行政办公建筑智能化系统的规划和设计方法
行政办公建筑主要为机关办公用房、业务用房,如财政、税务、工商行政部门的建筑物。 一般以裙房作为对外服务用房,高层建筑为办公用房。地下层主要为停车库、设备房等。有些仓库如挡案、资料库、保管库一般也设置在地下层。
建筑物的智能化系统是提供为办公业务服务的安全、高效、舒适、便利的的建筑物环境和节能、符合环境保护要求的系统。行政办公建筑的智能化系统设置具有重大意义。
设计应该按行政办公建筑的性质,用途和要求,对其智能化系统进行设计,建设配置标准高,功能完备的智能化系统。
1.设计内容办公建筑智能化系统,应设计成为一个集成化的系统,一般可以划分为下列子项:(1) 通信系统(2) 办公自动化系统(3) 建筑物自动控制系统(4) 火灾自动报警系统(5) 安全防范系统(6) 结构化布线系统(7) 智能化系统集成和综合信息管理系统(8) 防雷接地(9) 监控中心和计算机网络中心、通信机房(10) 电源
2.设计准则办公建筑智能化系统的设计和其他智能建筑一样,其智能化系统应该具有下列特点:(1) 实用性。按照实际需求来提出要求设计满足的功能。不要不加分析硬套什么标准。
(2) 采用技术先进、成熟。当前信息技术发展快。设计人员应该掌握该领域内的国内外新技术和发展方向。避免采用将淘汰的或落后的技术。
(3) 系统和设备标准化,符合开放型要求,经济合理。采用标准化、开放型的系统,这是一个发展趋势。不要选用封闭式的专用系统。
(4)施工维修方便。要考虑方便施工。为长期应用,必须维修方便。
(5) 管理方便。实现系统集成化,能够统一监控和管理。控制分散化,管理集中化。
(6) 具有灵活性和可扩展性。可持续发展。任何一个系统都在日新月异地发展,系统的灵活性和可扩展性很重要。这是一个系统的生命力。可持续发展的系统才有较强的生命力。
(7) 体现以人为本。任何系统都应该满足人的需求,为人服务。
3.设计依据设计任务书是智能化系统设计的依据。在设计时必须取得下列资料:
(1) 设计任务书。设计任务书体现业主的需求。
(2) 建筑物的建筑、结构、设备设计图纸。智能化系统应该和建筑物的建筑、结构、设备设计密切配合。智能化系统对这些系统有一定的影响。这些系统对智能化有一定要求。
(3) 国家现行有关规范和标准如:智能建筑设计标准 、建筑与建筑群综合布线系统工程设计规范等等。应该注意,这些标准中有必须执行的强制性条文。有的是推荐性的,要按照实际需求来执行。切记不要不加分析的套用。国际标准可以参考。
下面简叙智能建筑的几个系统设计要点。
4. 通信系统在当今的办公建筑中,通信系统为建筑物内人们提供有效的信息服务,这是非常重要的系统。尤其是电话系统是不可缺少的通信系统。
建筑物通信系统的入口,目前采用具有较宽带宽的光缆。将公用通信网络光缆线路系统引人建筑物内。为了保障建筑物通信线路的畅通无阻,光缆从两个不同的路由引人建筑物。
根据用户需求配置对应的通信设备,并预留足够的余量。一般在大厅设置公用电话。办公室可以按照人员配备,一个人一个电话。领导办公室可以配备多部电话机。通信设备可以采用数字程控交换机。虚拟交换设备正在逐步得到应用。
有线电视系统提供卫星电视节目、自制节目和地方有线电视联网。为了适应未来的电视系统发展,要求采用双向传输方式。当地方有线电视节目丰富时,可以不设置卫星电视。电视网络可以采用分支分配形式,末端电平应该符合规范要求。
公共广播系统提供背景音乐和业务广播并和紧急广播系统相连。公共广播和紧急广播可以合用扬声器,但要提供切换装置。一般在公共走廊设置3W吸顶扬声器,地下室设箱式扬声器。吸顶扬声器的间距在8m左右。公共广播设备目前以有数字处理功能的较好。
多功能会议室一般设置会议扩声系统,大屏幕投影电视系统。在会议电视室设双向传输会议电视系统。会议扩声系统可以采用有立体声效果的。大屏幕投影电视目前以前投式应用较多。屏幕有100英寸或150英寸。背投式效果较好,但是需要一定的光路空间。有的会议室设电子会议系统和表决系统。目前正在发展通过计算机网络传输的会议电视系统。
有国际会议的会议室可以设同声传译系统。同声翻译系统分有线和无线两种。可以按照需要设置。无线同声传译系统一般采用红外线辐射方式。
建筑物内特别是地下室,移动通信信号较差,应该设置移动通信信号增强设备。
有的单位要求设置供工作人员使用的无线通信系统。
