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指导思想
本次活动以进一步贯彻落实“公正、诚信、严谨、准确”的质量方针为主题,通过开展多种形式的教育和质控活动,全员参与,全面提高员工素质,强化质量意识,视质量为生命;进一步加强质量管理控制工作,确保本中心质量管理体系有效运行,为客户提供更优质服务;巩固实验室认可成果,增强业务技术内涵,顺利通过中国实验室国家认可委员会组织的实验室认可复核评审。
二、主要活动内容
1、组织全中心员工学习本中心“质量手册”、“程序文件”、“17025标准”,以科室组织学习为主,必要时组织考试或知识竞赛,在学习质量体系文件的基础上,进一步完善质量体系文件的修改;
2、召开1—2次内审员、监督员、资料员等有关人员学习工作会议,明确质量月的目标,布置工作任务,分析存在问题,落实整改措施;
3、组织相关科室开展技能比赛如突发事件的应急反应及处理能力,电脑操作比赛等;
4、完成一次质控考核工作,主要为检验部人员盲样考核、留样复查、人员比对等;
5、组织内审员完成一次全面内部质量审核工作;
6、有关工作质量的抽查,如操作过程的规范化和程序化、处方质量、仪器校验、使用记录、文件受控、抱怨处理及纠正和预防措施的落实情况等等,主要抽查的科室有现场科室、检验部、门诊部、总务科等;
三、要求和目标
1、整个质量月活动在中心行政的领导下,始终保持有条不紊的开展,有中心技术质量管理科全面负责实施,行政办公室、党办、工会、共青团协助配合。
2、充分发挥技术管理层和质量管理层的作用,要求全员参与、人人提高,特别是关健岗位的有关人员要积极投入“质量月”活动,把质量意识真正落实到实际工作中去;
3、全中心各科室要对照标准和要求在质量月活动中自查自纠,对发现的不符合项,要积极落实纠正和纠正措施,把差错率降低到最小程度;
4、全中心员工要以“质量月”活动为契机,全面提高质量意识和技术水平,增强和提高优质服务意识,通过质量月活动使中心质量管理和技术水平再上一个台阶。
篇2:质量月活动方案
一、指导思想
本次活动以进一步贯彻落实“公正、诚信、严谨、准确”的质量方针为主题,通过开展多种形式的教育和质控活动,全员参与,全面提高员工素质,强化质量意识,视质量为生命;进一步加强质量管理控制工作,确保本中心质量管理体系有效运行,为客户提供更优质服务;巩固实验室认可成果,增强业务技术内涵,顺利通过中国实验室国家认可委员会组织的实验室认可复核评审。
二、主要活动内容
1、组织全中心员工学习本中心“质量手册”、“程序文件”、“17025标准”,以科室组织学习为主,必要时组织考试或知识竞赛,在学习质量体系文件的基础上,进一步完善质量体系文件的修改;
2、召开1—2次内审员、监督员、资料员等有关人员学习工作会议,明确质量月的目标,布置工作任务,分析存在问题,落实整改措施;
3、组织相关科室开展技能比赛如突发事件的应急反应及处理能力,电脑操作比赛等;
4、完成一次质控考核工作,主要为检验部人员盲样考核、留样复查、人员比对等;
5、组织内审员完成一次全面内部质量审核工作;
6、有关工作质量的抽查,如操作过程的规范化和程序化、处方质量、仪器校验、使用记录、文件受控、抱怨处理及纠正和预防措施的落实情况等等,主要抽查的科室有现场科室、检验部、门诊部、总务科等;
三、要求和目标
1、整个质量月活动在中心行政的领导下,始终保持有条不紊的开展,有中心技术质量管理科全面负责实施,行政办公室、党办、工会、共青团协助配合。
2、充分发挥技术管理层和质量管理层的作用,要求全员参与、人人提高,特别是关健岗位的有关人员要积极投入“质量月”活动,把质量意识真正落实到实际工作中去;
3、全中心各科室要对照标准和要求在质量月活动中自查自纠,对发现的不符合项,要积极落实纠正和纠正措施,把差错率降低到最小程度;
4、全中心员工要以“质量月”活动为契机,全面提高质量意识和技术水平,增强和提高优质服务意识,通过质量月活动使中心质量管理和技术水平再上一个台阶。
篇3:镇中学班主任全员培训实施方案
