车窗外乱扔垃圾调查报告

车窗外乱扔垃圾调查报告

一、调查目的:

  有车一族随手象车窗外扔垃圾的给当前的生态环境治理带来了巨大困难,给环卫工人造成很大的工作量。现在全社会都在呼吁:不要乱扔车窗垃圾。为减轻环卫工人的工作强度,为给地球一个干静的家,为提高我们的环保意识,我和我的表哥在暑假里作了一个调查。

二、调查步骤:

  1、确定选题,制定调查计划

  2、通过书面资料和网络资料,设计调查问卷。3、确定调查对象,对其发放问卷。4、上交问卷,筛选、核查、统计数据。5、对其调查结果进行分析。

三、调查方法:

  本次问卷调查选取了江南摩尔停车场,共30位车主。用百分率统计了问卷。

四、调查项目及内容

  1、你知道什么是车窗垃圾吗?知道()不知道()2、你有没有随手象车窗外扔垃圾的习惯?经常()有时()很少()从不()3、你觉得随手向车窗外扔垃圾应该吗?不应该()无所谓()4、你觉得环卫工人辛苦吗?辛苦()不辛苦,是他们的工作()一般()5、你了解随便向车窗外扔垃圾的危害吗?知道()不知道()四、调查结果1、对车窗垃圾的认知

  知道总数22人,占73%,不知道为8人,占27%。2、有向车窗外随手扔垃圾习惯经常总数为8人,占27%,有时、很少为12人,占40%,从不为10人,占33%。

  3、对向车窗外扔垃圾的行为认识错误的不应该为25人,占83%,无所谓的5人,占17%。4、觉得环卫工人辛苦的工作认知

  辛苦的占60%,其它占40%。5、了解车窗垃圾的危害

  知道的45%,不知道的55%。

五、存在问题

  从调查中看出,现在我们很多车主对车窗垃圾还是很了解的,只有一小部分没有听说过,但是大部分车主都贪图方便,随手就扔了,环保意识不强,很多车主认为环保、环境污染离他们还很远,这么一点点垃圾对环境造成不了很大的影响。并且虽然大多数车主知道车窗垃圾,但是他们并不知道车窗垃圾还会带来交通的事故的隐患,对他人对自己都是不负责任的行为。

六、调查后的建议和反思

  针对30份问卷调查,以及对一部分车主的采访和以上的分析,提出以下建议:

  1、加强环保意识,树立环保理念,倡导绿色生活,从小时做起,从我做起。我们大家努力改变贪图方便的习惯,积极支持和宣传国家有关环保政策,自觉担负支援生态环保和节能减排的责任。

  2、扩大车窗垃圾对交通隐患影响的宣传,使大家明白杜绝车窗垃圾不仅仅是保护环境还是保护我们及他人的安全

  3、肩负社会责任,用自身行动感染他人。在家庭、单位和公众场合,大家通过言语、书信、电子邮件或者其他形式,说出自己的环保心声,以唤起更多民众对环境问题的重视,并最终把环保理念落实到行动上。千里之行,始于足下!只要你有一颗关心环境、关心未来的好习惯,一个最小的行动都能胜过任何豪言壮语。我们期待着更多车主能够改掉乱扔车才窗垃圾的习惯。

  让我们用务实的精神和行动,为环境添绿!为嘉兴添绿!

篇2:购物中心错别字调查报告

购物中心错别字调查报告

  调查人:

  调查时间:20xx11月18日

  调查地点:阳嘉龙购物中心

  调查目的:调查社会上的错别字,并向有关单位报告,提出改进建议。

  经过对阳嘉龙购物中心的调查统计,我们发现社会上的错别字可以分为三大类,第一类是故意将词语中的某个字用谐音字替代。例如一个店铺将“有来有去”改为“友来友趣”,一些医药广告将“刻不容缓”改为“咳不容缓”;空调广告将“终身无憾”改成“终身无汗”;摩托车广告将“奇乐无穷”改成“骑乐无穷”等。第二类是为了省事而故意简写的错字,例如把“停车”写成“‘仃’车”;把“起”字右边的“己”写成“已”等。第三类则是不小心写错的字,例如家具店门口的“家俱”;饭店菜单上的“抄饭”与“河饭”;水果店里的“拨萝”等。

  因此,我建议人们无论是干什么都要认真对待。汉字不会写,或不知道是不是这样写,应该拿字典查一查,也不能因为麻烦,就把汉字简写。写完后仔细检查,认真对待每一个汉字,如果人人都这样做,世界上就不会有错别字了。

  20xx年11月18日

篇3:街头错别字调查报告

街头错别字调查报告

  调查时间:xxxxxxxxx

  调查地点:学校附近的街头

  调查目的:搜集街头的错别,交流感受,并思考为什么会写错别,最后向有关部门提出改正。

  调查材料分析:行走在街头,各类城市广告、宣传画廊、招牌、标语牌可以看见各式各样的错别,调查发现,街头路边上各种招牌、广告不规范用普遍存在,有的故意使用错别,有的用谐音乱改成语,用繁体等。

  如“新形象“写成“新形像“,一些服装店把“一见钟情“写成“衣见钟情“、“三国演义“写成“衫国演衣“、“挑三拣四“写成“挑衫捡饰“、“家具“写成“家俱“、“摩托车“写成“么托车“、“百依百顺“写成“白衣百顺“。滥用简体的情况还经常存在于各种手写的告示上,有的错别如果不经琢磨、推敲甚至考究一番,还真有点难以辨认呢!

  在调查的102个街头广告中,有48个出现了错别,错误率达到47。1%,错别的样式也是五花八门、花样繁多。如:将“打折“写成“打拆“;“寻人启事“写成“寻人启示“;“停车“写成“仃车“;更有甚者,将“防火栓“写成“放火栓“,看后真是令人哭笑不得,啼笑皆非!

  通过本次调查,我认为街头错别的出现主要原因是:

  ○写人文化水平较低,对汉的使用随意;

  ○同音混淆;

  ○形近混淆;

  ○义分析错误;

  ○多笔少画。

  针对上述现象我认为,如心画,只有把做人放在首位,注重从传统文化中汲取养料,提高文化素养,树立优秀品质,培养创造能力,才能成为对社会既有用又有益的人,也才能成为一个有智慧、有思想、有个性气质的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