现代商业步行街规划设计要求

现代商业步行街的规划设计要求

3A)布局设计要求

  现代城市步行街的布局设计包括步行街自身布局和周边城市环境布局。由商业区改造的步行街,原有的传统文化市场日益萎缩,现代化商业风涌而至,逐步将中低收入的客源推向其它商业场所。因此除了建中档步行街外,还可以考虑丰富其他布局,例如为低收入阶层服务的步行街,以经营要素商品或服务贸易类商品为主的步行街,以及一些特殊定位、特殊功能的特色步行街等。步行街只有定位准确,布局明确,才能达到形象与效益的统一。

3B)交通设计要求

  步行街是人口流量很大的地方,所以交通网要好,要通畅。从交通要求考虑,需要处理好几个问题:一是公路交通与步行街交通的互补关系,在步行街口设置公交线路站点,对于长度过长的步行街区可以适当的设置内部公交线路,以备居民的需求;二是机动车停车问题,步行街街口应设置大面积的停车场,用地紧张的街区可以采用立体停车场或者地下停车场的方式;三是步行街周围交通网密度及每条道路负载量与人流量的关系问题,步行街作为城市的消费、购物、娱乐、休闲的集合地,人流量大,因此要合理布局、合理定位,使之与周围的环境相适应。

3C)景观与生态设计要求

  城市步行街的建设除了对城市环境及城市交通上的影响外,还带来包括景观视觉影响在内的其他影响。它直接影响到城市的面貌风、步行街空间的风格,成为城市文化的组成部分。从景观和生态价值上进行分析:一是要考虑步行街沿线建筑的协调性,重点考虑建筑的色彩、高度、建筑风格等问题;二是要丰富步行街的沿路轮廓线设计,使之具有整体性、流畅性和内涵性;三是要突出步行街绿化的视觉效果,加强步行街的亲和力;四是要适当增加道路小品设置,利用细部刻画、侧重装饰来反映一定的文化主题;五是要拥有绿色交通系统、绿色消费、适当的绿地面积。

5 商业步行街实例分析——以王府井为例

5.1 概况

  1915年,北洋政府绘制《北京四郊详图》时,把这条街划分为三段:北段称王府大街,中段称八面槽,南段因有一眼甜井,与王府合称,就成了"王府井大街"。王府井大街,全长约三华里,是北京最有名的商业区。王府井的日用百货、五金电料、服装鞋帽、珠宝钻石、金银首饰等, 琳琅满目,商品进销量极大,是号称"日进斗金"的寸金之地。

3D) 区位分析

  王府井地处北京市二环内的中心地段,它位于市中心的东长安街北侧,是一条北起金鱼胡同西口南至东长安街的810米长的大街。

3E)交通分析

  东西向:前三门大街、长安街、五四大街、平安大街,4条主要通道;东西道路均贯穿旧城区,道路条件好,无须转向分流;

  南北向:东二环路、东单北大街及延长线、南北河沿大街;东二环路沿线全封闭、全立交条件很好,其余两条道路可在平安大街和前三门大街交叉路口通过转向分流,这些交叉口允许南北方向的车辆左转。

  根据道路的功能划分,四条街分别承担了各自不同的功能。主街,依然以商业为主;北街作为主街的延伸段,以商业和文化旅游为主;西部东安门大街利用靠近故宫和已形成规模的东华门小吃夜市,形成旅游、餐饮一条街;东部金鱼胡同根据星级饭店密集的特点,形成饭店一条街。

3F)功能分析

  王府井商业街划分为文化艺术区、旅游服务区和购物休闲区三大特色区域。东城区启动的《王府井商业规划》,把王府井从购物型商业街变为休闲综合性消费商业街。

3G)景观设计分析

  (1)王府井大街道路的色彩和质感是街道基调的重要组成部分,王府井大街的车行干道采用了暖灰浅色调的毛面花岗岩,以体现“金街”的持重厚实,两侧人行步道采用了290mm×290mm浅米色系的步道砖,尺度、图样力求亲切雅致,同时兼顾耐久防滑等功能要求。

  (2)王府井大街上的天主教堂(本名圣若瑟堂),教堂前广场占地约1.12hm2,改造前被围墙及临时建筑包围路人极少感到它的存在。改造后整个广场向大街开放,成为街道空间的重要补充。

  (3)沿街店面的整治与改造商业门脸是商业街景观的重要构成要素。通常来讲,一条街上的门脸是在不断发展演变的,随着商业主体的发展变化而变化,但以政府为主导的改造工程要求在有限的时间内达到商业街整体环境的改变,在设计和操作上有很大的难度。王府井大街的做法是先由政府操作,完成街景立面改造指导性设计,然后以商家为主体,在指导性设计的引导下,完成实施设计和改造。

  (4)街道家具的设计和选用包括坐椅、路灯、垃圾筒、车站、电话亭,宽泛地说,树木也应是街道家具的内容。除了要考虑功能性的内容,如使用要求、间距要求外,它们也是重要的景观构成要素。

  (5)历史与文化内涵的展现改造后的王府井,雕塑已成为其街道品牌不可分割的一部分王府井的街名源自旧时街上的一口井,改造时该井也被发现并保护起来。

  主街上还有几处超写实手法的雕塑,反映旧时街道口的拉洋车的和剃头的、唱曲的情景,虽然此类手法在其他一些公园广场中也很多见,但由于其内容是反映王府井的历史,是我们景观设计中期望赋予的一种怀旧情节的载体,因而显得很贴切适宜。

