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型购物中心的开发规划要点
内容包括:
(一)街廓及道路计划
1、都市空间
除满足交通量及空间机能需求的道路宽度及动线配置外,对于街道景观等面向的需求也可以管制街廓及道路的形式来达成。如区内的景观是否需要街墙(StreetWall)的效果?或应为某种尺度的开放性空间?皆可以街廓及道路计划来掌握。
2、道路及街道设施
必须妥善设计道路及街道设施,以提高区内车行及人行环境的品质。举凡车道及人行道铺面材料及形式、保护树根的铁架、交通号志、路灯、行人座椅、垃圾桶、告示标识、电话亭等服务性装备或设施,均需妥为整体规划设置。
(二)建筑配置计划
1、建筑物量体
建筑物量体在法规上的规定仅有建蔽率、容积率、建筑高度及退缩距离上的控制。开发着的建筑师所为的设计至少必须符合法规上的需求。除此之外,为达到特殊的或统一的视觉上或空间感的要求,在规划时可针对业主的需要实施其他控制,例如长宽比例、尺度限制、高度限制等,使统一的建筑物量体控制能达到视觉及空间上的一致性。
2、天际线
天际线为建筑物顶部高度变化的集合性连接线,与建筑物量体及外观造型及都市景观皆有密切的关系。因而在规划前可先调查基地周围土地的天际线及未来发展的情形,并考量基地外未来的使用及立面走向,在满足开发者需求的前提下,规划天际线的形式,作为未来建筑设计时的参考,以达到完美的都市景观。
(三)人车动线及停车计划
(四)开放空间系统计划
开放空间及景观部分与建筑物的外观同为视觉及空间体验的决定要素,因而应于规划设计时配合建筑物各主要入口、活动节点、景观方向,妥为规划开放空间及景观植栽,以加强建筑物使用机能,并美化周遭环境,提供民众休息场所。
开放空间设计可利用如下因子管制:
1、开放空间留设的宽度或面积。
2、留设公共人行通道系统的宽度及位置。
(五)绿地及绿带系统计划
以植栽设置标准等来规范,如树种或树型的限制,植栽排列情形,植穴位置、形式及距离,与人行横道规格的整体规划配合等。
(六)造型、景观设计构想
1、建筑物造型
建筑物造型对于购物者而言,可能是对购物中心的第一印象。且在大型购物中心的开发区内,土地上可能不止一栋建筑物,而建筑群之间的立面关系为何,在规划时应有构想。是否要求立面形式统一,使建筑群在外观上具有整体感?或是依机能的差异塑造不同的立面,营造活泼多样的购物中心意象?在建筑物的造型上是应有特殊的设计手法以彰显整体性或其他意念?这些不同的概念反映在空间设计上会产生差异性颇大的结果。因而在都市设计管制计划内便必须由开发商及建筑师相互沟通获得基本构想,依构想所示拟订建筑物造型的规范,以作为未来建筑设计时的准则。
2、铺面设置标准
铺面的材料与组合的方式,坡度等。
3、地标
为突显开发案的独特识别风格,在进行建筑设计或景观规划时,应重点塑造建筑量体及景观特征,以加强地标特性。
4、材料及质感
建筑材料及质感选择,除反映建筑物造型风格及物理环境的融合之外,并应把握下列原则:
(1)符合成本预算。
(2)符合公共安全规范。
(3)符合长期容易维护保养的需求。
5、色彩
建筑物的色彩选择,可依循如下原则:
可全部或局部采用企业独特的色彩,塑造鲜明的企业形象。如长荣企业的绿色,麦当劳的黄色及红色等。可选择融合与当地环境的色彩作为基调,另重点选择对比强烈的色系作为强调,把握"变化中求和谐,统一而不单调"的配色原则。
6、招牌广告
区内的招牌、指示牌、霓虹灯、广告牌等,在都市设计管制计划内便应针对其尺度、设置位置、数量、材质、色彩予以整体规划,力求满足和谐、清楚及美观的需要。
