幼儿园玩具调查报告
一、课题产生背景
幼儿园每年都要增添不同类型的玩具,玩具的调查报告。今年六一节又要增添一批玩具,幼儿园为了尊重孩子,首先考虑的是满足孩子的喜好和孩子的需要,由此生成了让幼儿对自己喜爱的玩具进行调查的活动。同时,我们本着适应新的教育思想、新的教育理念,以及新纲要中提出的让幼儿在活动中得到发展的新要求,以师生互动、生生互动、幼儿与材料的互动为原则,设计本活动。
目的在于,一是通过孩子的调查及形成的调查报告为幼儿园购买玩具提供参考意见;二是我们也试图通过幼儿的调查统计培养幼儿做事具有计划性和让孩子参与幼儿园管理的主人翁精神;三是体现新纲要中"幼儿是学习的主人"的精神;四是探索转变幼儿学习方式,进行探究性学习的有效方法。
二、活动进程
(一)玩具调查活动
1.通过玩各种玩具为个人调查提供依据交代规则:很快地将五种玩具都去玩一下,然后把自己最喜欢的玩具记录在调查表上。幼儿表现:听说幼儿园又要买新玩具,孩子们很高兴。他们在玩玩具的过程中,一边好奇大胆地尝试着,一边细致认真地填写着调查表格。"这个很好玩,你也来试试吧!"奇奇对露露说;"喂,我们来个比赛,看谁投中得多。"可可召集了三五个好伙伴一起来玩;"看,这是我插的公主堡垒,这是骑士…"教师的指导策略:在进行个人调查前,引导孩子分析了调查表。"看,这是玩具的照片,如果你喜欢它,你就可以在旁边用勾表示,那如果你不大喜欢呢,用什么表示?"用叉表示。孩子们提出了他们的想法。"那好,等会儿小朋友每样玩具都要去玩一下,然后把结果记录下来。在玩的时候,你要想想为什么喜欢它,待会儿来告诉大家。"紧接着对于他们的调查提出了明确的目标,让孩子们在玩的过程中去体验,在游戏中学习,在游戏中发现。
2.交流自己最喜欢的玩具,说出原因问题:你最喜欢哪几种玩具,为什么?幼儿表现:孩子们都争先恐后地想要把自己的调查结果讲给大家听。菲菲说:"我喜欢小马玩具。因为我坐在上面很舒服。"亮亮说:"我喜欢的是哈里波特玩具,用它能插出好多东西,我刚刚就插了一个城堡,城堡里还有一个会旋转的梯子,那是巫师用的…我还喜欢投掷玩具,它可以练习我的手臂肌肉。""我也喜欢投掷玩具。""还有我。"昊昊和小雨也举手表示同意。
乐乐说:"我喜欢木头工具,我觉得自己像个小小建筑师,我用它们可以做出立交桥。""我喜欢雪花片,它可以插出五彩缤纷的东西。""我喜欢小马和投掷玩具。"孩子们的意见不一,可他们的兴致很高。教师的指导策略:在孩子们讲述自己喜欢的玩具过程中,教师及时对于他们说出的好的词语给以肯定,如菲菲说的"舒服",遥遥说的"五彩缤纷"等,让孩子们一起来说一说,其次对于一些孩子的动作给予模仿,如亮亮亮出他的小肌肉,可可骑在小马上挥动马鞭的动作等,这些都是来自孩子中的,他们相互模仿,相互学习,教师及时的引导和适当的肯定使他们更加愿意来表现自己。
(二)小组汇总幼儿个体调查报告的结果
1.提出要求,分成四组将你们喜欢的玩具统计出来并用数字表示
2.幼儿推荐组长,自行按意愿分组幼儿表现:当说到请四个小朋友做组长,谁愿意时,几乎每个孩子都高高举起了手,他们都想来担任这个光荣的任务。"老师,我来,我来。""我行的,我是最棒的。"教师的指导策略:当孩子们都抢着把自己的调查表递给教师时,教师提出了建议:能不能分成四组,把你们一组喜欢玩具的人数统计在小组统计表上。
