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目的
为使顾客在质量、价格、交货期等方面的要求得到识别和满足,公司对顾客要求予以评审,确保有能力履行合同要求。
2.适用范围
适用于顾客订单的受理、评审、变更及管理。
3.职责
3.1业务部负责
3.1.1受理订单,与顾客接洽。
3.1.2组织订单评审及变更评审,对品名、规格、价格、付款方式进行评审。
3.1.3签订服装订货合同。
3.1.4合同(订单)资料整理、归档、移交。
3.2工厂部负责
3.2.1数量、交货期、工艺、质量要求的评审。
3.2.2合同及订单变更通知单中的相关要求的执行。
3.3 总经办文控员负责合同(订单)资料按期接收。
4.工作程序
4.1订单受理
4.1.1业务部针对顾客发出的服装招标、订购信息,依据公司的接单条件来衡量能否满足对方的要求,如满足即可同顾客接洽。
4.1.2服装加工类订单,由业务部相关业务员将顾客要求,如品名、规格、数量、价格、交货期,记录于"订单受理记录表",并要求顾客提供明确的工艺要求。
4.1.3自主设计的项目,由设计部门依据目标顾客预期要求进行设计,绘制款式图样,确定布、辅料及工艺技术要求,参照《样衣制作控制程序》制作样衣,交顾客确认。
4.2订单评审
4.2.1价格、付款方式评审。业务部相关人员依据服装的款式及工艺要求,按《服装报价标准》制作"报价单",由业务主管或业务经理审核确定后,报价给客户。
4.2.2品名、规格评审。业务部依据《生产能力一览表》审核。
4.2.3工艺、质量要求评审。工厂部、工艺科、质检科依据《服装产品
标准》审核。
4.2.4数量、交货期评审。工厂部总调度依据设备生产能力及生产计划情况审核。
4.2.5各部门应将评审结果记录于"订货受理记录表"相应栏目。
4.2.6如有不能满足顾客要求的项目,由业务部与顾客协商,达成协议。
4.2.7评审通过或协议达成后,业务部按《合同管理制度》与顾客签订订货合同。
4.3订单变更
若顾客对已签订的合同内容提出变更,业务部应组织相关部门对其进行评审,并将"变更要求"和"评审意见"记录于"订货受理记录表";评审通过后,业务部确定"变更内容",填写"订单变更通知单"通知相关部门执行变更。
4.4变更评审
4.4.1款式或规格尺寸变更,由工厂部技术科作出评审意见。
4.4.2数量、交货期变更,由工厂部总调度作出评审意见。
4.4.3价格、付款方式变更,由业务部与顾客协商,并呈报业务经理审定。
4.4.4工艺、质量要求变更,由工厂部、质检科作出评审意见。
4.4.5业务部依据各部门的评审意见与顾客协商,拟定"变更内容"交
业务经理或总经理批准。
4.4.6业务部依据"变更内容"估算公司的损失,与顾客协商合理的赔偿。
4.5合同确定后,各部门应按合同要求执行,如遇难以克服的困难,应通告业务部,由业务部与顾客协商解决。
4.6合同(订单)资料管理
4.6.1签订或确认后的有效合同(订单),业务部需按客户类别、合同(订单)号排序归档。
4.6.2合同(订单)的正本统一保存在资料室,订单变更的资料视为订单保管。
4.6.3合同(订单)为机密资料,未经过业务主管同意,不得带出业务部。
4.6.4合同期满且结案后的次年年底,业务部应将合同资料整理成册,移交总经办资料室保存。
5.相关文件
5.1《合同管理制度》
5.2《样衣制作控制程序》
5.3《服装报价标准》
5.4《生产能力一览表》
5.5《服装产品标准》
5.6《质量记录控制程序》
2.记录
6.1 订单受理记录表
6.2 合同(订单)
6.3 订单变更通知单
6.4 联络记录单
篇2:生产部订单式管理规定
生产部订单式管理规定
一、目的:为了控制物料,保证生产计划的顺利执行,避免过程积压的同时又确保生产线运作顺畅,特制定本规定。
二、适用范围:采购供应、计划物控、仓储、生产车间、成品库等单位和过程。
三、流程和操作:
1、采购下单时依照生产计划在订购单上填写生产订单号,经科长查阅订单,审批后落单采购,便于监督采购单的适时、适量和适价性;
2、供应商供货时除附带我司的采购单外,还必须在送货单上注明采购单上的生产订单号,每次送货根据订单号计划量送完为止,对分批送货的物料,仓管员要建立帐务,下次送货时要进行扣减,不同订单相同物料根据物控需要可以一次性送货,但必须在送货单上注明不同物料批次(不同的订单号);
3、仓库在收货时,根据采购单、生产计划单核对送货单,无误后方可按流程办理入仓手续,所有进仓物料仓管员要按订单号标识清楚,并在该订单足数后在MRPⅡ系统帐上注明,无计划不允许收货,除非物控员事先知会并得到批准;
4、仓库收货后必须打印入仓单一式四联,仓库自留一联,其余各联分发到采购、物控和客户,保证各单位有据可查;