篇2:大型MALL购物中心的投资决策策划与开发
大型MALL购物中心的投资决策策划与开发
杨宝民 宋恒明 赖格圆 何延兵
作者简介,现任茂业(集团)百货副总经理,解放军测绘学院博士生论文指导老师,知识型房地产职业经理人,从20**年开始从事房地产策划与购物中心策划,2000年组成MALL策划课题组。
宋恒明,杨宝民先生助手,双硕士,原王志纲工作室高级策划师。
何延兵,美国A.Cnieson市场调查公司零售研究经理。
已经完成的商业策划案例:
1.沿海武汉商业城总体策划与企业发展战略咨询,项目投资规模4亿元,位于武汉最繁华地段-汉正街。
2.深圳万众城服装市场、万众城家居广场客户营销活动总策划
3.抚顺恒昌商厦公司总体定位策划,治理机制设计咨询
4.华强北大型购物中心---东方时代广场
正在策划茂业百货在重庆10万平方米的MALL购物中心
对外承接大型购物中心(MALL)市场调查与策划项目
电子邮件:hcy71420@szonline.net
一、 国内外shopping mall 发展现状
购物中心最早出现在欧美发达国家,约有100年的历史。shopping mall是指城市市区购物中心,shopping center是指郊区的购物中心。
购物中心的定义如下:
1.购物中心的策划、建立、经营都在统一的组织体系下运作;
2.适应管理的需要,产权要求统一,不可分割;
3.尊重顾客的选择权,为顾客提供一次满足购物的服务;
4.拥有足够数量的相邻而又方便的停车场;
5.拥有良好的购物环境,对客户健康无损害,提供娱乐、休闲等特色综合服务。
6.统一的商业形象,以统一经营政策进行营运。
7.有创造新商圈或更新地区的贡献。
购物中心的建筑特征
1.商业空间步行化 2.商业空间室内化3.公共空间社会化
购物中心的本质特点是统一管理和分散经验的管理方式。管理者对购物中心实行统一的集中管理,购物中心的日常运行、保安、清洁、维修进货和促销活动等都是有组织地进行,公共空间实行统一管理,供所有的零售商与购物者共享。经营者不参与管理,定期向管理者交纳管理费用,而所有者与管理者部参与经营,租金收入和经营状况并无直接关系。
购物中心在发达国家发展日趋成熟,已经朝着生态化、娱乐个性化等方向发展。日本大阪率先发展生态型购物中心,其中Namba工程是独具特色的生态购物中心,建筑面积达到32万平方米,建筑师设计了一个带有自然地貌特点的人造峡谷式的公园式购物中心,该峡谷的植物覆盖2~8层建筑上面,露天的坡道从2层逐渐走到8层,坡道两边可以进入不同层上的商店、餐饮与娱乐场所,并有天桥连接峡谷两端,此绿色方案得到业主与当地政府的喜爱与批准。
我国商业发展一直滞后,90年代后期,零售业与批发业发生剧烈变革,传统百货公司在竞争中纷纷惨败,超级市场开始登上舞台。购物中心在90年代中期开始引入国内。
90年代中期北京万通新世界购物中心和阳光四季购物中心以及上海迪美购物中心,
90年代末期,深圳首家MALL购物中心-铜罗湾百货在华强北开业,它是利用工业厂房改建的物业;20**年上海正大广场由泰国正大集团附属公司上海帝泰发展有限公司投资4.5亿美元兴建,总建筑面积达24万平方米,是目前中国最大的集购物、餐饮、娱乐和休闲于一体的大型购物中心,堪称"现代商业巨型航母"。正大广场位于享有"东方曼哈顿"之称的陆家嘴金融贸易区核心地带,目前共有350家商铺签约,出租率超过80%。
购物中心在我国发展很快,但是对购物中心精髓理解不深,投资的许多购物中心缺乏精心规划,运作管理方式依旧是传统的百货管理方式,许多购物中心经营失败。
二、 shoping mall可行性研究