孩子们接受了这个提议,于是,大家一起来分析了小组统计表,知道了表上的内容以及了解了要用数字来表示喜欢玩具的人数。在分组时,孩子们都争着做组长。当请到四位小组长后,好都孩子都叹气:哎!教师及时鼓动情绪:不要着急,每个人都有机会,待会儿在分组统计时,一组小朋友要齐心协力,看看哪组的统计结果做的又正确又快。有信心吗?"有"孩子们积极地响应着。
3.幼儿统计汇总活动幼儿表现:A组的小组长请每位组员围着桌子,然后说出一种玩具的名称,逐个检查他们的调查情况,然后用数字记录下来。B组的组长让组员看着自己的调查表,如果是喜欢的,就举手表示,然后他再统计举手的人数。党组也在小组长的号召下忙碌着。C组比较分散。只看见组长和两个小朋友在统计。
教师的指导策略:C组的组长找不到自己一组的组员,向教师求救。"C组的小朋友在哪里,组长找你们好着急呀,好,来了几个人,来,大家数数看,调查报告《玩具的调查报告》。"在教师的帮助下,C组的小朋友围在一起。"接下来,我们大家一起来帮助组长做统计,好吗?"教师又把任务还给了组长,让他们自己在实践中学习。
4.教师抽样检验:统计数据的正确程度幼儿表现:"老师,C组的我们看不懂。"孩子们说着用手指着C组的统计表。真的,上面全是勾,"这什么怎么回事?""是,我们都喜欢的,所以就用勾表示。"C组组长解释道。"不对,应该用数字表示的,这样看不懂的。""用勾我们怎么知道有多少人喜欢呀。"其他组的孩子提出了他们的看法。教师的指导策略:在抽样检验时,先是教师随机抽取一个,大家一起对照小组的个人调查表,认真计数,结果正确;接着请孩子们来抽样,结果也没错。
当看到C组的统计表时,议论声不断。"你们愿意来帮助他们吗?"教师提出自己的想法。"好,我们愿意。"孩子们爽快地答应了。这里教师重视孩子在活动的主体地位,让他们真正成为活动的主人,通过生生的互动来完成了C组的统计表。5.小组检查并纠正统计错的数据由于在抽样检查中没有出现错误,所以这个环节就省略了。
(三)整合全部调查信息,形成班级调查报告
1.简单了解调查报告图表表示的内容幼儿表现:"怎么样可以知道我们这里一共有多少人?"孩子们的回答是:可以一个一个数;把每组的人数加起来就是一共的人了。教师的指导策略:在班级调查表上,有一个总人数的统计。"怎么样可以知道我们这里一共有多少人?"第一个孩子的回答是:一个一个就知道了。"好,不错,那还有更好的方法吗?"教师鼓励孩子想出不同的更出色的方法,"可以把那(小组统计表)上面的数字加起来。"另一个孩子提出了自己的想法。"你真聪明!"教师翘起大拇指表扬他。
2.师生互动,完成第一种玩具的数据整合幼儿表现:第一种玩具的统计结果是23。(可在柱状图上的数字是按照双数来排列的,上面的数字只有…
22、24、26…)"我知道。"遥遥来到图前,用手指着22和24的中间,"23在这里。"教师的指导策略:第一种玩具的数据整合结果是23,"23在哪里?"教师没有直接把结果统计在柱状图上,而是请孩子们来发现,来探索。遥遥在22和24之间找到了23的位置。"对吗,你们同意吗?"教师又请孩子们来判断。"对的,是这里。""22下来就是23,23下面是24。"孩子们分析着,也进一步了解了单数和双数的关系。
3.幼儿做其他四类玩具的数据整合
4.根据柱状图得出结论
5.将调查报告的结果送给幼儿园的领导,作为购买玩具的参考
三、心得体会
1.教育活动的目标在确立教育目标前,首先对班上的孩子一些实际情况进行了分析:我们发现孩子对玩具的喜爱是有区别的,有的百玩不厌,有的只是图个新鲜感,针对这种情况,我们在幼儿中间开展了这个活动,同时通过活动引导幼儿通过自身的经验,初步学习做项目调查和项目报告。而"调查"对于幼儿来说,有一定的难度,于是我们鼓励幼儿通过小组讨论,交流,大家一起来动脑筋,想办法,把每个人的情况统计到小组表上。在这个过程中不仅发展了幼儿的逻辑思维能力,还培养了幼儿的合作精神。
