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层商业建筑设计的误区
高层电梯设置的误区
高层商业建筑的电梯配置对于建筑整体的运营效率和管理效率具有十分重要的影响。电梯配置的数量、电梯运行的速度、轿厢的规格都会影响项目的投资成本和未来的管理费用。但电梯配置的规格对电梯的运行效率并不具有决定性作用,轿厢大,速度快,电梯的运行效率却不一定高。因为,从电梯的运行效率分析,采用大容量电梯一次运载的人数虽然很多,但中途停留楼层的机会也很多,人们等候电梯的时间不会减少。
因此,单方面提高电梯的配置规格,反而不能提高电梯的实际运载能力。特别是对于办公和居住相互混合的高层建筑体,大容量的电梯配置更应慎重。对于公寓部分的电梯配置,采用低速(0.75M/S),中轿厢(600-750KG)的配置在国外发达国家很普遍。对于办公部分,由于上下班时间较为集中,电梯的管理设置比自身配置更能提高运载能力。因此,在设计初期就应对电梯的分层控制,分层停靠做好规划。
“5A”的误区
很多高档写字楼在进行广告宣传时将“5A”作为项目的核心卖点,但“5A”并不是国际上的专业科学术语,在国际上也不存在“5A”标准。“5A”广告语,实际上是想说明本项目是符合国际标准的智能化建筑。从目前来讲,国际上对于智能化建筑实际只有三个标准,BA(楼宇自动化)、OA(办公自动化)和先进的通讯网络技术。BA(楼宇自动化)是智能化建筑的基础,也是其他智能化设施应用的前提条件。如果将其进行分解,可以细分为BAS(楼宇设备自动化)、FAS(楼宇消防系统自动化)、SAS(楼宇公共安全自动化),同时建筑的通讯网络技术,也被极具创意的广告人整理为CA(通讯自动化),最终形成了市场上出现的“5A”标准。
实际上,智能化建筑根本不存在“5A”、“6A”甚至“7A”的说法。除了BA(楼宇自动化)、OA(办公自动化)用“A”(AUTOMATION)表达还算准确外,其他方面不是仅仅通过自动化就能实现的,它们必须通过数字化、综合化等多种方式的组合才能发生作用。自动化只是智能化建筑直观表现的一个方面,更侧重于建筑内部设备配置的描述,是项目整体实现智能化方式的一种手段,更不是衡量建筑智能化程度的标准。
国际上,对于智能化建筑的衡量标准一般采用下面四个项目
A:建筑对于提升工作效率的能力。
B:建筑对于预防和抵抗灾害的能力。
C:建筑对于降低后期运营管理成本的能力。
D:建筑对于适应使用单位未来发展的能力。
标准层面积和层高的误区
高层商业建筑,标准层面积是不是越大越好呢?设计为多少才最为合理呢?根据国外的设计资料统计,标准层面积2000平米,实际利用的效率为最高,可以达到78%。低于1500平米和高于3000平米时,使用效率会下降。因此,标准层面积绝不是越大越经济。通常,随着建筑高度增大,层数增多,标准层面积的使用效率会降低。因此,很多国内高档写字楼的标准层面积被设计为2000平米,根据国内的设计规范要求,超过2000平米要设置两个防火分区的。
合理的标准层面积不仅要以设计规范为原则,还要根据后期进驻企业的规模为依据。对于中国的中小型企业来讲,300-500平米和1000-1500平米两个区间最为普遍,因此,确定合理的标准层面积,除了现有规范外,重点是楼层的平面使用效率,一般如果能够达到65—75%的水平,就应该是比较合理和经济的设计。