购物中心投资巨大,投资回收期长,风险与机遇并存,发展商作大型购物中心决策必须进行周密的市场调研,对社会购买力与城市商业环境进行认真论证,超越社会购买力要求,建设过多的商业中心势必导致项目失败,因此公正、客观的研究是策划的基础。
可行性研究包括如下内容:
1. 1用地选择
(一)用地区位和交通人口状况
总体策划对市场调研提出较高要求,需要对城市经济实力进行准确深入地评估,对主力消费人群明确定位,而后对主力人群的不同社会阶层,进行市场调研是基础。
流量调查包括如下内容:容量、特征、设施状况以及商业流量方面的其他相关调查。
(二)用地经济状况,考虑租户的经济里利益需求。
(三)对竞争对手详细分析,重点分析经营特色与竞争战略。
(四)用地物理状况 重点考虑用地形状,用地的完整性,用地的可进入性。
(五)消费心理研究
(六)城市规划的人口结构研究
1.2类型和规模确定 根据区域经济发展水平和未来发展趋势,竞争对手情况,而后明确市场定位,最后考虑辐射半径与社会购买力,合理确定类型与开发规模。
对于辐射跨越区域辐射半径必须进行理性划分,考虑到不同区域的文化差异与消费偏好。
1.3承租户服务与制定承租政策
购物中心的类型与特点在很大程度上取决于承租户组成。在承租户确定后,还需要根据承租户的需求和购物中心自身的需要,确定他们在购物中心的位置,为他们提供专业化服务,以促进共同繁荣,给购物中心带来最佳经济效益。
核心承租户对于人流起着关键的作用,其布局直接影响到购物中心的形态。核心承租户得位置需要事先确定,大型购物中心的核心商店适合放在线性步行街的端点,不宜集中放置在中间,这样才能达到组织人流的效果。
特殊承租户是指具有较高文化艺术经营的单位,给予优惠政策,邀请其入场,能够起到增强文化气氛,活跃购物中心的气氛,以点代面,特色经营是MALL的关键。例如深圳华侨城就专门邀请三百砚斋,展示中国的砚文化。
承租政策原则是放水养鱼,发展商与商户一同成长,因为购物中心经营具有长期性特点,采用合理租金与优质服务做法,将整个购物中心作热,而后根据运营状态,适当稳步地调整租金。
提供完善的信息系统硬件和软件,为消费者与承租户都得到便利。充分做好租户的服务与管理,作出MALL的品牌与特色。
图1华侨城购物中心的核心承租户-美国沃尔玛
1.4金融支持与财务分析
(1) 购物中心的位置能否获得足够的商业销售和利润,在市场上是否有竞争力。
(2) 购物中心是否能够租出去,有足够的承租户交纳足够的租金。
(3) 对资本投入、远期收益、经营成本、税收、管理费和更新装修费用的评价。
(4) 灵活的价格体系。
1.5 购物中心人才需求分析与人才经营建议
培育高级购物中心管理人才是贯彻企业发展战略的根本保证,由于商业竞争日趋激烈,高素质商业人材普遍短缺。
鉴于购物中心失败率较高,我们需要冷静看待购物中心在我国的发展,沉下心来培养一批房地产、商业开发与物业管理的复合型人才,对于大型购物中心的管理亟需引进国外教材与专家,开展高级人才培训,培养一批优秀购物中心管理人才,支撑购物中心的快速发展,实践证明认真有效的培训是企业可持续竞争力的保证。
1.6 购物中心发展战略建议
购物中心发展战略关系企业成败,购物中心必须从战略上回答,如何为客户提供满意服务,如何与商户建立长期共赢关系,不仅要在招商上取得成功,更重要在运营上能够长期吸引客户光顾,走可持续发展之路,而不是开业轰动一时,采取种种骗术套取商户保证金,然后迅速倒闭引起和商户种种纠纷。
许多企业根据自身情况,制定了企业发展战略,例如深圳铜罗湾百货公司发展战略为:以商业策划和商业输出为目标,走商业托管和连锁扩张之路,引导和倡导新概念购物中心,展示一种现代化生活消费新方式.。