2.教育活动的内容南师大博士生导师虞永平认为:幼儿教育的重要目的是让幼儿愉快、健康地生活;幼儿教育的重要内容是让幼儿学习并适应生活;幼儿教育的重要途径是让幼儿在生活中学习。确实,《玩具的调查报告》这个活动从设计到实践,我发现真正适合并能引发幼儿兴趣的还是那些最贴近、最现实、最感性的生活内容。于是我们将"玩具"作为此次调查活动的主角,让孩子们在获得对玩具的感性经验上做出选择,喜欢什么玩具,不喜欢什么玩具。同时课题内容的选择也是为幼儿园添置玩具提供参考,减少购买玩具的盲目性。在了解孩子喜欢玩具的基础上购置玩具,培养了他们做事要有计划性。
3.教学活动的过程整个教学活动分为三个层次。从个人调查──小组调查──整合信息做出班级调查报告。每个层面都对幼儿提出不同的要求,首先是让每个幼儿参与进来,让他们记录下自己对玩具的感性经验──喜欢和不大喜欢。分别用勾和叉表示出来。接下来则是鼓励他们统计出一组小朋友对玩具的喜欢情况,这里,孩子们从个体发展到了小组,以组为单位进行活动,活动中,每个幼儿都积极把自己的情况进行反映、汇总。当大家一起做出统计结果时,喜悦的心情自然得表露在他们的脸上。最后的活动是全班一起来做整体的调查报告,小组又向集体汇总,在这里他们看到了比较规范的统计表,学会了如何汇总数据,做出条状统计报告。活动为幼儿提供了有益的学习内容,积累了相关的经验。
4.教师的指导活动中改变以往的教与学的方式,老师与幼儿是互动的。我作为孩子学习活动的支持者、合作者、引导者。以关怀、尊重的态度与幼儿交往,耐心倾听,支持、鼓励他们的探索与表达。比如,在小组调查中,没有为幼儿设计好一个固定的表格模式,而是让幼儿来做设计师,把自己一组喜欢什么玩具的人数用自己的方式来进行统计。孩子们虽然不会像成人那样做出规范准确的调查表,可他们参与了,探索了,实践了。我们应该支持他们的这种探索和表达。
5.活动反思整个活动中孩子们兴趣浓厚,他们从自己的体验出发,相互交流各自的意见──我喜欢这种玩具,因为它…所以我喜欢…,我觉得它好在…。这些都来自他们对玩具的亲身体验。而在小组统计活动中,大家会发现孩子们做出的调查表不怎么规范,其实这是他们纯真的表现,他们也在思考,在尝试,在争论,在探索。他们有自己的观点和想法,他们用自己的方式表现着对数据统计的理解。对于这一点,我们在最后的班级调查报告中进行集中,使他们了解柱状统计图该如何去做,调查报告在大家一起参与的情况下完成了。通过让孩子对玩具的调查报告,使我想到尊重孩子,从孩子的兴趣出发,在孩子的生活中选择活动内容…这的确是当前课程改革的迫切需要。由此活动使我们迁移出请幼儿参与到定制幼儿的膳食中,并做进一步的调查…这很生活哦,妈妈一定要看看哦好长的啊,我还以为是在这里作调查呢~~感谢分享了
篇2:玩具市场调查报告
玩具市场调查报告
随着我国经济的发展,我国城乡居民的消费支出中,玩具类支出尽管难以与食品、服装等消费品的数额相提并论,然而却始终保持着一个不断增长的良好势头。据有关专家预测,到20世纪末国内玩具的销售额将达100亿元,而我国玩具市场也将会因为玩具要领的延伸、功能的拓展及消费群体的日益壮大,逐渐从温而不热的季节性、节日性的特定销售态势中走出。但国内玩具市场的潜力有多大,热点在何处呢?
