可持续发展的商业建筑照明设计
对建筑电气设计领域而言,大型商业建筑往往能够较为充分而集中地体现最前沿、最新潮的电气技术的应用水平,尤其是照明技术。城市建设的跃进、商业建筑的大量涌现,带动了照明技术的发展。在照明技术飞速发展及大量应用的同时,如何更新设计理念,改进设计手法,以符合可持续发展的方向,是笔者最近一直思考的问题。
长期以来,照明设计一直是以照明的照亮度、均匀度、立体感、眩光、显色指数和物体的颜色参数等物理量为标准进行设计和对照明效果进行评价。随着经济的发展和人们的物质与精神生活水平的提高,对照明环境不仅在数量指标方面应达到照明标准的要求,更希望在一个舒适、明亮并富有艺术魅力的照明环境里工作和生活。大量的视觉试验结果表明,在实际环境中照明质量似乎控制着数量,并决定着感觉的评价。因此,我们的设计和研究重点也应向体现人和环境相互关系的非定量评价照明质量方面转移,综合考虑人的视觉特性、舒适感、建筑和照明艺术和节能等因素,从光文化高度,以人为本,把艺术和科学融为一体,才能最后求得高水平、高质量和高效能的照明效果。以下是笔者的一些粗略见解:
一、建筑物泛光照明
大型商业建筑往往作为一个城市的形象工程,其表面材料越来越高档化,镜面光泽度也不断增大;同时,城市夜景建设正蓬勃展开,建构筑物外立面的的泛光照明也是随处可见。夜晚华灯溢彩霓虹闪烁,城市的夜景也更加绚丽多姿。然而,过度照明或者不适当甚至有害的照明设计开始大量的涌现。夜景灯光使城市不见了星辰,失去了美丽的夜空,使城市上空笼罩上一层光雾。商业建筑的夜景立面照明设计中还大量采用大功率高强度立体放电灯,发出刺眼的强光。大量的科学实验表明,过高的照明标准不仅浪费能源,而且对人的健康产生很多负面影响,它扰乱人体正常的生物钟,导致白天工作效率低下;人体在光污染中首当其冲受害的是直接接触光源的眼睛,光污染会导致视觉疲劳和视力下降。城市照明还会扰乱动植物的生物节律,影响其生长周期。室外的照明强光还会伤害到鸟类、昆虫等生物的正常繁殖过程,影响生态平衡。设计师在创造美景的同时也制造了美丽的杀手。如何正确地把握照度的设计标准对设计师来讲决不仅仅是技术层面的问题。可以预见,若干年后,人们将更愿意接受适度的照明,甚至局部的黑暗,而不是片面地追求大范围的高照度。
泛光照明中光污染限制方法之一是确定合适的泛光照明标准值,其次是选择合适的灯具和配光曲线,而合理的灯具布置也是一个很重要的限制光污染的措施,室外照明设计中应尽可能采用截光型灯具,截断上射光线,减少杂散光。并且精心选择,定位及安装照明灯具,控制灯具的视亮度,设定眩光限制,减少乃至杜绝光污染、光干扰的产生源。
如果将投光灯具布置在建筑物立面上方,光由上往下照射建筑物立面,则由此产生的光污染程度最小,泉州地区目前已实施的灯光夜景工程中,不少的建筑物立面泛光照明便采用此方式。但在白昼时,悬挂在建筑物立面上方的灯具会影响其视觉形象。而在晚上时,如采用贴面砖的镜面光泽度较大,则在有些方向会产生不愉快的光斑,而在其他观看方向会产生被照表面不太亮的感觉。由此看来,为了限制城市上空的光污染,就必须在夜景照明中,选择适宜的夜景照明方式,这也是一个重要的限制光污染的措施,如内透光照明方式,如果处理适当,则可使光污染程度最小。
二、光源及灯具
白炽灯和石荧灯由于采用钨丝发光,不但费电,而且寿命短,发光面积小,光源表面温度高,光照不均匀,造成影响视力的阴影和眩光。
