绿色营销培训

  绿色营销培训

  绿色营销

  随着全球环境保护意识的增强,世界各国经济都在实施可持续发展战略,强调经济发展应与环境保护相协调。作为绿色保护运动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绿色营销业正成为社会和企业认真研究的热门课题。

  所谓绿色营销是指企业在生产经营过程中,将企业自身利益、消费者利益和环境保护利益三者统一起来,以此为中心,对产品和服务进行构思、设计、销售和制造。

  绿色营销是指企业以环境保护为经营指导思想,以绿色文化为价值观念,以消费者的绿色消费为中心和出发点的营销观念、营销方式和营销策略。它要求企业在经营中贯彻自身利益、消费者利益和环境利益相结合的原则。因此,绿色营销管理包括以下五个方面的内容:

  一,树立绿色营销观念

  绿色营销观念是在绿色营销环境条件下企业生产经营的指导思想。传统营销观念认为,企业在市场经济条件下生产经营,应当时刻关注与研究的中心问题是消费者需求、企业自身条件和竞争者状况三个方面,并且认为满足消费需求、改善企业条件、创造比竞争者更有利的优势,便能取得市场营销的成效。而绿色营销观念却在传统营销观念的基础上增添了新的思想内容。

  企业生产经营研究的首要问题不是在传统营销因素条件下,通过协调三方面关系使自身取得利益,而是与绿色营销环境的关系。企业营销决策的制定必须首先建立在有利于节约能源、资源和保护自然环境的基点上,促使企业市场营销的立足点发生新的转移。

  对市场消费者需求的研究,是在传统需求理论基础上,着眼于绿色需求的研究,并且认为这种绿色需求不仅要考虑现实需求,更要放眼于潜在需求。

  企业与同行竞争的焦点,不在于传统营销要素的较量,争夺传统目标市场的份额,而在于最佳保护生态环境的营销措施,并且认为这些措施的不断建立和完善,是企业实现长远经营目标的需要,它能形成和创造新的目标市场,是竞争制胜的法宝。

  与传统的社会营销观念相比,绿色营销观念注重的社会利益更明确定位于节能与环保,立足于可持续发展,放眼于社会经济的长远利益与全球利益。

  二,设计绿色产品

  产品策略是市场营销的首要策略,企业实施绿色营销必须以绿色 产品为载体,为社会和消费者提供满足绿色需求的绿色产品。所谓绿色产品是指对社会、对环境改善有利的产品,或称无公害产品。这种绿色产品与传统同类产品相比,至少具有下列特征:

  ①产品的核心功能既要能满足消费者的传统需要,符合相应的技术和质量标准,更要满足对社会、自然环境和人类身心健康有利的绿色需求,符合有关环保和安全卫生的标准。

  ②产品的实体部分应减少资源的消耗,尽可能利用再生资源。产品实体中不应添加有害环境和人体健康的原料、辅料。在产品制造过程中应消除或减少"三废"对环境的污染。

  ③产品的包装应减少对资源的消耗,包装的废弃物和产品报废后的残物应尽可能成为新的资源。

  ④产品生产和销售的着眼点,不在于引导消费者大量消费而大量生产,而是指导消费者正确消费而适量生产,建立全新的生产美学观念。

  三、制定绿色产品的价格

  价格是市场的敏感因素,定价是市场营销的重要策略,实施绿色营销不能不研究绿色产品价格的制定。一般来说,绿色产品在市场的投入期,生产成本会高于同类传统产品,因为绿色产品成本中应计人产品环保的成本,主要包括以下几方面:

  ①在产品开发中,因增加或改善环保功能而支付的研制经费。

  ②在产品制造中,因研制对环境和人体无污染、无伤害而增加的工艺成本。

  ③使用新的绿色原料、辅料而可能增加的资源成本。

  ④由于实施绿色营销而可能增加的管理成本、销售费用。

  但是,产品价格的上升会是暂时的,随着科学技术的发展和各种环保措施的完善,绿色产品的制造成本会逐步下降,趋向稳定。企业制定绿色产品价格,一方面当然应考虑上述因素,另一方面应注意到,随着人们环保意识的增强,消费者经济收人的增加,消费者对商品可接受的价格观念会逐步与消费观念相协调。所以,企业营销绿色产品不仅能使企业盈利,更能在同行竞争中取得优势。

  四,绿色营销的渠道策略

  绿色营销渠道是绿色产品从生产者转移到消费者所经过的通道。企业实施绿色营销必须建立稳定的绿色营销渠道,策略上可从以下几方面努力: .

  ①启发和引导中间商的绿色意识,建立与中间商恰当的利益关系,不断发现和选择热心的营销伙伴,逐步建立稳定的营销网络。

  ②注重营销渠道有关环节的工作。为了真正实施绿色营销,从绿色交通工具的选择,绿色仓库的建立,到绿色装卸、运输、贮存、管理办法的制定与实施,认真做好绿色营销渠道的一系列基础工作。

  ③尽可能建立短渠道、宽渠道,减少渠道资源消耗,降低渠道费用。

  五,搞好绿色营销的促销活动

  绿色促销是通过绿色促销媒体,传递绿色信息,指导绿色消费,启发引导消费者的绿色需求,最终促成购买行为。绿色促销的主要手段有以下几方面:

  ①绿色广告。通过广告对产品的绿色功能定位,引导消费者理解并接受广告诉求。在绿色产品的市场投入期和成长期,通过量大、面广的绿色广告,营造市场营销的绿色氛围,激发消费者的购买欲望。

  ②绿色推广。通过绿色营销人员的绿色推销和营业推广,从销售现场到推销实地,直接向消费者宣传、推广产品绿色信息,讲解、示范产品的绿色功能,回答消费者绿色咨询,宣讲绿色营销的各种环境现状和发展趋势,激励消费者的消费欲望。

  同时,通过试用、馈赠、竞赛、优惠等策略,引导消费兴趣,促成购买行为。

  ③绿色公关。通过企业的公关人员参与一系列公关活动,诸如发表文章、演讲、影视资料的播放,社交联谊、环保公益活动的参与、赞助等,广泛与社会公众进行接触,增强公众的绿色意识,树立企业的绿色形象,为绿色营销建立广泛的社会基础,促进绿色营销业的发展。

  绿色营销是在消费者绿色需求的条件下产生的,所以,绿色需求是绿色营销的动力。因此企业应当注重培养绿色文化意识,从而形成绿色营销的文化环境;在产品设计、制造和服务过程中,不断研究和创造有利于保护生态环境、消费者身心健康的科学技术成果,形成绿色营销的科技环境;以是否能最佳满足消费者绿色需求作为企业间竞争的焦点,形成市场营销新的竞争环境。

  尽管绿色营销是传统营销的延伸与扩展,但它毕竟是社会经济发展到现阶段的产物,所以,它与传统营销相比,无论是营销观念还是营销组合策略,都显示出自身独特的、崭新的内涵,显示出顽强的生命力,绿色营销必将成为21世纪市场营销的主流。

篇2:创建省绿色幼儿园心得体会

  绿色—生机与希望——创建省绿色幼儿园心得体会

  绿色给人带来生机和活力,绿色给人带来环保和健康,在创建省绿色幼儿园的征程中我园从理念着眼,从环境入手,从实践开始,在有限的绿色校园空间里,让每一个生命都得到无限的、自然的、健康的、和谐的、持续的发展。

  一、管理中的“绿色革命”