篇2:城市步行街区规划设计原则

  城市步行街(区)的规划设计原则

  简*格黑在《建筑之间的城市生活》一书中把城市生活分为三类:①必要生活基本的,带有强迫性的日常生活,如购物、上下班;②选择活动户外条件允许时人们乐于进行的活动,如散步、观光、户外休息锻炼;③社交活动公共场所的交往活动,如谈天、打招呼等。后两类活动是高质量的城市生活所追求的,它们受环境质量的影响尤为明显。

良好的交通体系

  步行街的成功与否,交通问题是关键。设计中应考虑步行街所在的地段,全城的交通情况、停车的难易、路面的宽窄、投资渠道和居民意向等因素。有资料表明,我国城市自行车出行率达60%~70%,故在规划中须特别考虑停车场的设置,包括城市临街的一些建筑前空地和局部地下层群为停车场地,以解决自行车停车用地紧张的矛盾。另外还应考虑自行车与公交换乘的停车场,在这种规划下,远期可考虑设置小车与中巴车专用道,使公交与自行车联系更密切。在步行等旁增加城市支路,引导非浏览、非购物人流通过,作为它的辅助道路进货,也作为步行街的疏散道路和消防通道。即:人车分流、以汽车道为联系路,与城市道路网相联,以自行车步行道为内核,独立形成网络状,加上必备的环境设计,可形成环境质量高,集购物、娱乐、文化、饮食一体化的城市新型商业步行街区。

完整的空间环境意象

  美国着名城市设计理论家凯文*林奇在《城市意象》一书中提出了构成城市意象的五个要素:道路、边界、区域、结点和标志。实际上就是人们认识与把握城市环境秩序的空间图式。林奇把道路放在各要素之首进行描述。从城市设计角度看,街道的意象是建筑和街区空间环境的综合反映,有特色的街道空间环境自然可反映街道特色,高质量有特色的街道空间环境比建筑更宜体现街道特色,街道的意象特色依赖于空间环境特色。

  ①道路

  作为城市商业环境中的道路,其作用体现为渠道、纽带、舞台。规划中对道路与两边建筑物的高宽比以H/D=1为主,穿插一部分H/D=2的建筑。这样的空间尺度关系既不失亲切感,又不显得过于狭窄,从视觉分析上是欣赏建筑立面的最佳视角,容易形成东主独特的热闹气氛的空间。

  ②区域

  作为城市中心区,由于城市商业活动本身的集聚效应,公建布局相对较为集中,由于人们生理与心理因素的影响,步行街长度取600800米为宜。,加上购物的选择性与连续性,销售的集合性和互补性,最终形成集中成片的网络化区域系统。

  ③中心

  中心即一定区域中有特点的空间形式,结合步行街的特点,规划以一至二个广场,可作为步行街的中心、高潮,为其带来特色与活动。

  ④标志

  入口,对于步行商业街,入口的重要性在规划中应充分考虑。在连接城市主干道的地方设置牌坊等作为步行街的入口,大量的人流由此进出,不许机动车辆进入,入口处设灵活性路障或踏步,并设管理标志符号。由于它起着组织空间、引导空间的作用,街道形成了第二个没有屋顶的内部空间,既起框景作用,其本身也是街道空间中的重要景观,它是整个街道空间序列的开端。既可适合市民的心理需求,给人们以明显的标志,还可突出历史文化名城的风貌。

丰富的空间形式

  城市是人类文化的长期积淀,并以一定的物质空间形式表达其文化特征。现代城市追求适居性的空间环境、追求界定鲜明、比例适宜的积极空间。它能有效地渲染出不同的环境气氛和空间特色,它是一种内在的构成要素,其表现力和感染力是丰富、深刻的。如美国的明尼阿波利斯市的尼克雷特步行街以匠心独具的空间特色使美国第一个步行街建设获得了成功。设计者在步行街中,以集中人行活动区为指导思想,把街道做成弯弯曲曲的蛇形道,加上统一设计的街道家具,创造了强烈动感和节奏感的街道空间,成了美国步行街中竞相仿效的佳作。

  步行街区建筑内外的界线可以是虚的,可穿透的和不定的,并有一种向内吸引的感觉,也体现了我国传统空间特征中虚的意境,并不像芦原义信作为图、底空间理论引证的意大利传统街道。

  步行街区的布局形态可以是丰富多变的,①线状沿街道布局店铺沿街道两侧呈线状布置,鳞次栉比,店面凹凸,街道空间呈现一定的不规则状。如北京琉璃厂、天津古文化街,②线面组合布置大都有明显的步行商业街,与路段上某些商业地块联系起来,形成组合布局,如合肥城隍庙步行商业街;③面状成片布局商业街区在城市主干道一侧集中布置,形成网状形态,如上海城隍庙、南京夫子庙等。根据我国的功能和环境要求,步行街可分为多种形式:封闭式、半封闭式、转运式和步道拓宽式。

  随着历史的发展,步行商业街的空间形式发生了很大变化,正向多功能、多元素的公共建筑综合化发展。但在顺应社会潮流而使步行街朝现代化发展的同时,也应保留自身应有的传统空间与风貌。可规划设计适合当地文化脉胳特色的骑楼、过街楼、庭院式商店布局,室内步行街等,以建构一种综合性很强的步行购物系统,使城市空间具有历史的延续性,以提高其价值观念和深层意义。

独特的景观构成

  步行街具有独特的构成因素,这些因素也是满足现代城市生活的需要,构成城市环境风貌和组成部分。步行街由两旁建筑立面和地面组合而成,故其要素有:地面铺砖、标志性景观、建筑立面、展示柜台、招牌广告、游乐设施;街道小品、街道照明、邮筒、休息坐椅、绿化植物配置和特殊的如街头献艺等活动空间,其设计繁杂程度决不亚于设施建筑,不过最关键的还是城市环境的整体连续性、人性化、类型的选择和细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