但在商业建筑的照明中可以起到指向性较强的光照效果。荧光灯类光源克服了上述缺点,省电、寿命长而且发光面积大,但其“频闪”造成眼睛疲劳,容易导致近视,在商业建筑照明中可以充分利用其扩散性好的特点设计成光带或大面积的发光顶棚;小型低压冷光卤钨灯体积小,指向性好,光谱连续,色温范围广,显色性能优良,在商业建筑照明中正得到广泛应用。商业建筑的高大顶棚售货厅、入口大厅等场所大量采用高强气体放电灯,其照明方式丰富,照明效果令人满意。商业建筑的照明除了重视选择合理的光源外,光源的色温和显色指数、合适的灯具也同样十分重要。立体照明效果对空间光分布的要求、垂直照度的要求、眩光的限制等均对灯具提出了越来越高的要求。商业建筑的照明已从明亮到舒适再发展到体现艺术表现力及人性化这一层次上。
目前新型光源正在大力发展中。发光光纤、发光二极管、发光树脂等的应用越来越广泛。特别是白光型发光二极管(LED)这一新型光源满足光源可持续发展的三个条件:高效、节能,不使用和排放有害于环境的材料,模拟自然光(其显色指数接近于100),且寿命极长,为5万到10万小时。可以预见,大功率白光LED光源将是照明技术的一场革命,也必将在商业建筑照明中被广泛使用。从近年照明媒体介绍和国内外主要建筑与照明博展会参展的新产品与新技术分析,不难看出,20世纪90年以来,推出采光照明的新材料,新光源,新灯具和新技术的时间越来越短,其中光纤、导光管、激光、微波硫灯、LED光源,介质阻挡放电的平面光源、超细管形荧光灯、太空灯球、变色霓虹灯、采用ELDACON技术的照明灯具、网孔板灯具、超级铝反射板、纳米材料、新型照明控制设备、光触媒技术、光致电致采光玻璃和人造"月亮"技术等等,几乎都是这几年推出的。未来的商业建筑照明将是新光源、新灯具大显身手的最佳领域之一。
三、节能及环保
人口、资源和环境是当前经济活动中全球共同关注的三大问题,世界各国都把节约能源、保护环境放在重要位置,1992年国际上首次推出了绿色照明的概念《GreenLights》。所谓绿色照明工程,就是在保证照明质量的前提下,大力节约照明用电,降低因发电而产生的废气排放和漂浮尘埃,达到保护全球环境之目的。
推广绿色照明,不仅对节约电能,保护全球环境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而且经济效益也是十分可观的。我国照明用电量占全国耗电量的10%,据有关专家统计,如全国白炽灯统一改为节能灯,每年可节省5个葛洲坝的发电总量,可见绿色照明工程是一项利国利民的大事。随着绿色照明的深入人心,照明产品将以节约能源和资源、保护地球生态环境、提高照明质量、提高舒适性和健康性为发展目标。商业建筑的照明系统负荷容量大、工作时间长,是能耗大户。减少有害物质的使用、节约能源的消耗,商业建筑义不容辞。电子镇流器、节能型电感镇流器、紧凑型节能灯、高光效气体放电灯应大量采用。近年来,照明工业对光源产品有了显着的改进,朝着高光效,高显色性,长寿命,低价格的方向发展。气体放电灯的飞速发展就是其中最主要的代表。荧光灯以其光效高、光色可选、热辐射小、寿命长等优点,成为商业建筑室内照明的主要光源,近年来,荧光灯的光效、显色性、寿命等不断改进,品种不断发展,荧光灯的光效从早期的28Lm/W提高到104Lm/W,寿命从1000h提高到24000h,显色指数Ra提高到85以上,专用于需要高显色性场所的荧光灯,Ra已达到95~98,光效为65Lm/W,作为特殊用途的荧光灯,Ra最高可达到99,光效为59Lm/W。金属卤化灯更以其光效高、寿命长为见长,日益受到人们所重视。笔者与室内设计师一起合作设计了不少商业建筑的室内照明,设计中一般采用如下方法:当空间高度较低时,以荧光灯作为主光源,再配以小功率金卤灯作为副光源。当空间高度较高时,则采用250W以上的金卤灯作为主光源。在实际工程设计中还发现采用高效率的照明灯具也十分重要。