高层商业建筑的层高是不是越高越好呢?当然也不是。层高增加意味着工程造价提高,通常层高增加1%,工程造价会提高2%以上。因此,从经济性考虑,层高越高越不经济。如何确定最为合理的层高呢?这还要依据未来进驻办公的企业情况,根据相关的统计分析,使用面积在100平米以下的单位,标准层净高不低于2.4米就可以了;使用面积在500平米以下的单位,标准层净高不低于2.6米;使用面积在500平米以上的单位,标准层净高不低于2.8米;使用面积超过1000平米的单位,标准层净高通常希望达到3米。目前,国内外超高层商业体中,很少有标准层净高3米以上的项目,大多数项目在2.6-2.8米左右。
篇2:商业建筑照明设计
可持续发展的商业建筑照明设计
对建筑电气设计领域而言,大型商业建筑往往能够较为充分而集中地体现最前沿、最新潮的电气技术的应用水平,尤其是照明技术。城市建设的跃进、商业建筑的大量涌现,带动了照明技术的发展。在照明技术飞速发展及大量应用的同时,如何更新设计理念,改进设计手法,以符合可持续发展的方向,是笔者最近一直思考的问题。
长期以来,照明设计一直是以照明的照亮度、均匀度、立体感、眩光、显色指数和物体的颜色参数等物理量为标准进行设计和对照明效果进行评价。随着经济的发展和人们的物质与精神生活水平的提高,对照明环境不仅在数量指标方面应达到照明标准的要求,更希望在一个舒适、明亮并富有艺术魅力的照明环境里工作和生活。大量的视觉试验结果表明,在实际环境中照明质量似乎控制着数量,并决定着感觉的评价。因此,我们的设计和研究重点也应向体现人和环境相互关系的非定量评价照明质量方面转移,综合考虑人的视觉特性、舒适感、建筑和照明艺术和节能等因素,从光文化高度,以人为本,把艺术和科学融为一体,才能最后求得高水平、高质量和高效能的照明效果。以下是笔者的一些粗略见解:
一、建筑物泛光照明
大型商业建筑往往作为一个城市的形象工程,其表面材料越来越高档化,镜面光泽度也不断增大;同时,城市夜景建设正蓬勃展开,建构筑物外立面的的泛光照明也是随处可见。夜晚华灯溢彩霓虹闪烁,城市的夜景也更加绚丽多姿。然而,过度照明或者不适当甚至有害的照明设计开始大量的涌现。夜景灯光使城市不见了星辰,失去了美丽的夜空,使城市上空笼罩上一层光雾。商业建筑的夜景立面照明设计中还大量采用大功率高强度立体放电灯,发出刺眼的强光。大量的科学实验表明,过高的照明标准不仅浪费能源,而且对人的健康产生很多负面影响,它扰乱人体正常的生物钟,导致白天工作效率低下;人体在光污染中首当其冲受害的是直接接触光源的眼睛,光污染会导致视觉疲劳和视力下降。城市照明还会扰乱动植物的生物节律,影响其生长周期。室外的照明强光还会伤害到鸟类、昆虫等生物的正常繁殖过程,影响生态平衡。设计师在创造美景的同时也制造了美丽的杀手。如何正确地把握照度的设计标准对设计师来讲决不仅仅是技术层面的问题。可以预见,若干年后,人们将更愿意接受适度的照明,甚至局部的黑暗,而不是片面地追求大范围的高照度。
泛光照明中光污染限制方法之一是确定合适的泛光照明标准值,其次是选择合适的灯具和配光曲线,而合理的灯具布置也是一个很重要的限制光污染的措施,室外照明设计中应尽可能采用截光型灯具,截断上射光线,减少杂散光。并且精心选择,定位及安装照明灯具,控制灯具的视亮度,设定眩光限制,减少乃至杜绝光污染、光干扰的产生源。
如果将投光灯具布置在建筑物立面上方,光由上往下照射建筑物立面,则由此产生的光污染程度最小,泉州地区目前已实施的灯光夜景工程中,不少的建筑物立面泛光照明便采用此方式。但在白昼时,悬挂在建筑物立面上方的灯具会影响其视觉形象。而在晚上时,如采用贴面砖的镜面光泽度较大,则在有些方向会产生不愉快的光斑,而在其他观看方向会产生被照表面不太亮的感觉。由此看来,为了限制城市上空的光污染,就必须在夜景照明中,选择适宜的夜景照明方式,这也是一个重要的限制光污染的措施,如内透光照明方式,如果处理适当,则可使光污染程度最小。
二、光源及灯具
