

一、区与组景

  阆水路西段可分为3大区域与城市布局规划相呼应协调。

  阆水路西段与城市横向道路的交*点结合带状绿地和下河梯道形成景观节点。景观上形成对景,优化视线效果,功能上扩大活动空间,利于缓冲人流,提供休息、观景、活动的环境空间。

  1、古城文化区(双栅子街至新村路口)

  该段长约1.2公里,规划面积约4.56公顷,用地红线宽度35~42.5米,其中道路红线宽为16米,为了保持阆中古街道的风格,并与阆水路南段建设相协调,街道断面型式为主街宽8米,临建筑人行道宽5米,临江人行道宽3.0米。临江建筑为二至三层,屋面形式为坡屋顶。休闲区域宽15~22.5米,防洪抢险通道宽4.0米,顶部标高为361.28~361.58米。

  由4个景观节点形成3个主题广场:

  天文文化——风水文化——人文文化;

  分别体现阆中的文化精髓,寓意阆中得天时、地利、人和。

  2、娱乐活动区(新村路口至规划道路)

  该段长约1.6公里,规划面积约15.5公顷,道路红线宽度35.0米,临江人行道宽(防洪抢险道)4.0米,临江建筑六层以下,屋面形式为坡屋顶。景观、休闲区域为所围的河滩地,宽度按具体方案设计。防洪抢险道顶部标高为20年一遇洪水位。

  由4个景观节点构成:

  民俗表演台、文化广场——廊亭台地——饮食文化城——古渡口;

  着重体现阆中的民俗文化、饮食文化,与市区相呼应,形成市政建设的配套设施,作为市民参与、娱乐、休闲的主要区域,营造浓厚文化艺术氛围。

  3、生态休闲区(规划道路至沙溪场)

  该段长约1.2公里,规划面积约8.65公顷,道路红线宽度35米。

  由4个景观节点构成:

  河川文化广场——观景台——安澜亭——沙溪风景园

  与西山森林公园、蟠龙山森林公园大环境相结合,展示自然、生态的滨江景观,营造安静、惬意的休闲空间。

二、景点说明

  根据以上景观节点形成阆水十景:

  星云如斯——犀牛望月——碑林夕照——图腾起舞——远影三叠

  西津晚渡——曲韵和流——临亭听涛——梅岭春坞——林溪漫道

  1、天文文化广场

  阆中是我国古代民间天文中心。

  阆中人落下闳是西汉着名历算天文学家,他创造的《太初历》是我国第一部有文字记载的完整的历法。他是浑天说的创始人之一,经他改进的赤道式浑天仪,在中国用了两千年。唐代的袁天罡、李淳风,二位阴阳风水学家在阆中观测天象,着作有《推背图》、《乙巳占》。

  广场通过同心圆铺装营造出九大行星运行轨迹,圆心设置赤道式浑天仪雕塑,体现阆中古代天文文化。

  广场两侧采用青条石作竹简式造型,扇形围合布局,在满足挡土功能同时,丰富立面造景,加强空间立体感,体现古典特色,石简上书《太初历》经典段落,如日食周期、二十四节气历法等,突出广场主题和古代伟大的天文成就。

  景名“星云如斯”

  “逝者如斯夫!不舍昼夜。”——《论语?子罕》

  “响一绝而不还兮,万物如斯而逝!”——曹植《九愁赋》,

  星空依旧,江水长流,在感叹往昔同时,与时俱进,再创辉煌,升华广场主题。

  2、风水文化广场

  阆中是我国古代风水之都。

  “三面江光抱城廓,四围山势锁烟霞。”其山川形势独特,山水城融为一体。其城市选址是按照我国古代风水学的理论为指导选择的,非常符合“形势法”即“龙”、“砂”、“穴”、“水”、“向”的意象。

  地雕景观(阆中缩景)与景观溪流相结合,充分展示阆中的优越地理环境。按照阆中市总体规划,置犀牛亭,将东风路之石犀牛迁回原处,以镇水神兽雕塑点题。

  景名“犀牛望月”

  犀牛为中华民族镇水怪之吉祥兽。

  给人以良好愿望的企盼,寓意阆中的美好未来。

  3、人文文化广场

  历史名人、文化名人的名言轶事以石刻的形成碑林石景,聚集人气,突出人文景观特色。

  景名“碑林夕照”

  传承着深邃的历史,寄托着丰富情感,孕育出多少的风云故事,残阳夕照,更增添几分厚重。

  4、民俗表演台、文化广场

  阆中在远古是巴人活动的中心地区之一,形成了丰富多彩的巴渝文化:动人心魄的打钱棍,朴实酣畅的花灯戏,风情万种的剪纸、皮影, 深情优美的山歌调、打夯歌,耐人寻味的川剧座唱,仰扬顿挫的茶馆评书等等,构成了巴渝民俗文化的瑰丽长廊。

  表演台和文化广场给多才多艺的阆中人提供了展示自我的空间。从流传于阆中民间的民俗艺术中,看到饶有特色的巴渝遗风。

  该节点是娱乐活动区域的集中体现,位于阆中市较场路西端,背*滨江路西端布置。它西临嘉陵江,北望滕王阁,南眺锦屏山,与刀背梁山隔江相望,整个地势东高西低,环境优雅。

  根据阆中市规划设计院设计的阆中市王家咀文化广场方案进行景观优化,具体方案:

