读《论语心得》有感
近日拜读了于丹的《论语心得》后,感触颇深……
我想《论语》给予我们现代人的意义就在于让那种古典的精神力量在现代的规则之下圆润地融合成一种有效的成分,让我们的生命在智慧光芒的照耀下,让我们每个人真正建立起有效率、有价值的人生,无愧于自己的一生。
《论语心得》中共讲述了七道,但我印象最深的就是“天地人之道”。
天地人之道是《论语心得》中的第一道,读这一道时,我的感触也是最大的。
我们现在常说,天时地利人和是国家兴隆、事业成功的基础。但人的力量如此强大的原因,就在于把天之大、地之厚的精华融入人的内心,使天地人达到完美结合的程度,结成一个整体,所以,只有当天地之气凝聚在一个人的内心的时候,他的强大,无坚不摧。天人合一就是人在自然中的和谐,就是大地上万物和谐而快乐的共同成长,仅此简单而已。读到这里,我想,在当今社会,竞争如此激烈,我们应该如何为人呢?只要你的胸怀无限大,许多事情就小了,原来如此,就是“忠恕”二字啊!简单的说,就是要做好自己,同时要想到别人;拓展一点说,“恕”字就是讲你不要强人所难,不要给别人造成伤害。言外之意是假如他人给你造成了伤害,你也应该宽容。但是,真正做到宽容,又谈何容易呢?有很多时候,一件事情已经过去了,而我们还老是在那儿想,这么可恶的事,我怎么能原谅它呢?然后就在一次又一次的自我咀嚼中,一次又一次再受伤害。这就是孔子告诉我们的,该放下时且放下,你宽容了别人,其实是给自己留下了一片海阔天空。《论语》告诉我们的,不仅遇事要拿得起放得下,还应该尽自己的能力去帮助那些需要帮助的人,所谓“予人玫瑰,手有余香”,给予比获取更能使我们的心中充满幸福感。
关爱别人,就是仁;了解别人,就是智,就这么简单。那么,怎样做一个有仁爱之心的人呢?孔子说:“己欲立而立人,己欲达而达人。能近取譬,可谓仁之方也已。”你自己想要有所树立,马上就想到也要让别人有所树立;你自己想要实现理想马上也要想到帮助别人实现理想。能够从身边小事做起,推己及人,这就叫“仁义”。
读完这一道,联想起生活中的自己,不禁羞愧万分。现实生活中的自己自私、蛮横、无理、霸道,这跟书中相差了多远啊!我仔细的考虑了,我以后一定要做到宽容、关心爱护他人等。这样,自己的人生不是才会更完美吗?
我想圣贤的意义就在于,他以简约的语言道出人生大道,而后世的子孙或蒙昧地,或自觉地,或痛楚地,或欢欣地,一一去实践,从而形成以个民族的精神。
赵普曾说:“半部《论语》治天下,”而我此刻只是略知皮毛而已,但我的心灵却迈上了一个新台阶……
篇2:于丹《论语心得》读后感
于丹《论语心得》读后感
《论语》是孔夫子及其弟子人生经验和智慧的高度浓缩,其中许多经典的词句我们都耳熟能详,而于丹教授对《论语》的解读给了我们耳目一新的感觉。捧读于丹教授的《论语心得》,感触颇多。
《论语》所记载的,是孔夫子从生活中演绎出来的为人处世的经验,和他对弟子的教导。古人云:开卷有益。这些先哲圣贤有价值的生活经验是我们现代人形成健全人格的良药。同样,这些药剂式的经验对于我们党员领导干部也是极好的借鉴,它能警示我们在人生之路上少走弯路,告诫我们为官先要做人的道理。尤其是在当前社会变革时期,人心易浮躁,在金钱、荣誉、地位面前容易迷失自己,于丹的《论语心得》让我深刻地体会到:只有守住自己,战胜自己,耐得住寂寞,才能真正承担起组织和群众的责任,才能真正享受到心灵的快乐。
担任惠山街道党工委组织委员已经快一年了,在这个过程中,我得到了很好的锻炼,在领导和同事们的帮助和关怀下,很快适应新的工作环境和角色的转换,融入了新的大家庭。然而,我也深深体会到,面对新的形势,新的平台,新的氛围,不仅要有知识,有能力,更要道德高尚,清正廉洁。正所谓有才更应有德,因此,必须见贤思齐,必须“吾日三省吾身”。学习《论语》,学习经典,就是荡涤我们的思想浮尘,升华我们的道德因子。
在《论语心得》中,于丹对我们说“做事先做人,这是最朴实而又最深邃的职业之道和人生之道。一切应从修身立德开始。”确实,诚以为人,诚以立业,诚以威国。诚实守信是文明社会不可缺少的道德规范,也是社会行为导向和价值取向的重要体现。只有弘扬诚信美德,才能推动我们的经济社会健康和谐发展。因此,作为一名党员领导干部,更应努力成为恪守诚信原则的楷模,而我们的诚信,更主要地体现在忠诚于党的事业,忠诚于人民群众,做好手中的每一件事,自觉践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
于丹教授的《论语心得》,让我明白人生要“言寡尤,行寡悔”般淡定从容,要做到心灵的勇敢,要让生命提升效率泛出光芒。手捧一颗心来,无愧于人、无愧于岗位,永远保持朝气蓬勃、昂扬向上的精神状态,牢记使命,不负重托,奋力拼搏,演绎精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