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海新天地经营模式分析案例
上海新天地 难克隆---上海新天地经营模式分析案例
中国经营报记者全秋梅
上海新天地是上海具有浓厚"海派"风格的都市旅游景点。它的前身是上海近代建筑的标志之一---破旧的上海石库门居住区。改造之后,上海新天地被创新地注入了诸多时尚的商业元素,变成了一个集餐饮、购物、娱乐等功能于一身的国际化休闲、文化、娱乐中心。
上海的新天地目前已经成了一个具有国际知名度的聚会场所,并被纳入了上海旅游景点的清单中,还成了中国房地产区域改造的经典案例,它的成功经营模式长时间以来一直被国内房地产开发商们青睐,很多人都想将其成功模式进行"移植":国内着名房地产商潘石屹,最近公开宣布打算将"建外SOHO商业街"建成北京的"上海新天地";另一个北京的着名房地产开发商张宝全也有意参照上海新天地的模式规划自己将开发的社区;全国各地建设"上海新天地"热持续高温。可以这样说,上海新天地的运营模式已经成为国内房地产区域改造的标杆。本报驻上海记者站记者通过采访,分析总结了上海新天地的定位、规模、选址、盈利等方面的经验。请看本期"上海新天地经营模式分析案例"。
定位
上海新天地是一个"Mall"
★上海新天地究竟是什么,购物中心?娱乐中心?时尚中心?旅游景观?投资方香港瑞安集团董事长助理周永平说:"当初找银行贷款时,他们问,你们究竟是做什么?……去政府部门审批,也不知属于文化还是旅游。"在它越来越眩目的外表下,许多人对它已经无法辨别。其实,开发商认为,新天地就是一个Mall(英文全称"shoppingmall")。
★在中国,Mall的概念越来越时髦,如果对目前的房地产做一个评价的话,Mall无疑是最热门的业态,因而受到开发商的追捧。
Mall是商业竞争进入经济垄断、资本高度集中的综合产物,可以说是目前世界上最先进、最高级的商业形态,在国外已进入鼎盛时期。Mall在欧美的成功与这类项目高附加值的连带效应让投资商怦然心动,于是,Mall渐成为一种新的投资风向,受到投资者的追捧。
★专家认为,中国的Mall市场只是刚刚起步,多种资本正在角力Mall市场,现状很混乱。业界流行一句话"Mall是个筐,什么都往里装",很多商家也在追逐这个时尚的概念,甚至连大型批发市场等(非真正的Mall),也纷纷改名叫Mall。
★什么是Mall?国内的一些学者认为:"Mall就是在毗邻的建筑群中或一个大建筑物中,由许多商店和餐馆组成的大型零售综合体",与"ShoppingCenter"(购物中心)的区别是:规模大、功能多、商品和服务全。
许多造Mall的企业有时候造的只是"ShoppingCenter"这并不是"Mall"本身的含义,"Mall"并不是要让消费者感觉"更大",最主要的是要有鲜明的"定位"和独特的魅力。
★另有一种观点认为,Mall就是ShoppingMall(意为大型购物中心),是一种集购物、餐饮、住宿、休闲、娱乐和观光旅游为一体的"一站式"消费场所。它起源于欧美,伴随着家庭汽车化和住宅郊区化而诞生,是现代工业文明和商业文明的产物。"shoppingmall"超级购物中心是世界上最为流行的商业业态,衡量其成功的标志,不是商场、车库的多少,而是人工湖、蹦极、攀岩之类的娱乐活动、树木、草坪、图书馆的数量。上海新天地应该说是这种意义上的Mall。
★上海新天地在开发过程中,在开发的不同阶段,定位也发生了三个层次的深化。第一个阶段强调综合性,因为当时上海没有一个地方能够将餐饮、娱乐、购物和旅游、文化等等全部集在一起。类似这类的时尚场所,当时比较有特色的是衡山路,但衡山路是很多不同的个体组成,没有一个整体的投资者和管理者,投资方认为新天地应该有一个明确的吸引力。