5、每次车间领料必须在《领料单》上写清订单号,仓管员发物料时要严格按订单号执行,发完该订单材料后(含允许的损耗率)不再进行发料,如车间因其他原因(如来料不良、人为损坏、丢失等)要求补领时,必须先将不良物料办理退仓手续(或补领手续)后方可补领;
6、车间在生产时要在标识卡或转移单上注明订单号,总装车间是通过条形码来识别,成品完工进仓时,仓管员在收货过程中要严格按订单数执行,车间统计员要和仓管员同步点数(通过质量跟踪卡来核对数据),相互确认,避免过程疏忽造成无法出货或影响工资核算准确性;
7、车间同一用料部门不同班组(如A1班和A2班之间),在转班交接时对专用件要相互交接物料数量和领用情况并签字,避免材料丢失或毁损后相互扯皮推卸,责任到人,杜绝过程浪费造成出货时缺料;
8、对标准件等通用材料,物控根据月生产计划和供货周期及仓库库容来通知采购进货频率和送货量,保证不影响生产又不积压太多物料。
编制:生产部
审批:**
时间:20XX-9-6
篇3:服装公司订单评审及管理程序
1.目的
为使顾客在质量、价格、交货期等方面的要求得到识别和满足,公司对顾客要求予以评审,确保有能力履行合同要求。
2.适用范围
适用于顾客订单的受理、评审、变更及管理。
3.职责
3.1业务部负责
3.1.1受理订单,与顾客接洽。
3.1.2组织订单评审及变更评审,对品名、规格、价格、付款方式进行评审。
3.1.3签订服装订货合同。
3.1.4合同(订单)资料整理、归档、移交。
3.2工厂部负责
3.2.1数量、交货期、工艺、质量要求的评审。
3.2.2合同及订单变更通知单中的相关要求的执行。
3.3 总经办文控员负责合同(订单)资料按期接收。
4.工作程序
4.1订单受理
4.1.1业务部针对顾客发出的服装招标、订购信息,依据公司的接单条件来衡量能否满足对方的要求,如满足即可同顾客接洽。
4.1.2服装加工类订单,由业务部相关业务员将顾客要求,如品名、规格、数量、价格、交货期,记录于"订单受理记录表",并要求顾客提供明确的工艺要求。
4.1.3自主设计的项目,由设计部门依据目标顾客预期要求进行设计,绘制款式图样,确定布、辅料及工艺技术要求,参照《样衣制作控制程序》制作样衣,交顾客确认。
4.2订单评审
4.2.1价格、付款方式评审。业务部相关人员依据服装的款式及工艺要求,按《服装报价标准》制作"报价单",由业务主管或业务经理审核确定后,报价给客户。
4.2.2品名、规格评审。业务部依据《生产能力一览表》审核。
4.2.3工艺、质量要求评审。工厂部、工艺科、质检科依据《服装产品
标准》审核。
4.2.4数量、交货期评审。工厂部总调度依据设备生产能力及生产计划情况审核。
4.2.5各部门应将评审结果记录于"订货受理记录表"相应栏目。
4.2.6如有不能满足顾客要求的项目,由业务部与顾客协商,达成协议。
4.2.7评审通过或协议达成后,业务部按《合同管理制度》与顾客签订订货合同。
4.3订单变更
若顾客对已签订的合同内容提出变更,业务部应组织相关部门对其进行评审,并将"变更要求"和"评审意见"记录于"订货受理记录表";评审通过后,业务部确定"变更内容",填写"订单变更通知单"通知相关部门执行变更。
4.4变更评审
4.4.1款式或规格尺寸变更,由工厂部技术科作出评审意见。
4.4.2数量、交货期变更,由工厂部总调度作出评审意见。
4.4.3价格、付款方式变更,由业务部与顾客协商,并呈报业务经理审定。
4.4.4工艺、质量要求变更,由工厂部、质检科作出评审意见。
4.4.5业务部依据各部门的评审意见与顾客协商,拟定"变更内容"交
业务经理或总经理批准。
4.4.6业务部依据"变更内容"估算公司的损失,与顾客协商合理的赔偿。
4.5合同确定后,各部门应按合同要求执行,如遇难以克服的困难,应通告业务部,由业务部与顾客协商解决。
4.6合同(订单)资料管理
4.6.1签订或确认后的有效合同(订单),业务部需按客户类别、合同(订单)号排序归档。
4.6.2合同(订单)的正本统一保存在资料室,订单变更的资料视为订单保管。
4.6.3合同(订单)为机密资料,未经过业务主管同意,不得带出业务部。
4.6.4合同期满且结案后的次年年底,业务部应将合同资料整理成册,移交总经办资料室保存。
5.相关文件
5.1《合同管理制度》
5.2《样衣制作控制程序》
5.3《服装报价标准》
5.4《生产能力一览表》
5.5《服装产品标准》
5.6《质量记录控制程序》
2.记录
6.1 订单受理记录表
6.2 合同(订单)
6.3 订单变更通知单
6.4 联络记录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