当日光灯作为商场的主光源时,采用电子镇流器来取代电感镇流器是商场绿色照明工程的一个重要措施。电子镇流器与电感镇流器比较,有以下优点:
a.高功率因数。
b.发光效率高。
c.无频闪。
d.无噪声。
e.起动快速可靠。
f.体积小、重量轻。
g.节电效果显着。
商业照明系统的一个显着特点是相间不平衡度很高,针对这一特点,近年来,不少厂家已研制开发了分相无功功率自动补偿装置。分相无功功率自动补偿,是商业建筑绿色照明的又一种新产品。拾贝网采用分相无功功率自动补偿装置的节能效果是十分显着的,应大力推广应用。在节能方面,除了在设计阶段充分考虑采用高效节能产品外,设计时应考虑通过分级控制,能耗标准的自动控制及其它高科技手段,适时适量地使用能源,达到节能目的。通过科学的照明设计、采用效率高、寿命长,安全和性能稳定的照明电器产品(包括光源,电器附件,灯具,配线器材及调光控制设备和控光器材),最终达到建成环保,高效,舒适,安全,经济,有益于环境和提高人们工作学习和生活质量的照明系统。
四、安全、控制及维护
商业建筑的灯具不少是人手可以直接触及的,此种情况下,必须选用较高防护等级的灯具,尽可能不采用传统的玻璃或有机罩。商业建筑的照明灯具负荷密度大,数量多,品种杂,工作时间长,往往导致局部温升过大过猛,容易出现火灾隐患。设计时,在满足功能性的条件下应尽可能采用冷光源或者发热量相对较低的灯具,一体式空调型灯具宜大量采用,为减少能耗提供最大的技术可能。无卤类电缆,导线应大量采用,一方面减少有毒物质对环境的影响,另一方面,由于同等截面下载流量相对较大,可以充分减少资源的消耗。商业建筑照明灯具大量安装于较低的高度,应注意灯具的接地,必要时还应采用等电位联结的措施。
从可持续发展的角度看,除以上几个方面外,商业建筑的照明设计还涉及到智能照明控制、建筑化照明、非视觉照明等等方面。特别应该指出的是,可持续发展的照明设计理念不仅仅适用于商业建筑,还应广泛应用于其他建筑照明、户外景观照明、交通照明等领域。为经济和文化的可持续发展提供必要的保障。
篇2:购物中心布局与动线设计
购物中心布局与动线设计
购物中心是多个业态聚集的综合体,因此在其内部需要组织有效率的步行系统。对此,商业地产实战型专家、北京万商联行投资顾问有限公司总经理刘智勇接受记者采访,讲述在购物中心布局及交通动线设计方面应该注意的关键因素。
三种基本布局的长板与短板
购物中心的典型空间布局可归分为线形、环形和枝形三种,由这三种基本形可以衍生出多种建筑平面,例如线形包含双线形、弧线形、L型,环形包含矩形、圆环形、复式环形,枝形包括风车形、十字形、Y形、T形等等。
环形
环形布局适用于较宽松的基地,步行街形成环路,店铺可以获得更为均等的被浏览几率,优点是回游性好,可以提高销售机会,便于利用平面中明确的向心性来组织中庭空间,缺点是较大的进深尺寸对防火疏散有较高的要求。比如上海百联西郊,整个建筑环拥一个椭圆形的大面积景观庭院,内街结构基本为环形系统,并向东西两侧伸出弧形路,道路的宽度并不是很大,局部有拔层,内街与平面轮廓的尺度结合得很好,表达了环形布局对于购物中心布局的重要意义。