  “给我一片洁净的天空,我才能自由翱翔;给我一片蔚蓝的海洋,我才能欢快畅游,给我一个美丽、文明的校园,我才能在知识的海洋中扬帆起航。”为了营造优美的育人环境,创设浓郁的绿色文化,我园从管理开始,进行了一场“绿色的革命”:成立了以园长为组长的领导小组,形成了园长室——教科室——教研组——班级的管理网络,将创建绿色校园纳入幼儿园常规管理工作中;教科室定期总结环保教育工作,制定并改进具体的实施方案和工作计划;后勤组统筹使用园内的设施、设备,厉行节约,力求物品的循环重复利用;教研组关注过程管理,定期或不定期对本组环境进行检查监督,发现问题及时记录、反馈,落实整改措施;园长室将绿色学校的创建工作完成情况与教职工每学期的评优、晋级、量化考核直接挂钩……一系列规章制度的制定与实施,充分发挥了管理的监督与考核作用,“绿色”管理被融于制度管理的每个环节之中。

  二、头脑中的“绿色风暴”

  思想是行为的先导,倡导绿色教育,转变教师的思想认识是极其重要的,思想上认同了,行动上才能保持一致。我园利用业务学习时间组织教师学习环境知识;开展“我身边的环保”论坛活动;聘请环保专家定期讲座;播放录像、幻灯等影像资料;带领教师察看污水河,领略溱湖自然风光……知识的学习、思想的交融、案例的探讨、现象的剖析、现场的勘察、比较,增强了教师“环境教育从娃娃抓起”的责任感和使命感,提高了教师的环保意识,自觉地把绿色环保的理念渗透到每个教育细节之中,为创建绿色校园奠定了坚实的思想基础。

  三、环境中的“绿色文化”

  走进我园,美不胜收:幽幽的竹林、潺潺的流水、沉甸甸的果园,曲径通幽的鹅卵石小路,孩子们在亲近自然中快乐成长;“幼儿游泳池”、“网球场”、“形体训练室”、“科学发现室”、“塑胶运动场”、“亲子运动区”等十五个运动场所让孩子们益智健身,体现了人与自然、人与环境的和谐统一。

  走进我园,书香扑鼻:“工作着、快乐着”、“用爱支撑一片天空”、“实践理想,放飞心灵”……一句句班级格言畅情明志、醒目明了;“小草微微笑,请您绕个道”,“别踩我,我怕疼”……精心设计的“温馨提示牌”,用无声的语言让幼儿在美的环境中接受环保教育;“今天,你读书了吗?”“请告诉我,你在书上读到了什么?”……阅读室、走廊、楼道边随处可见这样的话语,各种开放式书架摆满了孩子们喜爱的书籍,在温馨与惬意的环境中,孩子们感悟书香、走进睿智。丰富多彩的橱窗宣传,与时俱进的校园网信息,各项设备设施都传递着文化的气息,“环境就是文化,环境就是教育。”

  走进我园,快乐飞扬:自然角里,小鱼、小乌龟、小泥鳅在快乐戏嬉,绿豆、花生、大蒜生机盎然;手工区里,纸盒变成了火车,瓶罐变成了高楼,秸秆变成了花环,孩子们充分品尝着变废为宝的乐趣;软质包装的桌角,玻璃门上显眼的装饰,楼梯上的矮扶手、小脚印……孩子们在点滴的细节关爱中茁壮成长。“快乐小舞台”、“快乐在线”、“开心一刻”“哈哈镜”、“社会模拟活动区”,二十多个区角让孩子们自由探索、自我展现,欢乐由此纵情飞扬。

  四、实践中的“绿色教育”

  “环境保护,从我做起”。为了使每个幼儿都成为环境保护的使者,我园更为重视孩子的绿色体验活动,让他们在实实在在的活动中感受环保的重要。

  1.强化行为训练 培养环保习惯

  我园制定了《环保娃娃合约》,每个班级都设计了“环保之星”表格,鼓励孩子争做“环保小卫士”。如洗手时节约用水,就会有一个五角星或卡通图片贴到孩子的照片后面,每月评选一次,谁得到的五角星或卡通图片多,谁就是本班的“环保之星”,就能成为幼儿园的“环保小卫士”。我们还在水池边、垃圾箱旁等设计了各种标志,在班级门前摆放了可回收和不可回收的纸盒,时时提醒孩子规范自己的行为,养成良好的习惯,教师随时观察,及时引导,强化幼儿对环境有利的行为,使幼儿的认知接受与行为纠正有机结合。