  ①保留规划方案的休闲树林、儿童乐园;整合露天舞池、音乐广场。

  ②延长较场路道路中线,突出坡地景观,完善园路组织,加强景观视线的纵深,在绿岛设置船帆雕塑,形成对景,加强滨水氛围。

  ③围合的湖面曲折有致,驳岸采用草接水和卵石缓坡的处理方式,体现自然山水特色。

  ④民俗表演台设置装饰图腾灯柱,加强立面景观效果

  景名“图腾起舞”、“远影三叠”

  “三叠凄凉渭城曲,数枝闲淡阆中花。”——陆游诗

  5、饮食文化城

  久负胜名的保宁醋、干牛肉、压酒、白糖桂花蒸馍以及松花皮蛋、酸菜豆花面、锭子锅盔、酥锅盔、牛肉臊子面、羊杂碎、油茶、介茉薄饼、热凉粉等充满古城民俗民风的饮食小吃,足以使人们一饱口福。

  “千里莺啼绿映红,水村山郭酒旗风。”——杜牧《江南春》

  6、古渡口

  恢复阆中古景观之一,展示自然、生态、的滨江景观,营造宁静、祥和休闲空间和如诗如画的优美意境,鼓舞文明社会回归自然的憧憬。

  景名“西津晚渡”

  “春潮带雨晚来急,野渡无人舟自横。” ——韦应物《滁州西涧》

  “夜归沙头雨如注,北风吹船横半渡。”—陆游《游锦屏山谒少陵祠堂》

  7、河川文化广场

  从恢复自然生态及文化基层的基点出发弘扬河川文化。

  台地广场广场铺装材质选用五色卵石,沿弧线设置5个浮雕柱,环绕一块天然景观石,以嘉陵江石为主景,浮雕柱河川为主题,加强立面景观效果。

  在优化景观的同时,在功能上减小阆水西路建设的填方量,从而节约成本。

  景名“曲韵和流”

  通过对梯级毛石驳岸弧线处理,勾勒出曲折柔美河岸线,与水景相辅相成,营造自然生态的水岸景观。

  8、安澜亭

  作为阆水西路和张飞大道的景观视觉交点,此处视线通透,水面开阔,登高怀古,思绪如涌。

  景名“安澜听涛”

  “三面江光抱城廓,四围山势锁烟霞。”——宋?李献卿《而楼》

  9、沙溪风景园

  结合现场为砂料堆场,中心部分地势较低,因地制宜,筑土坡于四周,形成小盆地,坡岭片植梅花,改造原有排水渠,使之曲折有致,适当扩大水面,使之收放有度。盆地中设置茶室小院,供休闲、娱乐,完善阆水路功能配置

  “平生剩有寻梅债,作意城南看小春。”——陆游诗

  景名“梅岭春坞”、“林溪漫道”

三、竖向设计

  1、场地高程按照阆中市规划设计院提供的《阆中市滨江路西段带状地形图》、《滨江路西段景观方案图》、《王家咀广场方案图》之竖向设计。

  2、堤岸高程按照阆中市规划设计院提供的《道路纵剖面图》设计。

  3、场地雨水按坡向自然排入河道或接入市道路侧排入市政雨水管中。

  4、根据现状,因地制宜,满足景观设计需要,通过对市政道路标高调整,在保证防洪的前提下(20年一遇洪水位),尽可能减少填方量,从而减少建设投资,提高经济效益。

  (1) 古城文化区

  ① A-A断面

  ② B-B断面

  ③ C-C断面

  ④ D-D断面

  (2) 娱乐活动区、生态休闲区

  ① E-E断面

  ② F-F断面

  ③ G-G断面

  ④ H-H断面

四、园路及交通组织

  行机动车,I级园路3-4米宽,II级园路2米宽,III级园路为1.2米或为汀步。

  园路选择自然石材饰面,与环境相协调,体现自然性。

  绿地合理组织防洪通道,保证其畅通。

五、光彩工程

  适当设置路灯、庭院灯、草坪灯、水下射灯、植物射灯等,结合灯具的造型造景,加大光彩工程建设,古镇夜景增添绚丽的色彩。

  总体设计把握现代、亲切、愉快。通过夜景加深人们对这一地区的印象。以滨江河岸和市政道路照明为基调,景观节点作重点布置,展示每一区域不同景观特点,沿河绿地小路的照明主要满足人们休闲散步的需求;沿岸地带主要考虑休闲为主,晚间气氛要求相对宁静,照明主要采用对树木的反射式间接照明。

六、植物配置:

  植物配置结合现状,因地制宜,适地适树,以自然种植为主,采用树型优美,叶色各异的各种落叶乔木,常绿乔木、灌木及花灌木等力求达到质朴、自然、亲切。

  采用速生型植物(天竺桂、小叶榕、水杉等)作为背景,成型的高大植物(黄葛树、银杏、桂花等)为主调树种,结合慢生型植物(楠木、松等)及各种地被植物造景,使绿化由始至终都能达到错落有致,层次分明,花团锦簇的效果。