线形
线形布局适用于狭长的基地,在线形步行街两侧布置店铺,其优点是布局紧凑、通过效率高、店铺浏览率高、方向性强,缺点是回游性略差、单方向性造成一定的枯燥感,通常可以通过将步行街设计成弧形来增加趣味性,在线上布置大型的节点来缓解消费者的枯燥感。比如上海正大广场,在其狭长的平面中,客流主要沿东西方向运动,宽阔的南街使消费者顺畅地在东西之间自由流动,一个个店面随着道路的弧度次第出现在眼前,每个店都享有作主角的机会,而南北内街将超长的东西内街从中央截断,一方面可缓解长街的枯燥感,另一方面将客流引向纵深。
枝形
枝形布局的实用性很强,不同长度和形态的“枝”可以灵活地适应基地的不同形态,优点是基地利用率高,缺点是回游性差,如果每条“枝”的长度过大,消费者很容易放弃逛枝的其它部分,当然,可能通过谨慎地设计“枝”的长度、方向、交点、“枝”之间的次级通路来改善这种情况。比如丹麦罗森加德购物中心,内街系统属于枝形之风车形,风车的核心设有拔层并设计了水池景观,专卖店沿着修长的内街而布置,主力店则一方面通过开敞的咖啡厅与内核联系,另一方面对外又有开放的出入口,使枝形在购物中心布局设计中得到实践。
以人为本的交通动线设计
室内的人流系统的规划必须要满足以下几方面因素:物理因素、建筑设计因素、业态分布规律及顾客生理、心理因素。
物理因素
即人流系统要符合商业建筑本身结构,如满足商业项目楼层垂直系统设计、立柱间距、中庭、大堂设计、应急出口设计等基础规划设计。此类要求最好能够在前期设计阶段就明确下来,特别是大型商业项目,其主力店的建筑规划要求应当尽早明确,以免在后期建设过程中造成不必要的浪费。
建筑设计因素
人流动线设计以直线为主,根据经验,在人流视野范围内的商铺,具有高租金的价值。但在直线的人流动线中,可以规划几个类似于小中庭的前凸或后凹形式,以提升局部商铺的租金。
为了有效拉动次级通道商铺的人流量,可将收银台、卫生间、楼层休息区等部分功能分布在次级通道上,以拉升次级通道的人流量,同时也可降低将其设立在主要通道旁占用黄金铺面的损失。
如果商场面积过大,必须存在若干主次通道,那么除了保证若干通道间的畅通及联系外,还应该在商铺前后都设立出入口,既方便顾客快捷地往返前后通道,又能缓解人流的拥堵,提升人流平均到达率。
人流通道尽量采用围绕中厅的双环回型结构,这种结构可以增加商场的通透感,最大化地增加顾客视线内的商铺数量,提高顾客的商铺到达率。
在楼层之间设立的台阶式手扶电梯上下部分应分开设计或设计成剪刀式,以增加人流上下楼时光顾店铺的数量。
业态分布规律
合理分布主力店位置。如果将其设在入口附近,将损失后边的人流到达率,但如果将主力店放置在商场的中后端,在人流的影响下会极大地拉动前边商铺的价值。在多层建筑结构的商场,最理想的人流拉动策略是,将主力店设在高层。
按照消费者的购物目的进行业态分布。对于经营诱导性商品、季节性商品、时尚类商品的业态类型,适宜分布在较低的楼层,通过商品的展示达到吸引消费者购买的目的;而对于经营目的性较强的业态类型适宜分布在较高楼层,一般而言,办公用品、拾贝网家用电器、娱乐等适宜分布在较高楼层上。
按照商品属性进行业态分布。一般而言购买频率、占用空间较小的日常生活用品一般分布在较低楼层处;而不常购买、占用空间较大的耐用商品适宜分布在较高楼层,如家居用品等就是典型。