  2.潜心环保教育 渗透环保知识

  每学期初,我园都会制定切实可行的环保工作计划,将环境教育中可持续发展的内容及环保意识融入到教育教学全过程:社会活动中为孩子讲绿色食品,讲节约资源;手工活动中,教孩子用废旧物品制作各种玩具、饰品;科学活动中,引www.aishibei.com领孩子去发现、去探索、去感受大自然的神奇和科学的奥秘;绘画活动中,鼓励孩子用手中的笔画自己的所见所闻,大胆想像设计未来的理想家园……孩子们运用多种感官,动脑动手,做做玩玩,在轻松愉快中自然地接受着环保教育。每年的3月12日——植树节、4月22日——世界地球日、6月5日——世界环境日等环保节日,我们都组织开展“环保小卫士”,“同住地球村”等相关的主题活动,让环保意识根植童心。

  3.捕捉教育资源 扩大教育效果

  家庭和社区是实施环保教育的重要资源。多年来,我园利用“环保宣传栏”、“家园联系栏”、“家长学校”、“环保问卷”等多种形式,向家长进行环境宣传教育活动,在家长中倡导节约,反对浪费,倡导绿色生活,反对奢靡铺张,以自己的良好的榜样形象来潜移默化地影响孩子。每学期邀请家长参与园内组织“绿色使者”“变废为宝”“环保时装秀”的亲子联谊活动,在亲身体验中强化家长的环保意识。同时,我园团员教师还深入到社区,通过发放宣传单、张贴标语、文娱表演、净化街道等活动去宣传绿色的理念,改变周围的环境,让绿色行动落实到每一个人、每一个家庭。

  五、发展中的“绿色希望”

  环境教育是一项长期的系统工程,需要费其持久之日,倾全社会之力,才会行之有效,“路漫漫其修远兮”,在今后绿色教育的征途上,我园还将立足姜堰本土,把握潮流,放眼未来,力争在探索中开发出一套具有“生态文化”、“湿地文化”、“绿色姜堰”特点的幼儿园环境教育园本课程,并以此为契机,让环境教育带动家庭,辐射全市,唤起全社会的关注与支持,实现“教育一个孩子,影响一个家庭,带动整个社会”的环保教育目标。

  绿色昭示着生命成长,绿色孕育着无限希望。为了那抹绿色,我们孜孜以求,用双手、用热情传播着绿色文明,相信在我们坚持不懈的努力下,一颗颗绿色的种子必将长成参天大树,一个永恒的绿色家园必将展现在大家面前。

篇3:绿色学校创建工作汇报

  绿色学校创建工作汇报

  淮安市人民小学始建于1940年,系江苏省实验小学。70年的办学历程一直传承着“和”的哲学内涵,学校以“和乐人生教育”为文化纲领,以京剧为文化元素和实践表征,办学特色鲜明,办学品位不断提升。几年来,学校先后获得全国学校艺术教育先进单位、中华优秀文化传承学校、省首批文明学校、省首批和谐学校、市绿色学校、市节水型创建学校等数十项殊荣,是连续六届江苏省文明单位。

  学校校园环境优美,清新雅致,散发浓郁的文化气息,为省园林式单位。营造“京韵戏趣”为神韵的校园文化氛围和生活环境,筑建孩子们喜爱的校园;致远长廊、和声塘、京韵园等特色景点,让校园景致彰显和谐之美;益智苑、游戏区、小荷剧场等功能区以及多元的“走廊文化”为师生发展提供了现代化的教育环境。近年来,学校陆续改造了校园绿化带、运动场、京韵戏园等校园文化提升工程,建成数字化校园,办学资源优厚,信息点全覆盖,以绿色质量引领教育教学,教师能熟练使用多媒体教学,实现了无纸化办公。