分析深圳铜罗湾百货公司的发展战略不难看出,这种战略实际是走输出品牌与商业知识的道路,其成功的关键在于培育优秀商业人才,提炼购物中心管理知识与经验。
MALL特色和发掘关键性的人才是企业成功的关键,既可以降低成本,又能保证成功
篇3:购物中心土地开发配置
购物中心土地开发配置
由于所在区位的差异,其土地取得的难易程度影响着土地取得的多少以及土地使用计划,因此主要土地配置计划会依所在区域位于繁华区与否而有所不同,但基本仍有数项原则是二者皆须考虑的:
(一)住宅区应与购物中心及人行步道相结合。
(二)购物中心应与其他商店及其他相关的具吸引力的中心连接。
(三)周边道路系统与公共运输系统完善。
而在都会型购物中心,更需注意如下部分:
(一)维持都会中心发展的状态及方法。
(二)考虑位在社区邻里中的影响及与现有建筑物的关系。
(三)维持现有性质及未来发展的目的及方法。
(四)步道系统从过去、现在到未来的延续性。
同时,一个优良的计划必须考虑将新的购物中心建筑融入既有的环境中,例如现有街道可能可以改为人行步道或庭园,而沿街商店应有雨遮等,这些对于现有的街道景观皆有影响。另外,可能也有其他需要考虑的项目,例如 以人行步道连接新旧建筑群,以及为露天市场或停车场加盖。而在其他案例方面,既有的商店可能需要更新,以利 与新的购物中心连接等。
在购物中心开发时另一主要空间是非卖场的部分,可能包括了住宅、酒吧、室内运动中心、办公室、旅馆等。 任一项都需要特殊及复杂的考虑,而不仅是在通路及服务上做调整。例如在购物中心上建住宅,在机能、动线及景 观上都需要做特别的考虑。
对于购物中心的配置而言,其他尚需满足的项目如下:
(一)尽可能整合住宅区的人行步道,使其能与购物中心相连。购物中心的营业时间以外的时间,应至少有一 条通路可以出入购物中心。
(二)服务性的交通动线可以依机能集中或分散地设置,但不能干扰购物中心的活动。
(三)无论是在视觉上或心理上,各种机能都应为整体的一部分。
位于都会区外、主要作为建立都会区副都会的购物中心,其土地成本较低,较易取得广大的土地面积,因而其 主要配置计划可以水平式发展,使基地上的土地使用有多样的变化,天际线及建筑形态也能有多重面貌。而位于都 会中心内的购物中心,其土地成本高,不易取得大面积土地,因而其配置形态可能需要垂直式的往天空及地底发 展,而形成独栋式的建筑。由于此二者在配置概念上有所差异,因而以下便依水平配置及垂直配置形态分别论述。
一、水平配置形式
水平配置形的购物中心可参考欧、美的案例。以美国的案例而言,购物中心通常为一、二层楼高,30至60公尺 深的建筑。在此大型建筑内的各个店家所含括的区域大小不一,可能横跨整栋建筑的深度,如百货公司及超级市 场,也可能小至仅有面宽6公尺、深度12公尺的范围,如一般的精品店等。
购物中心通常可归纳为几种典型配置形式:
(一)传统商店沿街配置形式,商店沿着主要人行步道配置。
(二)建筑物自街面退缩形式,建筑物平面配置成U形或L形,商店沿着凹入的内庭配置,退缩的部分为庭园 或停车场。将服务入口及卸货场配置于内庭,而将店面向外开向街道及人行步道。这是一种高密度的配置形式,适 用于集中性的购物行为,但其停车量容易不足。
(三)建筑物平面配置同上为U形或形,但店面开口面对中庭,停车场及购物中心入口在外围,四周有绿化的 人行步道环境。若拉长内廷使其变长缩窄,及形成商店街或Mall的形式。
(四)以高密度族群方式配置,其停车场及入口在外围,而商店面对内部网状的人行步道。商店,特别是主要 的卖点,都配置在人行步道沿线上。
