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司安全检查情况汇报
日期:20**年09月19日
检查重点:消防设施、设备安全装置、电器线路、库房防盗
检查地点:办公区域、生产场所
检查人员:XXXXX
情况简述及整改落实部门:
纤库木门门锁坏,后勤部落实;
氮气房气瓶安全帽摆放凌乱、卫生状况差,生产部落实;
着色机电源盒下引线及线槽凌乱,设备组落实;
着色车间酒精摆放混乱,生产部落实;
套管车间与着色车间通道木门损坏,后勤部落实;
绞合A线放线架线头多处脱落,设备组落实;
绞合A线油膏填充处线路凌乱,设备组落实;
绞合B线饮水机、风扇插线板混乱,生产部落实;
护套车间窗户有烟头、手套等其它杂物,生产部落实;
护套车间南墙电源柜有油污,生产部落实,设备组协助;
护套A线放线架有没用线路悬着,设备组落实;
护套B线收线处电扇外壳松动,设备组落实;
拉伸机房放线架接线盒撞乱,设备组落实;
311库房无灭火器,后勤部落实;
312库房灭火器摆放位置隐蔽,不易操作,后勤部落实;
维修间物件摆放凌乱,设备组落实;
生产车间8个灭火器安全销被拔掉,后勤部落实;
整改完成时间:9月20日~24日
问题重点:
公司消防器材管理力度不够,导致生产部多个灭火器安全销被拔掉,又无使用报告。且摆放位置凌乱。
整改措施:安全办重发《消防管理制度》到各部门并于9月30日集中组织进行学习;后勤部集中失效灭火器进行更换药粉。重新配置灭火器后将灭火器材责任到人。
安全办
篇2:化肥厂迎接科技局检查工作汇报
化肥厂迎接科技局检查工作汇报
一、企业基本情况
zz化肥厂始建于1967年,是我国自行设计、建设的第一批中型氮肥企业。1999年底加入z集团,是z集团煤化工产业发展“化工生产、科技研发、人才培养”三大基地。现有资产总额41.9亿元,职工3731人。建有三条尿素生产线、一条甲醇生产线和一条醋酐生产线,年产尿素80万吨、甲醇20万吨、醋酐10万吨。主导产品尿素、甲醇均为山东省名牌产品,尿素为国家免检产品、中国名牌产品。依托企业建有水煤浆气化及煤化工国家工程研究中心、山东省危险化学品z安全生产应急救援中心和z高科技化工园区。先后荣获全国科技进步一等奖、中国化工技术创新示范企业、中国石化协会科技进步特等奖、全国“两化”融合典型示范企业、山东省管理创新十佳企业等省部级以上荣誉称号200余项,连续五年入选中国企业信息化500强。被中国石化协会原会长谭竹洲先生誉为“中国新型煤化工的摇篮”。
二、科技创新情况
鲁化始终坚持“科技创新是建厂之路、兴厂之策”的理念,先后承担国家“九五”、“十五”科技攻关项目2项,“十五”、“十一五”国家863计划项目3项,成功开发了“新型多喷嘴(对置式)水煤浆加压气化炉”、“新型水冷壁气化炉” 、“多喷嘴(对置式)粉煤加压气化炉”及“高温、低温煤间接炼油”、气化耐磨烧嘴等达到世界先进水平。煤质评价系统与高性能水煤浆添加剂研发取得实质性进展,新型水煤浆气化技术成功向国外企业出口,醋酐工艺荣获三项技术专利。
为促进企业转型发展,先后完成甲醇脱水制二甲醚技术、加压液相催化制二甲醚的研究开发、变性燃料甲醇、甲醇汽油及新型添加剂研究、超临界萃取技术制取天然维生素E、醋酐羰基合成工艺和改性聚甲醛等一批关键技术的研究与开发。
今年以来,在水煤浆加压气化技术应用方面再创佳绩,具有我厂自主知识产权的气化耐磨烧嘴使用寿命达到208天,拱顶耐火砖累计使用8066小时,均创国际领先水平,为推动水煤浆加压气化技术在我国的发展做出了积极贡献。
三、项目建设情况
原料及动力结构调整项目:总投资15.08亿元,年产合成氨24万吨,尿素40万吨,于2008年7月1日全线流程打通,目前该装置运行稳定,节能减排效果显着,在煤化工行业,特别是对以无烟煤为原料的中小型氮肥企业改造、推广,具有较好的应用价值。年产10万吨醋酐项目:总投资11.23亿元,是国内单套生产能力最大的羰基合成工艺装置,于2www.aishibei.com010年7月27日建成投产,实现产品投放市场。年产4万吨聚甲醛项目:总投资7.25亿元,完成16台套进口设备,以及22台套国内长线设备招标,力争6月份全面开工建设,年底前完成项目建设80%总工程量。年产10万吨甲缩醛项目:7月份完成EPC招标批复,12月底进行调试试车。260吨锅炉项目:7月中旬具备送煤条件,锅炉本体7月下旬具备点火条件,10月份并入系统运行。年产5万吨醋酐深加工项目:6月份完成安评、环评、职业卫生评价报告和能评报告的编制。同时,坚持“转方式、调结构”发展理念,立足现有尿素、甲醇、醋酐产品的转型升级,调研和储备了一批高附加值、高投入产出比的精细化工项目,企业发展后劲不断增强。
存在的问题及建议
一是产品结构不合理。鲁化作为建厂40多年的老国有企业,现有主导产品尿素、甲醇均为传统化工产品,受全球金融危机影响,产能过剩的局面没有根本改变。煤炭等主要原材料价格上涨,给企业带来巨大的成本压力。
二是科技投入需进一步加大。科技投入是推进科技进步与创新的必要条件。企业目前科技投入不足,多元化、多渠道的科技投入格局还没有形成。建议政府部门加大对高新技术开发的资金扶持力度。
三是人才梯队断层和人员结构矛盾亟待解决。我厂近些年来先后输出各类人员1800余人。由于输出人员绝大多数为一线的年轻技术、操作工骨干,造成我厂目前在岗职工年龄结构、业务层次不合理。加之,周边化工企业特别是新进入的联想集团,高薪聘请专业技术人员,给企业带来较大压力。
下一步,在各级领导的关心支持下,我厂将充分发挥煤气化、碳一化学研究的优势,利用企业现有利条件,使科研成果尽快转化为生产力,进一步拉长产业链、提高附加值,增强市场竞争力,为z煤化工产业平稳健康发展作出应有的贡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