★进展到一定时候,又形成了第二阶段定位。投资方希望上海新天地成为上海市中心具有历史文化特色的都市旅游景点,希望来到上海的人,一定要来看看上海新天地,将上海新天地建成来上海必到之地。
★最后阶段的定位是:投资方要让新天地成为一个国际交流和聚会的地点,里面会有很多的活动,很多人在上海新天地聚会,比如二十几年见面的朋友可以在这个地方聚会。就是这样层层深化的定位使得上海新天地成功地穿上了时尚文化眩目的外衣,抓住了人们的眼球,在Mall中脱颖而出。
★曾在国外的Mall购过物的人士说,发达国家那些"巨无霸"之所以吸引人也得益于它的商品细分。上海新天地其实就是通过层层定位更加明确了目标消费群体,并通过招商进行了商品的细分。上海新天地成了全国时尚消费的"桥头堡",不仅吸引了上海的小资一族和居住上海的外籍人士,还吸引了国内其他城市的时尚消费群。
★专家认为:"超大面积、超大规模、复合形态的Mall不同于一般意义上的大型消费中心,也非仓储式购物超市。一般来说,一个Mall的有效商圈达200~300公里,它的形成还将带动人流、物流、信息流、资金流全面汇集,对一个区域的经济产生巨大的带动作用。"
规模 规模并不算大
★上海新天地占地面积3万平方米,总建筑面积6万平方米,从规模来看并不算大。
★目前中国的购物中心开发商偏爱巨型化开发,政府又没有相应的立法限制,甚至将购物中心的建设视为城市发展的形象工程、献礼工程,因此购物中心规划越来越大,"3万、5万小弟弟,50万、60万不稀奇",众多开发商展开了亚洲第一Mall竞争。据分析报道,到20**年全国已有购物中心300多家,正在上马的面积超过10万平方米的就有200多家,号称亚洲和世界第一Mall的项目不断在媒体出现,有的建筑面积甚至接近了90万平方米。上海目前开始营运的Mall就有8家,最大的上海正大广场达24万平方米,而较小的友谊南方商城也高达10万平方米。
★数据表明,西欧五国在人均国民收入1万美元时,平均购物中心规模才有3万~4万平方米。20世纪九十年代初期,美国、日本购物中心平均面积也只有2万平方米左右。美国购物中心规模有三种类型:地区性的购物中心,面积在36000~180000平方米;社区性的购物中心,面积在9000~36000平方米;邻里性的购物中心,面积在1800~9000平方米。在九十年代初期时,地区性购物中心仅占全美购物中心总数的5%,社区性的购物中心占32%,邻里性的购物中心占63%,目前仍然保持这样的比例。很明显,有2/3的购物中心是小型化的。中华人民大学教授黄国雄就曾批评中国的购物中心在盲目造大,现在我国的购物中心平均达到了13万平方米。
选址 以高档住宅支撑
★上海新天地位于上海卢湾区、紧邻热闹的淮海南路,处于"市中心的中心"。淮海路是上海高档消费的成熟商业区,这样地段的商业不管怎样都站在了一个良好的高起点。投资方香港瑞安集团的董事长罗康瑞因此而对上海新天地具有相当的信心,他认为,房地产跟经济增长肯定是挂钩的,在过去这10年中,上海的经济增长平均达到了12%。在这样的一座城市的市中心来做这样的一个项目,如果没人喜欢,没人租,那就是不正常的。
★Mall应选址何处?一些购物中心按照国外的先进理念首先在城郊发展,但是不久就出现了城市"空心化"的问题,为了振兴城市中心区,政府在城市中心推行步行商业街的同时,也在城市中心区规划了少量的购物中心。目前中国在远离城市的郊区建的Mall,由于我国特殊的国情面临着种种的困难。