(伍)如果能多层次的考虑以上的基础形式,则可有更多样的表现。如商店可有两个正面,分别向外部及中 庭;或利用人车不同层方式促使人车分离,而使车辆也能穿越购物中心内部空间而不影响步行者,使购物者有更多 的便利等。在高密度地区,购物中心也可以象三明治一样,在一个大建筑物内,上下两层为停车场,中间层为步行道。
以美国的经验而言,最成功的配置形式为简单的形式,如I型、T型及L型等,而复杂的平面配置则不易成功。
对于Mall的最大长度并没有一定的标准,以开发者的角度来看,当购物者经过一些没有租出去的店面,这个 Mall便算太长了。而根据针对美国的Mall所做的研究来看,最合适的长度是180公尺,最长不要超过240公尺。若长 度太长,则建筑物可能会被街道所截断,且量体可能过大,此时便要注意与周围环境融合的问题。
Mall内通道的宽度是很重要的,因为对于购物者心理上的影响很大。美国的Mall内的通道宽度大约界于9公-15 公尺,英国较窄,约7.5公尺-10.5公尺。
二、垂直配置形式
除非是坡度的关系使购物中心自然形成两层的形式,否则建议最好将Mall设在一围封的单层购物中内。然而开 发者通常会希望将购物中心推至三层、甚至五层,尤其是在都市中的购物中心。果真有此需求则建议将办公室、须 预约及特殊的摊位(电影院、图书馆、舞厅等)置于上层。
依[非都市土地工商综合区开发审议规范]规定,大型购物中心供百货商场、量贩商场、便利商店、超级市场等 大型贩售性质的空间,其楼层的使用配置宜以不超过七层为原则。目的在于避免大型商业空间使用超高层空间,并 考虑消防云梯设施的能力,以确保购物人群遇急难时疏散安全。
三、商店区位
各种形态相异的商店所合适的区位各自不同。但大体上而言购物中心内的商店配置主要可依循如下的原则:
(一)购物中心的商店区位配置基本原则是将店面开设于步行交通量最大的动线上,并使动线集中于某些通 路,同时使其形成回路。为使顾客能在宽广的建筑物内容易辩识其所在,而能快速地到达其目的地且能于需要时迅 速地离开,主要通道应经过中心地区,给予顾客深刻印象,有利于顾客建立方向感及场所感。
(二)某些形态的商店是促使顾客自发性前来的吸引源,像百货公司、精品店、大型专门店、流行服饰店,及 超级市场等等。这些店不仅吸引顾客自发性前来,同时也能集中顾客形成人潮使其经过购物中心内的其他商家,增 加消费行为。第二种吸引源如银行、邮局、快餐店及其他服务业(酒吧、美容美发、皮鞋修理、洗衣店)也同样是 吸引顾客前来购物中心的动力。商店是依靠人潮生存,而人潮是由提供多样化的物品及服务吸引的大量群众。
(三)一般购物中心的商店配置,应该将主要商店放于中心店,若为有数个端点的聚集性的mall ,则可将主要 商店放在各个端点,使其成为相对应的吸引点。
(四)服务出入口应放在建筑物边缘或较低楼层,避免与购物者的动线混淆。
(五)贩售同类商品的商店应聚集开设于一处,以利用聚集效应,活络交易,像食物、仕女服饰、家居服及家 庭用品等。
(六)开放时段相同者如晚上仍开放的剧院、餐厅、乐房,应配置于同一区,一方面便于管理,减少管理费用 及人力,并确保顾客及管理者在特殊时段的安全,另一方面也拥有类似聚集效益的功能。
(七)糖果、糕点、礼物、香烟及扑克牌等店铺,可设在人行动线交会点,零星分布于购物中心内。
(八)电影院、汽车用品店及超级市场等形态的商店,本身的机能性强,足可吸引顾客,故配置于分离的独栋 建筑物,或是MALL的非下面的地方,但可以由停车场直接到达的场所。
(九)人行步道的配置细节是重要的,如从停车场进来的入口及公车站、楼梯、电梯及手扶梯等其配置细节皆 需注意。原则上购物中心在这方面所面临的问题与大型百货公司所面临的问题是颇为类似的。