  在植物造景上注重整体的景观效果,在几处节点位置放置了几棵较大的乔木,以打破单调的行路过程;距离较窄的地方,通过弧植的乔木和自然种植的矮灌木,转移游人视线,形成对景。

  植物搭配多样化,乔木、灌木、花灌木有机结合配置,并注重各种形式的搭配以突出层次感。

  采用各种乔木、灌木及花色,叶色不同的地被植物组景,形成错落有致,层次分明的植物景观,配合植物季相、色相的变化,提高植物的观赏性。

  1、采用银杏、桂花,搭配红叶李、红枫、紫薇、樱花等中小乔木,以衬出古朴典雅的氛围。

  2、道路行道树选择刺槐,突出古朴风格,停车场大量布置小叶榕,起遮荫效果。

  3、主景区域以银杏、黄葛树、桂花为主调树种,塔配红叶李、紫薇、黄槐、罗汉松、铁梗海棠、醉香含笑、腊梅等小乔木,配置中小乔木和南天竹、杜鹃、栀子、六月雪等地被植物,突出层次和色彩变化及季相变化的景观效果。

  4、水际配植水生、湿生植物,展现自然水岸景象。

  绿化设计中,采用多种地被植物相搭配的处理方式,营造出典雅、自然的环境氛围,并满足四季观赏的需要,整个绿化配置做到点、线、面、立体相结合,弧植和群植相呼应。

  结合不同区域景观特点,充分利用地形高差,运用高低不同,形态各异,颜色丰富的植物种类进行植物造景,在风格设计上,力求使每处绿绿都体现出主调树种,突出四季变化,再配合各层次的植物,使绿地植物配置方式富于变化,达到步移景异的效果。

  1、 星云如斯——古朴、苍劲大乔木(刺槐)

  2、 犀牛望月——银杏、桂花,美化景观同时做到“香化”

  3、 碑林夕照——松、竹、梅组合

  4、 图腾起舞——保持原有树林

  5、 远影三叠——保持原有树林

  6、 西津晚渡——杨树林、湿生植物

  7、 曲韵和流——水杉林、石景、草花

  8、 临亭听涛——

  9、 梅岭春坞——梅花

  10、 林溪漫道——杂木林(苦楝、麻栎、榆树),突出自然野趣

七、 整体设计流程安排概况:

  1、 景观设计任务书:

  1) 根据项目要求,编制任务书,具体内容有:

  a) 项目的概况及设计范围

  b) 项目的周边环境(附周边环境图片)

  c) 项目的园林设计要求:总体要求、结合项目的整体规划、建筑特点和策划要求来确定项目的园林定位(园林的风格)

  2、 与各设计方交流,了解设计方对项目整体概念性的认识。即:

  1)项目的创意

  2)总体规划草图及配套参考图片

  3)主要功能分布和景点布置分析图

  4)道路交通分析图

  5)灯光、水景等布置图

  6)相关的技术指标

  3、 确定设计方,开始方案设计。要求方案设计中必须包括:

  1)整体的设计说明

  2)总体彩色平面图

  3)组团内景观的示意彩色照片表达设计

  4)主要景点的透视效果图

  5)小区主、次入口透视效果图及设计说明

  6)道路、景观小品等所用材料名称

  7).整个小区园林景观工程造价估算

  8)地下车、人防出入口的顶盖方案说明

  9)植物配置设计图及植物配置说明

  4、 扩初阶段设计任务:在最终确定的方案中做下一步的扩初方案设计

  景观组团彩色总平面效果图和鸟瞰效果

  硬质景观的装饰设计图

  景观小品及室外家具布置图。

  各景观建筑等的局部大样图(含:平、立、剖面图,要标明尺寸和周边的位置关系)

  灯具配置图、水景配置图、绿化配置图、总体的竖向设计、主要景点细部整个环境的夜景鸟瞰图

  5、施工图阶段:正式施工图必须包括:

  景观工程放线图(尺寸标注)

  户外标高、排水点的位置

  硬质园景布置(包括所有小品、户外各种家具的位置)

  地面铺装设计及结构做法和大样图

  各景观建筑、小品等工程内容之平、立、剖面及施工大样设计图、结构设计图

  各景观建筑、小品等工程内容的装饰设计大样图

  各景观建筑、小品等工程内容的细部做法大样图

  各种户外家具的型号选择及施工大样图

  各种室外灯具的型号选择及施工大样图

  所有装饰材料统计详表

  植物布置图(含植物技术指标)、植物放线图、种植说明

  施工图设计说明、图纸目录

  6、施工图图纸要求

  施工图设计应在甲方认可的方案基础上进行

  提供所需各种植物、建材种类的规格、颜色以备选用

  提供总工程造价概算

  所选用的材料必须是适合本地区易找的

  施工图要求尺寸清晰、构造可行、满足施工

  施工图设计必须从成本控制出发

国际企业中心景观设计任务书

一、工程慨况

  国际企业中心位于武汉东湖新技术开发区,武汉中国光谷——国家光电子信息产业基地。东邻关山二路宽60米,西侧为煤气厂,基地面积约60722平方米(91亩)。区域原有地势较为平坦,原为武汉碳黑厂区,树木不多。