★Mall与房地产相辅相成,与周边居住环境相互依赖、相互依托,这在我国表现明显。有数据显示,10万平方米的Mall,周围需要50万人口的购买力来支撑。据上海当地电视媒体最新报道,上海正大广场在开业启动之初只启动了30%的功能,目前的招铺率也才达到83%,而且其中真正开始运营的只有53%,还有30%在装修。上海正大广场位于陆家嘴、居住区还不成熟,最初只能靠易初莲花来吸引客流,这是它难以盈利的主要原因之一。上海的8家Mall中,盈利的很少,上海友谊南方商城是其中一家。据该商城对外公布,有77%的消费者来自周围社区。中国的Mall的选址,大多数也是选择在城市中心区启动,但由于定位不明确,与百货商店形成了直接的竞争关系,故而并没有获得好的效益。
★上海新天地定位是国际知名度的、以时尚文化为主题的社区性购物中心,目标群体是上海的小资一族、居住在上海的外籍人士以及到达上海的中外游客,这与上海淮海路的消费群体实况相吻合。而且上海新天地是投资方投资开发的太平桥地区改造项目的一部分,整个太平桥项目占地52公顷,与新天地一湖之隔就是已经在逐期开发的高档物业"翠湖天地"。一期售价每平方米即高达17000元~25000元、创造了上海住宅平均价格新高,可想而知入住的是什么样业主。即使上海再冒出一个时尚新地标,即使上海凸现"城市空心化",3万平方米的上海新天地也能有足够的购买力支撑。
模式 管理者与经营者分离
★上海新天地只租不卖,管理者与经营者相分离,这样的模式与国际Mall运营模式同步,也被国内大部分专家认可。因为Mall的组织和构造形式,包含着一种促销思想,即要让消费者在购物场所尽可能停留较长时间,该模式可保证和提高管理水平,更可使Mall以一个统一的社会形象面对消费者,同时由于Mall内的各零售商分别经营自己的产品,可以充分展示自己独特的品牌形象和经营风格。国内的造Mall者也都将这种模式看作理想模式,但由于各种原因,其中主要因为资金问题,大部分Mall的运作模式最后都走了样。
★在珠三角,与天河城同一时期启动的第一代Mall还有不少。但在开发商资金实力不足和追求短期利益的背景下,开发商为回笼资金将商铺大量分割出售。遍地卖铺的结果是,商业和物业之间产生严重的冲突,经营权根本无法统一,最后只落得个"启而不动"的结局。甚至出现了广州新中国大厦这种以反租的方式出售铺位,但最后却出现因开发商资金链断裂而使业主铺位被法院查封的事情。"商铺卖得太多,经营权无法统一,\'猫\'(Mall)会变成\'老鼠\',新业态就成了小商铺集成,比传统业态还传统。"业内有这样一种形象的说法。
★有了第一代Mall的前车之鉴,所有的投资商都不会不明白这一点,但在资金压力之下,能够坚持下来的还是不多。数据表明,目前珠三角不少新建的Mall迫于资金压力,已经把铺位出售率定在30%左右,北京亦庄Mall的投资商大地集团甚至准备出售40%左右的商铺。潘石屹的"建外SOHO商业街"现在正在热炒中,而且他有意无意地在将上海新天地和SOHO商业街相提并论。但是,目前"建外SOHO商业街"的商铺已经销售到小业主手中,为了形成统一风格的商业街,推广人员需要小业主的委托,统一招租。潘石屹如何在商铺卖出的前提下将知名品牌招商过来,引人注目。
★上海新天地开发进入到第二个阶段,即从20**年9月到20**年12月,做了大概300个以上大小的活动。这些活动很有针对性,针对一些文化政治的团体,针对雅皮一族,针对中产阶层。他们还建起了一些样板房,举办活动吸引不同行业人士来参与。现在上海新天地集餐饮、购物、文化与娱乐于一体,招租的对象均是来自世界各地的知名品牌,在现有的98家租户中,85%来自中国内地以外的国家和地区。
盈利以房地产来带动
★上海新天地仅仅是太平桥地区改造项目的一部分,投资方很强调这一点。对罗康瑞而言,他并没有很强的石库门情结,改造石库门只不过是他的一桩生意。投资方显然意在与商铺新天地相配套的住宅房地产的开发销售。