进行业态分区设置。把经营相同类型商品的商家统一设置,既能发挥业态的聚集效应,又能方便消费者选购不同档次、不同式样的产品,从而达到“1+1> 2”的效果。
顾客生理、心理因素
每层楼的人流过道数量,一般一主两辅便可。简单易梳理的人流动线,可以使消费者更加轻松地行进,而不会产生晕头转向、不知身在何处的感觉,丧失了再次光顾的情绪。
商铺采用玻璃墙体,以增加商场的通透感,使顾客不产生压抑感和不适,可以在一定程度上增加人流光顾店铺的数量。
在中庭小广场设立休息区域,对不同的顾客进行分流,同样,顾客短暂的休息可以提升人流的店铺光顾数量。
应该在人流通道头尾端等地方给予显着的区域和功能标识,方便顾客辨认,避免了消费者认为商场象迷宫难逛,而产生下次不会再来的想法。
总之,通过对商业建筑室内、室外人流系统的规划,能够较好地避免商铺人流死角,并且最大限度地吸引人流,使商铺价值达到最大化。
提升人气的建筑外部设计
商业建筑的外部环境一般不参与直接经营,也不直接产生经济效益,但其对吸引人流及聚集人流具有重要的意义。
便利的交通
交通的易达性和外部人流的结合是商业项目成功的关键。位于公交换乘站点或地铁出入口附近的商业项目,通常能获得大量、持续人流;而道路或其它障碍物阻隔的街道两边,通过设置人行天桥或地下通道进行连接,将能有效地把街道另一边的人流导入商场。另外,可在商场各楼层分别设置人流导入口,直接将地面或地下人流导入各个楼层,从而实现商场各楼层人流的均衡性及避免单一楼层导入人流的拥挤性。
停车体系
对于大型商场而言,停车场地的设计及合理安排关系到消费者的易达性,并很大程度上影响到消费者的购物决定。从方便大多数消费者的角度出发,宜在商场周边布置大量的地面停车场位;但在实际操作中,地面停车通常需要占用大量空间,而被地下室停车位所取代。另外,还需协调好商场的货物运输及的士停靠点的停车用地,并进行有效的人车分流体系,以免对消费者产生负面影响。
广场
许多大型的商业项目都设有广场,广场可作为停车场或顾客暂时休息的场所,也可为消费者提供一个游玩及观赏夜景的平台,能够起到良好的聚客作用。另外,它也可以是室内商业空间的有益延伸,如可在广场周边布置餐饮、休闲项目或室外运动娱乐设施,也可将其作为户外展示及大型营销活动的空间。
形象设计
形象鲜明、设计突出的商业项目通常能够给人以深刻印象,满足顾客的视觉享受,吸引他们前往,同时也是项目区别于其他项目的显着标志之一。
篇3:蔓科地产景观设计指引
蔓科地产景观设计指引
1. 目的
为规范设计部景观设计与施工阶段工作的操作程序,加强对工作中各环节的监控,达到确保设计、工程质量、进度,控制成本的目的。
2. 适用范围
适用于设计部景观设计、景观建设施工现场配合等各阶段的工作流程管理。
3. 术语和定义
3.1. 景观工程:指园建工程、绿化工程、景观水景工程、景观照明工程的总称。
3.2. 景观家具:用于室外环境的户外配套设施及装饰物品,包括雕塑品、户外凳、椅、遮阳伞、垃圾筒、景观灯具、花钵、儿童游戏设施、指示牌。
3.3. 景观零星部品:指为营造销售环境氛围、在销售开盘中或后续整改中使用的景观饰品及用于销售环境的可移动植栽。
4. 职责 4.1 设计部景观设计师:
4.1.1. 在项目景观设计前期阶段进行环境资源分析。
4.1.2. 在景观设计前期制定《景观设计任务书》。
4.1.3. 组织景观设计单位筛选工作。
4.1.4. 组织景观设计单位进行设计,监控其设计工作质量及进度。