白炽灯和石荧灯由于采用钨丝发光,不但费电,而且寿命短,发光面积小,光源表面温度高,光照不均匀,造成影响视力的阴影和眩光。
但在商业建筑的照明中可以起到指向性较强的光照效果。荧光灯类光源克服了上述缺点,省电、寿命长而且发光面积大,但其“频闪”造成眼睛疲劳,容易导致近视,在商业建筑照明中可以充分利用其扩散性好的特点设计成光带或大面积的发光顶棚;小型低压冷光卤钨灯体积小,指向性好,光谱连续,色温范围广,显色性能优良,在商业建筑照明中正得到广泛应用。商业建筑的高大顶棚售货厅、入口大厅等场所大量采用高强气体放电灯,其照明方式丰富,照明效果令人满意。商业建筑的照明除了重视选择合理的光源外,光源的色温和显色指数、合适的灯具也同样十分重要。立体照明效果对空间光分布的要求、垂直照度的要求、眩光的限制等均对灯具提出了越来越高的要求。商业建筑的照明已从明亮到舒适再发展到体现艺术表现力及人性化这一层次上。
目前新型光源正在大力发展中。发光光纤、发光二极管、发光树脂等的应用越来越广泛。特别是白光型发光二极管(LED)这一新型光源满足光源可持续发展的三个条件:高效、节能,不使用和排放有害于环境的材料,模拟自然光(其显色指数接近于100),且寿命极长,为5万到10万小时。可以预见,大功率白光LED光源将是照明技术的一场革命,也必将在商业建筑照明中被广泛使用。从近年照明媒体介绍和国内外主要建筑与照明博展会参展的新产品与新技术分析,不难看出,20世纪90年以来,推出采光照明的新材料,新光源,新灯具和新技术的时间越来越短,其中光纤、导光管、激光、微波硫灯、LED光源,介质阻挡放电的平面光源、超细管形荧光灯、太空灯球、变色霓虹灯、采用ELDACON技术的照明灯具、网孔板灯具、超级铝反射板、纳米材料、新型照明控制设备、光触媒技术、光致电致采光玻璃和人造"月亮"技术等等,几乎都是这几年推出的。未来的商业建筑照明将是新光源、新灯具大显身手的最佳领域之一。
三、节能及环保
人口、资源和环境是当前经济活动中全球共同关注的三大问题,世界各国都把节约能源、保护环境放在重要位置,1992年国际上首次推出了绿色照明的概念《GreenLights》。所谓绿色照明工程,就是在保证照明质量的前提下,大力节约照明用电,降低因发电而产生的废气排放和漂浮尘埃,达到保护全球环境之目的。
推广绿色照明,不仅对节约电能,保护全球环境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而且经济效益也是十分可观的。我国照明用电量占全国耗电量的10%,据有关专家统计,如全国白炽灯统一改为节能灯,每年可节省5个葛洲坝的发电总量,可见绿色照明工程是一项利国利民的大事。随着绿色照明的深入人心,照明产品将以节约能源和资源、保护地球生态环境、提高照明质量、提高舒适性和健康性为发展目标。商业建筑的照明系统负荷容量大、工作时间长,是能耗大户。减少有害物质的使用、节约能源的消耗,商业建筑义不容辞。电子镇流器、节能型电感镇流器、紧凑型节能灯、高光效气体放电灯应大量采用。近年来,照明工业对光源产品有了显着的改进,朝着高光效,高显色性,长寿命,低价格的方向发展。气体放电灯的飞速发展就是其中最主要的代表。荧光灯以其光效高、光色可选、热辐射小、寿命长等优点,成为商业建筑室内照明的主要光源,近年来,荧光灯的光效、显色性、寿命等不断改进,品种不断发展,荧光灯的光效从早期的28Lm/W提高到104Lm/W,寿命从1000h提高到24000h,显色指数Ra提高到85以上,专用于需要高显色性场所的荧光灯,Ra已达到95~98,光效为65Lm/W,作为特殊用途的荧光灯,Ra最高可达到99,光效为59Lm/W。金属卤化灯更以其光效高、寿命长为见长,日益受到人们所重视。笔者与室内设计师一起合作设计了不少商业建筑的室内照明,设计中一般采用如下方法:当空间高度较低时,以荧光灯作为主光源,再配以小功率金卤灯作为副光源。当空间高度较高时,则采用250W以上的金卤灯作为主光源。在实际工程设计中还发现采用高效率的照明灯具也十分重要。