  绿色学校创建以来,我校坚持用绿色学校的理念和标准管理和建设学校,制定了详实可行的绿色学校创建计划,增加专项资金的投入,改善环境设施和教学设施,使绿化建设和环保教育保障到位。从小事入手,抓环境、转理念、导行为,使全校师生更加关注自然、关注环保,形成充满绿色氛围、充满生命气息的校园文化。

  一、健全组织机构,形成绿色环保教育体系

  学校领导十分重视绿色学校的创建工作,成立以校长为组长,分管副校长为副组长,各处室负责人为成员的学校绿色创建工作领导小组,形成了多角度、多侧面的环保教育管理体系。把创建绿色学校纳入学校五年规划,把环保教育,提高环保素养作为学校教育的主旋律,形成了良性循环的学校绿色工作运行机制。

  加大了监督考核力度,使绿色创建各项措施得到有效落实。全校上下人人有绿化场地,班班有责任区域。全校建立环境监督岗,由绿色创建领导小组成员轮流带队,不定期对全校卫生环境进行检查监督,及时记录,采取改善措施。环境教育还渗透进教育教学常规检查评比,纳入了班务计划。学校对校园环境建设、校园绿化等投入大量资金,以保证 “绿色学校”创建工作的顺利进行。

  二、构建绿色课程体系,在学科教学中渗透环境教育

  我校环境教育课程以各学科渗透教育为主,同时注重活动课程的开设,其结构为“学科加活动“、“显性加隐性”。

  1. 注重相关学科的教学渗透

  国家教育部颁发的各学科教学大纲和现行的教材均有相关的环境知识和思想道德伦理。学科教学就是要把它们有机地联系起来,构成一个比较完整的环境科学基础知识体系,成为必不可少的教学内容。例如,在语文教学中借助大量描述祖国美好风光、优美自然景物的文章,从审美入境,注重热爱自然教育,讲到动物素材内容时,老师有机渗透生态平衡、食物链等一系列环保知识;在自然课中讲明大气污染、水污染的原理、危害和防护;在社会课中进行土地、水、森林资源保护教育;在思品课中注重环保法律法规教育,提高学生保护环境的意识和主人翁的责任感。学校还建立考核制度,把应有环境教育而不进行这项工作的教学,视为不完整的教学,规定在相关学科的考试命题中要有相应比例的环境知识考题,用于检查评估环境知识教学的实效。环保知识渗透在课堂教学中,触动了学生心灵,唤起他们主动加入到“保护环境,从我做起”的行列中。

  2、成立环保兴趣小组

  学校每年制定环境保护教学计划,并纳入学校整体计划一并实施,聘请有关专家作校外辅导员,在全校开设环保兴趣小组课,每周一节。教学内容主要有《保护大自然》、《飞吧,小鸟》、《节约水电》、《热可爱的小动物》等。学校在不同年级段开设了“模型 科技 环保”为主题科技类拓展兴趣小组,利用废旧材料设计制作模型,努力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动手实践能力,从小培养学生“爱科学、学科学、用科学”的科学品质。

  学校还组织教师从不同领域探索环境教育的途径和意义,开展了环境教育科研课题,目前,我校自主立项的环境教育科研课题有:

  ①如何教育学生建立环保观念;

  ②关于水污染的危害分析和对策研究;

  ③生态平衡与人娄发展研究。

  各项课程的开展促使学生从校园走向社会,他们将课本知识拓展到对社会知识的学习,对社会现象的关注。通过调查访问,梳理自己对环保节能问题的想法,表达自己的观点和看法,提出自己的意见和建议。