下列数点为各类商店在购物中心区位的指导原则:
(一)超级市场
最好是与停车场位于同一层,以便利购物者购物推车可直接推至停车场。超级市场需要大面积空间,但是需要 小的店面开口。虽然如此,商店的宽度仍然是很重要的,因为它影响到结帐柜台的数目。在小型购物中心,超级市 场通常被规划为主要吸引源,因而必须位于可引导顾客进入mall的位置。
(二)食品店
如洋酒专卖店、南北货专门店等,需要有小面积展示空间的店面,适于配置于超级市场入口及出口周围,但并 不是位于主要区位上,也不是最高租金的地方。
(三)精品服饰店
适于集中配置于一处,且像百货公司的售货场般有秩序地排列,如鞋类、袜类、妇女贴身衣物、套装、宝石、 流行配件、女帽、外出服、香水及化妆品等。这些店需要位于重要的区位上,最适于购物中心的主要mall上,且远 离食品店。它们需要良好的展示正面,同时也非常依仗宽广的人行步道经过它们。因而最好的方法是将它们集中于 一处,使其能依其本身的特点形成一个吸引点以招徕顾客。
(四)服务性商店
这类商店在夜间购物中心关闭后仍有可能开放,例如便利店及自助邮局等。这些店有两种做法,其一是这类店 可设有两个正面,当晚上mall关闭之后,顾客仍可自外部的停车场得到服务;或者是可独立于mall外,但位于mall的 入口附近。服务性商店通常配置于较不显眼的区位,其店面较小,租金较为便宜,例如位于次要的mall或较上层的 楼层。因为顾客会倾向于自己去寻找服务性商店。服务性商店仅需小的门面及展示即可。
(五)特殊性商店
这类商店包括贩售皮制品、礼品、文具、摄影器材、花材、玩具及布料,需要良好的、显眼的区位及良好的展 示正面。有时也可将其配置于较为特殊的地方,例如家居用品及家具等层使较为平淡的区域能具有生命力。这类商 店特别能适应不同的店面面积及外貌。
(六)百货公司
这类商店是大空间的使用者,且能创造出其自身的重要性。它们需要2至5层的低租金的楼层。其在购物中心内 的设计及配置,受到其显眼与否的影响很大。最好的配置位置是位于主要mall的端点。
对于百货公司而言,太多的窗边地区是过于奢华的,最好是为一面对mall的矩形基地。
(七)餐厅
对于购物中心而言,这是非常重要的商店。它们可位于任意区位,即使是由主要的mall上仅一小部分也无所 谓。专家的意见是将其散置于购物中心中,且于主要区域内,且占所有面积的5%。
(八)啤酒屋等场所
啤酒屋可以有许多不同的单元形式。在mall关闭时,能有通路可以进入,如果可能也尽量配置于停车场附近。 通常适用于地下室及二楼。
(九)家具、汽车用品及家庭用品
这部分包括许多家居所需用品,包括硬件、电器用品、电视及收音机、家具、布料及古董。这类店铺可以聚集 于同一处,也可分处多处。大型商店,尤其是家具店,需要小型出入口的大面积卖场。许多家具店需要最大的墙间 距以利在其间布置商品。这类商店需要的配置形式为L型及T型的平面配置,且需要大的展示空间。
(十)百货店
大一点的百货店会严格要求主要正面形式,且通常会严格要求最小宽度在12公尺-18公尺之间。同时它们也适 于面对面地相连配置,顾客在这一家店选逛时可看到下一家店。最好将其配置于mall中点或端点,如此可以吸引大 量的顾客从该处进入进而穿过购物中心。
(十一)其它承租户
包括mall内的小贩卖亭、mall广场内的路边咖啡座、自动贩卖机(包括食物及饮料)、广告招牌、寄物柜、电 话等在mall中都可以找到 。除此之外,在购物中心外部者如汽车修理场、洗车场、可开车进入的银行等可有两个正 面(一个朝向mall内部,一个朝外)。