当日光灯作为商场的主光源时,采用电子镇流器来取代电感镇流器是商场绿色照明工程的一个重要措施。电子镇流器与电感镇流器比较,有以下优点:
a.高功率因数。
b.发光效率高。
c.无频闪。
d.无噪声。
e.起动快速可靠。
f.体积小、重量轻。
g.节电效果显着。
商业照明系统的一个显着特点是相间不平衡度很高,针对这一特点,近年来,不少厂家已研制开发了分相无功功率自动补偿装置。分相无功功率自动补偿,是商业建筑绿色照明的又一种新产品。拾贝网采用分相无功功率自动补偿装置的节能效果是十分显着的,应大力推广应用。在节能方面,除了在设计阶段充分考虑采用高效节能产品外,设计时应考虑通过分级控制,能耗标准的自动控制及其它高科技手段,适时适量地使用能源,达到节能目的。通过科学的照明设计、采用效率高、寿命长,安全和性能稳定的照明电器产品(包括光源,电器附件,灯具,配线器材及调光控制设备和控光器材),最终达到建成环保,高效,舒适,安全,经济,有益于环境和提高人们工作学习和生活质量的照明系统。
四、安全、控制及维护
商业建筑的灯具不少是人手可以直接触及的,此种情况下,必须选用较高防护等级的灯具,尽可能不采用传统的玻璃或有机罩。商业建筑的照明灯具负荷密度大,数量多,品种杂,工作时间长,往往导致局部温升过大过猛,容易出现火灾隐患。设计时,在满足功能性的条件下应尽可能采用冷光源或者发热量相对较低的灯具,一体式空调型灯具宜大量采用,为减少能耗提供最大的技术可能。无卤类电缆,导线应大量采用,一方面减少有毒物质对环境的影响,另一方面,由于同等截面下载流量相对较大,可以充分减少资源的消耗。商业建筑照明灯具大量安装于较低的高度,应注意灯具的接地,必要时还应采用等电位联结的措施。
从可持续发展的角度看,除以上几个方面外,商业建筑的照明设计还涉及到智能照明控制、建筑化照明、非视觉照明等等方面。特别应该指出的是,可持续发展的照明设计理念不仅仅适用于商业建筑,还应广泛应用于其他建筑照明、户外景观照明、交通照明等领域。为经济和文化的可持续发展提供必要的保障。
篇3:商业建筑设计的理念
商业建筑设计理念
一、设计理念
总纲:融合项目地脉、文脉资源,使项目符合"中天·世纪新城"的建筑环境意像、文化氛围、建成城东的高品质、高价值的新型商业中心,具备市场竞争的差异化
1、以现代商业建筑文化为原点,创造出一种"现代生活方式的文化主题情景商业建筑",既有中天企业文化、城市文脉的根基,又有对市场竞争的差异化体现,又符合现代人对高品质生活要求和对新城市文化理念的认同;
2、本项目的总体设计理念是以商业为核心,融合酒店、写字楼、公寓、教育及培训机构、停车场五大功能于一体的"时尚生活中心(Life style center)";
3、项目要建设成为东部城市板块的划时代的标志性的,以"体验消费"为主题的高尚商业中心;
4、设计要求尽量满足规划要求给予的容积率指标,同时化解本项目商业功能组合、商业环境营造与道路、地块如何对接的难点,是设计重点解决的问题;
二、目标市场定位
总纲:本案锁定的目标客户,是认同区域价值、商业资源的价值、中天企业品牌价值以及项目文化主题定位的高端客户群体。
1、目标客户群体为具有强大购买力的中、高端社会精英阶层,是属于消费金字塔理论中的塔腰以上的客户群体。