  园区景观设计依据建筑总平面规划设计。

二、总体构想

  (一)创意

  随着中国经济的发展和新知识时代的到来,传统的功能单一的工业厂房和办公大楼已不能满足现代化企业的需要。如何加快科研成果向生产力的转化,更好地实现科研服务社会的功能,成为每个企业--尤其是高科技企业迈向二十一世纪迫切需要解决的问题。

  国际企业中心提供了目前市场上领先的科研生产理念,满足企业在科研生产一体化上的需求,为企业带来全新的现代化办公生产环境。

  二十一世纪的高科技园区必须拥抱绿色,亲近自然,不仅要有优美的自然景色,而且要有以上所述先进的理念,要现代科技与自然融为一体。园区环境在研发过程中对企业员工具有一种潜移默化的沟通交流功能,是科研人员的第二个办公空间,景观设计要结合各种构景要素创造科技与自然完美结合的境界,从而对科研人员起到熏陶和导向作用。

  (二)景观设计的基本原则

  1.科研园区环境是武汉市的景点之一,在统筹规划上要与武汉市山水园林城市建设统一起来,在外观上要与外界通透,以展示优美的园区环境。除与西边煤气厂已形成15米宽绿化隔离带外,园区三面由城市道路围合。为减少外界干扰和起到一定的保护作用,要采用常绿阔叶树形高大的带刺树种,列植成隔音减噪保护绿化带,以形成一个天然的绿化屏障。并配套考虑园区绿化区供、排水系统。

  2.整体的和谐统一原则。根据建筑方案所表达的有趣大方的建筑形式,仔细研究建筑与环境的关系,强调将建筑融入环境,建筑与环境相互衬托,同意和谐,交相呼应,相得益章。环境小品要生动活泼、形式多样,体现科技文化,成为环境的点缀和烘托。在适当建设运营成本的前提下可考虑少量水景。

  3.植物景观设计要形成“以人为本”的优雅高品味工作环境空间,提升环境优化研发氛围的功能。设想企业员工从自然空间(停车场或入口)过渡到办公空间(建筑物),各个空间节点景观将会充满勃勃生机。

  4.在绿化树种的选择上要实地择树,该地区为酸性土壤,适宜栽种的树种较多,在树种的选择上要考虑季相的变化,为在近期弥补绿荫少的状况可考虑栽种一定比例的速生树。主、次干道行道树各成特色。南北主轴植物种植要简洁规整,既要有庄重的气氛又不失活泼大气的效果,隔离带中绿化布景以精品,展现亮点。东西连接道路可考虑广植开花繁茂的植物,夏季遮阳,冬季采光。

  5.从建筑的空间围合形态上,应注意人在不同空间场所中的心理体验与感受的变化。各栋建筑内庭在富有生命的自然中创造出具有生命活力的多元化感悟空间。同时注重内庭景观与园区大景观的相互渗透。

  6.植物配置要丰富多彩,强调植物的造景功能和适用功能,突出生态效益和环境效益,创造春花烂漫、夏荫浓郁、秋色斑斓、冬景苍翠的四季美景。要求乔木和灌木、常绿和落叶、阔叶和针叶树相结合。如有水景,要利用好水生植物的造景功能和水质净化功能,建立自然生态的良好循环系统。

三、具体表现元素

  ·交通设施:道路系统,要流畅,便于限速和造景;停车场要求考虑遮阳措施,停车场部分等道路要以行人安全为原则;考虑道路铺设色彩以及道路与建筑两边关系的处理。

  ·服务设计:设置邮箱、坐椅、卫生箱位置及其样式色彩。

  ·信息设施:标志牌的设置及色彩,建筑的可识别性。

  ·园林设计:正确草坪、植被、树、色块的组合,建筑前后,道路边的细部栽植,要精心设计;加强关山二路沿线景观效果。

  ·景观设施:廊架设计美观大方;入口及门卫房朴素简洁;停车场管理房设计;景观小品、地面铺装的形式色彩;围墙要求通透。

  ·景观设备:给排水系统设计;路灯、庭院灯及建筑的泛光灯包含管线、控制系统的电器设计(注:只考虑沿关山二路1#2#3#建筑的泛光灯设计)。要求灯光造型美观、高雅、新颖、独特。

四、设计成果要求

  设计方案分文字说明部分和图纸部分两大内容构成。

  文字表达部分要有详细的设计意图说明;要有详细的预算分析资料。

  图纸部分总体设计图纸,彩色效果图,景观小品细部大样图,植物配置图等。

五、费用控制标

  准

  本项目在以绿化工程为主的前提下,环境景观设计、施工(含市政道路、排水系统工程、围墙、路灯、廊架、小景点,各信息牌等设施)投入使用,其总费用控制在100-150万人民币之间。

六、设计方案提交的时间

  本项目的设计方案文本一式四份于20**年4月2日提交

一、景观设计任务书:

  1. 任务书的编制:根据项目的要求制定相应的任务书

  2. 任务书的具体内容

  a) 项目的概况及设计范围

  b) 项目的周边环境(附周边环境图片)和城市的文化特点(自然文化和人文文化)

  c) 项目的园林设计要求:总体要求………结合项目的整体规划、建筑特点和策划要求来确定项目的园林定位(园林的风格)

  d) 整体概念性方案设计任务:需要设计方至少提供2-3个方案

  概念性方案必须包括:

  景观创意文学说明

  总体规划草图及配套参考图片

  主要功能分布和景点布置分析图

  道路交通分析图

  灯光、水景等布置图

  经济技术指标

  e) 方案设计任务:在概念性方案中选出最忧方案来做下一步的方案设计

  方案设计必须包括:

  整体的设计说明

  总体彩色平面图(手绘)

  组团内景观的示意彩色照片表达设计

  主要景点的透视效果图(手绘)

  小区主、次入口透视效果图及设计说明

  道路、广场、水体、景观小品的装饰材料名称

  整个小区园林景观工程造价估算

  地下车、人行出入口的顶盖方案说明

  植物配置意向设计图及植物配置说明

  f) 扩初阶段设计任务:在方案中选出最忧方案来做下一步的扩初方案设计

  扩初方案设计必须包括:

  各景观组团彩色总平面效果图和鸟瞰效果

  硬质景观的装饰设计图

  景观小品及室外家具布置图。

  各景观建筑、水体的局部大样图(含:平、立、剖面图,

  要标明尺寸和周边的位置关系)

  灯具配置图

  水景配置图

  绿化配置图

  背景音乐设计

  主要景点细部及纵、横大剖面图

  整个环境的夜景鸟瞰图

  总体的竖向设计

  空中花园鸟瞰效果图

  架空层景观效果图

  g) 施工图阶段:在认可的扩初方案下出正式施工图

  正式施工图必须包括

  景观工程放线图(尺寸标注)

  户外标高及排***(含排水点的位置)

  硬质园景布置(包括所有小品、户外各种家具的位置)

  地面(车道、人行道、广场等)铺装设计及结构做法和大样图

  各景观建筑、小品、水体等工程内容之平、立、剖面及施工大样

  设计图、结构设计图

  各景观建筑、小品、水体等工程内容之装饰设计大样图

  各景观建筑、小品、水体等工程内容之细部做法大样图

  各种户外家具之型号选择及施工大样图

  各种室外灯具之型号选择及施工大样图

  各种户外选材之布置图

  建筑、小品、广场、道路、水体等装饰材料统计详表

  灯具布置及光彩效果控制图

  背景音乐布置图

  水景布置及水景效果控制图

  灌溉布置图

  水、电管网系统图

  植物布置图(含植物技术指标)

  植物放线图

  种植说明及种植规范说明

  施工图设计说明

  素引详图及图纸目录

  h) 图纸要求

  施工图设计应在甲方认可的方案基础上进行

  提供所需各种植物、建材种类的规格、颜色以备选用

  提供总工程造价概算

  所选用的材料必须是适合本地区易找的

  施工图要求尺寸清晰、构造可行、满足施工

  施工图设计必须从成本控制出发

  提供8套施工图供甲方使用

  3.任务书中明确设计工期要求

  4.任务书中要留下联系方法、联系人及传真

  环境景观设计要求及限额标准

水景观:

  首先要求设计方应在西安特有的本地四季气候、地质条件下运用水系,同时结合我方提供的高新枫林绿洲的水资源规划及成本控制要求设计水景观来满足生态要求。在与小区建筑和场所的衔接中水面积应开合有度、深浅有度;突出人类亲水性的特征。从土方平衡上应遵从“挖地成河、筑土为丘”的设计原则。

  A、湖面景观:应根据中水的总量合理布置湖面,局部设喷泉做到自循环;在景观上重点处理好湖边际线和岛屿、半岛、水榭、栈台桥的型制。

  B、溪流景观:应强调溪流的缓急、宽窄、落差及曲直的变幻特点;间或点缀布石、青苔绿化等,把枫林中的溪流的意境做出来给人已视觉和听觉的亲历体验。在整个溪流中可考虑用旱溪或旱喷泉局部做过渡。

  C、湿地景观:从生态的角度适当地考虑设计部分湿地景观,形成局域小生物圈达到自循环系统。采用的湿地断面应充分采用本地物种及合理地质特征。

绿化:

  在已建立的层次分明的绿地系统架构下,尽量利用原有地貌来体现原生生态特征。设计上应把整个绿地有氧系统贯穿于小区的四大主题之中,着重体现“从视觉上给人予在林间、树间漫步,从听觉上给人予聆听树尖风语,从嗅觉上给人已原野的泥土气息”的体验。

  A、草坪:遵照生态住宅评估手册设计上应把草坪的面积比例控制在一个合理的范围内,尽量选择适合本地的草种,为将来的物业维护带来方便和低成本运作。另外可利用起伏地貌设置大量布石等来形成原生地貌特征,从而降低未来运行成本。

  B、乔木:在乔木选择上可依照两种思路,其一可结合枫林绿洲的项目名称而引入枫树类进行布植;其二取“枫林”、“绿洲”之意而综合引入树种。在行道树的设计选择上可同样按上述思路考虑。

  C、灌木:对灌木的设计布植应与花卉相结合同步考虑,把二者做为构成元素和道路、广场、绿地、林地、溪流、湖景、湿地等统筹设计。

  D、花卉:在充分考虑本地地理条件下,适当设计做为重点强调部位。 设计上侧重点应把花灌与林地等优雅地组合起来,做到“三季有花、四季常青”。

景观小品部分:

  应体现人文景观特质,宁缺毋滥,可参与性强

  A、人工造景体:首先从选材上体现多样性,其次让水元素、光元素、电、声等加入进来,在风格上一定要有类别系列的确立并贴近自然,与环境融为一体。

  B、室内外景观雕塑:重点表达地域文化认同感、社会阶层文化认同感、时代气息认同感;构成元素体现复杂性与多样性;强调人性化即可参与性。

道路部分:

  做为构成室外景观的主要素之一的道路在设计中应根据小区的道路级别和所在各区的特点,结合不同的道路断面型制(道宽、坡度、路面材质、路灯、高差、绿化、导视系统等要素)设计出个性鲜明的道路景观系统,从而给行进其中的人带来不同凡响的体验。

  A、铺装材料:设计多选用本地区的适合材料,在会所等公共部位可适当设计使用新材料、新工艺,色彩的纯度可饱和一些。

  B、道牙:应优选本地适宜材料并设计出新颖的道牙断面型式。

  C、管线检修井盖板:尽量选用表面可覆材质的新型盖板。

  D、园林喷灌、喷雾系统:

景观照明部分:

  在遵照国家规范的前提下,针对个性化的景观设计出有特点的景观照明方案;可设计选用新技术、新工艺的照明器材设备烘托出白昼与夜晚的景观效果温情、浪漫、充满地域风情的生活气息。

  A、 广场照明:针对不同的区域设计富有情调的照明方案,照明方式不限。

  B、道路照明:可根据分区、分级设计道路照明系统方案,找共同点,烘托小区整体景观特点。

  C、水体照明:在安全的前提下针对不同的水体特征进行设计布置,区分出动静、浪漫、写意、激情等的不同气质。

  D、 绿化泛光照明:应设计采用新型照明方式,突出表现小区“安祥、静寂”的情调,照度合理,不能破坏居家的写意气氛。

  E、景观小品照明:个性鲜明,方式不限,应处理好视觉焦点的问题同时顾及好景深效果。

  F、建筑泛光照明:在遵守国家规范的前提下妥善设计好光源的混色、单色,表现建筑造型体块的变化,应避免喧宾夺主;根据建筑的特点区别对待(公建或住宅等)。

场地部分:

  做为供人们交流和体验的场所应大小尺度合适、符合人类行为科学,尽量减小人工铺地面积,室外找坡合理,尽可能地设计供人运动、休闲、交流的新体验方式,深刻挖掘地方文脉及乡土性以求得和现代精致写意生活相共生的新生活空间。

  A、室内广场:局部绿化和水的引入而引发的室内生态系统的建立,重点与会所和商业空间的融合。

  B、室外广场:设计将硬质铺地调整到合理的比例,降低辐射热,采用渗水砖、可回收草皮砖等新产品的应用。最好有高差起伏的变化。C、儿童游戏场地:在成人的监管和合理的服务半径条件下,通过精心的设计安全考虑,针对不同的年龄层、心理、体力化分活动场地,场地的设置不应局限于固定设施周围,应结和时代设计开发出新的活动空间,从而达到心智与体力的完美结合。

  D、健身运动场地:做为创造国际化生活的重要构成要素之一的健康运动主题需要从环境景观上得到充分的重视。它应做为一条主线贯穿于整个小区布置和人们每天的生活,设计上应体现方便、安全、高效,使人在运动的过程中不但是单纯的卡路里的消耗,同时也应是一次灵魂和心智的塑造过程,达到运动的精髓人格的锤炼。

  E、停车场:在规划设计已有的停车模式下,对停车场的设计主要是铺地的设计选择,增加透水性和减少辐射热、防污染等设计。

篇2:项目概念性规划设计任务书

  项目概念性规划设计任务书

  扬州贾七路项目概念性规划设计任务书

一、项目概况

  1、基地状况

  区位:拟开发的扬州贾七路地块,位于新建中的扬州新城西区,就扬州新城区局部区域现状而言,属于扬州新城区的偏西南地带,因为开发(来自:)时间不长,目前地块周边配套设施不太完善。但就未来城市发展而言,将成为未来的扬州新城西区的中心区,具有突出的区位价值。

  规模尺寸:地块占地9.2公顷,东至贾七路,南至文汇路,西至中心东路,北至孙庄支路。地块内无明显之缓坡、河流、成片树林等自然景观。

  用地现状:地块目前主要为农田,局部为农民庄台,地块东北角为在建的扬州市公安局大楼。外围用地目前已经全部被征用或建设,市政公用设施配套已经基本齐全。

  交通:地处新城区文汇西路和贾七路两大城市主干道大的交界点,路况很好,交通出行十分便利,但是因为开发时间不长,地块周边开通的公交线路不是太多,而且运作较不规范,但有望在近年内得到改善。

  生活配套:地块处于新城区,周边的生活配套较为缺乏,仅有的生活配套设施分布散乱,规划水平与层次比较滞后,目前项目周边的生活配套设施主要依托邗江路两边的设施,故项目周边的生活配套的成熟度会是一个喜忧参半的大问题。