★表面上看来,上海新天地的投资高达10多亿元,但实际并非如此计算。由于"新天地"的品牌效应,带动了周边房地产地价的提升,从最开始的每平方米8000元~10000元,到现在的每平方米2万元。"翠湖天地"自20**年6月7月销售伊始售价每平方米就高达17000元~25000元。一个房地产项目,一般都要投入总销售额的1%~2%做广告宣传。根据投资方公布的规划,太平桥项目将兴建总建筑面积80万平方米的高档住宅区,粗略计算,要投入的广告费用就高得吓人。但罗康瑞说过,"翠湖天地一分钱广告都没有投,现在还有20**多人在排队买第二期。"而且,"我们的平均房价是最高的。"此外,据报道,当初罗康瑞是以公益性质的人工湖以及绿地为代价从卢湾区政府拿到了太平桥地区的52公顷土地。随着中国房地产业的不断升温,拿地对于房地产开发商的门槛越来越高,已经不仅仅是资金或门路的问题。而罗康瑞通过新天地,在中国赢得了一张拿地、拿好地的王牌,在上海成功地拿下了"市中心的中心"黄金地段,在其他城市更是掌握了主动,目前他带着"新天地"已经闯进了杭州和重庆。
★房地产业将购物中心作为物业来做,商业把它当作商场来做。实际上,它是一个综合体,其运营比单纯的物业或纯粹的百货商店要复杂得多。显然,我们在很多情况下没有按照购物中心发展规律办事。上海新天地做了一个先锋,罗康瑞意在房地产业,但用心地做了一个真正的Mall,结果是满盘皆赢。
上海老头不能克隆 张辉
在上海看到的最有意思的事是:经常有一些上岁数的上海老头坐在路边吃冰激凌。上海朋友对此并不奇怪:"还吃奶油蛋糕呢,怎么了?"。上海确实是一个非常"海派"的城市,这跟它的历史有关,在"西化"年头比较长之后,从小"经常吃冰激凌之类"的小孩变成了老头,老头当街吃冰激凌也便成了很自然的事情。
说这个事的意思是:并不是什么都能克隆的。上海有着和别的城市完全不一样的东西,反过来,别的城市也有着和上海完全不一样的东西。两者在某些层次上是无法相互学习的,比如说呼和浩特的老头就绝对不会当街吃冰激凌。
在中国商业区域改造的热点时期,大家都在垂涎上海新天地的火爆。但是克隆上海新天地是需要有条件的,并不是将其原样搬过去就会成功。不能克隆的最主要的原因并不是资金,而是当地的地域文化和消费水平。地域文化是多年形成的,盲目引进往往会付出沉重的代价。比如在北京,虽然很多人都知道德国鲜酿啤酒是世界一流的,但少有人喝,这使得诸多引进德国啤酒鲜酿设备的投资者失败了之后还很茫然,答案其实很简单:北京人品尝啤酒的水平目前还只处于"燕京"水平上,基本上分不出好坏来。
上海新天地的原版只能在上海,别的城市的"新天地"只能借鉴,不能照搬,一定要根据当地的消费水平和地域文化来进行理性规划
篇2:购物中心室内外广告位管理办法和操作流程
ZZZZ室内/外广告位管理办法和操作流程
一、目的
(一)提升项目整体形象,突出品牌形象宣传,联营商家促销活动宣传效果最大化,保证实现公司收益最大化;
(二)建立标准化的工作程序,确保项目室内、外广告位策划,招商,广告发布,现场管理等工作有条不紊地进行,明确各部门职责。
二、适用范围
本制度适用于ZZZZ购物中心
三、主管责任人
营销部
四、执行部门及职责
(1)广告位招商责任部门
1.全面主导广场广告位的招商和管理工作。
营销部
2.广告位招商责任部门:负责公司所有广告位招商
3.营销部根据项目规划的室内外广告位进行招商洽谈,招商对象以ZZZZ购物中心商家为主,原则上不对ZZZZ购物中心以外商户出租。
(2)广告位招商标准、招商信息、合同管理责任部门
负责所有广告位的招商标准的拟定、招商信息发布和合同管理。工作范畴包括:
1.负责所有广告位招商标准的拟定;
2.广告协议包括:新签、续签、变更、撤场等;
