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中青年教师专业发展计划
(五~十年青年教师)
见习期教师培训工作要求:
1、见习期教师与学校富有经验的中高级教师进行师徒结对。
2、加强教学理论学习,学科课程标准的教学大纲,并努力做到与实践的结合。
3、见习期第二学期初,教务处组织见习期教师教案展示活动。
4、个人完成近三年的高考试卷的测试,查阅高考试卷的分析报告,关注试题构成的演化过程。
5、第二学期参加市教研室统一组织的高三年级相关学科抽测(十校联考、模拟考)
6、见习期教师编制试卷一份(要求有细目表、试卷成卷、参考答案、评分标准、抽样分析、试卷评价、小结)。
7、教学汇报。认真参加每学期一次的教学汇报周活动(教务处统一安排时间)。
8、见习期教师完成政教处安排的见习期活动。
9、进行教学交流,指导教师要制定见习期教师的阶段发展计划。见习期教师要多学习指导教师和其它教师的课堂教学方法,多参加各种形式的教研活动。
10、学期结束前写好个人见习期工作小结,做好见习期考核工作。
二~五年青年教师培训工作要求:
1、青年教师积极参加学校组织的教学比赛(如教案设计、普通话、说课、板书设计、书写水平、青年教师论坛、教坛新秀等)。
2、学年初学校组织进行青年教师教育(学)成果展示。
3、每学年完成一篇(部)及以上的教育论文(论著),并能在校级及以上报刊发表或交流。
4、每学期开设研究课等等公开课不少于一节,至少担任一次公开课评课的主评,评后写好评课体会上交教务处备案。
5、第二学期参加市教研室统一组织的高三年级相关学科抽测(十校联考、模拟考)。
6、外请专家学者来校开展培训讲座,组织青年教师外出参观学习。
五~十年青年教师
1、每学期开设研究课等等公开课不少于一节,至少担任二次公开课评课的主评,评后写好评课体会上交教务处备案。
2、每学期在组内教研活动上至少进行一次专题讲座。
3、未获评中级教师职称,第二学期仍需参加市教研室统一组织的高三年级相关学科抽测(十校联考、模拟考)。
4、每年参与一项校级以上教育科研课题的研究工作,并有书面报告(或阶段性报告)。
5、每年至少完成一篇教育教学论文,并在市级以上报刊发表或专业会议上交流上。
6、提倡教师在职进修,研修研究生课程。
7、外请专家学者来校开展培训讲座,组织青年教师外出参观学习。
篇2:青年教师基本功大赛观摩心得体会
青年教师教学观摩心得体会
十月份,初登讲台的我参加了在全校范围内开展的青年教师基本功大赛并进行了现场观摩。这次的教学观摩,对我的触动很大,让我学到了很多。
1、举例的艺术。
在大专的教课过程中,仅仅是书本上的知识是远远不够的,注意例子的选取,教学内容的组织非常重要。自己是教经济学的,对于某一问题,需要举例说明。举什么样的例子能说明问题,这很重要。有一个英语老师,对班上调皮的男生说到:大家喜欢打游戏吗?如果英语学的不好,你就看不懂游戏叫你下一步该做什么。这使我明白了,教学的过程中,要尽量举学生生活当中的例子,这样学生才容易接受,容易理解。
2、启发式教育。
在讲课的时候,怎样组织语言,启发学生的想象力,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对于教学也极为重要。一个语文老师讲的故事:一只小羊在河边喝水,狼出现了,同学想象一下羊会怎么样?会被吃掉,还是会逃跑?将故事的结局交给学生去想去讨论。教育学家陶行之曾说:在课堂上,教师的任务,不是自己讲多少,而是要想办法让学生开动脑筋去想,这才是教学的目的。
3、欲速则不达。
教师站在讲台上,都怕自己讲的知识太少,学生没有吃饱。但是在教学的过程中,所讲内容的多少,还是要有所把握。我自己一站在讲台上,就想把自己知道的全部讲出来,而忽略了语言的速度,整堂课几乎没有停顿。这让学生一下子很难消化。所以,不管心情是多么急迫,都要有话慢慢说。
4、巧用课件。
在科技飞速发展的今天,多媒体教学在学校被广泛应用。在日常的教学过程中,那些课程需要采用多媒体教学,更有助于学生理解,我认为应该根据所讲课程的内容来确定。例如:物理上的震动,数学当中的极限,这些抽象的知识,在多媒体当中,应用动态效果来讲解,学生能够更直观的明白和了解。用多媒体教学,是现今一种常用的教学方式,但是作为一名教师,我们应该巧用多媒体教学,使学生更好地掌握所学知识。
通过这次教学观摩,我从同事的身上学到很多,相比之下,也看到了很多自己需要改进的地方。我们年轻教师,在教学方面经验不够丰富,还应向老教师多学习、多交流、多探讨,尽快的提高自己,为办好E大学贡献自己的一份力量。
篇3:市小语青年教师课堂教学评优活动随感
参加市小语青年教师课堂教学评优活动随感
秋风送爽,国庆前夕的爱山小学迎来了市第七届小学语文青年教师课堂教学评优活动,来自三县两区的小语人满怀热情聚集一堂,笔者有幸亲临现场,享受这一盛典。
在短短的一天半时间内,来自三县两区的参赛者为我们献上了精心设计,反复实践后搬上舞台的11节精品课。那课堂可谓堂堂有亮点,节节有高潮,且充满着浓浓的语文味。下面就随便拿几节课与大家分享。
德清县乾元镇清溪小学z与安吉县递铺三小z分别执教了《酸的和甜的》一文的第一课时和第二课时,纵观课堂,两节课课时目标非常明确,在执教过程中把握得十分到位。吴老师执教第一课时时,试着通过观察图画,朗读课文,让学生在亲近文本,品味语言中去发现,去领悟,满足认知和情感的需要。特别在教学生字“串”时,引入了古代文字“串”,渗透了象形文字。而练老师执教第二课时时,她从语言性出发设计语文课堂教学的整个过程和各个环节,本课从语句的朗读、语言的感悟、语言的模仿三个方面教学,为我们展现了一个“语言型”的课堂教学轨迹。
再谈安吉递铺小学z执教的《慈母情深》,《慈母情深》是人教版第九册略读课文,作者通过描写母亲辛苦地挣钱,豁达地塞钱等感人画面,让读者体会到了“深刻、深厚、深沉”的“慈母情”。文章描写细腻,情感真挚,语言浅显易懂,画面感强。根据教材特点,杨老师结合新课程理念,教学时注重以人为本,以读为本,力求凸显略读课文的特点,以点带面,精略结合,使略读教学更扎实有效。本课杨老师遵从“阅读是学生的个性化行为”的理念,大胆放手让学生在自由想象画面中自主学习,自主感悟,合作交流中获得独特的感受和体验,升华情感,提高了学生的阅读能力。
精彩的课堂一节接一节,相信在这个活动中,受益的不仅是参赛的老师,还有亲临现场的一线老师;相信这会像是一股清泉注入常态的语文课堂教学之长河,使我们的常态课焕发新课标、新理念的气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