有的单位要求设置GPS定位系统,主要用于汽车的定位。
篇2:住宅弱电子系统的布线方法
住宅楼宇各弱电子系统的布线方法
1) 电脑(数据系统):根据住宅装修的平面布置,在电脑桌的下方/上方/旁边设置电脑信息插座(与电脑的电源插座并排考虑),一般用2孔信息插座,留一孔余量为今后发展用。
2) 电话语音系统:根据住宅装修的平面布置,在需按电话的桌(几)的下方/上方/旁边设置电话信息插座。可与电脑及电视系统音频系统信息插座合并考虑。
3) 有线电视(含卫星电视)系统:根据住宅装修的平现布置,在需放电视机的柜子上安按排有线电视插座。与音频系统合并考虑。
4) 音、视频分配系统:该系统主要为录像机、VCD等服务。将前述音/视源通过分配后,连到各所需地。实现一台VCD播放,多处房内观看的目的。
5) 防盗探头组(含报警机)系统:防盗探头一般有红外线探头、磁性探头、微波探头等。目前应用于家庭的有被动式室内用的单(双)鉴红外线(微波)探头,安装在客厅、过道和楼梯拭目以待墙面或吸顶安装。只要有人走动就能探测到。还有主动式单(多)光束红外线探头,警戒距离为15米到250米于不等,由收和发两探头为一组,室内应用于门窗等处,室外应用于围墙上、阳台外、窗外等处。如有人非法侵入就会探测到。门磁、窗磁探头,用于安装门、窗闭合处,一旦门、窗被打开,就会探测到,并即时报警。另外,作为完善的防盗系统,还可选用高速照相机,一旦发生报警,将自动对现场照相,有1画面和15画面方式选择。在普通胶卷36张底片上记录288幅画面。
6) 防灾探头组(含报警机)系统:防灾探头有煤气泄露探头、温感探头、烟感探头等。只要所探范围内温度升高、或烟雾弥漫,温感(烟感)探头就会探测到,并即时报警,如有消防喷淋系统,就自动进行喷淋。
7) 可视对讲门铃:在门厅(玄关)、书房等处安装可视对讲门铃。可看到门外来客,并可以与之交谈,以决定是否开门。
8) 紧急按钮(各报警器含)系统:报警器都有可直接与公安局保持连系的紧急按钮。可在床头、书房甚至卫生间内,安装紧急按钮。一旦发生紧急情况,可向公安局快速求救。医用紧急按钮直接与社区医疗点连通,一旦报警,医疗点即时了解住户家庭成员健康状况,及时邮诊、抢救。
9) 三表(四表)远程抄收系统:将带探头的煤气表、电表、水表、暖气表等从户内布线通过家庭信息接入箱引到户外,与小区或煤气公司、电力公司、自来水公司、暖气公司等联网。实现远程抄收。
10) 监控摄像头组系统:家庭监控主要用于家中有老人、小孩等需要照顾的情况。在老人、小孩房内及客厅等处安装摄像头,可观察到所要照顾的人的状况。也用于别墅周边监控用。
11) 网络家用电器控制组系统:今后的家用电器包括电动窗帘,都会有数据接口,可以通过数据网络实现远程遥控。所以在可能需要网络远程遥控的家用电器的电源插座边,并排安置数据信息插座。如微波炉、电饭煲、热水器、空调器、洗衣机等。
12) 背景音乐系统:在较大型户型中(别墅、错、跃层)安装背景音响系统,可创造家庭氛围。在背景音乐下做家务,开派对,奇妙无比。一般在家庭公共场所(如走廊、过道、客厅、楼梯、餐厅、厨房、别墅外、花园地灯柱等)的墙、顶、处安放音箱。
13) 灯光集中控制系统:在较大型户型中(别墅、错、跃层)安装灯光集中控制系统,可创造家庭氛围。在背景灯光和背景音乐下开家庭:派对:,一般在家庭公共场所(如走廊、过道、客厅、楼梯、餐厅、厨房、别墅门外、花园地灯柱等)的墙、顶、地处安装各种灯具。
14) 门禁系统:将密码锁、指纹锁、IC卡锁、普通电动锁等锁头安装于门上,与门禁主机相连,并将2芯或4芯线连接到家庭信息接入箱中,再转接到网络锁具设备上,并在方便开关的地方(如门边、客庭等)安装手动开关装置。以实现自动化控制和手动控制双功能。
篇3:商业建筑人流系统规划
商业建筑之人流系统规划
一、商业建筑的外部人流系统规划
商业建筑的外部环境一般不参与直接经营,也不直接产生经济效益,但其对吸引人流及聚集人流具有重要的意义。
1、便利的交通
交通的易达性和外部人流的结合是商业项目成功的关键。位于公交换乘站点或地铁出入口附近的商业项目,通常能获得大量、持续人流;而道路或其它障碍物阻隔的街道两边,通过设置人行天桥或地下通道进行连接,将能有效地把街道另一边的人流导入商场;另外,可在商场各楼层分别设置人流导入口,直接将地面或地下人流导入各个楼层,从而实现商场各楼层人流的均衡性及避免单一楼层导入人流的拥挤性。