3.广告位租赁到期前一个月,负责提醒和督促商家办理续签或撤场手续;在未有新租户的情况下,对于未办理任何手续过期悬挂的广告画,督促其在要求时间内撤除或申请续签,同时按新的费用标准收取供应商延期悬挂费用。同时联系安排新的广告画面覆盖安装。
4.营销部负责每季度提交一次“广告位管理报表”, 报营运部、公司领导,督促招商部进行空置的广告位招商。
(3)广告位现场检查和管理责任部门
负责公司所有广告位的现场检查和管理:
1.广告位射灯、灯箱广告灯管是否正常照明。
2.广告画面是否褪色或卷边、脱落、毁坏等现象。
3.广告内容是否符合季节性和时效性。
4.对于首次安装的广告画,负责检查和保证“广告意向签订审批表”已经获得公司的批复,方可允许供应商安装;
5.常备经公司审批过的企业宣传广告画,以便必要时填补广告空位;
6.负责梳理和统计所有室内、外广告位资源。
7.负责对商家广告设计效果以及发布内容审核,对不合规定的广告发布要求其进行修改,直到符合相关规定后方可制作安装。
五、商场室内、外广告位管理范围
(1)户外广告位
店内广告位
外墙体临租宣传位、广场宣传立牌(灯箱广告)、外立面及楼顶长租广告位、多媒体IED电子屏等(2)
墙面柱体超薄灯箱广告、POP吊旗、橱窗、DP点、电梯内广告、手扶梯立牌等
六、室内、外广告位出租原则
(1)场内商家优先:公司的广告位主要服务于场内商家的经营需要,优先出租给场内商家使用,原则上室内广告位不向场外商家开放
(2)价高者优先,户外广告位招商采取既责任到部门又公开竞争的原则:当广告位置承租意向发生冲突时,在品牌条件同等情况下,优先出租给承租价格高的商家。
七、室内广告管理规范
(1)室内、外广告制作及安装总要求
1.广告画的内容健康,形式大方,符合国家有关规定及公司要求,并能突出商品特色,体现品牌形象;
2.工艺制作要求精细、美观,图案清晰,有立体感,安装拆换方便;
3.安装材料要求具有安全性,户外广告安装材料必须可防雨、防晒,耐高温;
4.广告的制作与发布不得破坏广告位的附着物;
5.广告画面内容必须每个季度做一次更换;
6.广告位的制作费用和其他相关费用由商家自行承担;
7.商家负责对户外广告工商、城管部门报批手续的办理;
8. 所有商家未经批准不得在广场所属区域发布任何形式的宣传广告。
(2)室内广告位制作补充要求
1.为保持店内通道畅通,扶手梯口一般不用于信息公布,通道位置宽敞的楼层可适当用于公布临时性商家信息(如楼梯立牌),但要求配置专用展架和保证美观,并经过ZZZZ购物中心营销部审核方可允许摆放;
2.除温馨提示外,扶梯扶手的玻璃(包括上行、下行扶梯之间的位置)不用于信息公布;
3.中庭上方和两侧墙面除现有灯箱位外,不允许张贴临时性广告牌;4.扶梯上方仅用于悬挂楼层导购牌;
4.扶梯上方仅用于悬挂楼层导购牌;
5.展示架一定要正面朝向主通道,与通道平行摆放,等距放置
6.不得在门店店头门框、形象柱、形象墙、橱窗玻璃和其他任何公共建筑表面随意张贴海报;
7.必须使用专用美观高档的展架和展牌进行海报展示,如:木制仿古海报架、铝合金海报展架、歌谱架等。原则上展示架需陈列在通道30CM以内,不得超出;
8.严禁陈列活动过期的POP海报;
9.严禁宣传品出现有污渍,破损,及严重褶皱现象;
10.未经允许,商家不得随意使用ZZZZ购物中心标志和专属宣传语;
11.陈列材质必须使用喷绘,或更美观大方的广告载体;
12.未经允许严禁在公共区域和ZZZZ购物中心其他专属区域陈列展示宣传品;
13.不得在非商家门店里面的天花上方悬挂任何形式的广告;
14.ZZZZ购物中心所有专柜未经允许不得在卖场任何地方使用X展架、易拉宝陈列海报。
14.任何专柜不得私自挪动和撤除公共指示标识、消防标示以及其他安全类标识;