镇中学全员班主任培训实施方案
一、指导思想
通过培训,促使全体老师更新观念,提高个人的思想素质、理论修养和教育能力,科学地把握班主任工作规律,更好地适应学生自身成长和发展的需要,使学校德育工作能够真正激发学生的理想、情操,指引学生对真理、对生活的不懈追求,进一步提高学校班主任队伍的素质和班主任管理的水平。
二、培训目标
1、帮助全体老师了解班主任常规工作及基本要求,探究班主任工作的一般规律,提高班主任工作的自觉性。
2、通过学习优秀班主任的经验和方法,能够积极主动地开展班级管理工作,提高班主任工作的创造性。
3、积极探索,学会协调各方面工作,充分调动学生的积极性和主动性,加强班科协调,争取家长的支持与配合,提高班主任工作的艺术性。
4、培养发现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增强班主任工作的实效性。
三、培训内容
1、班主任工作的意义和职责;
2、班主任工作基本规范;
3、新课程背景下,班主任的特点和转变;
4、学生心理健康指导;
5、未成年人思想道德建设;
6、班级活动的设计与组织;
7、教育政策与法规
8、班级管理;
四、培训方式
1、集中学习与自学相结合
(1)结合教育热点和学生实际,聘请专家学者作专题讲座。
(2)组织学习《教师法》、《义务教育法》、《未成年人保护法》、《预防未成年人犯罪法》、《学生伤害事故处理办法》、《教育部关于进一步加强班主任工作的意见》等教育法规和条例。
(3)组建学校骨干班主任队伍,定期开展班主任工作经验交流。
2、校内与校外相结合
(1)组织校内、校际之间的班主任交流与学习。
(2)安排有经验的青年班主任结对,加大对青年班主任的培训力度。
3、学习与操作相结合
(1)组织开展班主任主题班会观摩课、班主任工作论坛等。
(2)教育案例的讨论与反思。
(3)班主任的研究性工作小结与教育案例撰写等。
4、常规与科研相结合
(1)加强对德育课题的有计划、有步骤地开展研究工作。
(2)加强对心理健康教育、家庭教育等方面的研究。
五、培训安排
第一阶段:理论学习阶段(20**.1—20**.2)
根据我校实际情况,采取灵活多样的形式,组织学习教育理论、教育法规以及班主任教育技能等,不断更新教育观念,提高班主任的理论素养和管理水平。
1、以年级为单位,成立学习小组,营造浓厚的学习氛围。
2、组建骨干班主任队伍,定期开展经验交流。
3、确定德育课题主研人员,有计划、有步骤地开展研究工作。
4、聘请专家作心理健康教育、家庭教育等方面的讲座。
第二阶段:反思交流阶段(20**.3—20**.6)
组织结合教育实际,反思自己在教育实践中的行为,撰写出经验论文、案例分析等,对一些典型的、有价值的问题进行专题研讨和交流。
1、利用学校德育专栏,发布典型的、有价值的问题,供研究讨论。
2、组织班主任论坛。
3、组织外出参观学习。
4、开展班主任德育成果评选活动,并将优秀作品推荐到市、区等各级参评。
5、加强德育课题的阶段性总结,注重研究材料的收集。
第三阶段:实践提高阶段(20**.7--20**.8)
通过前两阶段的学习与反思,引导查找工作中存在的问题,制定改进措施,在实践中提高班主任的理论运用水平和班级管理水平。
1、根据班主任的特长,在创建特色学校的基础上,确立班级特色主题,制定班级特色活动目标。结合学校德育课题,倡导学生的自主构建和自主管理。
2、开展多种形式的德育活动,在活动中实践,在实践中提炼,在提炼中不断提高,并形成自己的班级管理特色。
第四阶段:总结推广阶段(20**.9)
在加强班主任队伍建设的基础上,进一步完善班主任工作制度,大力宣传优秀班主任的事迹和工作经验,开展一次校级
优秀班主任评比活动,对成绩突出者予以表彰奖励。通过榜样激励和典型示范,形成人人争做班主任,个个争当优秀班主任的氛围。
六、领导小组
组长:z
副组长:z
成员:各年级分管领导和年级组长
新街镇中政教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