2、停车体系
对于大型商场而言,停车场地的设计及合理安排关系到消费者的易达性,并很大程度上影响到消费者的购物决定。从方便大多数消费者的角度出发,宜在商场周边布置大量的地面停车场位,但在实际操作中,地面停车通常需要占用大量空间,而被地下室停车位所取代;另外,还需协调好商场的货物运输及的士停靠点的停车用地,并进行有效的人车分流体系,以免对消费者产生负面影响。
3、广场
许多大型的商业项目都有设置广场,广场可作为停车场或顾客暂时休息的场所,也可为消费者提供一个游玩及观赏夜景的平台,能够起到良好的聚客作用;另外,它也可以是室内商业空间的有益延伸,如可在广场周边布置餐饮、休闲项目或室外运动娱乐设施,也可将其作为户外展示及大型营销活动的空间。
4、形象设计
形象鲜明、设计突出的商业项目通常能够给人以深刻印象,满足顾客的视觉享受,吸引它们前往,同时也是本项目区别于其它项目的显着标致之一。
二、商业建筑的内部人流系统规划
室内的人流系统的规划必须要满足以下几方面因素:物理因素、建筑设计因素、业态分布规律及顾客生理、心理因素。
(一)物理因素
即人流系统要符合商业建筑本身结构,如满足商业项目楼层垂直系统设计、立柱间距、中庭、大堂设计、应急出口设计等基础上规划设计。此类要求最好能够在前期设计阶段就明确下来,特别是大型商业项目,其主力店的建筑规划要求应当尽早明确,以免在后期建设过程中造成不必要的浪费。
(二)建筑设计因素
1、人流动线设计以直线为主,根据经验,在人流视野范围内的商铺,具有高租金的价值。但在直线的人流动线中,可以规划几个类似于小中庭的前凸或后凹形式,以提升局部商铺的租金。
2、为了有效拉动次级通道商铺的人流量,可将收银台、卫生间、楼层休息区等部分功能分布在次级通道上,以拉升次级通道的人流量,同时也可降低将其设立在主要通道旁占用黄金铺面的损失。
3、如果商场面积过大,必须存在若干主次通道,那么除了保证若干通道间的畅通及联系外,还应该在商铺前后都设立出入口,既方便顾客快捷的往返前后通道,又能缓解人流的拥堵,提升人流平均到达率。
4、人流通道尽量采用围绕中厅的双环回型结构,这种结构可以增加商场的通透感,最大化的增加顾客视线内的商铺数量,提高顾客的商铺到达率。
5、在楼层之间设立的台阶式手扶电梯上下部分应分开设计或设计成剪刀式,以增加人流上下楼时光顾店铺的数量。
(三)业态分布规律
1、合理分布主力店位置,如果将其设在入口附近,将损失后边的人流到达率,但如果将主力店放置在商场的中后端,在人流的影响下会极大的拉动前边商铺的价值。在多层建筑结构的商场,最理想的人流拉动策略是,将主力店设在高层。
2、按照消费者的购物目的进行业态分布,对于经营诱导性商品、季节性商品、时尚类商品的业态类型,适宜分布在较低的楼层,通过商品的展示达到吸引消费者购买的目的,而对于经营目的性较强的业态类型适宜分布在较高楼层,一般而言,办公用品、家用电器、娱乐等适宜分布在较高楼层上。
3、按照商品属性进行业态分布,一般而言购买频率、占用空间较小的日常生活用品一般分布在较低楼层处,而不常购买、占用空间较大的耐用商品适宜分布在较高楼层,如家居用品等就是典型。
4、进行业态分区设置,把经营相同类型商品的商家统一设置,既能发挥业态的聚集效应,又能方便消费者选购不同档次、不同式样的产品,从而达到“1+1>2”的效果。
(四)顾客生理、心理因素(缓解顾客购物疲乏感和不适感)
1、每层楼的人流过道数量,一般1主2辅便可。简单易梳理的人流动线,可以使消费者更加轻松的行进,而不会产生晕头转向,不知身在何处的感觉,丧失了再次光顾的情绪。
2、商铺采用玻璃墙体,以增加商场的通透感,使顾客不产生压抑感和不适,可以在一定程度上增加人流光顾店铺的数量。
3、在中庭小广场设立休息区域,对不同的顾客进行分流,同样,顾客短暂的休息可以提升人流的店铺光顾数量。
4、应该在人流通道头尾端等地方给予显着的区域和功能标识,方便顾客辨认,避免了消费者认为商场象迷宫难逛,而产生下次不会再来的想法。
总之,通过对商业建筑室内、室外人流系统的规划,能够较好的避免商铺人流死角,并且最大限度地吸引人流,使商铺价值达到最大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