15.严禁陈列任何非法或有碍广场形象的宣传品;
违规执行程序:
营销部在巡场中发现以上违规行为及时给予商家口头警告和提出更换或撤除要求。
如发现商家依然没撤除的或出现再次违规现象的,给予强行撤除并开具书面警告函。
营销部将此份文件派发给各个商家,如商家认同文件内容,需在文件上签上商家负责人的名字并复印一份留底。
管理职责:
营销部参照以上规定对卖场形象进行日常检查、维护和管理;
营销部负责卖场整体形象和所有广告资源的统筹管理,配合、指导营运部进行卖场广告的日常维护管理工作,管理支配店内各项用于广告发布的资源。
八、室内、外广告位出租业务流程
1. 营销部提供的广场所有室内、外广告位资源统计表和所有广告位招商标准明细(每个广告位必须附有编号和尺寸);价格方案,由执行董事核批。
2. 公司相关领导对门店所有室内、户外广告位招商标准进行审核;
3. 营销部将公司批复的广告位招商标准存档备案。
(2)室外广告位意向申请(或延期、续签)流程
(3)操作要求和标准
1、商家按规范要填报相关申请,各项内容应准确、完整、详实填写;
2、相关部门或分管领导复核以上资料的准确性及合理性,给出审核意见;
3、营销部跟进招商责任人与商家签订广告协议及跟进广告费用缴纳情况;
4、商家签订协议时需提供内容健康,形式大方,符合国家有关规定及公司要求,并能突出商品(产品)特色,体现品牌形象的广告画面设计效果图,营销部相关人员对画面进行审核,对不合格的设计画面按要求提出修改建议。
(4)室内、外广告位撤场流程
1.流程
2.操作要求和标准
a.责任人按要求填写《广告位装卸审批表》,对于需高空作业的,须要求提供施工人员的高空作业证。
b.营销部通知新的广告位租赁商家及时安装广告画,在没有新的续签商家的情况下,安排安装我司的形象宣传备用画,不能出现空置情况。
九、相关申请表格
(1)《广告意向签订申请表》
(2)《广告安装/拆卸申请表》
(3)《广告位租赁协议》
十、执行日期
本制度自公布之日起执行;
公司的其它规定或规章制度中涉及管理条款,可作为本制度的补充,如在执行中互有冲突,以本制度为准。
广告位出租价格标准和补充说明
临租位收费标准:
临租位原则上是我公司提供给商家进行临时促销和宣传使用的,商家可填报《临时广告位使用申请表》由我公司相关部门负责人审批后方可使用,不需签订《广告位租赁协议书》,使用期限原则上不得超过一周,我公司将按元/每天/每个的标准进行收费。
临租位具体位置和详细尺寸见附件(图)。
室外广告位收费标准:
长租广告位是我公司提供给进驻我公司的大品牌商家和能带动我公司提高知名度的商家进行品牌形象宣传的广告位。合同签订使用时间为2年。
收费标准为按不同编号广告位具体收费价格而定。特殊情况可向相关品类招商负责人申请免费使用,招商负责人在《室内/外广告意向签订申请表》上注明免费使用,由相关领导签字审批后即可执行。
长租位具体位置和详细尺寸见附件(图)
室内广告位收费标准:
收费标准为按不同编号广告位具体收费价格而定。特殊情况可向相关品类招商负责人申请免费使用,招商负责人在《室内/外广告意向签订申请表》上注明免费使用,由相关领导签字审批后即可执行。
室内POP吊旗、橱窗、DP点、手扶梯立牌均为室内临时宣传位、原则上均为免费使用,不用签定《广告位租赁协议书》,但需填写《室内/外广告意向签订申请表》,使用日期一般不得超过一个星期,特殊情况在获得公司相关部门领导批准后方可继续使用。
橱窗、DP点原则上只给新入场品牌和知名品牌使用,特殊情况可根据实际情况确定。
本流程适用于:ZZZZ购物中心
ZZZZ购物中心
二0一三年十月十八日
篇3:避免购物中心二三楼空置现象
如何避免购物中心"二三楼"空置现象?