4.1.5. 负责办理景观设计合同与各阶段的付款手续。
4.1.6. 负责组织完成重要设计节点的汇报工作。
4.1.7. 协助建筑设计师完成各阶段的景观设计计划。
4.1.8. 向成本部提供《项目成本估算书》中与景观工程相关的技术参数。
4.1.9. 配合相关部门完成景观工程采购、招标工作。
4.1.10. 根据景观施工图纸制作完整的《景观材料清单》。
4.1.11. 负责检查各阶段中设计不足与遗漏,提出调整与整改意见,反馈相关部门。
4.1.12. 负责向其它相关部门介绍景观设计方面的内容。
4.1.13. 配合建筑设计师编写《销售资料》中景观设计方面的相关内容。
4.1.14. 协助项目经理部进行施工现场技术配合工作,监督工程施工过程中的质量问题,以确保工程质量达到设计效果要求。
4.1.15. 负责组织雕塑艺术小品的设计及加工制作。
4.1.16. 负责反馈因建筑设计调整而影响景观施工的现场情况,协助景观设计师进行设计调整工作。
4.1.17. 配合项目部、物业公司进行景观工程竣工验收。
4.2 设计部建筑设计师:
4.2.1. 在景观设计各阶段前期提供相应的技术资料及建筑图纸。
4.2.2. 及时向景观设计师反馈建筑设计阶段的调整、修改等各种信息。
4.2.3. 负责反馈因建筑设计调整而影响景观施工的现场情况,协助景观设计师进行现场工程质量监理工作。
4.3 市场营销部:
4.3.1. 提供与社区环境相关的活动配套设施及景观卖点的建议。
4.3.2. 提出销售配合中设计部需要提供的设计资料的清单。
4.4 物业公司:
4.4.1. 提供社区中各类活动场地及设施的管理模式要求。
4.5 成本部:
4.5.1. 提供《项目成本估算书》。
4.5.2. 为景观各设计阶段提供成本测算与意见。
4.5.3. 配合项目经理部在规定时间内完成现场变更、签证与结算的审核与审批。
4.6. 项目经理部:
4.6.1. 提供地块内相关技术资料,提出场地利用意见。
4.6.2. 配合设计部完成与相关政府部门的征询、协调工作。
4.6.3. 配合相关部门完成景观工程采购、招标工作。
4.6.4. 组织景观施工单位进行施工,监控其施工质量及进度。
4.6.5. 配合设计部门制作材料样板,并进行材料封样。
4.6.6. 对景观施工图进行复核并提出修改建议。
4.6.7. 负责完成景观工程招标文件中有关工地现场完成界面、工期安排及对水电设备及结构工程技术要求的文字资料。
4.6.8. 负责组织安排景观施工单位施工,监督施工质量,组织景观施工单位、景观设计单位、设计部及成本管理部召开施工现场工程例会,配合设计部进行现场的设计完善和调整工作。
4.6.9. 负责组织单价为五万元以下的景观零部品的直接采购;确保开盘卖场的整体环境效果。
4.6.10. 负责安排物业公司完成背景音乐、监控系统等物业管理工程系统的施工。
4.6.11. 负责组织景观工程的验收。
4.6.12. 负责安排景观部品的现场安装管理并组织验收。
4.7. 工程采购部
4.7.1. 负责单项为5万元以上甲供性质的景观部品采购。
4.7.2. 负责组织成本部、设计部、项目部、景观设计单位和各景观施工单位进行招标答疑会,组织并监督各景观施工单位提交材料样板供设计部确认。
4.8. 公司总经理层:
4.8.1. 审批景观设计任务书。
4.8.2. 审批景观设计单位及设计费用。
4.8.3. 审批景观方案设计。
4.8.4. 审批景观实施方案设计。