  2、地块技术参数

  1)用地性质:二类居住用地

  2)容积率不大于1.6

  3)绿化率不小于38%

  4)建筑覆盖率不大于25%

  5)退让南侧文汇路不小于30米,退让东侧贾七路不小于 25米,退让北侧孙庄支路不小于10米(高层不小于15米),西侧退让中心东路不小于25米。

  6)基地应按扬州市城市居住区公共服务设施设置标准设置相应的配套设施。

  7)基地出入口应主要设置在中心东路上,临贾七路西侧不得设置机动车出入口,文汇路上建议不设置机动车出入口。

  3、开发周期

  项目初步计划于20**年春节后开工。整个开发过程拟分为紧密衔接的二期、自西南向东北展开。整个开发周期为3年左右。

二、设计依据

  1、符合国家、江苏省和扬州市有关法律、法规、规程、规范及标准的要求。

  2、本地块(地块编号:XC-05-02)的控制性详细规划。

  3、本委托书。

  4、业主提供的邻近项目-奥都花城的参考性总体规划设计资料。

三、设计要求

  1、总则

  (1)本项目的规划设计,原则上满足国家及地方各类相关法律、法规、规范、规程、规定及标准条例的要求。

  (2)在保证规划设计内容符合规划、消防、环保、卫生、园林、电力、煤气、自来水、排污、电话、交通、人防及公安技防等各专业部门送审要求的基础上,结合最新的居住理念及发展趋势,大胆实践、开拓创新,力争在个别形式及内容上有所突破。

  (3)希望设计师对开发地块所在区域的人文、历史、及环境状况进行全面、深入的有效了解。认真分析研究时下相似规模畅销楼盘的主题特色。在充分挖掘、整理各类资料、数据的基础上,赋予本项目恰如其分的文化、人文主题,以指导整个小区之总体、单体及环境之规划设计。

  2、总体

  (1)与城市规划体系合理衔接,在保证较低成本的情况下将规划做得较好;

  (2)高度重视建筑对外部环境的影响,建筑是规划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外部环境空间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城市空间的重要组成部分,所以在总体规划中必须考虑建筑的形体、外立面、布局。

  (3)小区规划布局合理、功能完善、空间组合富有特色;小区内建筑造型美观,立面设计、色彩协调统一;建筑组合有利于采光、通风;环境设计中能充分利用原有资源、合理配置绿化,精心布置各类景观;功能分区清晰,布局紧凑、交通组织有序、管理维护方便。

  (4)高度重视小区夜晚空间的塑造,时间是小区的重要要素,塑造白天、夜晚以及周末不同时间段的不同小区。运用光影、声音、视线等要素去创造适合扬州人的生活空间,塑造一个有活力、有朝气的社区,充满梦幻气息。

  (5)合理组织景观视线通廊,注重社区天际轮廓线的节奏与韵律设计;注重社区规划布局的层次感与梯度感设计,达成和谐统一。

  (6)高度重视小区的软硬配套设施的建立,空间和功能的延伸:小区是家的延伸,客户购买的不仅仅是一套房子,而是一个小区以及所带来的生活方式。建筑底层架空,景观、户外运动的合理组织。

  (7)扬州是一座具有浓郁文化气息的城市,尽量合理利用扬州特有的文化元素。

  3、单体

  (1)建筑立面现代风格为主,小高层可采用一些欧陆的风格元素;但是建筑形态、色彩与风格等倾向于简约、亲切、实用、自然,符合建筑审美及建筑物理性能、人体工程学尺寸的要求(凹凸、曲直、块面、尺度、明暗、隔声、绝热、防潮等)经受得起时间考验。应具有独树一帜的特色。在设计成果中,以有关草图、照片、图片或实物等方式展示介绍。

  (2)重视第五立面(屋顶)的设计,使其在功能和景观上成为本地的唯一性。强调色彩的变化,要生动,富有跳跃感,创导时尚潮流。

  (3)多层单体楼盘设计成板式。少部分多层单体让组团景观在实现上自然延伸进来,以弱化与组团联系不够紧密的感觉,但必须注意的是:在与参与性、互动性景观衔接处,景观过渡不可太浓厚,不要产生视觉阻断性。

  (4)小高层单体楼型设计板形,尽量避免点式设计。中心景观部分可以尝试将部分单体设计成曲板式,使其形成围合的空间。使组团景观的连续性增强,同时弱化人行走时建筑过密的压抑感,进一步提高整体均好性,同时考虑部分架空层作室外半封闭娱乐、活动空间及设备设施房之用。

  (5)朝向:绝大多数要求南北向,可有适当的偏角(10度以内),但须注意城市常年风向与建筑朝向的关系。

  (6)为了获得贴近最终产品的真实感,对于外立面的实际效果,最好能通过提供相应主要的实物样板方式加以说明。

  (7)虽然目前只在概念设计阶段,但仍要求设计师对建筑的细部处理高度重视。希望在此阶段即对建筑顶部、勒脚、窗部、阳台、空调外机架、门厅、楼梯扶手及单元入口等有关的细部有所考虑,提供概念性实物照片及图片样本等。

  特别请注意的是:

  A、制单套面积,取相应合理面积之下限;