香港成熟的商场开发经验值得深圳学习
话题缘起:深圳GDP总量在全国大城市中名列第四,人均GDP第一,但社会商品零售总额却仅列第九,这种反差一方面意味着积蓄有商业发展的诱因,但同时也是深圳早期商业布局不合理造成的业内惯常说的"二楼垂直衰减,三楼基本死亡"的较严重空置现象的佐证。因此,新增商业中心应尽量借鉴发达地区商业中心发展的成熟经验。日前,美格行咨询公司委派资深专业人士小组去香港取经,对所有面积在30000平方米以上的34个购物中心进行深入调研,并与有关管理公司人士一起探讨购物中心规划与开发之道,相信会对目前深圳的商业地产市场起到较好的借鉴意义。
前期市场调研务必要深入
根据国际上购物中心发展规律,当社会经济发展到某一阶段时,购物中心便迅猛发展,以日本为例,1970年以前,日本只有135家购物中心,在后来的30多年里,2600多家购物中心诞生。目前我国省会以上城市购物中心总体数量为236家,其中20**年新增购物中心94家,占购物中心总量的40%。结合中国经济快速发展的实际现状,以及在我国城市化水平将从30%发展到到70%的预期。我们有理由憧憬:在中国,购物中心这一与"享受型"生活方式需求相吻合的商业业态将步入快速发展时期。
香港发展商在购物中心项目立项前通常要请专业顾问公司对项目进行认真的、客观的、系统的可行性研究、项目市场调研、商店组合测试,在这方面做足做够功课,以确保项目成功。例如,20**年落成的大型购物中心"又一城"项目在开发前期专门进行了一次大规模市场调研活动。美国购物中心项目开工前,一般都要取得核心店首肯设店,出租面积通常要达到50%甚至70%时才兴建。联想到深圳正在酝酿的不少大型购物中心项目,切记前期的市场调研工作一定要认真和深入,可行性研究一定要客观可信。
交通是项目成功的必要条件
一般购物中心均有地铁直通、巴士总站及有足够停车位数方便驾车人士;注重因地制宜,利用架空通廊与街对面、写字楼或住宅区直接相连也是常用的人流导入手段。例如:"太古广场"项目有地铁直通,51条巴士线路经过,另有两个地面沿街入口及一个架空全封闭天桥走廊与街对面连接;"海港城"项目临近地铁站、有巴士总站及中港码头导入人流;"太古城中心"项目有两个地铁入口,有30条巴士线路经过,有两个架空封闭通廊与写字楼相连,有三个架空封闭通廊与住宅区相连。
同时对多个楼层直接导入人流,使较多楼层感觉象地面层,地铁入口直接与较高楼层相连,从而提高各楼层租金收益水平。例如:(1)"又一城"项目有五个楼层直接导入人流,MTR层连接九龙塘地铁站,LG2(LowGround)及LG1两个楼层连接九龙塘九广铁路站,UG(UpGround)及G两个楼层连接地面层,G层南部为巴士总站,LG1层通过隧道与"达之路"街对面的香港城市大学相连;"太古广场"项目亦有类似处理手法。(2)"新都会广场"地面人流直接导入三个层次:L1、L2及L3层。(3)"青衣城"项目地铁人流直接导入F3层(最高一层)。"又一城"(共七层)和"太古广场"(三层)的各楼层租金水平基本相等,可谓经典案例。
引导人流经过每一间店铺
核心商店通常安排在楼层的两端,对引导人流起重要作用,被称为磁极与锚固点;中庭合理布置,如自动扶梯连环向上,尽量鼓励层间运动;有时集中的餐饮区放在较高楼层,以使人流向上;多个楼层设有餐饮店,但仅设于一端;有时停车场也仅有一端可以到达;较高楼层布置一些景点;设置少量休息座椅等;这些都是引导人流流动的有效手段。