2、客户主要以贵阳本地客户为主,以贵州省内及部分国内客户为辅;
3、在购买用途上以长期投资客户为主;
4、商户定位为具有一定影响力的国内外知名品牌及经销商;
5、消费者以本社区及周边住宅小区为主,并辐射贵阳市其他地区。
三、项目产品策划定位的设计参考
具体的产品物业形态定位为:
集购物中心、酒店、写字楼、停车场等功能于一体的现代建筑风格的商业综合体
产品理念策划定位的设计原则参考:
产品的主题理念定位:
"时尚生活中心(Life style center)"
--世界上最新的购物中心概念,强调消费者追求的不仅是物质的产品,而且还有精神上的时尚生活体验。
概念阐述:
1.将酒店、办公楼、购物中心、教育及培训中心、公寓等五大业态有机组合,是构筑社区型商业结构中最理想的经营模式。本项目将发展成为一个现代化、多功能的区域商业综合体,集购物、餐饮、娱乐、商旅、办公、休闲、文化教育、高档居住功能于一体。
2.本项目将设置比较全面的综合配套项目和设施,不仅能满足地区居民的购物生活需要,还能满足商务活动、观光休闲、文化教育等活动的需要,服务功能超越了纯商业范畴,服务范围也是跨地区的。
3.本项目应提升成一个融生活、消费、商务、休闲、文化、教育、资讯各种要素于一体的现代化、高品位的区域性商业综合体,是消费者提升生活质素、享受休闲生活、获得流行资讯、发现消费乐趣,融入到一种新的生活方式的地方。
4.现代商业不是单纯的商品买卖,而需要更多的创意。在消费者的心目中,"中天·时尚生活中心(Life style center)"是引领未来新的生活方式,是品牌、时尚、富足、超越的象征,是城市商业地产发展的领先者。
5.打造中天系列商业品牌。时尚生活中心代表了一种高品位的集生活、娱乐、健康、教育等于一体的新生活休闲方式。"中天·时尚生活中心(Life style center)"将是吹响贵阳地区中产阶层时尚生活方式的启动曲。
项目产品建筑风格策划定位的指导原则参考:
对于单体建筑风格:
*在建筑立面风格的设计上,一个总体原则就是要与项目周边环境与文化背景相结合,同时既满足内部商业空间的情景化,又使自然景观实现内外交换;
*使单体建筑实现商业建筑景观化和景观入场化的要求;
*抽象地、有效地变化运用现代商业符号,使其融于现代简约主义风格的背景;使传统符号无过多的具像但又能根据需要重点体现。
*单体建筑风格及单体建筑范畴内的商业景观的相融;
*立面色调的组合运用满足营造商业气氛的要求,形成人文景观,体现文化厚重感又不失清新俊朗的要求。
*"时尚生活中心(Life style center)"的情景主题主要体现在建筑单体上和商场内的情景空间上,也是项目产品体现个性化的鲜明主题所在。
对于商业街区情景建筑风格:
*规划上将单体建筑构成商业街区,建筑作为商业街区建筑表现时,其建筑景观整体形成商业文化价值、建筑艺术景观的相融合;
*建筑作为商业街区建筑表现时,结合绿化景观、后山大背景,使建筑与自然环境、人文环境整合成生态、文化建筑环境;
*商业街区建筑风格强调设计上的整体性考虑,包括酒店、写字楼、公寓、商场等建筑的整体性、商业街区建筑设计与商业街区景观设计的相呼应、人文景观氛围的整体性。使商业街区以反映Life style center的情景概念,并以时尚休闲生活为主线进行展开设计。
对于建筑环境风格(街区景观与建筑风格的相呼应):
*商业街区建筑环境风格主要体现在街区景观与建筑风格的相呼应、与文化氛围相呼应;
*商业街区景观设计必须要与建筑设计(单体建筑风格、商业街区建筑风格)同步,并服从于商业街区整体文化氛围的要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