  三、注重体验教育,寓“绿色教育”于丰富多彩的活动中

  近年来,我校坚持开展多种形式的系列环保教育活动,营造了浓厚的环保氛围,为创建绿色学校打下了坚实的基础。

  1.加强宣传,营造氛围

  学校把环境宣传作为切入点,如在校园内设立环保宣传栏、环保宣传标牌,班级进行环保板报竞赛,不断为绿色创建营造浓郁的氛围。学校还充分利用“小荷广播站”阵地,通过感染力较强的听觉效果,引起学生对环境保护的共鸣。“小荷广播站”的固定栏目《绿色风向标》,定期向全体师生广播。学校把绿色学校创建当成素质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在周一国旗讲话中,加入“珍惜地球上的有限资源”,“爱我蓝天、爱我清水”等内容,使环境教育渗透到国旗教育中。每学期,德育处开展诸如“我们和鸟做朋友”,“地球在呼唤”、“绿色的歌”等主题班会,对学生进行环保知识教育。班会课形式新颖,有故事、小品、知识竞答等,活跃了课堂气氛,寓教于乐,使学生在愉快的气氛中掌握环保知识。

  2. 结合重大纪念日,组织开展专题活动

  结合“3.12植树节”“6.5世界环境日”、“4.22地球日”等纪念日,开展丰富多彩的宣传教育活动,如地球日我们开展“环保知识书画竞赛”、“我爱我家征文比赛”等。植树节发动学生为班级献花,教室里、教师办公室都摆www.aishibei.com上了几盆绿色盆景,令人神清气爽。奥运会和世博会期间,我校围绕“绿色奥运”和“生态世博”所组织的各项活动,如“大眼睛行动”“世博知识竞赛”等,让每一位学生都参与到了绿色学校的创建活动中去。

  我校还将今年的6月16日至21日定为“节能低碳宣传周”,制定了具体的活动实施方案,开展了:“低碳日”能源紧缺体验、“节能低碳、绿色健康”主题班会、发放“节能低碳、绿色生活”倡议书、组织学生网上观看“节能低碳”科普展览等主题活动。每年的毕业季,六年级全体同学认植香樟树,回报母校六年来的培育之情,为校园更增新绿。

  在各专题活动过程,我校注重把环境教育与艺术教育相结合,学生们不仅应用了所学知识,而且学会了关注自然,丰富了课余文化生活,陶冶了情操。

  3.点滴做起,扩大绿色教育成果

  学校坚持利用节假日组织同学走上街头和敬老院进行卫生清扫和环保宣传。“文明礼貌月”“让我们的校园更洁净”“卫生班级”评比等活动,使师生们养成了良好的文明卫生习惯。积极开展节水、节电行动,发放倡议书,杜绝长明灯、长流水,发现浪费水电行为及时制止。学校积极开展“小手扮靓绿色校园”活动,在校园里开辟了“种植园”,组织学生动手参与绿化、美化校园,

  学校把环境兴趣小组活动从校内延伸到校外,定期开展社会调查活动。如组织开展文渠河水质调查,通过监测与分析,就文渠河污染状况写出综合整治建议。近几年来,学校坚持每学期组织类似活动,大大增强了学生对当地环境污染的情况了解。

  绿色学校创建,推动了学校各项工作又好又快发展,全校师生环保素质大为提高,环保宣传、环保实践、环保监督蔚然成风。全校师生无论课内、课外,还是校内、校外,形成一种无处不在,无时不有的生动的环保教育局面。存在的问题和不足之处在于:1.师生自觉向群众宣传环保知识,自觉调查和监测社区污染等方面仍做得还不够。2.绿化面积还需进一步扩大。3.因为师资力量有限,在开发环境教育的校本教材方面做得不够。

  学校将在环境保护教育实践所取得的成绩的基础上,认真总结经验,弥补不足,一如既往地以满腔的热忱深入开展学校环境保护教育活动,努力开辟适合学生环境保护教育的有效途径,开创素质教育的新局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