讲究购物环境的舒适化,从各方面满足消费者的心理享受要求。开扬的镂空中庭或通廊让自然光线从玻璃顶投下;步道设计采用弧线型使顾客步移景移;适当布置小品和绿化景观;较新的购物中心楼层净高均在3米以上,步行通道宽度在3.9米左右且布置于镂空中庭或通廊旁;地板颜色的丰富多变。
餐饮及娱乐设施是购物中心商业规划的重要部分,对吸引人流作用明显,也是购物中心体现社会机能与休闲机能的常用手段。多数购物中心设有电影院(一般有三个放映院以上)和儿童游乐为主题的"冒险乐园",以及相对集中的餐饮区。"又一城"项目设有全香港最大的溜冰场,溜冰场上空镂空上盖玻璃顶,并在有关各楼层围绕溜冰场周边配置餐饮区,娱乐与餐饮互动成为一大特色,凭添购物乐趣;"旺角新世纪广场"在L5层设有约1500平米的美食广场,并将儿童乐园设于美食广场旁,假日时一家人可以让小孩在儿童乐园玩耍,大人在旁边餐饮区座座;"西九龙中心"在镂空中庭的顶部(九层)建有全香港唯一室内过山车,并将溜冰场设于七层,整体有40%营业面积为餐饮。
经营管理要讲究关怀社区
一般购物中心均设有"展览场地",间断性举行系列活动。例如,"又一城"项目20**年10月份主题系列活动有:NOW全新宽频电视体验、CravtreeandEvelyn揉指嫩肤主题推广活动、南华早报百年图片展、黄昏钢琴表演、乳癌关怀月;"太古城中心"20**年10月主题系列活动有:青少年图书汇展、知识宝库汇展、全港小学普通话唐诗朗诵比赛、全港小学英文诗朗诵比赛、全港亲子阅读比赛等。在美国也有相似情况,购物中心有条众所周知的市场推广原则,就是勿忘对社区的关怀;购物中心经常是社区活动的赞助者。
某种程度上购物中心更象步行街,许多购物中心的商店并不清晰分区,让消费者体验随机购物的乐趣。在购物中心内,服装、流行服饰、童装玩具、餐饮、大小书店等商店可能分布于各层各区,在这方面与传统意义上的商业步行街十分相似,再配以娱乐设施及景观小品,让顾客充分体验"逛街"的乐趣。与此相应的,许多购物中心并无传统百货商店的购物导示系统,代之以人流集散关键点摆放平面图和商户名录,导示牌上内容主要为出口、洗手间、地铁或公共设施的方位导向。
借鉴成熟经验
购物中心的精髓在于它的统一性与全面性,其所有者、管理者与经营者分离的管理模式与当今的社会生产社会化、分工专业化的潮流一致,具有很强的生命力。目前深圳购物中心开发似乎风生水起,规划中的ShoppingCentre或ShoppingMall有:人民南、市中心区20多万平方米的地下商业街、南山区规划中的大型商业中心、龙岗在建的三大Mall:五洲风情Mall、鹏达假日Mall、星河Mall等。深圳地铁的明年通车和私家车数量的快速发展无疑是购物中心发展的催化剂。
深圳GDP总量在全国大城市中名列第四,人均GDP第一,但社会商品零售总额却仅列第九,这种反差一方面意味着积蓄有商业发展的诱因,但同时也是深圳早期商业布局不合理造成的业内惯常说的"二楼垂直衰减,三楼基本死亡"的较严重空置现象的佐证。因此,新增商业中心应尽量借鉴发达地区商业中心发展的成熟经验,必须保证质量发展,否则无异于堆砌新的建筑垃圾。
(来源:深圳特区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