  B、相应的材质、色彩、形态方面应更具变化,以形成立面外观上的"制高点",从而更加增加"买气"。

  ①根据市场初步调查分析意见,本案住宅房型应以中小为主。特别应注意"2+1"小三房及"3+1"小四房、小跃层等相关创意。

  建议面积及比例见下表:

  ②除住宅房型设计的一般要求之外,得房率的高低亦将成为判断方案优劣的重要依据之一。多层建筑应控制在90%以上,小高层建筑应控制在84%以上。

  (8)道路、停车及广场

  ①道路结构合理,分级明确;注重道路、广场的平面弧度及坡度高差设计并注意相应的限速设施,以达到强化安全、移步换景的功效。注意路面铺砌材料的选择与变化,要求具有坚固、实用、美观、耐久的特点,便其达到功能实用与环境美观的统一。

  ②动车道系统:人车分离,将社区综合环境影响降至最低程度。

  ③步行系统:确保各组团便捷畅通,并考虑与景观、 建筑的关系。

  ④社区各景区的衔接,着重为休闲运动所用,以方便入住者到达各运动场所,注意空间尺度感以及集聚人气。

  ⑤车场地应适度结合高层、小高层的半地下室或中心 绿化下的集中车库予以设置。其中的机动车车位数在满足规范的前提下,适度提高。非机动车的停车场所更需考虑人性化。

  (9)环境

  ●环境设计的主题,应为整个小区的人文主题服务,成为小区主题的展示、延伸及补充。树木、花卉的选择、小品、围栏的设计等,都应围绕相应的主题展开,以保持其风格及内涵的协调一致。

  ●由于扬州是一座具有浓郁文化气息的城市,环境尽量合理利用扬州特有的文化元素,突出"立体环境"的概念。扬长避短,以提高每户实享室外环境(来自:)空间。其手法方面:应求姑苏式园林布局之精髓,曲径通幽处,以小见大观。营造满院"关"春色之意境、突出"静在其中"之感觉,徜徉其间,使人能获得身心的放松、安适。

  ●建议设计师考虑部分建筑单体做底层架空,应充分考虑底层架空层与景观的亲密结合,创造富有浓厚社区概念的人文景观。

  ●富有灵性的水应对环境气氛起到画龙点睛的作用,成为环境生命的灵魂与动脉。它的形态应是含而不露、流而不放、静而不喧,切忌大肆张扬;既不利于经济的利用土地,又不利于日后的营运管理。

  ●乔、灌木与花草的选择:应按照一定的配比进行,且必须保持合理的大树数量,同时,从空间和时间的视角,打造"立体绿化"、"四季常青"。

  ●室外灯光设计:注意空间层次的建立,避免光污染。从地坪灯、草地灯、泛光灯到路灯、指示灯等,最好有一个系统的建议。

  ●希望辟出儿童游戏或成人体育之必要场所,其内容创意、场地及环境要求,请设计师结合相应人群的心理、生理特点及行为规律考虑、建议。

  ●结合小区综合布线网络,可考虑设置户外背景音响系统。

  ●在环境设计的概念阶段,请设计师尽量以实物照片及样板(体)方式展开其概念构思。

  (10)住宅科技

  适度考虑建筑"四新"技术的应用,以达到节约成本同时又能满足技术和建筑的需要。

四、设计成果

  1、小区概念性规划设计文本,包括:

  A.文字说明,特别是小区及环境主题

  B.手绘及电脑绘总平面、住宅主立面、典型标准层平面

  C.日照分析

  D.环境概念示意

  E.与上述内容相对应的样本及图片等

  2、可能的实物样板

五、设计进度

  1、收到本委托书及相关资料后xxx天内提供本委托书要求的概念性规划内容。

  2、全过程中,请安排2~3次与我司委托的市场营销公司及开发商的沟通会议。

篇3:规划设计公司公文管理制度

  公文管理制度

  2.1收文办理程序

  (1)公司上、下级的来文,一律由办公室人员签收、登记和编号,登记后的文件由办公室负责人签明拟办意见后,及时送有关领导阅批或送有关科室承办。

  (2)承办公文的科室负责人须认真办理,并及时将办理结果和回复意见反馈办公室,并将公文原件送回办公室存档备查。

  (3)对公司领导批示的文件,办公室有责任根据文件涉及事宜的轻重缓急适时予以督促与检查。对久拖不办,贻误工作造成损失的,要追究有关承办科室(项目)和直接责任人的责任。

  2.2发文办理程序

  (1)综合性公文、材料由办公室拟稿;专业性公文由业务科室(项目)承办并送办公室存档备查。

  (2)凡以公司名义发送的文稿,在送公司领导审批签发之前,必须交办公室审稿并编号。审稿的重点是:①是否需要行文,以什么名义行文;②公文内容与现行法律、法规和上级政策是否违背,与主管部门和公司已有的规定是否矛盾;③文字表达是否恰当、简炼,标点是否正确,书写是否规范;④公文格式是否符合公文规定。不经审稿会签,发文和打印无效。

  (3)文件审稿、编号、签发后,由办公室签发打印单,并由公文起草人员承担文字校对。

  (4)文件打印完毕后,由办公室统一打印和发送。承办人员应将文件原稿完整交办公室存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