中国社会调查事务所(SSIC)对城乡玩具市场进行了一系列的调查。
本次调查的范围为北京、天津、上海、广州、南京、武汉、长沙、青岛、沈阳等23个城市及其周边近郊、农村。调查内容有:
1.性别:男性占48.2%;女性占51.8%;
2.年龄:15岁以下占24.4%;16~25岁占40.4%;26~50岁占15.4%;51岁以上占19.8%;
3.文化程度:小学及小学以下占6.5%;初中(含技校)占17.2%;高中(含中专)占35.6%;大专占19.5%;本科占15.4%;本科以上占5.8%;
4.职业:管理人员占29.7%;工人占25.5%;科技人员占12.3%;教师占7.8%;服务员占5.8%;学生占5.5%;个体户占4.5%;农民占3.0%;司机占1.2%;军人占1.2%;推销员占1.0%;其他占2.5%;
5.月收入:0收入的占5.9%;500元以下占7.6%;501~1000元占34.8%;1001~1500元占27.4%;1501~2000元占15%;2001~2500元占5.6%;2501元以上占3.7%。
一、玩具消费潜力巨大
据有关部门统计,在我国现有的12亿人口中,14岁以下的少年儿童及婴幼儿有3.8亿,其中城市儿童8000万人,农村儿童3亿人,这是玩具行业的一块大市场。随着人们对休闲、娱乐需求的增加,以及人们对玩具功能观念的改变,玩具的消费群体也正在迅速扩大。玩具已不再是儿童的专利,越来越多高档、新颖的玩具开始成为成年人的休闲、娱乐用品。
本次调查显示:城市儿童玩具人均年消费仅35元,而农村儿童玩具人均消费不足10元。城市中年人玩具平均年消费仅12元,农村成年人玩具人均年消费基本上为零。这种极低的消费金额差异,恰好反映出我国玩具消费市场所拥有的难以估量的发展潜力。
那么,人们愿意消费玩具吗?62%的被访问者表示如有条件、适合自己的玩具可以考虑购买,其中有23%的成年人认为自己喜欢并愿意玩玩具,只是目前适合成年人的玩具太少,他们建议多开发些适合成人的玩具消费品。
二、消费需求方向多
玩具是将日常生活中的一些健身娱乐或休闲玩耍的项目,通过巧妙构思、设计,创作成为有趣的玩具,将智力发展和体能焕发融于高尚而愉悦的游戏中,具有帮助调节人体智力、体能和情绪的综合能力,有益于身心健康。按其适用性可分为两大类:
其一是健身类,采用机械、电子、电动、光学、声学、美学等多方面学科原理,或拉伸、或弯曲、或有声、或发光、或弹跳、或旋转……咫尺空间,动感尽现。真正激发人体机能,使人活泼欢快,开朗健康;
其二是益智类,采用经典传统的智力游戏,方寸之内,才华横溢,充分展现您的策划、分析、应变和决断能力,启动智慧,拓展思维,让人敏锐;尤其适合高节奏的现代生活,可营造家庭气氛,融洽亲情,增进家人之间的相互了解,使您的生活和睦温馨,是奇迹创造的产品,也是创造奇迹的产品!
由于玩具市场潜力巨大以及城乡消费差距的存在,决定了我国玩具市场在今后相当长的一段时间内各个档次、各类品种共存的态势。而消费者对玩具的需求方向又是怎样的呢?
本次调查结果表明,随着城市居民收入的提高,家长对孩子进行智力开发极为重视。而给孩子买玩具,是家长表达爱心、对孩子进行智力开发的重要方式。因而,集知识趣味、动手动脑于一体的玩具迎合了城市家长们望子成龙的心理。有34%的城市消费者对电子型玩具情有独钟,46%的城市消费者认为智能型玩具更有吸引力,20%的城市消费者则青睐于高档的毛绒、布制装饰类玩具。
农村消费对象仍然以传统的玩具类型为主,48%的农村消费者愿意购买电动型玩具,28%的农村消费者愿意购买拼装型玩具,24%的农村消费者愿意购买中低档次的毛绒、布制类玩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