5. 工作程序
5.1. 设计资料收集
5.1.1. 收集项目资料,现场踏勘。
5.1.2. 分析已有建筑图纸,收集整理对项目设计具有借鉴意义的参考资料。
5.2. 《景观方案设计任务书》编制
5.2.1. 《景观方案设计任务书》应包含以下内容:
a) 项目基础资料,包括项目概况及用地分析、综合经济技术指标。
b) 总体设计方向及风格描述。
c) 设计范围:对设计所涉及的范围的详细描述,例如社区入口、围墙、中心庭院、屋顶花园、架空层、标识系统等。
d) 确定景观设计内容:指各种景观功能区域的划分、活动设施的安排及要求等,提出设计成果要求:景观方案设计图纸目录框架。
e) 设计深度:对各阶段设计成果的深度和表达方式做出约定。
f) 设计阶段中双方交流的时间安排。
5.3. 设计单位选择
5.3.1. 公司总经理层根据项目特点,确定景观方案设计公司。
5.4. 景观方案设计阶段
5.4.1. 设计输入:
a) 《景观方案设计任务书》、《景观方案设计合同》
b) 建筑设计师向景观设计师提交相关资料,至少应包含规划方案全套资料。
c) 宗地地形实景照片、规划模型照片。
5.4.2. 监控景观设计单位的工作质量及进度;安排中期交流会议,及时反馈建筑设计调整信息及销售中心意见,并将景观设计单位意见进行整理反馈给建筑设计公司。
5.4.3. 按时收取设计单位提交的设计文件,按合同及设计任务书要求审核设计文件深度和内容。
5.4.4. 组织建筑设计单位、公司总经理层、设计部、销售中心、项目经理部、成本管理部及物业公司听取设计单位概念设计汇报,将各部门意见进行整理汇总成文本(景观方案设计);经公司设计经理审批后下达设计单位进行设计修改及下一步工作。
5.4.5. 将景观方案设计成果提交成本部进行成本测算。
5.5. 景观实施方案设计阶段
5.5.1. 本阶段工作在公司总经理层对项目景观方案确认通过后开始进行。
5.5.2. 设计输入:
a) 汇总各部门意见成文本(景观方案设计)。
b) 建筑设计师向景观设计师提交相关资料,包括但不限于完整正确的项目规划设计图纸;能反映首层平面布局及室内外交接处地形的总图;实施方案中建筑单体的平、立、剖面图;需要做景观设计的各架空层的平面、剖面图。
5.5.3. 协助设计单位深化设计,监控设计进度及设计方向,组织景观设计单位与建筑设计单位的中期交流;仔细研究建筑图及其相关图纸,对基地地形、建筑布局、交通流线、消防水电管线、结构荷载、大地工程形成相关条件图下达景观设计单位,并将其意见反馈以文本给建筑设计院。
5.5.4. 按时收取设计单位提交的设计文件,按合同及设计任务书要求审核设计文件深度和内容。
5.5.5. 组织相关部门对实施方案设计进行评审,相关部门包括建筑设计单位、设计部、销售中心、项目经理部、成本管理部及物业公司;对各部门意见整理并进行内部研讨,最后报公司设计总监审批。
5.5.6. 向建筑设计师提交景观设计中影响建筑、主体结构、设备设计的基础资料,包括泳池、构筑物、水景等的位置、初步形式。
5.5.7. 督促设计单位进行实施方案设计修改。
5.5.8. 将实施方案设计成果提交成本管理部进行成本测算。
5.6. 景观施工图设计单位的选择
5.6.1. 针对项目特点收集各设计单位资料,选择二~三家候选公司,向其发出《项目设计邀请函》,并提出项目概况及相关的景观设计图纸。
5.6.2. 收集各设计公司的回复,汇总并提出意见,交设计部经理审批!
5.6.3. 确定施工图设计公司。
5.7. 景观施工图设计阶段
5.7.1. 本阶段工作在公司设计部对景观实施方案确认后开始进行。
5.7.2. 设计输入:
a) 编制《景观施工图设计合同》
b) 建筑设计师向景观设计师提交相关资料,包括但不限于能反映首层平面布局及室内外交接处地形的总图施工图;建筑单体的平、立、剖面图施工图;需要做景观设计的各架空层的平面、剖面图、结构图、设备图;各屋顶花园结构施工图。
5.7.3. 监控施工图设计进度及设计方向。
5.7.4. 对于由境外设计单位完成的景观实施方案,应由境内景观设计单位配合完成景观施工图,提供包括景观结构、给排水、机电工程在内的全套景观施工图纸;但建筑设计院应完成与主体结构相关的景观结构设计,如结构顶板上的泳池、构筑物的结构预埋。
5.7.5. 向建筑设计师提交景观设计中影响建筑、主体结构、设备设计的基础资料,包括泳池、构筑物、水景、植栽等设计的详细资料。
5.7.6. 根据项目定位及成本控制书,向设计师提供所选用的材质、植物及园林小品的成本预算。
5.7.7. 与设计师共同考察当地建材市场,提供详细的材料样板,确定各硬景的构造节点、铺装等细部做法。
5.7.8. 按时收取设计单位提交的设计文件,按合同要求审核设计文件深度和内容。
5.7.9. 填写《项目会审记录单》(景观施工图),审核完毕的图纸应加盖出图章,作为施工招标图纸,由成本管理部进行工程量清单核算后交项目经理部进行施工招投标。
5.8. 景观施工单位选择阶段
5.8.1. 本阶段工作在公司设计部对景观施工图设计确认后开始进行。
5.8.2. 设计部向成本部提供景观施工图纸和材料清单,并配合成本部完成工程量清单的制作。要求成本部提供的工程量清单中,明确描述各单项计算结果的部位、材料名称及规格。项目部负责明确土建部分的园建完成面及设备安装界线划分,并提交成本部。
5.8.3. 项目经理部负责组织景观施工单位、景观设计单位、设计部和成本管理部共同参加景观施工图纸答疑会。
5.8.4. 项目经理部组织各景观施工单位提供材料样板,设计部负责及时对材料样板进行确认。
5.9. 景观施工阶段
5.9.1. 确定中标单位后,项目经理部负责监督中标单位将本次施工所需的所有材料样板及工艺做法按照设计部的设计要求提交采购部和设计部备案,以用于工程质量监理标准。
5.9.2. 景观工程中,拾贝网所有的材料、灯具、景观物品样板及植物照片施工工艺均需得到设计部的确认后,方可开始施工。项目部根据设计部确定的材料技术要求进行现场工程质量监督,并负责整体工程质量的监督。
5.9.3. 项目部组织景观施工单位进场施工,并负责监督工程进度与工程施工质量。定期在现场召开工程现场技术答疑会,由项目部、设计部和景观设计单位共同负责解答景观施工单位的工程和设计问题。
5.10. 竣工验收阶段
5.10.1. 景观工程的验收由项目经理部负责组织设计部、物业公司、景观设计单位、景观施工单位进行,并完成竣工验收报告。
5.11. 景观家具的购买流程
5.11.1. 由设计部根据设计要求及现场环境的大小及规模完成景观家具采购清单,并提交采购部和成本部进行核算。
5.11.2. 项目部负责单价为5万元以下的甲供景观材料选购。
5.11.3. 采购部负责单项为5万元以上的甲供景观材料的采购。
5.11.4. 由项目部负责安排景观家具的现场安装管理并组织验收。
5.12. 设计变更
5.12.1. 景观工程设计变更操作程序按《设计变更管理程序》执行。
6. 支持性文件
6.1. 《景观设计任务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